初中语文教学设计感悟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7942746 上传时间:2023-12-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感悟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感悟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感悟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感悟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感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教学设计感悟(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语文教学设计感悟 通过学习教学设计初中语文对语文学科的性质及地位做出了新的认定,提出了许多全新的教育理念。面对新的课程标准,我们在兴奋之余,不能不重新审视和思考我们的初学语文教学。一、如何看待语文教学1、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应是“人”和“人的发展”。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首先,我们应该把学生看成一个在思想上、精神上、人格上独立的人。要从生命的高度来看待学生。教师是一个生命,学生也是一个生命,生命之间是平等的,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也是平等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是生命与生命的交流与沟通。要尊重每个孩子存在的价值。现代教育倡导“尊重人格,崇

2、尚个性”,倡导教育的民主化,多元化,让每个学生的生命价值得以体现,生命的花朵得以绽放。人是有差异的,学生的基础和发展也是有差异的,尊重每个人存在的价值,就必须认识和承认这种差异,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以提高。其次,关注学生的发展。学语文就该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提高生活质量。新的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我们应把语文教学看成是生命与生命的交流,是生命之间和谐的律动,语文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乃至更多方面、更多范畴的对话。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中,学生通过读书,与作者相逢于案前灯下,视通方里,思接千载,对作者的认识

3、、思想、情感、追求、人格、志趣、品位、审美的格调等,或认同,或发问,或陶醉,或见仁见智,批注评判,这都是生命的交流。学生从这些交流中有所吸收,有所感悟,懂得做人的道理,提高生活的品位。在学生与教师的对话过程中,教师对文本的理解、教师的道德情操。教师的生活和情感体验、教师对人生的态度、教师对学生生命能量的肯定和调动都将对学生个性的发展和人格的健全,对学生的做人、对学生的生活和品位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比起前者更加深远,更加直接。正是在教师创设的自由氛围中,在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关注和爱护下,在这种生命的交流和和谐的律动中,学生具有了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多种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促

4、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2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振兴民族文化的基础作用。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涵着厚重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弘扬祖国优秀文化和吸纳人类进步文化的基础作用,使学生从小扎下优秀民族文化的根。同时又要使语文学习具有先进、开放、多元的文化精神。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体味历史的浓郁芬芳,现代的流光溢彩;体味中国语言的丰富和多彩,体味中国人思想的广博与深邃,体味民族精神的深邃与永恒。语文是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大海中的一滴水珠,应该从这一滴小水珠中,使学生体悟到中华文化的博大与精深,于己打好人生的底色,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于国把祖国优秀的文化继承下来,发扬光大,让悠

5、久的中华文化在世界历史的长河中生生不息,源远流长。二、建立现代的教学理念树立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理念。以往人们对小学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的认识和把握有失偏颇,只强调工具性与教育性,没有把语言文字看作是学生求得生存、实现发展的工具,即学会做人的工具。语文教学与学生的生活脱节,多为单纯抄写,机械记忆,没有把教育性看作是语文教学的一种内在功能,教育内容多为空洞乏味的说教,于“微言”中强求“大义”,与学生实际的思想、认识水平相去甚远。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理解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呢?第一站在

6、文化的高度上来理解工具性。交际工具本身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交际是生命的相互展示,是生命价值的相互欣赏,是生命智慧的相互沟通、辉映和碰撞。理解了这一点,才能真正解读语文的工具性。第二人文性必然在工具性中得以体现。人类的文化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做人的道理以及真善美、假恶丑的现象都要借助语言文字来表达。让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透视出真善美、假恶丑,就必然要通过读说等方式,情在读中悟,理在读中悟,从语言文字中切切实实地去感悟、去体会,而不是微言大义地贴标签、说空话。所以,离开了工具性,人文性也无从谈起。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

7、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语文教学要使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要在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式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上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1课前搜集信息。生活是更大的学习语文的环境,所以说,语文课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40分钟,还应从生活出发,把生活和课堂很好地联系起来。这就需要课前作一些准备,从书籍、电脑等媒体中搜集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信息,这也是现代人所必备

8、的能力。2共体感悟,讨论交流。整体感悟的方法有许多,现列举(1)朗读以读带讲。让学生反复朗读,读中记忆,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读中消化;读中形成语感,读中体会思想。朗读,一方面要诵读。声音信息经文字符号更具可感性。学生在诵读课文时,口、耳、眼三种感官协同参与活动,有助于增强语感。言语本身有许多生动活泼的语气、节奏、句式,蕴含着作者的情趣意旨,学生富有情感地诵读本身就是对语言文字敏锐感知的表现,它是通过直觉思维的方式,对课文中感人的情景。优美的韵律、巧妙的构思、准确的用词、以及作者的真切情感进行综合把握。另一方面,还要注意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可以让学生用心去体会从人文角度来看,搜集的文章要与课文

9、弘扬的主题一致,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一组文章的整体作者的情感,最大限度地接近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作者产生共鸣。阅读教学中情感信息要以学生自我感受为基础,教师只是运用自己感受的情感经验指导学生从自身的感受出发去体验和接受课文的情感,而不是直接注入。创设情景是感情朗读指导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创设一个本文的情感氛围,如用语言渲染、音乐渲染、多媒体渲染等等,以此调动起学生的联想与想象,把学生带到作品的艺术境界中,使学生身临其境,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准确、全面地把握作品传达的复杂情感。(2)话题讨论。以一个涵盖全篇的中心话题贯穿全文,让学生围绕这个话题展开讨论。中心话题是从学生直觉或文章中心思想出发

10、设计的一个或一组统领全篇的问题,学生按中心话题去自学,从语言文字中去找解答中心话题的依据,并对找出的依据进行分析,然后在小组里讨论,再在全班交流。中心话题不管有几个,都要落实到语言文字上,学生能找出语言文字的依据,并讲出理由。3赏析品味,积累语言。赏析品味有两种,可以在精读中穿插,也可在整篇讨论之后,对全文或文章的精彩段落进行品味。赏析品味既可以使学生得到一咱美的享受,又可以使学生发现和总结一些语言规律,迁移到以后的写作中。赏析要放手,不能牵着学生往前奔。就像游山玩水,当你急着赶速度时,对周围的事物会毫无印象,只有当你从从容容地游玩时,处处美景才会映入眼帘。鉴赏也是这个道理。内容不要限制过死,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同,语文水平不同,只要他能从自己认为美的地方品出其中的美就可以了。也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一背或摘抄下来,积累语言。4综合实践,习作表达。(1)课下围绕中心话题继续扩展阅读,通过一组认识一类事物。(2)写读书心得,有所感、有所悟,并进行点评。(3)围绕课文内容开读书会、故事会,交流心得。总之,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今天,呼唤一种具有创造能力、健康的个体的出现,已经成为基础教育的最强音。新课程的价值追求,落实在语文学科,必然要求我们拥有新的视野,采取新的策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的创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