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同步练习3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7942240 上传时间:2022-11-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虞美人》同步练习3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虞美人》同步练习3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虞美人》同步练习3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虞美人》同步练习3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虞美人》同步练习3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虞美人》同步练习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虞美人》同步练习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虞美人同步练习一、夯基训练1. 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春花秋月何时了了:了结,完结B. 雕阑玉砌应犹在雕阑玉砌:指所在的羁押处C. 只是朱颜改朱颜:指自己的容颜D. 问君能有几多愁君:你2. 下列各句默写,无误的一项是()A.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勘回首月明中。B.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D.梦里不知身是客,一向贪欢。3. 下列摘自宋代人的词句,按词风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 难赋深情。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A.

2、 /B./C. / D./4. 下面对虞美人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春花秋月”指美好的事物,可词人却发出了 “何时了”的疑问,可见囚禁的生活是极端悲 苦的。B. “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指的是词人昔日醉生梦死的美好时光。C.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一句是实写,采用了对比手法。D.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比喻把抽象的愁具体化。5. 把下列句子排列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李煜生于江南,青山秀水孕育了他多愁善感的气质、多才多艺的灵性。 因此,他往往能在看似平常的句子里蕴含丰富的内容,善于概括出人生中一些典型的、共同 的、容易打动人心的东

3、西,如喜怒哀乐、离情别绪、人生愁恨等,引起读者的共鸣。 在位期间享乐优游流连于感情的旋涡,丰富的思想感情使他对一草一木、春花秋月皆有独 特的感受。 凡是亡国遗民、漂泊游子、被贬官吏、怀人相思者,读了他的词都能引发感慨或借他的词 句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读者却不容易觉出彼此之间有什么不同而产生感情上的差距。A.B.C.D.二、延伸阅读(一)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第67题。浪淘沙令李煜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注:词写于作者去世前不久,幽囚于汴京。6. 词的上片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7. 词人在下

4、片为什么说“独自莫凭栏”?(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第89题。虞美人梳楼蒋捷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y蒙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栏杆,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8. 词的上片是如何表现“愁”的?9. 结合下片内容,赏析“海棠红近绿栏杆” 一句。(三)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第1011题。浣溪沙纳兰性德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斜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注:本词为纳兰怀念其早逝的妻子卢氏而作。被酒:醉酒。赌书泼茶:用李清照、赵明 诚典,形容伉俪情深,志趣相投。10. 词的上片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是如何

5、刻画的?请简要分析。11. 你认为“当时只道是寻常”一句有何深意?请简要分析。三、语言运用12. 李煜的虞美人这首词可以想象成五个电影镜头,前四个镜头的脚本已写出,请续写最 后一个。要求:按照诗意来设计场景和人物的神态动作;想象合理。13. (2014 课标全国高考II)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 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大家都知道, ,倘若呼吸停止,生命也将终结。人体通过呼吸, ,排出二 氧化碳。那你可知道土壤也有呼吸?土壤呼吸和人的呼吸一样,也是一个 的过程。解析:首先把握语段的整体意思。其次分析前后语境。再次要具备相关科学常识。处根据 “

6、倘若”“呼吸”“生命终结”可分析出“生命不终结呼吸”信息;根据“排出”可分析出 “吸入”,根据科学常识,分析出吸入“氧气”;根据“和人的呼吸一样”“也”分析出“吸入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将分析出的信息按照字数要求整合成句。参考答案:1. 解析:B项,雕阑玉砌:雕花栏杆和玉石台阶,代指故国的宫殿。C项,朱颜:宫女的容颜。D 项,君:指作者自己。答案:A2. 解析:A项,“勘”应为“堪” ;B项,“栏”应为“阑” ;D项,“向”应为“晌”。答案:C3. 解析:属于婉约派词风的词句,属于豪放派词风的词句。答案:A4. 解析:C项,“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是想象之语,为虚写。答案:C5. 解析:通

7、读全部句子,可以确定中心话题为强调李煜的气质特点及其词作的风格影响。由词 人到词作的逻辑关系及都出现了指示代词、人称代词、关联词语,故可确定首句为 ,其后的顺序只要理清句意、抓住关键词即可确定。答案:A6. 解析:可从虚与实的角度思考作答。注意哪些是实景描写,哪些是虚景描写,哪些是写睡醒 后所见,哪些是醒后所感,哪些是回顾梦中的情景。答案:主要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前面几句先写梦醒所见,是实写;后两句写梦中情景,是虚 写。流露出词人低沉的凄怆、婉转的凄苦之情。8.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抒情方式的分析能力。要注意题干的要求针对上片来回答,上片共四 个句子,前两句写景,后两句使用了系列修辞进行描写愁

8、绪。答案:前两句融情入景,写杨柳如丝,细雨绵绵,一派迷蒙景象,渲染倚楼人的愁绪如万缕千 丝。后两句运用比喻、比拟、夸张手法(答出其中两种即可),将抽象的愁形象化,并以楼小藏 不下,愁几度飞上云天寻觅归舟,生动含蓄地突出愁之浓重。9.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表达方式的理解能力。本首诗抒发的是对家乡的思念之愁,这里却用 艳丽的词来写景,很显然是采用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答案:运用反衬手法(乐景衬哀情),以海棠临栏、红绿相映的艳丽之景衬托凄凉乡愁,突出乡 愁的浓重。10. 解析:上片刻画了一个思念亡妻的词人形象。窗外是黄叶萧萧坠落,满目荒芜,此景最是恼 人。“萧萧黄叶闭疏窗”,他紧闭疏窗,不听不看,以为

9、如此便能略微心安。斜阳夕照时分,他 无端陷入沉思,似与一切外物皆无关系。原来他是在思念她。答案:一个形单影只、陷入对亡妻无限哀思的词人形象。既有直接描写,也有景物的烘托渲染。 先以“西风”中独自悲伤奠定一种感伤的基调继而以萧瑟的“黄叶”、紧闭的“疏窗”和即 将坠落的“斜阳”与之呼应,渲染怀念之苦。11. 解析:结句的“寻常”二字更道出了今日的酸苦,即那些寻常的往事不能再现,亡妻不可复 生,心灵之创痛也永无平复之日。答案:当时只是寻常情景,只有失去它之后才懂得珍惜。往日的幸福未能珍惜,今天却再也无 法挽回,表现了作者的伤心与无奈。这一句字字含泪,深刻表现了亡妻之痛。12. 【场景】深院小楼、春夜

10、、月明【人物】李煜镜头一:李煜凄苦地披上外衣,走上庭院的小楼,天上挂着一轮圆月,院子里的虞美人花正在 开放。镜头二:他慢慢转过身去,远眺南方一一他那无法看到的“无限江山”,失落的、冰凉的眼泪 打在手臂上,他陷入痛苦的回忆中。镜头三:南唐后主王宫,规模盛大,气势恢宏的舞曲霓裳羽衣曲正在上演,舞女娉婷,千娇 百媚;南唐后主李煜与众臣纵情欢娱,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镜头四:南唐宫殿的雕花栏杆和玉石台阶还在,但园囿荒芜,满目萧条镜头五:。解析:结合原词句所描绘的图景和主人公的处境、心情合理想象。答案:李煜手扶栏杆,俯瞰小院外,一两朵桃花在风雨中飘飘摇摇,那载着落红的溪水流向远 方,目睹此景,他不禁想起自己的人生际遇,于是不由地发出一声长叹。13. 答案:一个人活着就必须呼吸 从大气中吸入氧气 吸入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