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科患者的心理护理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7941036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腔科患者的心理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口腔科患者的心理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口腔科患者的心理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口腔科患者的心理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腔科患者的心理护理(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口腔科患者的心理护理 【关键词】 口腔科 口腔科包括牙体牙髓病、拔牙、口腔修复等。其治疗是一项精确细致的工作,不仅需要良好的技术,也需要良好的器械、材料,且疗程较长。在治疗过程中,有一些无法避免的机体反应和并发症。因此,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我科门诊于20042006年对前来就诊的患者实施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受到满意的疗效。现以根管治疗为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来自社会各个阶层。其中,男320例,女 350 例,年龄在578岁。治疗方法主要有充填治疗、根管治疗等。 2 心理需求 (1)环境优美,医技高超。(2)低收费,高质量的服务。(3)治疗时希望家属陪同身旁,得到亲情关怀和支持,

2、希望医护人员能尽心尽力的呵护,给予帮助、同情和理解。(4)希望能得到更多的口腔护理和保健知识。 3 心理护理 3.1 治疗前的心理护理 首先为患者提供方便,舒适的就医环境。护士身穿粉色的大衣,给人以温馨的感觉,播放着轻柔的音乐,使患者消除紧张的情绪。满面笑容的热情接待病人,通过与患者交谈,了解患者病情及病因1,根据患者的病情及要求,讲明治疗的必要性,不同材料的优缺点,治疗全过程所需要的费用及疗效。对不同患者的需求,推荐不同的材料,实事求是的讲明手术的相对性、局限性,降低患者对手术的期望值,避免出现治疗后医生满意而患者不满意的情况。因为患者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 3.2

3、治疗中的心理护理 临床发现80%以上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畏惧心理,主要是害怕疼痛。对于过于紧,年老体弱者,儿童允许家属陪护身边,耐心解释治疗中可能出现的情况,由于每个人的痛阈值不同,不能横向比较,说一些伤害病人自尊心的话,对于儿童,要多表扬,鼓励。医护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动作要轻柔,尽量采取局麻,进行无痛治疗。为防止意外发生,应密切观察病人的脉搏、血压,轻声告知治疗进程,随时提醒放松的方法,使医、护、患配合默契,顺利完成治疗。根据治疗进程,告知患者下次复诊时间,在预备根管或根充后可能出现应急反应,是正常现象,这样患者有心理准备,减轻了心理压力。 3.3 治疗后的心理护理 患者治疗结束后,交代注意事

4、项,稳定病人情绪。牙髓治疗后的牙齿抗折断能力减低,容易劈裂,所以治疗后,嘱患者避免咀嚼硬物,最好行全冠修复。教给病人以正确的刷牙方法及口腔保健知识,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做口腔检查,洗牙、防止龋病和牙周病的发生,以求从根本上解决问题。4 讨论 通过对本组病例实施全方位的护理,病人不仅顺利的接受治疗而且加深了对医护工作的理解和谅解,减少了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将过去的单纯护理疾病转变为对病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上的全方位的关怀2,调动了病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护理疗效。将过去的被动服务变为主动服务,使门诊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践证明,新的护理模式的转变,适应形势,转变观念,主动服务,心理护理尤为重要。【参考文献】 1 金英淑,郭保慧,陈璐.浅谈门诊口腔科患者心态.治疗和护理.航空航天医药,2003,14(3):176-177.2 李洁,勾玉洁.口腔科门诊护理中的人文关怀及效果评价.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21(7):27-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