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调查报告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7940094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8.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某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某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某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某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调查报告(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涞源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10-2020)调 查 报 告涞源县人民政府二零一零年五月55涞源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10-2020)调查报告编制领导小组组 长:都建华副 组 长:王福龙责任单位:涞源县人民政府编制单位:涞源县国土资源局成员单位:涞源县财政局 涞源县建设局 涞源县民政局涞源县教育局 涞源县水务局 涞源县安监局 涞源县林业局 涞源县交通局 涞源县气象局涞源县发展改革局 涞源县旅游文物局编制项目技术组承担单位:河北省环境地质勘查院技术顾问:何景利 李红英技术组长:王永强 王继东主编人员:吴向辉 王亚杰 刘胜乾 赵晓娟参加人员:翟光珊 高 磊 孙 慧 张忠强 目 录1、前言11.1编

2、制规划的目的及意义11.2法律法规及依据21.3地质灾害调查工作的目的、任务31.4地质灾害调查的技术路线42、地质灾害现状与发展趋势52.1自然地理概况52.2地质灾害现状152.3地质灾害发展趋势163、地质灾害防治分区及分级163.1地质灾害防治分区173.2地质灾害防治分级254、地质灾害防治工程254.1重点区地质灾害调查工程254.2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工程284.3地质灾害隐患点防治工程284.4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建设工程294.5地质灾害应急处置与救援系统建设工程304.6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工程32附表1 涞源县地质灾害隐患点特征一览表附表2 涞源县各乡镇地质灾害隐患点类型及规

3、模等级统计表附表3 涞源县各乡镇地质灾害隐患点类型及险情等级统计表附表4 涞源县已发生地质灾害汇总表附表5 涞源县已有地质灾害治理情况附表6 涞源县已有的采矿引发地质灾害隐患点一览表附表7 涞源县矿山企业地质环境现状影响严重程度情况表附表8 涞源县地质灾害易发分区说明表附表9 涞源县地质灾害防治分区说明表附表10 涞源县地质灾害隐患点近期勘查治理工程实施安排表附表11 涞源县地质灾害防治项目经费估算汇总表附图一 涞源县地质灾害分布与易发程度分区图附图二 涞源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图附件 涞源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地质灾害点基本情况汇总册涞源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10-2020年)调查报告1、前言1.

4、1编制规划的目的及意义21世纪,是涞源县全面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能力,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实现经济和社会跨越式发展,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由于涞源县所处自然地理、地质环境条件复杂,降雨时空分布差异较大,采矿活动强烈,产生了较多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给国民经济建设及社会安定造成了一定的危害和影响,直接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随着涞源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公路建设、水利工程以及其它工程建设有向周边山区拓展的趋势,容易引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采矿活动集中的山区,露天开采超贫铁矿容易产生泥石流灾害;地下开采煤矿、铁矿、金矿、银矿

5、等,容易引发采空塌陷灾害。据现有统计资料显示涞源县过去四十年间已发生地质灾害33处,其中包括崩塌7处、滑坡16处,泥石流6处,地面塌陷4处,共造成人员死亡23例,直接经济损失约212.7万元。涞源县积极统筹资金,连年来治理的灾害点及隐患点共计42处。2010年河北省环境地质勘查院对涞源县已有121处地质灾害点进行核查,去除已发生及已治理的灾害点,加上新增灾害点,最终统计目前共有危害较大的灾害点81处,直接威胁着约676户、2236人的安全,威胁房屋2634间,威胁个人财产约3650万元;此外威胁公路、电力设施、基础设施等公共设施资产额约18.6亿元。预计20102020年各类地质灾害发生几率将

6、有所增加,造成的危害也会进一步增大。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建设的通知(国土资发200946号)文件,涞源县被公布为全国首批“十有县”之一,涞源县政府非常重视地质灾害的统筹规划治理,特委托河北省环境地质勘查院对地质灾害点逐个筛查并编制涞源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是预防和治理地质灾害的长远计划,其目的是将地质灾害防治由被动、应急、分散变成主动、计划、全面的工作;同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对加强地质灾害的防治和管理,减轻灾害损失,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证社会稳定,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本规划参照了河北省地质灾害防

7、治规划(20042020年)、保定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5-2020年)、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2003)、涞源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规划(20102015年)以及2008年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地质灾害核查报告等,并结合涞源县矿产资源规划(2005-2015年)、涞源县县城总体规划(2004-2020年)等资料进行编制。1.2法律法规及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第394号令)4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4号)5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规划纲要(国土资源部79号文,2001年)6县(市)

8、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实施细则(国土资源部,2006年)7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DZ-2007征求意见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8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第44号令,2009年)9.河北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河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1998年12月26日)10.县级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写提纲和编制要求(河北省国土资源厅,2003年)11.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69号文) 12.河北省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管理暂行办法(河北省国土资源厅、省财政厅、省物价局,2006年)13河北省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规范方案(河北

9、省国土资源厅,2006年)14河北省地质灾害实时管理与应急指挥信息系统技术要求(河北省国土资源厅,2006年)15国土资源部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响应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49号,2009年)16.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建设的通知(国土资发200946号,2009年)1.3地质灾害调查工作的目的、任务(一)目的在2008年涞源县地质灾害核查的基础上,全面核实地质灾害隐患点,完善地质灾害数据库和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有计划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减少灾害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二)任务1、充分搜集涞源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及与地质灾害形成条件相关的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地

10、质构造、区域构造、第四纪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生态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等资料;2、核查已在册的地质灾害点,了解其发展变化情况,对其复活性、稳定性和危险性进行评估;3、对新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调查,查明其分布范围、发育特征、规模、影响因素、引发因素等,对其稳定性、危害性及潜在危害性进行评估;4、编制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防治方案建议,并就所有地质灾害隐患点建立应急预案,协助县政府完善县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体系;5、在地质灾害核查的基础上,补充完善地质灾害数据库,修订地质灾害防治区划与规划建议;6、完善河北省涞源县地质灾害防治实时管理和应急指挥信息系统。1.4地质灾害调查的技术路线1、

11、充分搜集涞源县已有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成果(报告、调查卡片、实际材料图等)及近年来市、县国土资源部门补充开展的地质灾害调查资料,并在县、乡(镇)国土资源部门和群众监测员协助下,实地了解地质灾害隐患分布和危害情况,有的放矢开展地质灾害核查。2、本次调查地质灾害种类主要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根据实际情况,对已在册的滑坡归类为潜在崩塌或潜在滑坡。对矿山引发的地质灾害,仅对已闭库的尾矿库和闭坑矿山威胁到城市、重要工程设施、交通干线(指省级以上的交通干线及旅游线路)公路、输气管道、居民聚集区(常住人口在10人以上)、学校等矿山开发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进行核查。3、在调查工作中,对出现临

12、灾征兆,对城市、村镇、重要工程设施、交通干线(指省级以上的交通干线及旅游线路)公路、铁路、输气管道、居民聚集区、学校等构成严重威胁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立即编制临灾处置方案,并向县国土资源部门报告。4、地质灾害调查做到一点一卡。按照卡片内容逐一填写,对地质灾害的主要要素的描述做到没有遗漏。配备野外调查记录本,现场编制素描图、平面图和平面图,对地质灾害体的特征部位拍照或录像。根据调查实际情况对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编制防治方案(搬迁避让、工程治理初步方案),搬迁避让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主要指险情重、危害大、监测风险高、治理投入大的分散农户)推荐新址建议;工程治理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提出工程治理措施(采用何种治

13、理工程、治理工程的平面图、工程量)、治理经费估算。5、采用1/5万地形图为现场调查外业基本手图,采用手持GPS结合地质罗盘现场定位。2、地质灾害现状与发展趋势2.1自然地理概况2.1.1交通位置、行政区划及经济结构涞源县地理坐标东经11420301150454,北纬390138394036之间。东北部和东部紧邻涞水县和易县,东南部和南部与顺平县和唐县交界,西南部邻阜平县,西部和山西省灵丘县交界,北与河北省蔚县毗邻。涞源县境内交通较方便,京原铁路(北京太原)横穿县境,主要公路干线有京原(北京原平)、津同(天津大同)、宣阳(宣化阳泉)三条国道,还有云川(云岗川里)、天走(天镇走马驿)、涞保(涞源保

14、定)四条省道。高速公路有张石高速(在建)和荣乌高速(规划建设中)。这九条国家级和省级公路在县内交叉通过,通过这些干线,可以从涞源直达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大同、张家口、荣城、威海、烟台、鄂尔多斯乌海等大中城市以及清西陵、北岳恒山、云岗石窟、五台山等名胜风景区。涞源县东西横距61km,南北纵距71.5km,总面积2448.0km2。全县共有6个镇、11个乡、1个办事处、285个行政村、1074个自然庄。全县人口26.1万。涞源县历史上是一个农业县,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形成了以农业、工矿业、林业、畜牧业、乡镇企业、旅游业及旅游业为支柱的经济结构。(见图2-1涞源县行政区划与交通位置图)

15、图2-1涞源县行政区划与交通位置图2.1.2地形地貌涞源县地处太行山北段,县内地形一般海拔标高8001400m,平均海拔1000m左右。境内群山起伏,沟谷纵横。整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处是县北的利华尖,海拔2144.7m;最低是县南玉皇沟门,海拔350m;相对高差1794m,平均纵坡度约为20。从东北到西南,分布有东团堡、涞源、走马驿三个盆地,全县半数以上的土地集中在盆地。纵观全县境内山岭、沟谷、盆地相间,地形复杂。涞源县大的地貌单元属太行山侵蚀构造山地。根据地貌和地质条件可将全县划分为东南部低山区、西北部中山区、盆地和河流谷地四部分。1、东南部低山区东南部低山区属山西台背斜火成岩变质岩区。山脉走向呈北东向,顶呈浑圆状,堆度平,冲沟切割不深,多有“U”形谷,岩石风化严重,基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