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小学阶段最需要养成的四种习惯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7938115 上传时间:2024-01-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孩子小学阶段最需要养成的四种习惯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孩子小学阶段最需要养成的四种习惯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孩子小学阶段最需要养成的四种习惯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孩子小学阶段最需要养成的四种习惯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孩子小学阶段最需要养成的四种习惯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孩子小学阶段最需要养成的四种习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孩子小学阶段最需要养成的四种习惯(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小孩子最需要养成的四种习惯:一、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的习惯;二、时间观念;三、管理自己物品的习惯;四、独立做作业的习惯2、靠老人带,怎么培养孩子独立做作业?3、做作业速度和质量哪个更重要?4、陪读时间要有多长?怎么做?5、训练专注力的关键是什么?6、班主任的建议你为什么要听?7、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我当了近20年的班主任,好班也带过,普通班也带过,光是一到五年级的大轮班就带过3轮,看着孩子们从一年级懵懵懂懂地进来,到五年级学习能力基本成型,有一点很深的感受一个孩子有没有在小学低年段培养起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以后的学习真的是至关重要的。1、孩子最需要养成的四种习惯学习习惯有很多,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

2、,当务之急最需要养成以下四种习惯: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的习惯以一年级为例,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只能是20-30分钟左右,所以小学每堂课是35分钟,这是根据孩子年龄特点来的。但是如果孩子经过一定训练,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会拉得很长。注意力对听课的内容和效率有极大影响,培养专注力的方式有很多,但我想着重说说“做规矩”的问题,因为随着近年来国际教育理念的传播,不少家长会忽略“规矩”的重要性。我曾经带过一个班,班上有两个男孩子,他们读的幼儿园是国际教育模式的幼儿园,非常注重培养孩子的创新力,鼓励天性发展,这很好,但有个问题是,完全没有给孩子做过“规矩”。一年级上课时,整个人坐没坐相,一堂课不停地动,手上

3、不停地玩笔,东张西望,一节课下来基本什么都没听进去。我说的“规矩”不是要让孩子一动不动,一动不动是违反天性的,但既然上课,就要有一个基本规范的坐姿,不能葛优瘫或者一刻不停地动,这样是没有办法进入积极专注听课的状态的。至于转笔,可能有些家长觉得无关紧要,但对于小孩子来说,如果一节课一刻不停地在转笔玩笔的话,这些小动作一定是会分散专注力的。我们把孩子的问题反馈给家长,希望家长在家一起配合给孩子建立起良好的行为规范,进而培养专注力。其中一位男生的妈妈觉得这是体制内教育对孩子天性的压抑,不能接受,所以很明确地说不需要,以后会把孩子送出国。我就告诉她,国外也需要孩子集中注意力,不要认为国外教育有多宽松,

4、没有好的专注力和一定的行为规范,到哪里学习都不会有好的成效。培养专注力的方法网上有很多,很多都是有用的,但是请记住一点任何好习惯的建立都是需要时间的,你今天给孩子试了一个培养专注力的方法,不要指望马上就能收到效果,也可能头几天效果不错,后面好像不明显了,这时候不要急着换方法,一种方法要让孩子起码坚持28天,才有可能培养一个好习惯。时间观念孩子要知道在规定的时间该干什么,这段时间该干什么就干什么。每年新生进来,我们都会发现,很多孩子作息是紊乱的,而且家长也不注意。不客气地说一句,很多家长自己的作息都是紊乱的,连带着孩子的作息也长时间紊乱,孩子自己也不知道在什么时间该干什么,怎么可能培养良好的时间

5、观念?时间观念的培养,应该是从幼儿园就开始建立的。幼儿园放学回来,第一事情要干嘛、第二件事情要干嘛养成习惯,绝对和小学一年级接轨。那对于已经进入小学的小朋友来说,家长要帮助他建立每天放学后比较固定的作息习惯比如,放学回家第一件事是洗手,第二件事是吃水果点心,第三件事就是老老实实独立做作业,第四件事是做完作业玩一会儿或者吃晚饭,等等。请注意,所谓的时间观念,是对家长说的,小朋友不知道什么叫时间观念,他是形象思维,你要让他有时间观念,就要把要求具体化,排好时间表,让他按要求去做。什么都要具体化的要求和任务,她就知道什么时间要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要让小朋友知道,每段时间该干嘛,为什么要这么做。我曾经

6、教过一个非常优秀的孩子,一进来就发现他的时间观念非常强。下课的时候,他和小朋友都玩游戏满头大汗,但是上课2分钟预备铃一响,他马上坐正到椅子上,迅速摆齐文具,端端正正,进入上课状态。我有次开家长会就问他爸爸家里以前怎么培养的,有个细节给我印象很深,幼儿园时他有一次邀请几个小朋友来玩,玩好大家准备出去吃饭时,他就说,“请你们把刚才从我们家哪里拿出来的玩具要放回哪里去,不能堆在外面,我妈妈要骂的”,这就是家长从小在培养“条理、规范”的观念,从哪里拿的放回哪里去,知道自己的每件物品应该放在哪里,知道应该先做什么事(整理东西)再做什么事(出去吃饭)。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或者说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最忌讳的就

7、是不持之以恒,今天定了一个时间表,明天因为什么事情忘了,后天带孩子一起出去吃饭你的作息乱,孩子的作息就乱。所以,有些人会说“怎么有那么优秀的孩子”,我告诉你,不是天生的,一定是父母在家里经过一定的教养训练形成的,不要光看到哪个孩子成绩好,要看到父母在后面做了哪些事。自己管理物品的习惯这个习惯对低年级孩子来说特别重要!入学以后,老师经常会遇到一种情况,比如今天要交一张回执单,有小朋友说没有带,我发微信给爸妈,爸妈回复说“带了呀”,那放在哪里了?“在她的书包里呀!”哦,我就知道了,原来书包是父母理的,你一直帮孩子理书包,难怪她不知道回执单放在哪里。帮孩子理书包真是个坏习惯,孩子做完作业就摊在桌子上

8、,心想“反正大人会帮我理好的”,长此以往,就没有责任心了。对,你没有看错,这不仅仅是生活自理能力的问题,这是责任心的问题!责任心很重要,会影响学习方面的表现。如果你孩子很有责任心,就会表现在卷面上,非常细心,很记得住事情,搞清楚;如果他这方面比较弱,整个状态会比较差。同样给5分钟,让小朋友放学理书包,有些很快,有些半天没理好。其实老师教过很多整理物品的方法,比如发下来的练习本,今天用的要放到桌子里,今天不用的放到书包里,很简单吧?但有些孩子还是不擅长,因为家里太多人帮他整理,他当然就不会用心记了。我们班有个女生,学霸,但一点都不张扬。有次考试,我巡视到她的时候,发现她的桌肚理得非常干净,左边是

9、书,右边是作业本,清清爽爽。东西整理得清爽,思路肯定也清爽,我当时就在想,“原来你的生活自理能力那么强,这个小学霸是正宗的,不是高分低能”。她现在已经在一所名校就读了,一直都很优秀。独立做作业的习惯一讲到这个习惯,很多家长都会问,“是指不要陪读吗?这怎么可能?”陪是肯定要陪的,现在陪是为了以后的不陪,我遇到过很多中学老师对我说,出来混迟早要还的,小学没养成做作业的好习惯,到了中学全部现形。为什么这么说呢?很多孩子没有养成独立做作业的习惯,一二年级还看不出,因为书面作业很少甚至没有,做得再慢,八点半九点也能睡觉了。但是到了中学里,作业就是铺天盖地了,为什么有些中学生光是学校作业就做到半夜12点?

10、很正常,因为他在小学阶段没有养成一定速度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所以,小学一年级做作业家长一定要陪,帮助建立良好的做作业习惯。但“陪”不是指干坐在旁边看着他做,而是提供给孩子一些方法。 比如每天放学回来到晚上睡觉,这当中几个小时的时间段应该怎样进行切割,规定时间段里完成哪些东西,家长要帮助规划好。比如回到家先是洗手吃水果上厕所,然后坐在书桌前,那么,从这一分钟开始,没有任何理由,不要站起来找我,没有其他事情,就把作业完成!比如现在小学低年级是没有书面回家作业的,但是有口头作业啊,那就要让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掉。每个孩子都应该有一张自己的小书桌,一个学习的小天地。有些家长是把门关掉让孩子安心做作业的

11、,我的建议是把门打开做作业。 为什么?有些家长是不是觉得大人炒菜、做事情会影响孩子专注做作业?呵呵呵呵,门一关你怎么知道孩子是不是在专注做作业?他光是玩笔套搓橡皮就能玩很久,明明10分钟就能做好的作业,磨蹭了一个小时,其中有50分钟是在偷偷玩,你在外面不知道。所以,把门打开,让孩子背对你做作业,这样他知道有人监督,不会很分心,你走来走去时眼睛瞄一眼就行了。有些家长苦于孩子做作业慢、磨蹭,这是很常见的现象,需要一定时间让孩子适应入学后的生活,尤其对于小一新生来说,现在才开学一个多月,有任何问题都是正常的,不要太焦虑,你可以采取些激励措施,比如贴粘纸星星榜之类,还要积极和老师联系,家校共同监督。做

12、作业的问题比较集中,我多说几句。2、靠老人带,怎么培养孩子独立写作业?有些家长问我,两口子都是上班族,基本都要7点多到家,但孩子小学3点半就放学了,4点多到家,靠老人带,老人没法辅导孩子功课,要送晚托班吗?我看过很多送晚托班的孩子,有些晚托班还不错,挺负责的,但有些因为是各个年龄段混杂的,孩子作业也没做好,反倒把坏习惯全都学会了。所以我自己是不鼓励送晚托班的,只要家里有老人带,就宁可回家做作业。那这时父母可以做什么?第一,你在外面工作时,可以和祖辈约定孩子回家后的时间安排,比如第一件事洗手,第二件事吃点心,第三件事,到了4点钟,就必须坐在座位上做作业。第二,要有一个人全权负责孩子的学习,一般都

13、是妈妈,这个人要知道孩子每天该做哪些作业,或者再布置哪些家庭作业,然后和祖辈沟通好。第三,教祖辈学会用微信,现在其实很多老人玩微信都玩得很好的,让他们到了点,拍个孩子在做作业的小视频或者照片给妈妈看,顺便鼓励下孩子,看看1小时坐在小书桌前可以完成哪些任务。如果一小时内完成了作业,就可以得到什么样的小奖励等等。一开始目标不要设定太高,比如今天能在书桌前集中精神坐定20分钟就算达到目标了,妈妈回来给加一颗星星,过段时间延长到半小时等等。总之,靠祖辈带孩子的,就一定要学会“遥控管理”。我身边有很多家长,孩子才三年级,天天作业做到12点,这样到了中学怎么办?原来,孩子是祖辈管,从入学开始,放学回家一直

14、到7点半,都是在半玩半磨蹭中度过的,反正不做任何作业,到了7点半父母回家吃好晚饭了,开始由妈妈陪做作业。一二年级的时候,一小时也能解决问题,所以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到了三年级作业多了,天天12点 时间越长,父母越难抽身。3、做作业速度和质量哪个重要?这个问题也是经常被家长问起的,先以语文为例吧。比如写字,一开始练字就是慢的,不可能快。但所谓的慢,不是写一个字玩一会儿,而是规定时间内,老老实实地写会,掌握了技巧以后,过一段时间,就可以提速度要求了。一分钟把一面写掉。一开始慢一点,不要急,以质量为主。但是慢不等于磨蹭,这是有本质区别的。随着技巧的熟练,速度自然会拉上来。我知道仍有些家长会苦恼:孩

15、子为了求质量做得慢一点,这样会不会把速度放慢?如果为了求速度,可能会有错题或者字写得潦草,老师那边都过不了关网上相关的文章也很多,有一种很高的呼声是,在小学低年级速度比质量更重要,先抓速度,速度快了再抓质量。我就不明白了,干嘛非要把速度和质量对立起来呢?好像速度快了质量就会差,质量好了就一定会拉慢速度一样。你有没有想过,速度慢是什么原因?有些家长以为的“慢”,其实不是慢,而是一个必经的过程。有些作业一开始的时候就是慢的,慢是正常的。比如语文的写字,一开始练字就是慢的,不可能快。但所谓的慢,不是孩子写一会儿玩一会儿,而是指在规定时间内,老老实实地写,写得不好就擦掉重写,可能写得时间会比较长,但是没关系,这点时间花下去是必要的,一定会慢慢写好、写熟练。掌握了技巧后,就可以提速度的要求了,比如一分钟把一面写掉,慢慢把速度提升了。写字这事,一开始是要慢一点,不要急,以质量为主,随着技巧的熟练,速度自然会拉上来。但另外一些作业速度慢、质量低的原因则不外乎这些不会做、不熟练、一边做一边玩或者在胡思乱想。不会做,基本就是因为上课没听懂。尤其对于小学低年级来说,知识点本来就不多,只要上课的35分钟里专心听讲,完成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