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标准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7937570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标准(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标准课程编码:0611603 学分: 3 总学时:54说 明【课程性质】儿童发展心理学为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较为全面、系统地认识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初步掌握儿童发展心理学基本原理,并学习运用理论分析实际问题,为进一步学习后继课程打下良好基础。【教学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及发展状况,特别是儿童心理发展特点;树立科学的心理发展观及育人观;培养学生运用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内容】儿童发展心理学主要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儿童的语言和认知的发展、儿童个性和社会性

2、的发展以及儿童的心理卫生等问题。【教学原则和方法】教学原则:本课程的教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教学方法:以讲授方法为主,同时辅以必要的讨论、专题研究和案例分析。【先修课程要求】普通心理学【学时分配】序号内 容学 时 安 排小计理论课时实验课时习题课时上机课时1第一章 儿童发展心理学导论332第二章 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333第三章 婴幼儿感知觉的发展3364第四章 儿童认知发展:皮亚杰理论665第五章 儿童认知发展:信息加工理论336第六章 儿童语言的发展337第七章 儿童智力的发展3368第八章 儿童情绪的发展669第九章 儿童个性的发展33610第十章 儿童性别角色的社会化331

3、1第十一章 儿童交往的发展33612第十二章 儿童道德的发展33总 计421254【教材】教材;刘金花 儿童发展心理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教学参考书目】1.朱智贤儿童发展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2.刘 范发展心理学儿童心理发展北京:团结出版社,1989年3.王振宇儿童发展心理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年4.许政媛儿童发展心理学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7年5.朱智贤、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6.董 奇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7.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8.杨丽

4、珠儿童发展心理学教程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6年教 学 内 容 第一章 儿童发展心理学导论(3课时)【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了解心理学及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研究的内容及经历的历史变化,掌握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及研究设计类型、基本方法,认识到学习这门学科的重要意义。教学要求:教师课堂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内容提要】第一节 概述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领域二、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三、学习儿童发展心理学的重要意义第二节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历史回顾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二、西方儿童心理学的发展三、中国儿童心理科学的发展历程第三节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研究原则

5、二、研究的一般过程三、研究设计类型四、研究的基本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教学重点: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心理的实质2.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3.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设计类型教学难点: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设计类型【复习思考题】1.名词解释儿童发展心理学、儿童期、成熟、心理发展、横向研究、纵向研究、个案研究、成组研究、整体研究、分析研究、跨文化研究2.通过对本章的学习,谈谈你对学习儿童发展心理学意义的认识。3.试比较观察法和自然实验法的异同。4.人的心理反映事物同照镜子有什么不同?用科学的心理观解释人的心理的实质。5.利用图书馆、资料室或上网查阅有关的心理学及儿童心理学的文献资料。第

6、二章 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3课时)【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掌握发展的概念及发展的基本性质;明确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及划分,以及儿童心理的发展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的辨证关系,学会用辩证的、科学的观点分析某些遗传与环境对心理发展作用的学说或理论。教学要求: 讲授与图片展示,视频播放相结合,要求教师深入浅出让学生理解生命的起源;结合学生自身发展的特点理解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内容提要】第一节 生命的开始与遗传基因一、 染色体、DNA和基因二、 遗产疾病第二节 胎儿的发育与先天素质三、 胎儿的发育过程四、 胎儿正常发育的条件第三节 儿童身体、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一、 身体的发展二、 大

7、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第四节 儿童动作的发展一、动作发展的规律二、动作发展的阶段三、动作发展的训练【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教学重点:1.发展的基本性质2.发展的年龄阶段及划分3.发展的“关键期”问题4.遗传与环境对心理发展作用的学说5.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教学难点:科学地辨证地认识遗传和环境对心理发展的作用【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发展?发展的基本性质。2.什么是年龄特征?教育过程中如何正确对待儿童的心理发展?3.高尔顿的名人家谱调查的结论是什么?是否正确?你怎样看待这一现象,请解释。4.盖塞尔的成熟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对你有什么启示?5.名词解释:印刻、关键期、早期教育6.如何辩证地看待儿童心理发

8、展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对我们有哪些启示。7.试述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第三章 婴幼儿感知觉的发展(6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掌握婴幼儿感知觉发展的特点以及如何评定婴幼儿的感知觉,了解一些评定婴幼儿感知觉的实验,明确如何促进婴幼儿感知觉的更好发展。教学要求: 以讲授和实验为主,让学生掌握评定婴幼儿感知觉的方法,为以后的实际工作做准备。【内容提要】第一节 婴幼儿感觉的发展一、评定新生儿感觉的几种方法二、视觉的发展三、听觉的发展四、嗅觉和味觉第二节 婴幼儿知觉的发展一、整体知觉和部分知觉二、对色、形两维的感知三、空间知觉四、时间知觉五、观察力的发展【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教学重点:

9、评定新生儿感觉的几种方法。教学难点 :儿童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观察力发展及特点。【复习思考题】1.如何理解感知觉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意义?2.儿童的感知觉发展的基本方向是什么? 3.简述幼儿的左右方位知觉、形状知觉、时间知觉发展的一般规律。4.试述学前儿童观察力发展的特点。5.简要回答儿童观察力发展的趋势。6.如何培养学前儿童观察力?第四章 儿童认知发展:皮亚杰理论(6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通过对皮亚杰认知理论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儿童的认知所经历的阶段及其特点,为以后能做好一名教师打好基础。教学要求:以讲授为主,皮亚杰的理论较为生僻,所以讲授时要呈现许多例子以便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皮亚杰的

10、理论。【内容提要】 第一节 皮亚杰关于思维发展的基本观点(2学时)一、皮亚杰简介二、思维(认识)的起源三、思维的结构四、思维的机制 第二节思维发展阶段(4学时)一、感知运动期(0岁-2岁)二、前运算时期(2岁-7岁)三、具体运算阶段(7、8岁-11、12岁)四、形式运算阶段(12岁后)五、对皮亚杰思维理论的简评【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教学重点皮亚杰关于思维发展的基本观点。教学难点 思维发展阶段的划分及对皮亚杰思维理论的简评。【复习思考题】1、名词解释:图式、客体永久性、守恒、自我中心主义。2、简述儿童获得客体永久性的几个阶段。3、简要说明儿童掌握守恒概念的顺序。4、举例说明儿童自我中心的特点。5

11、、试评述皮亚杰思维发展的四个阶段。第五章儿童认知理论:信息加工理论(3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学习了解信息加工理论的内容,掌握人类心智如何表征和操作信息。教学要求:以讲授为主。【内容提要】第一节认知单元一 图式二 映像 三 概念(或范畴) 四 判断第二节信息加工过程一、信息加工的阶段二、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变化三、记忆测量四、元认知五、简评信息加工的认知研究【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教学重点:识记图式、映像、概念、判断等信息加工理论的内容。教学难点 :掌握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变化;元认知的理论。【复习思考题】1图示信息加工理论的过程。2主要的认知单元有哪几个?你认为在儿童认知培养过程中,

12、那个单元最为关键,为什么?3记忆测量的方法有哪些?4元认知是什么?如何培养儿童的元认知能力?第六章 儿童语言的发展(3课时)【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目的:了解语言获得的理论及儿童语言发展的过程,掌握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及培养策略。教学要求:教师讲授与学生的探究性、研究性学习相结合,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内容提要】第一节 语言获得理论一、环境论二、先天决定论三、环境与主体相互作用论第二节 儿童语言发展的过程一、语言准备期二、语言发展期第三节 儿童语言的发展及培养一、口头语言的发展二、书面语言的发展三、内部语言的发展四、儿童语言的培养策略【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教学重点:1.儿童语言发展

13、的特点2.正确认识儿童语言的获得3.儿童语言的培养策略教学难点:儿童语言培养策略的灵活运用【复习思考题】1.如何培养儿童的口头言语表达能力?2.书面言语对儿童心理发展有什么作用?如何提高儿童的书面言语水平?3.应如何正视儿童语言的获得?第七章 儿童智力的发展(6课时)【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目的:了解智力的一般理论和智力测验,明确智力的发展变化及影响因素,了解智力的个别差异的问题。教学要求: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理论学习水平。【内容提要】第一节 智力的一般理论一、对智力的一般理解二、智力的特质结构理论第二节 智力的发展变化一、智商稳定性和预见性二、智力的成长曲线三、智力测量与个别差异【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教学重点:1.智力的一般理论2.正确认识智力的发展和变化以及智力的个别差异教学难点:1.智力的一般理论2.智力的发展和变化【复习及思考题】1.什么是智力?什么是智商?在SB量表中如何计算智商?2.名词解释:标准化、信度、效度3.智力超常儿童有哪些优良的心理品质?怎样培养和发挥他们的优良品质?4.传统的智力理论有哪几个?请分别加以阐述。第八章 儿童情绪的发展(6课时)【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了解情绪获得的理论,掌握儿童情感、意志的发展特点,明确培养思路;了解儿童常见的情绪障碍、形成原因及简单的矫正方法。教学要求:教师讲授与学生的探究性、研究性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