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第一课时教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7936801 上传时间:2022-08-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2.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第一课时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第一课时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中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第一课时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中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第一课时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第一课时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第一课时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本信息年级初中一年级学科语文教学方法探究法教师金慧琴单位五台县高洪口中心校课题名称初中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第一课时教案学情分析1.孙权劝学选自语文版初中语文第一册第六单元。对于刚入初一的孩子们来说,文言知识相对薄弱,所以,本节课的知识目标定为: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但是,由于有本文文本较浅,所以,孩子们通过提前预习是可以突破的。因此,我的教学流程的第一板块整体感知:结合注释和预习,理清课文情节复述故事情节疏通文意。2.本节课的学习难点在于: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为了能够帮孩子突破这一难点,我重在让学生通过品读文章

2、的语言来体会人物语言的特点,去理解文章的所蕴含的情味。学生的认知障碍点在于:对三人语言中语气、神态、话中内涵的品析。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2能力目标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3.情感价值与价值观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教学重点 (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3)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教学重难点 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1、大家知道“吴下阿蒙”和“刮目相待”两个成语的意思吗?生答师:这两个成语出自我国一部著名的史学著作,大家知道是什么吗?资治通鉴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个名篇孙权劝学2、简介资治通鉴及作者司马光(课件显示,由学生看注释一起填入关键词语)资治通鉴,由司马光支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三国到五代1362年的历史。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二、整体感知1、听配乐范读,整体感知全文。2、对照注释,自读理清课文情节。(显示问题,允许讨论) (1)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劝学)(2)吕蒙接受了孙权的建议吗? (辞学就学) (3)课文是怎样表现目蒙学习的效果的? (通过吕蒙与鲁肃的“议论”来表现)(4)鲁肃与吕蒙一番交谈后,有何举动? (大惊结友)(板书)孙权 劝学吕蒙 辞学就学鲁肃 大惊结友3、请学生

4、看课件显示图片分角色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一组一个同学,由同学推选,一个复旁白部分,一个复述孙权的话,一个复述吕蒙的话,一个复述鲁肃的话)4、课件显示重要字词,疏导理解。三、品味语言1、思考:课文以什么方式展开故事情节?(人物对话)2、请同学们和你的同桌分别扮演孙权与吕蒙,模拟人物的语气进行对话,讨论孙权究竟为什么要说这些话,该以什么神态、语气说。3、请三个同学分别谈谈他们对三句话的理解,主要说说应该运用什么语调,语速,读出什么情感来,以符合人物身份,能达到规劝目的,谈完试读。(课件显示三句话)“不可不学!”写出了怎样的口气?表现了怎样的心理?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决,不容推辞,表现了孙权对吕

5、蒙要求严格,同时又可见关心、厚望。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表达了怎样的心态? “邪”表示反问语气,译为“吗”联系句意,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责备的意味。 “卿言多劳,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这样说有何作用? 现身说法,鼓励吕蒙求学,可谓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说明:这番劝言,表现出孙权的善劝。既有严格的要求,又有殷切的期望,既责备吕蒙的不争、无志,又透出关怀爱护之心,那种庄重而语重心长的神态斑然可见。 4、播放录音范读,学生跟读5、孙权劝学,语重心长,循循善诱。吕蒙在他的感召下就学,效果如何?(全班分成两组同学分角色朗读,看谁的语气语调揣摩得更准。) “卿今者才略

6、,非复吴下阿蒙!”一句可见鲁肃当时怎样的神情和心理?说明了什么?十分惊奇的神态,吕蒙的变化判若两人,使鲁肃既吃惊,又值不自禁地发出赞叹。 这句话从侧面反映目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句话表现了吕蒙当时怎样的心情? 为自己的进步深感自豪。 7、思考:孙、蒙对话与蒙、肃对话在情调上有区别吗?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显得郑重亲切,表明了君臣的关系;蒙、肃皆为同僚,对话有一种调侃的趣味蕴含其中。四、说话训练谈谈你学了这篇课文后有何感受。 要求:注意语言表达要清楚,有条理。五、总结本文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本文以

7、对话为主,用不多几句话,就使人感受到人物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六、扩展训练1在课堂练习本上解释“吴下阿蒙” “刮目相待”并造句。“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 “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2当堂交流评点。板书设计u0001作业或预习布置作业 根据下面情境写一段文字 有一位同学,学习非常刻苦,成绩也很优异,但她不爱体育锻炼,身体状况不好;身为同学的你为她感到着急。今天,你准备用你的语言艺术来规劝她。联系你从孙权劝学中学到的规劝技巧,写一段文字。(300字以上)自我评价本节课重在培养学生的文言文感悟能力,让学生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和虚词,体会文章的语言来感悟文章的道理:开卷有益,从而培养孩子爱读书、善读书、勤读书的习惯。教学目标明确,设计流程清晰,能较好的突破重难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