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推理:类比推理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7936030 上传时间:2023-08-12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151.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判断推理:类比推理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判断推理:类比推理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判断推理:类比推理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判断推理:类比推理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判断推理:类比推理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判断推理:类比推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判断推理:类比推理(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判断推理: 类比推理第3课时学习任务:1. 课程内容:类比推理2重点内容:(1)语义关系及其常考的二级辨析(2)并列关系中矛盾关系与反对关系的区分(3)包容关系中组成关系与种属关系的区分(4)交叉关系的辨析及其与并列关系的区分(5)常考的对应关系及其二级辨析(6)拆分思维在类比推理解题中的运用类比推理给出一组相关的词,要求通过观察分析,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组与之在逻 辑关系上最为贴近或相似的词重难点:1. 不靠感觉,靠考点;学会接受,而不是天马行空2学会对比择优,从不严谨到严谨常见题型:1. 两词型A:B2. 三词型A:B:C3. 填空型一一A对于()相当于()对于B【注意】类比推理:1给出一组

2、相关的词,要求通过观察分析,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组与之在 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或相似的词。2. 重难点:(1) 逻辑关系: 类比推理有逻辑关系,有考点,不能靠感觉,而是靠考点,要将考点写 出来,再去做题。 要建立出题人的思维体系,顺着出题人的思维做题,才能保证正确。(2) 对比择优,即从不严谨到严谨的过程,类比题目通常都是不严谨的, 选择相对来说比较严谨的即可。3. 常见题型:(1) 两词型:A:B。分析两个词之间的关系。(2) 三词型:A:B:C。分析任意两者之间的关系(A和B、B和C、A和 C),若选项任意两者之间的关系与题干不同,则排除。(3) 填空型:A对于()相当于()对于B。将选项代入

3、题干中, 分析前后关系是否一致。语义关系逻辑关系语法关系 【注意】包括语义关系、逻辑关系、语法关系。语义关系通常考查 1 道题左 右;语法关系一般不考查,个别时候考查1 道题左右;逻辑关系考查得多,是重点第一节 语义关系考点一:近义关系、反义关系考点二:比喻象征义 【注意】语义关系:近/反义关系、比喻象征义。考点一:近义关系、反义关系近义关系:美丽:漂亮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反义关系:勇敢:懦弱言而有信言而无信【注意】近义关系、反义关系:近义词、反义词。1. 近义关系:近义词。如“美丽:漂亮”,“美丽”和“漂亮”均指人好看, 二者为近义关系。2. 反义关系:反义词。如“勇敢:懦弱”,“懦弱”指不“

4、勇敢”,二者为 反义关系。3. 考试中一般会考查成语,如“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 “持之以恒”和 “坚持不懈”均指坚持,二者为近义关系;再如“言而有信:言而无信”,“言而有信”指有信用,“言而无信”指无信用,二者是反义关系。4. 考试的时候,出现成语,优先考虑语义关系。近义关系、反义关系1. 常见易错成语要积累2. 优先看简单、熟悉的3. 不熟悉通过“字面意思”猜4. 遇到困难,只看一个词想它的近义或反义【注意】近义关系、反义关系:.1 需积累常见易错的成语,有的成语会在考试中反复出现。如“目无全牛”,此 词考查过很多次,需要记住,“目无全牛”指技术好、技艺高超;再如“别无长 物”,不是指没

5、有优点,而是指没有钱、穷。.2 优先看简单、熟悉的成语,通过排除法解题。“醍醐灌顶”指一下子就会了、顿悟了,“醍醐灌顶”和“顿悟”是近义词。D项“彩衣娱亲”比较不熟悉; A项“望梅止渴”指看着梅子解渴,“望梅止渴”和“渴望”不是近义关系,排 除;D项“彩衣娱亲”字面意思是穿彩色衣服让亲人娱乐,即“孝顺”的意思, 当选。3. 遇到不熟悉的成语,可以通过字面意思猜测。如“轻车熟路:人生地疏”,看 到“熟”“疏”这两个字可以知道二者为反义关系。4. 遇到困难,只看一个词想它的近义或反义。如“安分守己:好高骛远”,“好高骛远”指目标不切实际,不清楚与“安分守已”是否是反义词,可以找“ 好 高骛远”的反

6、义词是什么,反义词为脚踏实地,而脚踏实地和“安分守己” 不是一个 意思,说明二者不是反义词。“安分守己”指守得住自己、很安分、不会做坏事,与作 奸犯科、违法乱纪是反义词,违法乱纪和“好高骛远”无关。5. 要与言语进行区分。如“缘木求鱼:安分守己”,“缘木求鱼(爬树上找鱼)”“饮鸩止渴(喝毒酒解渴)”在判断中均指方法错误,认为二者是近义词; 但在言语中还要进行细分、辨析,“缘木求鱼”指方法错误,“饮鸩止渴”强调有一 个不好的结果。学习言语与学习判断不同,大家要注意,只要两个词意思有相近的 地方,就可以认为是近义词,不要深究。【例 1】(2020 四川)东施效颦:生搬硬套A.崇洋媚外:吃里扒外B.

7、外强中干:徒有其表C.大快人心:兴高采烈D.十恶不赦:臭名昭著【解析】1.“东施效颦”中“颦”是皱眉的意思,西施因为长得好看所以皱眉更 好看,东施就学习西施皱眉,但不好看,故“东施效颦”是不顾实际情况,“生搬 硬套”的意思,二者是近义关系。A项:“崇洋媚外”指崇拜外国;“吃里扒外”指你吃我的,结果你帮助别人, 二者不是一个意思。“崇洋媚外”中“外”“洋”指外国,强调人的心理状态, “吃里扒外”中“外”指外边,强调做事情,二者不是近义关系,排除。B项:“外强中干”字面意思是外表强大,但内里不行,“徒有其表”指表面 上可以,但内里不行,意思一致,二者是近义关系,当选。C项:“大快人心”如坏人受到惩

8、罚,大快人心,“兴高采烈”指高兴,二者 不是近义关系,排除。D项:“十恶不赦”指这个人做了坏事,怎么惩罚都不为过,强调行为非常恶; “臭名昭著”指名声大家都知道,二者不是近义关系,排除。【选 B】【注意】1. 东施效颦:比喻模仿别人,不但模仿不好,反而出丑。2. 外强中干:形容外表强大而实际虚弱的事物。3. 徒有其表:指空有外表,有名无实。4. 大快人心:指坏人受到惩罚,使人感到非常痛快。5. 十恶不赦:指罪恶极大,不可饶恕。6. 臭名昭著:指坏名声人人都知道。考点一:近义关系、反义关系 如果一级关系(近反义关系)选不出唯一答案进行二级辨析 常见二级辨析: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 倾国倾城

9、、锦上添花、火上浇油、贼眉鼠眼【注意】二级辨析:1. 若根据近/反义关系选不出唯一答案,二级辨析考虑感情色彩。(1)褒义词:将词用到自己身上感觉很开心即为褒义词,如倾国倾城(指 好看)、锦上添花(指好上加好)。(2)贬义词:将词用到自己身上感觉很不开心即为贬义词,如火上浇油、 贼眉鼠眼。2. 做题不能直接看感情色彩,需先分析一级关系,选不出唯一答案时,才能 进行二级辨析。【例2】(2019事业单位)馥郁芬芳:香气怡人A.飞扬跋扈:屡教不改B.跋山涉水:不畏艰险C.纸上谈兵:夸夸其谈D.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解析】3.“馥郁芬芳”中“芬芳”与“香气怡人”中“香气”均指香气浓郁 二者是近义关系。A项

10、:“飞扬跋扈”指一个人看起来专横无理、张扬;“屡教不改”如甲对乙 说“你头发长了,应该剪头发”,第二天甲又对乙说“你不能留这么长的头发上学 应该剪头发”,没有“飞扬跋扈”的意思,二者不是近义关系,排除。B项:“跋山涉水”指很艰辛、艰险、艰苦;“不畏艰险”指不怕艰险,二者 不是近义关系,排除。C项:“纸上谈兵”指只会在纸上谈一谈,无法真正带兵打仗;“夸夸其谈”指只会说,做就不行了,二者均指空有理论,没有实际,为近义关系,保留。D项:“兢兢业业”指勤恳地工作,与“勤勤恳恳”为近义关系,保留。剩下C、D项,一级辨析选不出唯一答案,二级辨析考虑感情色彩,题干“香 气怡人”和“馥郁芬芳”均为褒义词(好词

11、)。C项:“纸上谈兵”和“夸夸其谈”均为贬义词,排除。D项:“兢兢业业”和“勤勤恳恳”均指工作态度好,为褒义词,当选。出 现成语,优先考虑近/反义关系,选不出唯一答案时,二级辨析考虑感情 色彩。【选D】【注意】1. 馥郁芬芳:形容香气非常浓。2飞扬跋扈:原指举止放荡高傲,现在多用于形容骄横放纵,目中无人。3屡教不改:指经过多次教育,仍不改正。4. 跋山涉水:指翻越山岭,蹚水过河,形容旅途艰苦。5不畏艰险:指不畏惧困难险阻,常用在形容不害怕自然天险或危险的事情。6纸上谈兵:指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7夸夸其谈:是指说话或写文章浮夸,不切实际。考点二:比喻象征义月亮:玉盘

12、松鹤:长寿【注意】比喻象征义:1.比喻义:如“圆圆的月亮像玉盘”“弯弯的月亮像小船”,能用“像” 字造句,二者为比喻义。2象征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如祝寿时经常送松鹤延年图,“松 鹤”象征“长寿”;再如追女孩时会送玫瑰花,“玫瑰”象征“爱情”。是常 识,需要积累。3无需区分比喻义和象征义,若题干为比喻义,可以选择象征义;若题干 为象征义,也可以选择比喻义,二者不作区分。【例】(2021浙江)胃口 :兴趣A.心腹:器官B.黑马:比赛C.桃李:学生D.亲人:骨肉【解析】比喻象征义例题.有“胃口”说明喜欢吃,即对这个东西感“兴趣”, 胃口”用来比喻“兴趣”。A 项:“心腹”比喻信任的人,而不是

13、“器官”,排除。B项:“黑马”比喻一鸣惊人的人,而不是“比赛”,排除C 项:“桃李”比喻“学生”,当选。D项:不能说“亲人”比喻“骨肉”,只能说“骨肉”比喻“亲人”,与题干顺序相反,且“骨肉”一般比喻至亲(特别亲的人,如孩子,)就算顺序一致,也不太好,排除。【选 C】南冠:囚犯(2018联考)桑梓:家乡(2018 联考)胃口:兴趣(2021浙江)桃李:学生(2018 吉林、2021浙江)青衿:读书人(2018联考)手足:兄弟(2017山东)浮屠:佛塔(2018 联考)丝竹:音乐(2018 吉林)汗青:史册(2015 甘肃)白丁/布衣:百姓(2014 四川)鸿雁/笺札:书信(2017 联考)总角

14、/垂髫:小孩(2014 山西)同窗同学(2015甘肃)干戈/烽烟:战争(2015甘肃)红颜/娥眉:女性(2019 四川) 花甲/耄耋/伛偻/黄发:老人(2018 辽 宁)【注意】积累常识:1. 如“南冠:囚犯”,“冠”指帽子,“南”指南边,楚国人喜欢戴帽子, 楚国住在南边,后来楚国人被人抓起来了,因此用“南冠”比喻“囚犯”。2. 如“桑梓:家乡”,以前经常会在家门口种桑树、梓树,因此用“桑梓” 比喻“家乡”。3. 如“青衿:读书人”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青衿”指读书人穿的衣服, 后来用“青衿”比喻“读书人”。4. 如“浮屠:佛塔”。5. 如“丝竹:音乐”,如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用

15、“丝竹”比喻“音乐”6. 如“汗青:史册”,留取丹心照汗青,用“汗青”比喻“史册”。7. 如“同窗:同学”,“同窗”比喻“同学”。8. 如“红颜/娥眉:女性”,“红颜/娥眉”比喻“女性”。9. 如“胃口:兴趣”,“胃口”比喻“兴趣”。10. 如“桃李:学生” ,以前有一位老师要收学生,家门口有一颗桃树、李 树,有人拜他为师时,会在门口拜师,后来树结出了果子,后来用“桃李”比喻“学生”。11. 如“手足:兄弟”,手足如兄弟,“手足”比喻“兄弟”。12. 如“白丁/布衣:百姓”,臣本布衣、往来无白丁,均出自于古文,“白 丁/布衣”比喻“百姓”。13. 如“鸿雁/笺札:书信”,“鸿雁/笺札”比喻“书信”。14. 如“总角/垂髫:小孩”,“总角/垂髫”比喻“小孩”。15. 如“干戈/烽烟:战争”,“干戈/烽烟”比喻“战争”。16. 如“花甲/耄耋(mg die) /伛偻/黄发:老人”,“花甲/耄耋/伛偻/ 黄发”比喻“老人”。人的黑发会变白,再增长几年白发就会变为黄发,因此用“黄发”比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