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员工30条禁令学习心得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7936026 上传时间:2022-08-2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0.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银行员工30条禁令学习心得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银行员工30条禁令学习心得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银行员工30条禁令学习心得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银行员工30条禁令学习心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行员工30条禁令学习心得(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银行员工30条禁令学习心得为规范建行员工的职业行为,教育和引导员工自我约束, 提高员工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准,树立建设银行良好的企业 形象,从源头上防范风险发生,总行制定了员工30条禁止性=i规定,通过学习增强了团队凝聚力,提高了每位员工的职业素 养、风险意识和业务水平以及作为建行人饿荣誉感、使命感和 责任感,同时规范了业务操作流程,推进了业务发展,有利于 今年全行业务发展目标的实现。员工是建设银行的宝贵财富,是建设银行的价值源泉,建设银行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一支具备良好职业操守的员工队伍。员工30条禁令是建设银行员工从业履职的基本规范,贯彻 执行好员工30条禁令,有利于提高全行员工的整体素质,

2、有利于树立和保持建设银行良好的企业形象,有利于构建防范 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的长效机制,把员工30条禁令的要求 贯彻到业务经营和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倡导从我做起,从现在 做起,从点滴做起,以员工30条禁令作为从业履职的基本 标准,严格规范员工的职业行为,进一步加强自我约束能力, 严格执行上级行的决策和规章制度,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和道 德水准。在日常工作中,时刻提醒自己,要从建设银行的最佳 利益出发,勤勉谨慎开展工作,在职业生涯中严格遵守职业操 守,树立建设银行良好的形象,促进业务发展和合规文化建设, 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基层网点是建行的服务窗口,员工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本行的形象,在工作中不能有一丝

3、的马虎和放松。众所周知,建 行的品牌意味着什么,我分理处的业务量大,每天每位同事的 业务平均就要达到一百多笔。因此这样的工作环境就迫使我自 己不断的提醒自己要在工作中认真认真再认真,严格按照行里 的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来进行实际操作。一年中始终如一的要 求自己,当我也有问题的时候,我会十分虚心的向员工请教。对待业务技能,我心里有一条给自己规定的要求:三人行必有 我师,要千方百计的把自己不会的学会。想在工作中帮助其他 人,就要使自己的业务素质提高。我有渴望学习新知识的热情, 我也会积极的利用好每一次学习新业务的机会,学会、学好、 学通,不给工作拖后腿。在这种想法下,我很好的完成了领导 交给的每一项

4、工作。也受到了同志们的好评。从我工作到现在, 从没受到过一次外面顾客的投诉。在平时有顾客对我们的工作 有不同看法的时候,我也能把客户不明白的事情解释清楚,最 终使顾客满意而归。面对客户,我时刻提醒自己要从细节做起, 把行里下发的各种精神与要求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注意发掘高 端客户,让客户在这里感受到温暖的含义是什么,什么才是优 质服务。行里经常会有老年人来办理业务,有的人连凭条都不 会填写,每次我都会十会细致的为他们讲解填写的方法,一字 一句的教他们,直到他们学会为此。临走时还要叮嘱他们带好 随身物品,每次他们都会不断的对我表示感谢,我觉得这不仅 仅是对我个人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我们建行工作的肯定

5、,我也时刻警醒自己一定要保持下去。我认为用心来为广大顾客服务, 才是最好的服务,才能赢得客户的信任,才能为建行获得最大 的效益。我要加强培养与建行内部员工之间的沟通协调能力, 提高我对客观环境的适应能力,培育良好的团队精神。只有有 效的沟通,才能使大家相互了解、坦诚相见;才能使同事之间 宽容相待、友善沟通;才能了解工作中的问题,有利于问题的 解决。只有优秀的团队,工作激情才会高涨。融洽的人际关系, 更有利于员工创造性的发挥。“情趣健康”要求我们坦荡正派, 有责任感,谨慎交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维护建行良好的社 会形象。我为自己制定了新的目标,那就是要加紧学习,更好的充 实自己,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来迎接新的挑战。以后会有更多的 机会和竞争在等着我,我心里在暗暗的为自己鼓劲。要在竞争 中站稳脚跟。踏踏实实,目光不能只限于自身周围的小圈子, 要着眼于大局,着眼于今后的发展。我要从我做起、从点滴做 起,提高自身整体素质,使自己成为建立健康银行业企业文化 和信用文化的一份子,维护建行良好信誉,为建行的快速健康 发展添砖加瓦,努力做一位合格的建行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