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7935785 上传时间:2022-07-2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06.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8-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8-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标要求】以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学习目标】知道遣唐使的含义,认识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知道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找出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理解唐朝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和影响。【学习重点】鉴真东渡、玄奘西行【教材解读】知识点一 遣唐使1、背景:唐朝时期,中国和日本的交流非常频繁。2、目的: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弘法大师空海是日本历史上最杰出的人物之一。他在日本人心目中的地位绝对不仅局限在佛教界,在精神文明、文化乃至实务的贡献上,空海的地位都相当崇高。3、含义:日本遣唐使节到中国,当时称为“遣唐使”。跟随使

2、节来华的,好有很多的留学生和留学僧人等。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几批,最多的一次达到500多人。4、作用:遣唐使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风格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知识点二 鉴真东渡1、鉴真的地位: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鉴真。鉴真,唐朝僧人,俗姓淳于,广陵江阳(今江苏扬州)人,律宗南山宗传人,也是日本佛教南山律宗的开山祖师,著名医学家。应日本留学僧请求,东渡日本,弘传佛法,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交流。763年(广德元年)6月25日,鉴真在唐招提寺圆寂,终年76岁。日本人民称鉴真为“天平之甍”,意为他的成就足以代表天平时代文化的屋脊

3、。2、东渡经历:鉴真是扬州大明寺的高僧,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东渡日本,前5次都因种种原因没有成功。继续进行第6次东渡,终于在754年抵达日本。3、影响:鉴真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知识点三 唐与新罗的关系 1、新罗强胜以后,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 2、许多新罗商人来到中国经商,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3、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还引入流入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朝鲜的音乐也传入中国。知识点四 玄奘西行1、目的地:天竺2、时间:贞观年间(唐太宗时期)玄奘像玄奘(602年664年),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创始

4、人,洛州缑氏(今河南洛阳偃师)人 ,俗家姓名“陈祎(y)”,法名“玄奘”,被尊称为“三藏法师”,后世俗称“唐僧”。玄奘被世界人民誉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其爱国及护持佛法的精神和巨大贡献,被誉为“中华民族的脊梁”,世界和平使者。他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相,不畏生死的精神,西行取佛经,体现了大乘佛法菩萨,渡化众生的真实事迹。他的足迹遍布印度,影响远至日本、韩国以至全世界。玄奘的思想与精神如今已是中国、亚洲乃至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3、经历(1)出发:玄奘不畏艰险,历经磨难,经过4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2)学习:玄奘遍访天竺名寺,研习佛法,曾经在佛学最高学院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3)归国:10多年后,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此后主持译经工作4、玄奘的贡献:根据玄奘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的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拓展延伸】1、唐朝对外频繁交往的原因?唐朝时国力强盛,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各国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唐朝统治者鼓励和支持与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唐朝对外交通比过去发达,为各国友好往来提供了条件。2、鉴真与玄奘比较教学反思: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