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空气科学教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7935370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找空气科学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找空气科学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找空气科学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找空气科学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找空气科学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找空气科学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找空气科学教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找空气科学教案【篇一:找空气教案】1、初步了解无处不在的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2、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知道空气可以助燃、充气的作用。3、喜欢进行小实验活动,积极探究空气的秘密。【活动目标】1、气球、吸管、小杯子、塑料袋与幼儿人数相等。2、鱼缸里养一条活鱼、土块儿、三只短蜡烛、火柴、两个不同大小的玻璃杯、抹布一块、一盆水。zz【活动过程】一、 谜语引入1、奇妙奇妙真奇妙, 看不见摸不到,没有颜色和味道,动物植物都需要。二、找空气出示实验材料,教师指导幼儿操作,寻找空气。1、请幼儿把瘦气球变成胖气球,往里吹气,气球吹鼓后问: “气球里面有什么? ”让胖气球减肥变瘦气球,将吹鼓的气球口放开,

2、请幼儿观察发生的情况(空气跑掉了,气球变瘦了)。2、请幼儿用塑料管往水里吹气,有气泡产生。说明人体有空气。3、 师:今天老师再用塑料袋变个魔术,认真看老师手里的塑料袋会变出一个什么秘密来?请看塑料袋怎么样了?(鼓起来了)谁能告诉我鼓鼓的塑料袋里有什么?(空气)请幼儿用手摸一摸。师:小朋友,刚才你们都发现哪里有空气呢?(气球、杯子、水、塑料袋。)师:那就是在我们周围无处不在。3f三、感知活动:空气的特征。师:我们知道周围到处都有空气,那么空气是什么样的呢?1、请幼儿看一看杯子里的空气,身体周围的空气。师:你看见空气了吗?(没有。)师:说明空气是看不见的。2、请幼儿摸一摸身体周围的空气。师:你摸着

3、空气了吗?(没有。)师:说明空气是摸不着的。师:小朋友,刚才我们用眼睛看、用手摸空气了,谁能告诉我空气到底是什么样的呢?(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四、空气的作用师:我们知道了 l7 、那么空气有什么用途呢?(一)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它请幼儿闭紧嘴,捏住鼻子,问幼儿有什么感觉?(有点儿憋气,很难受。)为什么?(不能呼吸到空气。)得出结论:人离不开空气,没有空气,人会死的。(二)空气还可以帮我们做什么呢?实验:教师点燃三支蜡烛,用大小不同两个玻璃杯同时罩住两支蜡烛,一支蜡烛不罩,看看有什么变化?(盖上小杯子的最先熄灭,盖上大一点杯子的再灭,不盖的一直燃烧。)师:你看蜡烛怎么样了?为什么灭了呢?(空气

4、进不去,蜡烛就灭了。)得出结论:火的燃烧需要空气。课下在家长的帮助下搜集信息:那些物品是利用空气原理制成的。(如:救生圈、风筝、轮胎等。)活动延伸:在日常活动中,让幼儿继续玩塑料袋装空气的游戏,以巩固对空气到处都存在的认识。【活动反思】通过实验和操作,孩子们掌握了空气的特征和用途,同时孩子们也喜欢上了科学小实验,特别是纸放进水里不湿的实验,孩子们反复做了几遍,才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只是在观察土块里有空气时,通过投影仪看的不太清楚,如果让孩子们座次摆成半圆形,做实验时离孩子近一点效果会更好些。【篇二:认识空气 (冀教版 )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认识空气教学设计思想:认识空气是本单元的重点课,本课先是

5、发现空气的存在(认识表面现象) 接着认识空气的物理性质(进一步深入认识空气) 最后用实验证实空气的存在来组织活动的。在设计实验、操作及记录时让学生选择自己想研究的问题和喜欢的方式,给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实验时强调同组合作,汇报交流时引导学生相互评价,提高表达、倾听能力。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目标1能用感官感知并描述空气的特点。2能用实验证明空气是否占据空间的猜想。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能认识到科学探究过程中要用实验证明自己猜想的正确。2能感受到与小组同学共同设计实验方案的好处。三、科学知识目标能具体说出空气具备的基本物理性质。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能举例说明空气对我们生存的重要性。

6、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帮助学生认识空气的基本物理性质。难点: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教师应把握好尺度,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与学生分组讨论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教学媒体:多媒体设备材料与用具:活动 1:塑料袋、气球、扇子、烧杯、土块、粉笔、吸管。活动 2:纸、瓶子、漏斗、钩码、烧杯、水槽。课时建议:2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第十二课 认识空气活动 1:找空气(1)用塑料袋兜气,塑料袋会鼓起来,说明里面有空气。(2)吹气球,鼓起来的气球里有空气。(3)往装水的烧杯里吹气,会有气泡,说明有空气。(4)用扇子扇风(使空气流动),会有凉丝丝的感觉,头发也会飘起来,说明空气流动。

7、(5)把土块放进水里,也有气泡,说明土块里有空气。活动 2:比较空气和水空气是无颜色、无味道、无气味、透明的气体。第二课时教学过程:【篇三:幼儿园找空气教案设计】篇一:中班教案:寻找空气主题名称:寻找小秘密课题名称:寻找空气活动目标: 1.了解空气是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的。 2.感知空气的存在,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了解空气有助燃,充气的作用。 3 激发幼儿的好奇心理,培养幼儿发现事物,探索事 物的习惯。活动准备:气球和塑料袋人手一个,皮球,玻璃杯,蜡烛,打火机,打气筒,粉笔,水盆,扇子活动流程:一, 开始部分:教师: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邀请来一位朋友,它是谁呢? ”老师边说边用透

8、明塑料袋收集空气,用手扎住袋口,方便袋鼓起来了,接着说: “好朋友就在袋子里,现在大家说它是谁? ”(空气)老师引导幼儿看、闻、摸、尝,最后小结:空气是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的。 二, 基本部分:(一),寻找空气1,教师:虽然空气是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我们可以找到它。幼儿用手中的塑料袋找空气,可以在室内任何一个地方,并说出在哪儿找到的,从而发现空气是无处不在的。2,身体里的空气。让幼儿吹气球,气球变大了,为什么?(因为身体里的空气吹进了气球)并让幼儿捏住鼻子,闭起嘴巴一会儿,问有什么感觉?从而知道身体里有空气,空气是通过呼吸进入的,如果停止呼吸就会死去。3,粉笔里的空气。以小组形式

9、,幼儿分别把粉笔放进盛水的水盆里,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并说出来。(二),实验操作,感知空气的存在及作用3 用扇子在幼儿的脸上来回扇,感觉空气的流动性,让幼儿感受我们的周围冲满了空气,只是我们看不到它。三, 结束部分引导幼儿根据生活经验讨论:为什么空气是宝贵的?帮助幼儿了解空气与我们生活的关系,了解人和动植物都离不开它。篇二:大班科学空气在哪里教学设计大班科学空气在哪里教学设计倪家营镇中心幼儿园汪晓萍设计意图:大班的幼儿已经有了很大的好奇心。课程指南上指出: “大班幼儿探究、实验,对事物变化发展的过程感兴趣,积极尝试用简单的认知方法发现、解决问题。 ”因此,及时并适当的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激发他

10、们探索科学的兴趣,引导他们积累科学经验,将使幼儿的科学素质得到早期培养。本活动设计意在通过尝试活动,让幼儿感知空气里看不见摸不着的特点,在我们周围到处都有。活动目标:1通过尝试活动,让幼儿感知空气里看不见摸不着的特点,在我们周围到处都有。2培养幼儿学习探索事物的简单方法和细致观察的能力,提高动手动脑能力。3培养幼儿对科学小实验的兴趣,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重点:通过尝试活动,让幼儿感知空气里看不见摸不着的特点,在我们周围到处都有,了解空气的作用。活动难点:培养幼儿对科学小实验的兴趣,学习探索事物的简单方法和细致观察的能力,提高动手动脑能力。活动准备:每桌一盆清水;每人一份操作材料:手帕

11、、玻璃杯、塑料袋; ppt课件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玩气球,引起兴趣1老师出示吹好的气球,提问: “小朋友,气球娃娃来找你们玩来了,大家快跟它打个招呼吧!2.挤一挤、压一压气球娃娃,然后慢慢的松手,观察。3.引导幼儿说出气球里是空气,老师 “空气从哪里来?我们去找空气好不好?二 、基本部分找空气1.尝试活动:装空气幼儿每人拿一塑料袋在活动室任何地方自由地抓空气。(告诉幼儿先张开塑料袋口,然后再捏紧袋口)提问:你们在什么地方抓到了空气?2.我们的身体里有空气吗?幼儿每人一杯水,拿起吸管往水中充气,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冒出许多气泡) 小结:原来我们的身体里也有空气。3.土块里面有没有空气?请幼

12、儿把准备的土块放进水中,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冒出许多气泡) 小结:原来土块了里也有空气。4讨论:想一想,你见过、用过、玩过的哪些东西里有空气? 幼儿小组讨论,汇报 播放课件,幼儿欣赏。5总结:我们的周围到处都有空气,空气就在我们的生活里。6.尝试活动:了解空气的作用(1)请幼儿闭紧嘴,捏住鼻子,问幼儿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2)点燃蜡烛,请幼儿用不同的玻璃杯慢慢罩住,问幼儿发现了什么? 为什么?三、结束部分总结创编儿歌空气在哪里空气在哪里?空气就在我们的生活里。看不见 ,摸不着 ,没有颜色 ,没味道 ,你需要 ,我需要一时一刻离不了。四、活动延伸将一只昆虫和一盆花分别放在密封的容器中,观察它

13、们的变化。篇三: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空气的秘密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空气的秘密 (区域环境创设 )设计意图:本活动选取幼儿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的空气作为载体,让他们运用多种感官感觉空气的存在。通过实际感受,知道空气是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条件,以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的探索兴趣。大班阶段重在培养幼儿对周围环境的探索兴趣,运用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进行探索的能力。本活动的教学重点是激发幼儿对科学实验的探究兴趣,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能力。 教学中,教师为幼儿提供尽可能多的操作材料和探索、尝试的机会,每一环节都为幼儿提供了大量的实验材料,使每个幼儿都能积极地参与活动,无拘无束地参与讨论,大胆尝试,获得经验。活

14、动目标:1知道空气的特征: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了解空气的重要性。2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探索精神。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能积极主动与同伴合作、讨论、实验,共同布置科探区域环境。活动准备:1每人一个透明塑料袋。2每组提供:装水的盆、空杯子、硬薄纸片、毛巾、记号笔、弹珠、装水的盘子、蜡烛、打火机、硬币。3教师示范图示、画板四块、记录表格共八张(二张四组)。活动过程:一、游戏导入、激发幼儿探索兴趣1教师空手抓空气。你们猜,我在干什么呀?你也来试试吧,看看能不能把空气抓住?(激趣的方式一下把幼儿的注意力吸引过来。)2幼儿自由尝试抓空气。3教师示范装空气。出示塑料袋:我有一个宝贝(塑料袋),我用这个宝贝试试能不能抓住空气。 谁也想试试?(启发幼儿尝试用工具来抓空气。)4幼儿自由尝试抓空气。现在你们每个人来拿一个塑料袋,可以到教室的任何地方去抓空气,待会告诉我:你的空气是在哪里抓到的?(暗示幼儿:空气无处不在。)5围绕空气,展开讨论。你的空气在哪抓到的啊?你的空气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味道的?请所有幼儿一起闻一闻、摸一摸、看一看,感受空气特征(无色、无味、无形状、摸不着、看不见)。 (提问步步展开,让幼儿了解空气特征。)二、游戏 “身体需要空气1教师以空气的身份说:虽然我无色、无味、摸不着、也看不见,但是我的作用可大啦!很多东西都离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