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十-转化法制备硝酸钾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7935200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十-转化法制备硝酸钾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实验十-转化法制备硝酸钾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实验十-转化法制备硝酸钾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实验十-转化法制备硝酸钾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实验十-转化法制备硝酸钾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验十-转化法制备硝酸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十-转化法制备硝酸钾(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十 转化法制备硝酸钾学时安排 学时实验目的1、学习用转化法制备硝酸钾晶体;2、学习溶解、过滤、间接热浴和重结晶操作。实验原理简介本实验是采用转化法由aNO3和KCl来制备硝酸钾,其反映如下: Na3+ KlNaCl + KNO3该反映是可逆的。根据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而氯化钾、硝酸钠和硝酸钾在高温时具有较大或很大的溶解度而温度减少时溶解度明显减小(如氯化钾、硝酸钠) 或急剧下降(如硝酸钾)的这种差别,将一定浓度的硝酸钠和氯化钾混合加热浓缩,当温度达11120时,由于硝酸钾溶解度增长诸多,达不到饱和,不析出;而氯化钠的溶解度增长很少,随浓缩、溶剂的减少,氯化钠析出。通过热过滤滤除氯

2、化钠,将此溶液冷却至室温,即有大量硝酸钾析出,氯化钠仅有少量析出,从而得到硝酸钾粗产品。再通过重结晶提纯,可得到纯品。基本操作与仪器简介1、布氏漏斗及吸滤瓶的使用措施布氏漏斗和吸滤瓶配套使用于减压过滤。布氏漏斗上有许多小孔,漏斗颈插入单孔橡皮塞,与吸滤瓶相接。橡皮塞插入吸滤瓶内的部分不得超过塞子高度的/3,漏斗管下方的斜口要对着吸滤瓶的支管口。2、减压过滤的操作措施(1) 按1装好仪器,滤纸放入布氏漏斗内(滤纸大小应不不小于漏斗内径并能将所有小孔盖住为宜)。少量蒸馏水润湿滤纸,启动真空泵,抽气使滤纸紧贴在漏斗上。(2) 用倾析法先将上清液转移到漏斗上,溶液量不应超过漏斗容量的2/3,待溶液快流

3、尽时再转移沉淀。(3) 如果吸滤瓶内液面高度快到支管时,拔掉吸滤瓶上的橡皮管,从吸滤瓶上口倒出溶液,不能从支管口倒出溶液,以免弄脏溶液。(4) 先拔掉橡皮管,用洗涤液润湿沉淀,然后重新接上橡皮管,尽量抽干,反复此操作2次。(5) 吸滤完毕,拔掉橡皮管,关闭真空泵,如需要的是沉淀,取下布氏漏斗,将沉淀倒在滤纸上或表面皿上,合适温度下烘干;如需要的是溶液,将溶液从吸滤瓶上口倒入盛接容器。3、趁热减压过滤操作(1) 将布氏漏斗热水浴中加热。(2) 取出漏斗,趁热将滤纸放好,并迅速连接好吸滤瓶、真空泵。(3) 抽滤。、蒸发(浓缩)操作(1) 将溶液倒入蒸发皿内,液体量不能超过其容量的23,以防溶液溅出

4、。如液体量较多,可随溶液中水份的不断蒸发继续添加溶液。(2) 根据物质对热的稳定性选择加热装置酒精灯、电热板等直接加热或水浴间接加热。(3) 加热蒸发至浮现晶膜,停止加热,冷却,结晶。蒸发皿不能骤冷,以免炸裂。5、重结晶操作(1) 根据粗产品质量数,按一定比例加入溶剂,加热溶解。(2) 加热蒸发至浮现晶膜,冷却结晶。(3) 抽滤,烘干,称重。实验重要环节(1)称取11g硝酸钠和7.5g氯化钾放入100mL小烧杯中,加.5m蒸馏水,加热并不断搅拌,当小烧杯里的固体所有溶解时(此时温度约4),从小烧杯的刻度上粗略地读出此时溶液的体积1。(2)继续加热、搅拌,使溶液蒸发浓缩,至烧杯里溶液的体积为原体

5、积的/,小烧杯中有较多氯化钠晶体析出。(3)趁热用热滤漏斗过滤,滤液盛于预先装有1mL蒸馏水(避免氯化钠析出)的小烧杯中。(4)待滤液冷却至室温后,进行减压过滤,得到较干燥的粗产品硝酸钾晶体,称量。(5)留下约0.1g粗产品,其他按粗产品与水的质量比为2:1混合,加热、搅拌、待晶体所有溶解后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后抽滤,水浴烘干,称重。并对重结晶后的产品,进行纯度检查。实验中应注意事项先用小火加热使固体所有溶解,然后用大火加热至沸腾,再用小火蒸发浓缩;漏斗用热水预热好后,如漏斗是冷的或不太热,硝酸钾就会析出影响产率;骤冷结晶过于细小;小火烤干(如晶体抽得比较干可省去此环节)。实验报告格式(供参照

6、)实验环节(或流程)aNO 11gKCl 7.g加17.5LH2,加热、搅拌、溶解(体积V)浓缩至原体积的/3趁热过滤 抽滤称重(粗产品)水浴烘干滤液冷却结晶绿豆粒大小的晶体供纯度检查粗产品:水:1(质量比)将粗产品溶于蒸馏水中加热、搅拌、溶解冷却过滤母液弃去称量(纯)晶体,观测形状烘干实验成果1.产品外观:2.实际产量:.理论产量:4产率: =(实际产量理论产量)10成果讨论思考题实验习题1、何谓重结晶?本实验都波及哪些基本操作?应注意什么? 答:第一次结晶得到的晶体纯度不合乎规定,可将所得晶体溶于少量溶剂中,然后进行蒸发、浓缩(或冷却)、结晶、分离,如此反复的操作称为重结晶。本实验波及溶解

7、、热过滤、减压抽滤、重结晶法等基本操作。 2、溶液沸腾后为什么温度高达100以上?答:由于具有盐类,按照溶液依数性,沸点应上升。 、能否将除去氯化钠后的滤液直接冷却制取纯硝酸钾? 答:不能。由于滤液中仍具有较多氯化钠,属饱和溶液,直接冷却时,会有氯化钠析出。4、本实验中,影响O3产率的重要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KN3产率的因素重要有三点:蒸发浓缩过程中水量的控制要恰当。若水蒸去太少反映不充足,溶液中的KNO含量较少;水蒸去太多,溶液中K的饱和度太高,在过滤时随着溶液温度下降会有大量KO3结晶析出,混在NaCl晶体中被丢弃。趁热过滤时,漏斗必须预热,保持较高温度。如果漏斗温度较低,滤液骤冷,会有大量KNO3结晶析出,留在滤纸上。滤液要自然冷却,用于承办滤液的烧杯也要合适预热,避免滤液骤冷,这样才干得到比较大颗粒的晶体。如果滤液骤冷,则得到的结晶颗粒过于细小,抽率时溶液穿过滤纸。 5、实现溶液与沉淀的分离措施有哪几种?用常压过滤实现固液分离,收集滤液,要达到较高的分离效率,过滤操作中应注意什么问题?答:溶液与沉淀的分离措施有三种:倾析法、过滤法和离心分离法。过滤操作应采用倾析法。即待烧杯中的沉淀下沉后来只将清夜倾入漏斗中,而不是一开始就将沉淀和溶液搅混后过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