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实用的小学数学教案五篇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7934727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实用的小学数学教案五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23实用的小学数学教案五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23实用的小学数学教案五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23实用的小学数学教案五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23实用的小学数学教案五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实用的小学数学教案五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实用的小学数学教案五篇(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实用的小学数学教案五篇 小学数学教案 篇1(923字)“加强估算”是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来的一项明确要求。在实际教学中,估算教学教什么?怎么样教?在一次数学教学经验交流会上,我有幸听了一节特级教师吴正宪执教的估算。课堂教学实录如下:师:你们二年级经历过估算吗?师:这节课,咱们一起学习估算知识。(板书:估算)师:在学习估算时,你有什么问题要问?生1:怎么去估算?生2:估算注意些什么?生3:估算有什么好的方法?生4:估算有什么用?生5:估算用在哪里?师:你们遇到过什么地方用估算,什么地方精确计算?课件:生:选。课件:师:你能估计出这头大象多重吗?一生到黑板上板演,其他生在本子上算汇报

2、并板书:生1:3006=1800小估生2:4006=2400大估生3:3506=2100中估生4:3007=2100大小估生5:3006+300=2100凑、调估生6:330+350+300+380+400+350=2130四舍五入估问:生1你是怎么想的?生1:这六个数都是三百多,就都看成整三百乘六。师:你都是往小里估的,你把这种方法起个名字吧!生:小估。生哈哈乐。师:小估就小估吧,小估你请坐。同时在算式的后面板书:小估。问:生2你是怎么想的?生2:我都看成了四百。师:你是往大里估的,对不对,你也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字吧!生2:大估。师:大估你请坐,同时在算式的后面板书:大估。问:生3你是怎么想的

3、?生3:都是三百多,就都看成了三百五十。小学数学教案 篇2(3456字)教学目标、 通过测量钢笔长度的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实际测量,学习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教学重点感受分米和毫米的长度,学习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教学准备教具:米尺、分硬币学具:格尺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谜语引入。身穿花衣裳,个子细又长。写出漂亮字,需要它帮忙。同学们开动小脑瓜,快快猜一猜,它是谁呢?对了,这节数学课我们一起量一量一起量一量铅笔有多长.(板书课题)、提问引入。看看谁有超强的记忆力,想一想,我们已经

4、认识了哪些长度单位?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大家一起拿出格尺,看看除了厘米外,还有发现什么?学生:我发现尺子上还有小格小格,仅有米、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是显然不够的,在测量或表示物体长度的时候,有时还需要比厘米还小的单位,有时也需要更大的单位,你们想知道究竟是什么吗?这节课我们共同来研究。二、动手实践,小组合作。、估一估。()小组里说一说,你是怎么估计的。课前老师都让每个小组准备了一枝铅笔,快把它找出来,放在桌面上,请同学们睁大眼睛,结合已有的测量经验估测一下,这枝铅笔有多长?填在书中表格里。(设计意图:教师课前富有神秘感的设计安排,学生会感到新奇有趣,估算的热情空前高涨,教师给予学生独立观察估计

5、的时间和空间.)()交流、汇报。师:说说你是怎么估出来?生:我的手从拇指到中指大约是厘米,我的铅笔有两个这样子的长,所以我估计这根铅笔厘米长。生:我估计这根铅笔的一半是厘米,所以我估计我根铅笔有厘米长。生:老师,我是用中指估计的,我的中指大约有厘米,这根铅笔大约有个这样的长还多一点,所以我觉得这根铅笔有厘米长。生:老师,我看了看,这么长(他用手比了比),我就觉得铅笔大约是厘米。生:厘米是这么长,我看这根铅笔这么长,应该有个这样的厘米,我也觉得这根铅笔大约有厘米长。(设计意图:学生意见可能会不统一,要让学生充分发表个人意见,只要说的有道理,就要给予肯定,教师还要指导学生会针对别人的发言补充自己的

6、意见。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中。)、量一量。()看来同学们估的长度都不一样,要想知道这枝铅笔到底有多长,你能想出好办法吗?这们大家就不会再有争论了。(用尺子量)()动手实践。大家都把尺子拿出来,量一量,并把结果填在书中的表格里。()汇报结果。()说一说你估计的跟你量出来的数据相差多少,以后要注意什么?(设计意图:通过实测来看看估测验结果,让学生感受测量的过程、思想和方法,发展空间观念。)、说一说。()、你们知道厘米是多长吗?用手比给老师看一下。老师告诉大家,你们用手比出来的厘米就是分米。(板书:厘米就是分米。)()认识分米。分米是比厘米大一些的长度单位,在国际上可以用什么字母表示,你知道

7、吗?(学生质疑。)生:我知道,我看书本的,是dm。生:老师,分米是什么呢?生:分米要怎么量呢?师介绍。师:分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你们知道怎么表示吗?生:分米厘米。(还有的的学生举起了手)生:我还知道分米是厘米。生:我也知道厘米是分米。生:我想米厘米,那米分米,老师你说对吗?生:老师,我看到厘米是分米,分米是米,我想厘米满向分米进,要是分米满就向米进。那米满要向什么进?师:你们能把这些长度单位从大到小排排队吗?板书:米 分米 厘米 全班齐读公式。()实践活动。、再拿出格尺,快速找一找从哪儿到哪儿之间的距离也是分米。生:从。生:我有意见,应该是从,这样才是厘米。生:我是从数到的。、让我们用分米作单位

8、量一量教室里物体的长度。、指名汇报。(设计意图:在学生观察、讨论归纳出分米和厘米间进率关系的基础上,又让学生结合测量具体物体的实践,体验出1分米的实际长度,并形成表象,从而建立起新的认知结构。)三、认识毫米。1、量一量。师:你们有橡皮吗,请你用尺子量一量橡皮有多长?生汇报。生:我量出来,比厘米还多一点点。生:我也是,我量出来不是刚好厘米,还多一些。师小结:用厘米作单位量比较小的物体,有时不是整厘米数,这样子量出来就得不到准确的结果了。要想比较准确地量出物体的长度,你们有什么办法?那么谁知道比厘米还小的长度单位是多少?、 一议。i.毫米到底有多长?它与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我们一起在观察和操作中获

9、得这些知识吧。(出示表格)观察刻度 厘米数 中间小格个数 每小格长度 共有几毫米ii. 观察直尺,完成表格,然后讨论厘米与毫米的关系。师生共同完成组,再让学生自己实践。生:我发现,从也是厘米,所以就跟第一行一样了。生:我也发现了,从、相减一下,就全都是厘米了,也就全部一样了。、说一说。师请大家继续观察直尺,毫米到底有多长?用手比一比。生:就像两个手指的那条缝。师:估计一下桌面上的学具,哪一个厚度大约是毫米?再动手量一量,检验一下你的判断准确吗?b)量一量。大家已经认识了毫米这个长度单位,现在我们以毫米为单位再量一下橡皮的长度。学生汇报。这次量的结果与开始比,哪一个数据更准确呢?c)想一想。师:

10、再想一想生活中,什么东西也是毫米。生:扣子的厚度。本子的厚度。鸡蛋的厚度。铅笔中间那根铅。指甲的厚度。衣服的厚度。玻璃(设计意图:认识毫米这一环节引导学生操作,针对操作中的存疑,而进行巧妙的设颖,不断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使学生产生动力,向未知领域探索、冲击。)小学数学教案 篇3(1546字)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运用运算定律和性质进行正确、合理、灵活的计算。2、培养学生的辨析能力和良好审题习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3、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计算的乐趣,不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及正确的运用定律性质进行计算的能力。教学难点:灵活地运用运算定律和性质进行计算。教

11、学过程:一、引出新课(约5分钟)1、观察3/10、7.4、8、125、5.4、7/10这六个数,你有什么发现?(预设:如学生说出下面的,则教师就继续说;如学生直接说,则教师就不再说)这些数是整数、小数和分数。从计算的角度考虑这些数可以干什么?(凑整)2、请你根据这六个数编出三道口算题。7/10+3/10=7.4-5.4=8125=3、对三道口算题再加工,请你继续计算。3/10+7/1020=7.4-5.40.9=248125=你想说点什么?(预设:不能为了凑整,而不顾运算顺序,应该按运算顺序做。)这些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二、进行复习(约30分钟)1、下面我们进行一次计算比赛,时间三分钟,看谁做

12、得又对又多。可以不按题号顺序,有选择地做。(课前下发习题纸。)脱式计算下列各题:2、三分钟到!谁来说一说,你选择的是哪些题目?其他同学呢?3、思考:你们为什么选择这些题?4、我没让你们简算,你们怎么知道这些题能够直接简算的?(预设:需要观察数的特征,符号)简算的依据是什么?(小组讨论)5、追问:是不是数字只要能凑整就能简算呢?不能简算,根据什么?能简算根据什么?6、现在研究简算的题目,每人手里有一张表,自己先独立填写,填完后再小组交流。第一栏举例,可以是做过的例子,也可再举例。第二栏填简算的依据是什么?第三栏注意(即易错的地儿)是什么?把你们的研究成果,填在表里。(可把几类全研究,也可感兴趣的

13、几个题)(约8分钟)简便运算的题目(举例)依据(定律或性质用字母表示)注意(易错或提醒同学的地方)7、学生汇报:(10分钟)(1)比如,依据加法、乘法的结合、交换律;乘法分配律;减法性质;商不变的性质;除法性质。师适时板书:定律和性质,并适时师生、生生间进行。(2)在学生汇报的同时,说到什么定律或性质时,如学生之间能相互补充最好,否则教师则补充一些学生没有易错的题目,如:(3)(意图:分配律的正确运用。避免分配律迁移到除法中去)。(5)1917(6)32.532.548、订正结果后改正错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三、课堂:(2分钟)今天你想说点什么?预设:审题重要,观察特征、符号,依据定律、性质,凑整达到简算目的。今天的复习对于以前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认识或想法?小学数学教案 篇4(1472字)第1课时教学目标1、组织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十几减9的减法,使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2、培养学生简单的推理能力和表达能力。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学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十几减9(主要方法:破十法和想加算减)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