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7934360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五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五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五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学五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学五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五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五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小学五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2012)附答案学校 _班级_ 姓名_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一、看拼音写词语,把字写端正、整洁(5分) j p1、我很快乐,也很惧( )这种窃读的滋味。 b r 2、其实鲸它不属于鱼类,而是( )动物。 fn f3、母亲把花生做成了好几样食品,还( )就在后院的茅亭里过这个节。 go ji4、当我一次次地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就会想起父亲曾经( )我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 sh jin 的是与非的问题,( )起来却很难。二、请给下列带点汉字选择正确 的读音,用“”表示。(3分)眼睑( jin lin ) 削 弱( xi

2、o xu ) 贪婪(ln ln )借鉴(jin jng ) 波光粼粼( lng ln ) 即(j j )使三、按要求,把序号选填在括号里。(10分)1、没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A、安然无样 B 、藕断丝连 C、毫不犹郁 D、颇负剩名2、下列成语填入句子中,合适的一组是( )A、伫立 B 、矗立 C、耸立 D、屹立我们的语文老师常常凝神_,若有所思,像一位思想家。3、“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这句诗的作者是( )。A、张 籍 B 、李 白 C、纳兰性德 D、杜 牧 4、“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他们是十分警觉的。”这句话采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 )。A、打比方

3、B 、作比较 C、列数字 D、举例子5、表达作者思念家乡的诗句是( )A、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B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C、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D 、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四、诗文积累,填一填。9分1、所以,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首先我会_,故事中的人为什么_,作家为什么_。(选自走遍天下书为侣)2、复恐匆匆说不尽,_。 (选自秋思唐 张籍)3、虚心_,自满_。4、_,人在天涯鬓已斑。 (选自 刘著)5、春风又绿江南岸,_。(选自 王安石 泊船瓜洲)五、按要求表达。(3分)仿照下面的例句,以学会感恩,就是“作开头,写一句话例句:感恩是一种美

4、德。学会感恩,就是当我们吃著香喷喷的饭菜时感激妈妈的辛勤与慈爱。学会感恩,就是_.。学会感恩,就是_.。第二部分 阅读(20分)(一) 辣 椒(7分)世界上有些国家吃辣椒很厉害,如墨西哥、印度、匈牙利、朝鲜中国某些省,如四川、湖南等也以吃辣椒出名。有些人嗜辣椒已经到了“无辣不吃饭”的地步。美国宇航员威廉勒努瓦在宇宙飞行时也带着辣椒。有一位指挥家,他走到哪里,辣椒就带到哪里,就连参加英国女王宴请时,也照例带着辣椒酱,他解释说:“没有辣椒的饭菜好比是病号饭。”辣椒原产美洲,17世纪传入我国,故亦称“番椒”,又名“秦椒”、“大椒”、“辣茄”。辣椒有几千个品种,仅我国四川的干辣椒就有100多种。辣椒有

5、辣与不辣之分,甜椒不辣。云南有一种辣椒,其辣无比,只要舌尖稍微碰一下,就会使人辣得难受,疼痛万分。美国制药专家斯克维尔于1912年制定了测量辣度的方法,后来人们就以他的名字作为辣度的单位。植物病理学家曾用这种方法,测出甜椒的辣度为零,最辣的辣椒有300000斯克维尔。辣椒能把人辣出眼泪、辣出鼻涕、辣出汗水,不爱吃辣椒的人不禁要问:“人们何苦要吃辣椒?”这是因为吃辣椒有3个好处:一是它的营养丰富;二是能驱风散寒;三是能增进人的食欲。每100克辣椒的维生素含量大于100毫克,在蔬菜中占首位。此外,辣椒还含有维生素B1、B2、胡萝卡素以及其他营养物质。谚语曰:“三个辣椒,顶件棉袄”。 辣椒中的辣椒素

6、对人体具有刺激作用。辣椒素一旦和舌头及嘴里的神经末梢接触,神经就迅速把“烧灼”信息传给大脑,大脑便让身体处于戒备状态,使心跳和脉搏加快,皮肤血管扩张,从而使人感到“发热”。 大脑还同时指挥胃液和唾液的分泌,使胃肠蠕动加快,这就有利于消化,增进食欲。辣椒,很多人越吃越想吃。据心理学家分析,吃辣椒后,“烧灼”信息使大脑把身体当作“受伤”对待,促进身体释放一种自体止痛剂。这种自体止痛剂就像少量麻醉剂,能起到一种轻微的刺激作用,使人产生精神快感,专家称其为“辣椒微醉”。这也许就是人们对辣椒越吃越想吃的主要原因。1、按要求,把选项的序号填到括号里。(1)这篇文章主要说明对象是( )A、我国四川的干辣椒种

7、类多 B、辣椒 C、 美国宇航员威廉爱吃辣椒(2)“每100克辣椒的维生素含量大于100毫克,在蔬菜中占首位。”使用的说明方法是:( )A、列数字 B 、举例子 C、 作比较 D、打比方2、找出第三段中能说明下面内容的句子(只填句子序号)。 (3分)(1)辣椒营养丰富:_(2)辣椒能驱风散寒:_(3)辣椒能增进食欲:_(二) 故 乡只因为我在故乡度过了人生最初的十几个年头,因而从离开它的那一刻起,思乡便成为一种病;无从治愈,无法自已。明月千里寄相思。每当深夜,皎洁的月光洒上床头,抑或昏黄的路灯将摇曳的树影投上天花板,我总要想起故乡的一切。在如泻如瀑的月光下,小伙伴们应该都已经甜甜入睡,屋子里只

8、有轻轻的鼻息,衬托起夜晚的宁静;而我的老屋里却空无一人,月光银练般流过窗格,悄然落向闲置的床帷;田野上的小路寂无行人,只有庄稼在微拂着长大的阔叶;远处的河堤依稀可辨,桦树林传来遥远的叶动声;更遥远处,不眠人似有似无的歌声飘忽不定我是那样地思念故乡,它与我少年的彷徨,青春的无奈共存着。多少个无眠的夜晚,我为它写过无数首思念的诗歌,因为它是我永远的恋人。 故乡,抽象成一种情绪在心头,就像它的天空里轻纱薄翼般的白云,久久地漂浮着,衬着天空那种忧郁的蔚蓝。久久地,直到我长大。1、 从文中找出以下词语的近义词。(3分)摇动( ) 空闲( ) 悄悄(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2分)(1)无法自己

9、:_(2)轻纱薄翼:_ 3、画线的句子中的“它”指的是( )。(2分)4、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的一句比喻句。(1分)5、认真默读第二自然段,想想这段中作者除了写明月外还通过描述家乡的_、_、_、等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3分)6、作者写过无数思念故乡的诗歌,你也背过许多思乡的诗句吧!看到明月想起“( ) ,( )。”当秋风起时想起“( ),( ) 。”(2分)第三部分 习 作请以“_,我的最爱”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请将题目补充完整。例如:妈妈、家里的小狗、故乡的小河、书籍、篮球(2)、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3)要求语句通顺,字迹端正、工整,不写错别字。 附部分答案:一、1

10、、 惧怕 哺乳 吩咐 告诫 实践二 、略 三、1、B 2、A 3、C 4、B 5、A 四、略五 、学会感恩,就是当我们在帮助过自己的人遇到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学会感恩,就是当我们坐在教室里童老师的谆谆教导时,感谢老师的爱心与奉献.。学会感恩,就是当我们在工作岗位收获成绩时,感谢给我们岗位与机会的人;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你的人生将是幸福、美丽、充实。 学会感恩,就是当我们走在干净的街道上感激清洁工人的辛劳和付出;学会感恩,就是当我们坐在明亮的课堂里感激老师们的教导和关爱.第三部分 习作:思路点拨:我们在给半命题作文补题时,一定要反复琢磨已命的半个题目的含义,它往往对我们对作文的选材、主题、文体等有

11、所限制。读懂了这半个题,我们才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写作特长将题目补成一个自己有话可说且能说好的题目。“_,我的最爱”这个题目,显然要补的部分是“我”爱的对象,这样我们就确定了要补对象的特点,是“妈妈、家里的小狗、故乡的小河、书籍、篮球”等等其他“我”爱的事物。读懂了“半命题”,我们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自己最有话可说的内容来补全题目,比如,你可填上“老师”、“父母”、“同学”等等。另外我们在补题时要补自己最熟悉的半题,补自已最有把握写好的半题,补自己最记忆犹新的半题,补自己最能写出新意的半题。比如有位家庭经济状况不是太好的同学,他无法忘记一台凝聚着父爱和师爱的随身听,于是写出了一篇

12、真挚动人的随身听,我的最爱;如有的同学特别酷爱唱歌,对音乐也有特别的感受,于是写下了声情并茂的美文音乐,我的最爱,等等。另外,还需要提醒同学们的是,补题时切忌宽泛,这样会大而失当,难以下笔、如有的考生补成“青春,我的最爱”“校园,我的最爱”等,这样的标题既无新意、涵盖范围又过大,只能泛泛而谈,要写深写透很难。因此我们在补题时要注意选择一个切入点,比如上题中我们补成“青春的活力,我的最爱”“校园的一角,我的最爱”等,这样既容易下笔,又容易把爱的对象写深写透。 满分佳作秋天的野菊花,我的最爱我爱金色的秋天,我更爱秋天的野菊花,每次看到那坚强开放的野菊花,我都像受到了某种鼓舞,不觉浑身上下都是劲。秋天的早晨,我常迈着轻快的步伐来到屋门前的小路上赏秋,这时展现在我面前的是一片迷人的秋色。这田间小路的两边,盛开着不计其数、小巧玲珑的野菊花,它们千姿百态,争奇斗艳,给这幽静的小路增添了几许热闹、几分生机。看,那些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