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课时提能演练(七)新人教版必修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7933949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 课时提能演练(七)新人教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生物 课时提能演练(七)新人教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生物 课时提能演练(七)新人教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生物 课时提能演练(七)新人教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生物 课时提能演练(七)新人教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 课时提能演练(七)新人教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 课时提能演练(七)新人教版必修(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提能演练(七)(45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1.(2012奉化高二检测)朱尔斯霍夫曼在果蝇中发现了“TOLL”基因编码的关键受体蛋白,这种蛋白质可识别微生物并激活机体的天然免疫。鲁斯把这种发现延伸到哺乳动物小鼠中,它的发现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树突状细胞能激活T细胞,并让其识别、记忆并攻击入侵的病原体,结合上述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动物的天然免疫由关键受体蛋白激活,最终受基因控制B.果蝇和小鼠具有相似的启动天然免疫机制C.树突状细胞为神经细胞,说明免疫调节受神经调节调控D.激活的T细胞将克隆分化成记忆T细胞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2.(2012湖州高

2、二检测)对某肌无力患者治疗时发现,其体内的抗体损伤了神经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而导致神经冲动传递受阻。该病属于( )A.过敏反应 B.自身免疫病C.免疫缺陷病 D.线粒体异常疾病 3.下图是某病原体侵入人体细胞后人体发生免疫反应的某个阶段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因为有巨噬细胞参与,所以人体对该病原体的免疫是非特异性免疫B.是病原体进入巨噬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性C.是溶酶体,处理病原体的过程是非特异性的,处理的目的是暴露抗原D.物质最有可能是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4.甲、乙两种沙门氏菌具有不同的抗原,给大鼠同时注射两种沙门氏菌,一定时间后从大鼠体内分离出效应B细胞,把每

3、一个效应B细胞单独培养在培养液中,提取并分别保存该大鼠的血清和每一个效应B细胞的单独培养液,随后的实验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每一种培养液只能使一种沙门氏菌失去活动能力B.大鼠的血清与效应B细胞的单独培养液混合后,前者含有的抗体与后者含有的抗原将产生免疫反应C.不同效应B细胞的培养液混合,将出现免疫反应D.向大鼠的血清中分别加入甲、乙两种沙门氏菌,只有一种细菌出现凝集现象 5.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如图是该病毒的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艾滋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HIV营寄生生活B.HIV主要侵染的是效应B细胞C.HIV的遗传物质是RNAD.HIV

4、具有突变频率高和突变多方向性的原因是单链RNA结构不稳定6.仅仅依靠医学研究的力量,HIV是无法被彻底遏制的,美国已经停止了对疫苗的大规模研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HIV主要攻击人体的辅助性T淋巴细胞,从而使人免疫能力下降B.疫苗的使用会使病毒发生变异,进而产生对抗病毒药物的耐药性C.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接触、血液传播、母婴传播D.HIV进入细胞后能以RNA为模板,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DNA,并整合于辅助性T淋巴细胞的DNA中7.(2012福建高考)将小鼠B 细胞注入家兔体内,产生免疫反应后,家兔血清能使小鼠T 细胞凝集成细胞集团。而未经免疫的家兔血清不能使小鼠T 细胞凝集成团。T

5、 细胞凝集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A.小鼠B 细胞诱导家兔产生细胞免疫B.小鼠T 细胞诱导家兔产生体液免疫C.小鼠B 细胞和小鼠T 细胞有相同抗原D.小鼠T 细胞和家兔T 细胞有相同抗原8.某患者一只眼球受伤导致晶状体破裂,若不立即摘除,则另一只健康眼睛也将失明,这在免疫学上称为自身免疫病,其主要致病过程如图。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A.代表致敏原B.代表溶酶体酶,促进效应B细胞分泌抗体C.从未接受抗原刺激,但保留了对抗原的记忆D.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能迅速克隆分化9.乙肝疫苗的接种需在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三次,其目的是( )A.使机体积累更多数量的疫苗B.使机体产生更多种类的淋巴细胞C.使机

6、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淋巴细胞D.使机体产生更强的非特异性免疫10.目前,就艾滋病的治疗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总的治疗原则为抗感染、抗肿瘤、杀灭或抑制HIV、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则下列有关HIV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感染人体后一般要经过很长的潜伏期才发病B.是一种逆转录酶病毒,抑制逆转录过程是治疗的突破口C.HIV能识别并结合辅助性T淋巴细胞表面的受体D.HIV只感染辅助性T淋巴细胞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40分)11.(18分)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死亡率极高。如图表示HIV感染人体后,体液中HIV浓度和人体内主要的免疫细胞辅助性T细胞数量的变化过程

7、。请据图分析回答:(1)HIV最初侵入人体的时期(A阶段)出现的变化是_。(2)感染后的B阶段,对人体产生的影响是_。(3)HIV侵入人体后,其表面的衣壳可以作为引起免疫反应的_。(4)由于辅助性T细胞在人体免疫过程中具有_等作用,所以艾滋病患者如不进行治疗,大约能生存_年。(5)我国已经进入艾滋病快速增长期,艾滋病的预防和治疗任重而道远。我国自主研制的艾滋病疫苗已经顺利完成期临床试验,且达到国际同类疫苗的免疫应答水平。下列有关艾滋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病毒本身缺乏繁殖所需的原料、能量和酶,将病毒置于细胞外,该病毒不能繁殖B.在我国,艾滋病的主要传播方式是性传播,注射艾滋病疫苗后还有可能

8、感染该病C.HIV进入人体后,攻击人的辅助性T细胞,导致人的免疫力下降D.注射艾滋病疫苗后,淋巴细胞的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增强【实验探究】12.(22分)据报道,某品牌婴儿米粉中可能含有转基因稻米成分,有可能引起婴儿的过敏反应。请回答:(1)上述过敏反应的致敏原可能是_。(2)过敏反应产生的抗体是由_细胞在致敏原第_次进入机体时合成的。分析抗体的合成和分泌过程,可以说明生物膜系统是在_上具有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3)某科研组为了验证T淋巴细胞是免疫细胞,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帮助完善。实验步骤:a.取两组数量、大小、发育、健康状况相同的鼷鼠并分别编号为“1”和“2”。b._。c.同时对两组鼷

9、鼠进行器官移植,观察器官存活状况。d.对实验组_,并再次进行器官移植,观察器官存活状况。预测结果:第2组鼷鼠内移植的器官_;第1组鼷鼠内移植的器官_,当再输入_时再次移植的器官_。得出结论:_。答案解析1.【解析】选C。据题干知,该树突状细胞来自造血干细胞,不同于神经细胞,不能说明免疫调节受神经调节控制,C项错误。2.【解析】选B。自身产生抗体损伤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属于自身免疫系统敏感度过强所致,是自身免疫病,并非免疫缺陷病,也不是致敏原引发的过敏反应,与线粒体无关。3.【解析】选C。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中也有巨噬细胞参与,故A错误;病原体进入巨噬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故B

10、错误;是溶酶体,对多种病原体都起作用,可以使抗原暴露出来,故C正确;物质最可能是细胞膜上的糖蛋白,起到识别作用,故D错误。4.【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知道体液免疫中的抗体由效应B细胞分泌,且一个效应B细胞只能产生一种对应抗体。 【解析】选A。体液免疫产生的抗体主要分布在动物血清中,少量分布在组织液中。给大鼠同时注射两种沙门氏菌后,在大鼠的血清中含有两种相应的抗体。D项中应为两种细菌都出现凝集现象。由于一个效应B细胞只能产生一种对应抗体,因此每一个效应B细胞的单独培养液中只含有一种对应抗体,只能使一种沙门氏菌失去活动能力,故A项正确。效应B细胞的单独培养液中有抗体没有抗原,不同效应B细胞的培

11、养液混合,及与血清中的抗体混合均不出现免疫反应,B、C项错误。5.【解析】选B。HIV侵染的主要是辅助性T淋巴细胞。6.【解析】选B。目前治疗艾滋病没有真正的疫苗,另外,疫苗泛指所有用减毒或杀死的病原微生物或其抗原性物质所制成,用于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品,疫苗本身不会诱导病毒发生变异。【方法技巧】HIV入侵辅助性T淋巴细胞的过程总结(1)识别:HIV特异性识别并结合辅助性T淋巴细胞表面的受体。(2)注入:HIV将自身的遗传物质RNA注入辅助性T淋巴细胞内。(3)整合、潜伏:经逆转录过程后,HIV形成的互补DNA整合到辅助性T淋巴细胞的DNA中,并长时间潜伏下来。(4)复制:长时间潜伏后,辅助性T淋

12、巴细胞被激活,前病毒复制出新的HIV。(5)释放:辅助性T淋巴细胞被大量新的子代HIV破坏,释放HIV到组织液中,继续入侵下一批辅助性T淋巴细胞。7.【解析】选C。小鼠B细胞注入家兔的体内,产生免疫反应后,在家兔的血清中可以找到相应的抗体。而血清也可以和小鼠T细胞凝集,根据抗原和抗体之间的特异性结合特点来看,说明小鼠的B细胞和小鼠T细胞具有相同的抗原。8.【解析】选C。为受伤眼球流出的晶状体蛋白成为引起自身免疫反应的抗原。代表的是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多种蛋白质,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的克隆分化。为记忆B细胞,能够保持对抗原的记忆能力,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时,能迅速克隆分化为效应B细胞,产生大量抗体。

13、为效应B细胞,其主要作用是分泌抗体,不再具有分化能力。9.【思路点拨】解答本题需要注意以下三点:(1)疫苗通常是一些灭活的病毒,无毒性但具抗原性,会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2)多次注射属于二次免疫。(3)记忆细胞属于淋巴细胞。【解析】选C。接种的疫苗相当于抗原,会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相应的记忆细胞。当再次或多次注射相同疫苗的时候,会直接刺激机体的记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和更多的记忆细胞。10.【解析】选D。HIV除感染辅助性T淋巴细胞外,还可能感染体内其他类型的细胞,如脑细胞、巨噬细胞。正常体细胞没有逆转录过程,所以病毒的逆转录过程是治疗的突破口。11.【解析】本题考查艾滋病的原理、防治措施、免疫学的有关知识。侵入人体的病毒或注射的疫苗都可以作为抗原,引发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使抗原减少。当人体不能全部清除HIV时,HIV大量繁殖起来,使人体的免疫系统受损,最后导致免疫功能下降,患者死于多种病原微生物的综合感染;注射疫苗后发生免疫反应的过程中淋巴细胞会迅速克隆分化形成相应的效应细胞,因此细胞周期变短。答案:(1)免疫系统可以摧毁大多数病毒(2)辅助性T细胞被破坏,浓度降低,免疫系统被HIV破坏,各种感染机会增加(3)抗原(4)识别抗原,分泌白细胞介素-2 9(5)D12.【解析】(1)由于转基因物质生产和分解过程中的某些反应人们还不完全清楚,所以其成分有可能引起人体的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