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箱梁满堂支架施工方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7932692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浇箱梁满堂支架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现浇箱梁满堂支架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现浇箱梁满堂支架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现浇箱梁满堂支架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现浇箱梁满堂支架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浇箱梁满堂支架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浇箱梁满堂支架施工方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浇箱梁满堂支架施工方案一、 概述1、工程概况起止桩号为 K8+000-K17+000, 全长 9 公里。 A 匝道桥第二 联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现浇连续箱梁(30+40+30m),箱梁顶板宽15m,底板宽11.5m梁高2.3米,底板厚均为0.25米,腹板 厚 0.5米,两侧翼缘板悬臂长度为 1.75米,桥面横坡 2%,桥面 横坡由梁底垫石变高度使梁体整体旋转而形成,箱梁横断面和 梁高均保持不变。箱梁预应力筋采用标准强度 fpt=1860mpa 的 高强低松弛钢绞线,顶底板及腹板为1515.24mm的预应力束,共26束;中横梁为1215.24mm的预应力束,每道梁 9 束。该联现浇箱梁共有混凝土1

2、250m3,钢筋230吨,钢绞线45.5吨。2、施工方法简介 上述桥位区均为农田或耕地,地质条件较差。施工前必须先 将桥位地基处理好后,再采用扣件式满堂支架整体现浇施工工 艺进行施工,箱梁底模外侧模采用 18mm 厚竹胶板,内模采用 12mm厚胶合板制作而成。总体施工工艺流程图如下:二、 地基处理和满堂支架搭设和预压1 、 地基处理先将地基整平填筑 50cm 厚石渣碾压密实后浇筑一层 10cm厚 C25 混凝土作为支架基础。整段地基的处理宽度比桥面总宽 度每侧各宽出一米,为避免地基受水浸泡,在基础两侧开挖 30*30cm 的排水沟,排水沟应保证排水顺畅渠贯通,以利于水 流及时排出。2、 支架搭

3、设 在地基处理好后按照箱梁的轮廓线逐条放出箱梁的翼板、 底板边线,然后按照此线形进行支架的搭设,支架采用扣件式 满堂脚手架,其结构形式如下;纵桥向立杆间距为90cm 横桥向立杆间距除箱梁腹板及中、端横梁所对应的位置间距 45cm 布置 外其余均按90cm间距布置(详见现浇箱梁支架布置图,在 高度方向每间隔 1.2m 设置一排纵横向联接钢管使所有立杆联成 一体,为确保支架的整体稳定性,纵横向立杆每间隔 3 排各设 置一道剪刀撑。支架顶面高度一般控制在底板以下 30-50cm 的 范围内,然后在钢管上口安装可调节顶托,可调顶托的调节范 围为0-30cm,主要作用是调整底板标高和便于拆除底模。钢管支

4、架搭设好后,在可调节顶托上铺设 10*15cm 木方, 箱体底板 部分木方按横桥向布置,木方长4m间距为0.9m;(在中、端横梁位置间距为 0.45cm),翼缘板部分木方按纵桥向布置,木 方长4m间距0.9m;然后在10*15cm的木方上面铺设 10*10cm 的木方,两层木方用铁钉固定,木方铺设间距为 :在箱梁腹板 所对应的位置按 20cm 布置,底板其余位置按 30cm 布置。最后 在上面铺设 18mm 厚竹胶板作为箱梁底模。3、支架预压底模安装完成后要对支架进行预压。支架预压的目的:( 1)检查支架的安全性,确保施工安 全。( 2)消除地基非弹性变形和支架非弹性变形的影响,有利 于桥面线

5、形控制。预压荷载为箱梁单位面积最大重量的 1.1 倍。本方案采用砂袋加水分段预压法进行预压:施工前预先将 砂袋装好。每一段预压长短根据桥的单跨长度来控制,本标段 A 匝道桥第二联和吼山分离桥现浇段配跨为30+40+30m ,故其预压长度分别为 30m、 40m、30m, A 匝道桥第三联每二十米为 1 预压段。根据箱梁横截面特性, A 匝道桥第二联和吼山分离桥 现浇段在箱梁腹板对应位置堆载 1.5m 宽、 2.3m 高的砂袋,在 箱梁中、端横梁对应位置堆载 3m 宽, 2.5m 高的砂袋,然后在 砂袋所围城的箱内铺上不透水油布用水泵加水进行预压,水位 高 2m。 A 匝道桥第三联在箱梁腹板对应

6、位置堆载 1.2m 宽、 1.8m 高的砂袋,在箱梁中,端横梁对应位置堆载3m 宽、 1.8m高的砂袋,然后在砂袋所围城的箱内铺上不透水油布用水泵加 水进行预压,水位高1.7m。在两侧翼缘板所对应的位置,直接 用砂袋进行堆载预压,高度从 0.8-0.3m 由根部至边缘渐变加 载。为了解支架沉降情况,在预压之前测出各测量控制点高 程,测量控制点按顺桥向每 5m 布置一排,每排 4 点。在加载 50%和 1 00%后均要复测各控制点高程,加载100%预压荷载并持荷 24 小时后再次复测各控制点高程如果加载100%后所测数据与 24 小时后所测数据变化很小时表明地基及支架已基本沉降 到位,可用水管卸

7、水否则还需持荷进行预压,直到地基及支架 沉降到位方可卸水。卸水时通过水管将水排至水沟中或桥位区 外,以免影响处理好的地基承载力,卸水完成后将砂袋移至下 一跨,卸水完成后,要再次复测各控制点高程,以便得出支架 和地基的弹性变形量(等于卸水后标高减去持荷后所测标高) 用总沉降量,及支架持荷后稳定沉降量)减去弹性变形量为支 架和地基的非弹性变形(及塑性变形)量。预压完成后根据预 压成果通过可调节顶托调整底板的标高。4、支架受力验算(1)、底模板下次梁( 10*10cm 木方)验算:底模下脚手架立杆的纵桥向间距为0.9m,横桥向间距根据箱梁对应位置分别设为0.45m、0.9m,顶托上10*15cm木方

8、横梁按横桥向布置, 间距 90cm; 10*10cm 木方次梁按纵桥向布置间距 30cm 和 20cm。因此计算跨径为 0.9米,按简支梁受力考虑,分别验算 腹板对应位置和底板中间位置的刚度、挠度:a、腹板对应位置间 距 为 20cm 的 木 方 受 力 验 算 底 模 处 砼 箱 梁 荷 载 : P1=2.3*25=57.5KN/m2( 按 2.3 米砼厚度计算),模板 荷载: P2=200kg/m2=2.0KN/m2, 设 备 及 人 工 荷 载 :P3=250kg/m2=2.5KN/m2 , 砼 浇 筑 冲 击 及 振 捣 荷 载 : P4=200kg/m2=2.0KN/m2 则 有 P

9、= ( P1+P2+P3+P4 ) =64KN/m2,W=bh2/6=10*10*10/6=166.7cm3 由梁正应力计算公 式:(T=qL2/8w=(64*0.2)*1000*0.9*0.9/(8*166.7*10.6)=7.78Mpa: =10 Mpa;由矩形梁弯曲剪应力计算公式:T=3q/2a=3*(64*0.2)*103*(0.9/2)/(2*10*10*10-4)=0.86Mpa: =2 Mpa(参考一般木质);由矩形简支梁挠度计算公式: 弹性模量 E=1.0*104Mpa ;I=bh3/12=833.3cm4 强度满足要求; fmax=5qL4/384ei=5*(64*0.2)*

10、103*0.94/(384*833.3)*10- 8*1.0*1010)=1.312*10-3m=1.312mm f =2.25mm( f =L/400)刚度满足要求。b、底板下间距为 30cm的木方受力验 算 ,中间底板位置砼厚度为 0.25-0.5m 之间,按 0.5 米进行受 力验算,考虑内模支撑和内模模板自重,木方间距0.3cm, 则有:底模处砼箱梁荷载: p1=0.5*25 =12.5KN/m2( 按 0.5 米砼厚 度计算 ),内模支撑和模板荷载:P2=200kg/m2=4.0KN/m2 ,设 备及人工荷载: P3=250kg/m2=2.5KN/m2 ,砼浇筑冲击及振捣荷 载 :P

11、4=200kg/m2=2.0KN/m2 则 有 P= ( P1+P2+P3+P4 )=21KN/m2,q=21.0*0.3=6.3kn/m 表明底板下间距为 0.3 米的木方 受力比腹板对应位置间距为 0.2 米的木方所受的力小,所以底 板下间距为 0.3 米的木方受力安全。以上各数据均未考虑模板 强度影响,若考虑模板刚度作用和三跨连续梁,则以上各实际 值应小于此计算值。(2) 、底模下主横梁( 10*15cm )验算:脚手架立杆的纵 向间距为 0.9米,横向间距 0.9和 0.45米, 1 0*1 5cm 木方主横梁 按横桥向布置,间距 0.9米。因此计算跨径为 0.9 米和 0.45米,

12、为简化计算按简支梁受力考虑,实际为多跨连续梁受力,计算结果偏于安全,仅验算腹板对应位置即可:平均荷载大小为 q=64*0.9=57.6kn/m,w=bh2/6=10*15*15/6=375cm3 i=bh3/12=10*15 3/12=2812.5cm4; 跨 内 最 大 弯 矩 为 Mmax=ql2/8=57.6*0.45*0.45/8=1.458kn.m 由梁正应力计算公式 得:(T w=Mmax/w=1.458*106/(375*103)=3.888Mpa彷 w=10mpa 挠 度 计 算 按 简 支 梁 考 虑 , 得 : 弹 性 模 量 e=1.0*104mpa;fmax=5qL4/

13、384ei=5*57.6*103*0.454*109/(384* 1.0*104*2812.5*104)=0.109mm Nmax抗压强度满 足要求。另有压杆弹性变形计算公式得 ( 按最大高度 9 米计算 ) L=NL/EA=25.92*103*9*103/2.1*105*4.89*102=3.171mm 压缩 变形很小,箱梁砼1250m3,自重约3125T,按上述间距布置支 架,则每联箱梁下共有 2398根立杆,可承受7913T荷载(每根杆约可承受 33kN) ,比值为 7913/3125=2.53,完全满足施工要 求,经计算,本支架其余杆件受力均能满足规范要求,本处计 算过程略。( 4)、

14、地基容许承载力验算:根据地质资料可知, 该桥桥轴线上地质土质基本为淤泥、淤泥质粉质粘土、粘土, 地基承载力在50-100kpa,故有部分路段的地基承载力满足不了 要求,出于安全考虑,需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处理方法是: 对于淤泥层厚度小于 3m 的,查表将直接采用石渣换填,分 层碾压密实:对于淤泥层厚度大于3m的,则采用打木桩等方法对地基进行加固直至满足施工要求。三、模板工程 为保证现浇箱梁的外观和砼表面的光洁度、平整度和线形,加快施工进度,本工程箱梁底模和外侧模采用竹胶板,箱 体内侧模和底板模板采用胶合板。 1 、底模、外侧模板:为确保 砼外观美观,箱梁底模、外侧模采用竹胶板,竹胶板存放时不 得与地面直接接触,底部要用方木架空、放平,顶面要覆盖, 防止日晒雨淋,以免模板翘曲变形。箱梁底板铺设应根据箱梁 的线形及宽度挂线铺设,并应与板底木方用铁定固定牢固。对 曲线段应以拆线代替弧线,要求模板拼缝严密,线条顺畅,相 邻模板高差符合规范要求。 2、内模:箱梁内模采用胶合板。因 本箱梁砼分两次浇筑, 第一次浇筑底板和腹板,第二次浇筑顶 板和翼缘板 ,故其内模分两次施工。待底板、腹板钢筋绑扎完 成后,先安装内侧模和端、中横梁模板,模板背面竖向用5*10cm 木方进行固定,横向用 10*10cm 的木方进行固定,安装 好的模板经检查合格后即可浇筑底板、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