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促进学校与谐发展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7931478 上传时间:2022-12-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促进学校与谐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促进学校与谐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促进学校与谐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促进学校与谐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促进学校与谐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促进学校与谐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促进学校与谐发展(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支部书记、校长 杨维斌校园文化是环境的更是人文的,是学校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为全校师生所认同的物质形态和校园精神,是学校办学水平和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天全新校区建成后,硬件设施发生了质的变化,新天中东依文笔山,南临天全河,依山傍水,鸟语花香,绿草如茵,与朗朗书声,构成了一道人与自然和谐的亮丽风景,正所谓“景美则心旷,心旷则神怡,神怡则智清,智清则学佳”。新天中凸现出良好的育人环境。近年来,学校始终把构建良好的人文环境作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内核。将办学目标、办学理念、德育工作、队伍建设等融入人文,渗透在管理细节中,融入在师生心田里,转化为学校发展的动力

2、,促进了教师、学生、学校的和谐发展。一、和谐的氛围在班子表率中示范学校始终把建设一支“团结和谐、务实进取”的班子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求班子成员自觉践行“三种精神”:吃苦精神、奉献精神、开拓精神。四个意识:大局意识、协作意识、团结意识、创新意识。校级班子,中层干部每周一次的学习会分享彼此的思考和体验,交流彼此的观念和经验,并以会议纪要的形式印发全校。围绕学校重点工作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作为校级班子,我们明确提出,不让精力在“内耗”中丧失,要把每个班子成员的精力发挥出来。不让效率在争论中降低,要把每个班子成员的创造力释放出来。班子成员之间沟通协调,以诚相待,敞开心

3、扉。“无怨便是德、无功便是过”的工作氛围逐渐形成,成为学校和谐发展和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坚强保证,也作为一种不可替代的力量为学校的和谐发展提供了示范。副校长高益贵同志就是典型:分管教学工作,同时担任一个班班主任工作,并且兼课。行政工作主管教学,压力大,内容琐碎繁杂,但是为了整个学校的利益,为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利益,他甘愿作出个人的牺牲与奉献。时刻想着大局,处处顾全大局,认真做好校长的助手。每学年工作,他都以“打好高考翻身仗”为目标,积极展开工作。他多次深入教学调查研究,认真落实课堂教学“六认真”,努力为老师多办实事、好事,成为教职员工的贴心人。二、和谐的氛围在共同愿景中凝聚 2009年3月,学校

4、第六届教代会讨论通过了天全中学20092012年三年发展规划,确立了“文化引领、科学推进、内涵发展、质量提升”的发展目标。这一目标体现在 “传承、创新、发展”的办学思想中,即传承“以人为本、自强不息、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传承“办有特色的现代化学校,育有特长的创新型学生”的办学目标。学校发展的目标定位已经非常清晰,就是要把天全中学建设成为特色天中、效益天中、精品天中、和谐天中。要实现这样的发展目标,我们就是要依靠办学文化的影响力和向心力来引领学校团队的价值取向,引领学校、教师、学生的精神追求,并且通过创新管理机制、建设现代学校管理制度、深化课程改革,进而丰富办学内涵,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实力和持

5、久发展动力。具体表现为:一是要继续坚持“目标激励、制度规范、情感凝聚、评价引导”的治校方略,形成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的管理文化;二是要培植学术带头、梯队跟进的学术文化;三是要建设以“民主、合作、学习、创新”为内核的精神文化,包括 “团结、求实、竞争、创新”的校风,“敬业、精业、爱生、律己”的教风,“自主、博学、合作、探究”的学风以及“敬业为本、精业为荣、爱生为怀、奉献为乐”的员工价值取向;四是建设有育人氛围的物质文化。学校发展目标是学校精神文化中的精华,凝聚全校师生的理想与希望、人生与追求。是一种高于现实、凝聚鼓舞人心的蓝图,是教师工作动力的源泉。校长必须承担树立教职工共同愿景这一角色的责任。由

6、于不失时机地提出了学校的共同愿景,和谐的氛围使教职工上下一心,找到主人翁的归宿感。许多教师在对待工作的态度里多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管理,在对待工作的看法上开启了新的空间。改变了许多内隐概念,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增强了教职员工的自信心。和谐的氛围在共同愿景中凝聚。三、和谐的氛围在多元构建中达成良好的人文环境是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学校的和谐必须建立在个体和谐的基础之上。班子成员与教职工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互依存。教师之间的协调配合让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师生关系的优化让教育更具人文气息。教育教学的相得益彰使和谐变得更加生动。1、在和谐中激发广大教师的工作潜能校园精神文化的灵魂所在,是学校处在一定历

7、史阶段的精神风貌的具体体现。什么样的理念决定什么样的管理。从前一段时期,天全中学人心涣散,班子成员与教职工关系紧张,时间、精力和机遇在内耗中丧失。学校管理目标难以实现。于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成为学校发展的必然。营造和谐,愉悦的人文环境,必须变成广大教职工的共同追求,必须内化为教职工的工作行为。学校综合不同意见,协调多种利益关系。学校管理者建立和谐的管理方式,做到管理上合法,工作上合作,关系上和睦,态度上和蔼,氛围上和煦,环境上和谐。学校始终坚持科学民主的决策程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为教职工排忧解难。化解各种矛盾,争取福利待遇。平衡各种利益关系。通过几年的努力,“怨声在减少,阻力在减小,

8、外力正有效利用”。“负重自强,艰苦创业”的天中精神,在和谐中成为师生一种重要的精神泉源,焕发出了强大的现实力量。“心平气和干工作,心情愉快抓发展”下的管理秩序和教学秩序使广大教师的潜能得到激发,学校涌现出了一批教书育人先进个人。杨晓燕,市表彰的优秀教师,才上高中三年,当艺体班班主任。前年,她所带班级39名同学,高考双上线30人。汶川地震期间她和住校生吃在食堂,住在帐篷。备战高考,她每天早上6点多干到晚上11点多钟。杨老师从工作中找寻乐趣,在岗位上做出了成绩。杨老师能以宽容的心态去对待学生的每一次过失;用期待的心态去等待学生的每一点进步;用欣赏的目光去关注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用喜悦的心情去赞许学

9、生的每一份成功。因为有她这样的班主任,学生每天能快乐充实,在获取书本知识的同时还学会了做人。2、在和谐中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谐的理念只有融入教育教学过程里才能落地生根。构建和谐校园的根本目的是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和谐发展。形成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关键在教师,也决定于学生。学校提出“尊重学生、发展个性”的教育、教学态度,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用真诚的关爱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和谐的校园必须由优良校风做保证。作为学校,要为良好的人际关系营造环境,使大家彼此信任,互相了解,愉快协作,引导校园文化向健康高雅方向发展。和谐的校园是青春的

10、校园,民主的校园,开放的校园,更是秩序井然的校园。教育与教学的和谐发展才有学校和谐发展。德育工作以提升品味为抓手,出现了许多“亮点”与创意,增加了我校德育工作的内涵,形成了健康文明、感恩诚信、勤学友爱、蓬勃向上的学生文化,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易刚同学就是个代表。身为学生会主席,严格遵守校规校纪,使用文明用语,带头起到文明示范作用。作为班长,他不仅严格要求自己,还积极维持班级纪律,维护环境卫生,努力为同学们排忧解难。在家里,由于父亲早世,他孝敬长辈,不挑吃穿,经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在社会上,遵守社会公德,遵守交通法规,乐于帮助有困难的人。特别是在汶川地震期间,也就是5月16日6月2日,他身带300元钱,自费到青川当志愿者。在那里,他第一次用稚嫩的身躯承受灾区的苦难和呻吟,第一次把苦涩的汗水洒在遍地废墟的土地上,第一次以青春的名义在人生的履历表上写下最值得骄傲的精彩的一笔。这是天中的骄傲。和谐聚力,和谐增效。一个学校一旦形成和谐的局面,必然会对全校师生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凝聚成强大的合力,促进学校的发展。用学生、老师的事迹以及自身工作中的经历来诠释一个很古老的话题和谐,自觉非常肤浅,但我们始终认为,学校和谐发展而焕发出来的活力是永远精彩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