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单元备课主讲稿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7930904 上传时间:2022-08-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单元备课主讲稿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单元备课主讲稿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单元备课主讲稿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单元备课主讲稿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单元备课主讲稿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单元备课主讲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单元备课主讲稿(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单元备课主讲稿一单元单元内容分析本组课文的主题是对“大自然”的描绘和鉴赏。我们要带领学生领略山青水秀、鸟语花香的自然美景,欣赏青松迎客、寒梅报春的自然情怀。 山中访友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满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朋友”,与“朋友”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山雨用优美的抒情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清幽雅致而又不失妖娆的山林雨景图,展示了雨中山林的千般秀美和万般神奇,处处洋溢着对山雨、对大自然那份浓浓的爱和深深的眷恋,体现出作者清雅脱俗的审美情趣。 草虫的村落展开丰富的想象,追

2、随者一只爬行得小虫,对草虫的村落做了一次奇异的游历,从中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对小生物的喜爱之情。 索溪峪的“野”作者选取独特的视角,描绘了张家界索溪峪奇丽的美景,抒发了畅游大自然的愉快心情。 “口语交际习作”让学生或化身大自然中的一员感受世界;或根据音响展开想象;或分享分丰富多彩的暑期生活,先说一说,再写一写。“回顾拓展”让学生交流课内外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文章及自己的感悟,另外再积累体现了联想和想象的一些古诗词,深化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会本组19 个生字,理解“德高望重、津津乐道、意味深长”等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体会其表达效果。(字词) 2、继续练习用普通

3、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 3、背诵、抄写文中自己喜欢的句段,进行语言积累。(积累) 4、体会作者细心观察大自然的方法和获得的独特感受,体会课文“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感受的方法”。(阅读、写法)“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课文“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感受的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产生投身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热情,领悟到要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热爱生活。教学重难点1、养成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和边读边思考的习

4、惯。 3、学会理解和运用“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用在自己的写作中。突破重难点预案 山中访友:本文可以选用“以读为主、以读代讲”的教学方法。课堂上一定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读书,而且是有感情的朗读。在充分的读中,学生会把自己在生活中接触大自然的体验带入文中,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推荐自己最喜欢的部分,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写出来的。之后,可以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背诵、摘抄,进行语言积累。最后是“学习模仿,练笔实践”。在前面环节学习的基础上,可以趁热打铁出示课堂练笔,要求学生当堂完成并交流。 草虫的村落教学前,可以布置学生实地观察一种或

5、几种昆虫,阅读有关昆虫的资料或文章,如法布尔的昆虫记,为后面的学文和小练笔做好准备。教学时,我们一要注重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二要引导学生品味体现作者丰富想象、独特感受的句子,如“我看见在许多同类虫子中间,一只娇小的从洞里跑出来迎接远归者。它们意味深长地对视良久,然后一齐欢跃地走回洞穴里去。”“大街小巷里,花色斑斓的小圆虫,披着俏丽的彩衣。在这些粗壮的黑甲虫中间,它们好像南国的少女,逗得多少虫子驻足痴望。”一定要引导学生调动脑海中的已有体验,联系生活实际来谈自己的体会,谈这种表达方法的好处。 本文课后安排了一个小练笔:写一写自己观察过的小虫,注意展开想象,融入自己的感受。这个小练笔和口语习

6、作一的第一个话题联系紧密,可以让学生参考它的提示,回顾、总结本课和山中访友的写法,练习运用“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感受”这种写作方法进行仿写。 (二)谈两篇略读课文的教学 略读课文的教学,不同于精读课文。一是内容上,理解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大体理解内容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重点。二是方法上,教师要更加放手,要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 略读课文教学的大体步骤是:先由学生参照连接语中的提示,独立阅读、思考、交流,初步体会内容;然后抓住一两个重点问题,可以是内容的,也可以是写法的,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在具体的词句学习上,

7、可不必多作要求。 山雨一文运用比喻的手法来书写自己的联想,把山雨的声与色描写到了极致。对于山雨一文的教学,我认为两个字即可“读”“背”,哪怕把全文背下来都可以,在读与背的过程中,“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感受”的写法会内化为孩子自己的东西。 索溪峪的“野”善用拟人的手法来写自己对“野”的感受,特别是课文第三自然段,作者把索溪当作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来写,简直把“水野”写绝了,令人拍案称赞。索溪峪的“野”全文散发着大自然“野性”的气息,让人读来心灵有无拘无束的舒畅感,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返璞归真”是自然而然的。教学这一课,只需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联系生活体验来感悟即可,情况允许的话也可以

8、鼓励学生选背自己喜欢的部分。 二单元单元内容分析本组教材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个专题,按照近代到现代的顺序,选编了适合高年级学生的几篇具有浓厚爱国主义情感的课文。詹天佑、怀念母亲、彩色的翅膀、中华少年这四篇课文都围绕专题,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爱国情感,让学生在字里行间感受着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并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感到自豪,更为祖国的日益强盛而骄傲。本组教材还围绕专题安排了一次“祖国在我心中”的综合性学习。从这个安排,我们不难看出编者的意图在于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感悟、表达自己的爱国情,强调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培养学生的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9、。 教学目标 1. 自学本单元中的生字和新词,并能正确读写。 2. 通过学习课文感受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情怀,激发学生的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3. 为祖国的日新月异感到骄傲、自豪,立志报国。4. 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5. 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抄写喜欢的词句。 教学重难点 1. 感受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 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3. 演讲稿的写法指导。突破重难点预案 1.詹天佑中詹天佑在什么情况下接受任务的?期间遇到了哪些困难,是如何克服的?(引导学生体会詹天佑杰出的智慧和才能) 2

10、.怀念母亲,从哪些句子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亲生母亲和祖国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抓住重点词句理解) 3.彩色的翅膀补充资料:为了保卫祖国,解放军战士驻守在艰苦的远离大陆的海岛上。 4.中华少年安排各种形式的朗读,加深对诗的体会。 三单元单元内容分析本组教材以真情为专题安排教学内容。小说穷人赞美了穷苦渔民桑娜与丈夫的美好心灵。别饿坏了那匹马则讴歌了一群普通群众,特别是残疾青年的美好心灵。唯一的听众表现了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用心灵去倾听展现了一位普通的问讯处的工作人员,用心灵去倾听,给人们带来快乐与幸福的事情。课文中的这些人物虽然身份不同,但他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用

11、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人间真情。 围绕本组主题,口语交际安排了“辩论:讲诚信与善意的谎言”,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到做人要讲诚信,但有时候也需要善意的谎言。本组习作要求学生写一写体现人们互相关爱的事情,引导学生善于用敏锐的双眼发现真情,体会到人间处处有真情。 教学目标 1.认识本单元的生字,能正确读写本单元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本单元的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好词佳句。 3.让学生阅读课文,感受文中人物的美好心灵,体会真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感动,树立讲诚心,动真情,乐意用自己的爱心帮助别人的风尚。 4.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学习作者通过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抒发真

12、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的美好品质。 2.学习作者通过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抒发真情的写作方法。 突破重难点预案 本组课文人物形象鲜明,感情真挚。穷人一课要让学生通过认真研读,从课文中找出描写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的句子,体会穷人的高尚品质。教学时要注意抓住桑娜抱孤儿回家后复杂的心理活动以及桑娜与渔夫的对话这些内容组织学生深入研读。最后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崇高品质。 唯一的听众一课有两条主线,一是我练琴过程中的心理、行动上的变化,二是老教授的言行变化。教学时可围绕其进行教学。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相关语句,在个人“读”的基

13、础上,小组和全班进行交流。 四单元单元内容分析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也是人类唯一的家园。“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本组教材围绕这一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只有一个地球阐述了人类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鹿和狼的故事以罗斯福总统为了保护鹿而下命令消灭狼,从而导致巨大的生态灾难为例,告诫人们必须尊重生物界的客观规律。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记述了印第安人对土地深深地留恋和眷顾,表达了人类应该珍惜和热爱的强烈情感。青山不老讲述的是一个山野老农,他将毕生的精力用于植树造林工作,以此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四篇文章多角度、多层面地引导学生感受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意

14、义。使环保意识扎根于学生的心中,并转化为日常的行为。 教学目标 1、学会每课生字新词。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明确文章所蕴含的道理。 3、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的学习方法。 4、学习体会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5、揣摩优美语句,体会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感悟文章语言的优美。 突破重难点预案 (一) 夯实对课文的预习,理解课文内容。 (二) 搜集与本单元相关的资料。 (三) 对自己生活的周围环境进行调查,了解环保的重要性。 (四) 快乐拓展,号召学生积极行动起来,为建设美好的家园献出自己的一份力。五单

15、元单元内容分析本单元围绕“鲁迅”先生这一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和口语交际、回顾、拓展。 少年闰土作者鲁迅通过记叙记忆中少年闰土的几件事,刻画了一个少年英雄的典型形象,表现了一对小伙伴真挚的友谊。回忆中的美丽画面,天真活泼的少年伙伴,一件件令人神往的新鲜事,自然流露出作者对闰土的喜爱和深深的怀念之情。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鲁迅的侄女满怀敬意和怀念,回忆了关于伯父鲁迅先生的几件事,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个充满爱心、思想深刻、鞠躬尽瘁的斗士形象呈现在我们眼前。一面一文,作者阿累写下了与鲁迅先生的一面之缘,鲁迅的外貌和言行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以小见大,表现出鲁迅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有的人一文,作者臧克家写下了在瞻仰鲁迅故居时对着鲁迅的遗迹所生发的感慨。歌颂了鲁迅,批判了鲁迅的对立面,对比鲜明,爱憎分明。在“口语交际、习作”中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着口述“留在心中的印象”和通过记叙一俩件事来介绍一个小伙伴,培养学生清楚、具体的描述能力。在“回顾、拓展”中让学生进一步学会揣摩句子的含义,并积累词句,拓宽视野。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初步认识、了解鲁迅,感受鲁迅的崇高精神。 2、继续学习描写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如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 3、掌握文中的生字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