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评价》答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7930884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教育评价》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幼儿园教育评价》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幼儿园教育评价》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幼儿园教育评价》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幼儿园教育评价》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教育评价》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教育评价》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幼儿园教育评价学练习题一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题1.广义的学前教育评价是对与学前教育有关的各方面进行价值判断,对其改革和发展给予指导的过程。2.狭义的学前教育评价是根据教育目标对学前儿童通过教育而产生的行为变化作出的价值判断,为提高学前教育质量提供依据的过程。3.诊断性评价是在某项学前教育计划或方案开始之前进行的预测性评价,或对评价对象的基础、条件作出鉴定,又称为“事先的评价”。4.形成性评价是以学前教育机构内部各方面工作为对象的教育评价。5.微观教育评价是以学前儿童发展为对象的教育评价。6.中观教育评价是以学前教育机构内部各方面工作为对象的教育评价。7.方向性原则指通

2、过评价内容与标准的制定,评价过程的侧重、评价结果的肯定或否定,推动学前教育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满足社会需求,不断提高学前教育质量。8.全面性原则是指教育评价要全面收集信息,不能片面强调评价指标中的某一项目,不能偏听偏信。9.总结性评价是在某项学前教育计划或方案结束后,对最终结果进行的评价,又称为“事后的评价”。10.他人评价是指除自身以外的任何人或组织对该对象进行的评价。11.教育评价的实施主要是运用收集评价信息的方法系统的、全面的收集评价信息。12.八年研究:美国教授泰勒于1934年开始的历时八年的课程与评价研究,就是教育评价史上著名的“八年研究”。二、填空1.教育评价的实施2.教育测验3.

3、适宜性4.定性评价5.形成性评价6.方向性7.设计评价方案8.诊断性评价9.美国10.宏观教育评价11.激励功能12.相对评价13.实施评价14.他人评价15.方向性原则16.八年研究17.明确评价目的18.微观教育评价19.定量评价三、简答题1. 当代学前教育评价发展趋势包括:(1)评价的目的强调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2)重视自评与他评相结合。(3)重视定性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客观评价与主观描述相结合。2.学前教育评价的功能是什么?(1)导向功能。(2)诊断功能。(3)激励功能。(4)交流功能。3.评价报告的作用是什么?(1)尽早发现评价中存在的问题。(2)为以后评价工作提供宝贵资料。(3)有

4、利于检验评价标准和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4. 学前教育评价的原则包括:(1)方向性原则。(2)可行性原则。(3)全面性原则。5. 学前教育评价的一般程序(1)确定评价目的。(2)设计评价方案。(3)实施评价。(4)处理评价结果。(5)评价结果的反馈。6. 学前教育评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学前教育评价是对与学前教育有关的各方面进行价值判断,对其改革和发展给予指导的过程。包括:学前教育目标评价、学前教育课程评价、学前教育内容评价、学前教育方法评价、学前教育手段评价、学前教育效果评价、教养人员工作质量评价、学前教育环境评价、幼儿园管理评价、幼儿发展状况评价等等。狭义的学前教育评价是指根据教育

5、目标对学前儿童通过教育而产生的行为变化作出价值判断,为提高学前教育质量提供依据的过程。7. 教育评价与教育测量二者关系密切又相互区别。教育测量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对教育某一方面作出事实判断,并进行赋值的过程。教育测量是一种事实判断。测量的目的在于取得数据,对教育现象或行为进行客观的描述,并区分其在数量上的差异。测量是一个纯客观的过程,强调数量化,尽可能避免或排除主观判断的因素。教育评价是在一定价值观指导下,以评价主体的需要和目标为标准来评判某些属性或现象的价值。教育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教育评价突出评价者的价值观,重视评价者对问题的分析与评断,是以测量得到的客观描述为基础而进行的价值判断。测量的结果

6、是评价的重要依据,但不是唯一的依据,评价中必然包含测量的过程,但仅仅进行测量不能称之为评价。8.(1)宏观的教育评价。 (2)中观的教育评价。 (3)微观的教育评价。9.(1)相对评价。 (2)绝对评价。 (3)个体内差异评价。10.(1)诊断性评价。 (2)形成性评价。 (3)总结性评价。11.(1)自我评价。 (2)他人评价。12.(1)较全面了解西方教育评价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2)对教育评价的一些重要理论问题进行了有一定深度的探讨。(3)在一定广度上开展各种类型的教育评价实践活动。教育评价的范围设计课程评价、教学评价、教师评价、教育管理评价、学生能力评价等各个方面。(4)初步形成我国教

7、育评价制度的基本框架。13.(1)评价的目的和指导思想。 (2)评价的内容。 (3)对评价指标体系中方法、工具的有关说明。 (4)评价实施程序的说明。 (5)附录。14.(1)确定教育评价的目的。 (2)设计评价项目。 (3)确定权重系数。 (4)确定各项指标的评定量表和项目的等级评价标准。 (5)设计评价工具及采集信息所需要的表格,确定评价信息的统计方法。15.(1)形成综合判断。 (2)分析诊断问题。四、结合实际论述题1.学前教育评价的功能包括:(1)导向功能。(2)诊断功能。(3)激励功能。(4)交流功能。结合实例论述。2.学前教育评价的原则包括:(1)方向性原则。(2)可行性原则。(3

8、)全面性原则。结合实例论述。3.5答案略幼儿园教育评价学练习题二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 教育评价标准是对一切教育活动质量或数量要求的规定,包括教育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定标准。2. 特尔斐法这种方法是反复用分发专家咨询表的形式,将专家的意见集中、返回、再集中,最后取得确定权系数较为一致的意见。3.权数是一个整体被分成若干个因素,用来表示每个因素在整体中所占比重大小的数字。4.指标就是目标一个方面的规定性,它是具体的、可测量的、行为化和操作化的目标。5.是指评价者和被评价者的大脑对评价全过程的实践活动和评价过程的各种关系、交往等现实活动的反映。6. 由一定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影响或决定同类

9、后继心理活动趋势的一种心理现象7. 评价者在评价中坚持反映自己“大我”价值观的一种心理现象。8. 为避免自我评价与外部评价正面矛盾冲突,于是采用概括化的定性描述,运用含含糊糊的词语给出判断。9. 被评价者在了解评价结果时,也会产生对评价品头论足的心理现象。10. 就是评价者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对被评者某方面进行观看、考察、分析,从而获得事实材料的一种方法。二、填空题1.指标2.教育评价的指标体系3.条件标准4.访谈法5.统计法6.目标7.观察法8.分析诊断问题9.教育评价标准10.教育评价的指标体系11.问卷法12.经验判断法13.哲学分析方法14.评价心理15.心理定势16.本位心理17

10、.模糊自我评价18.再评价心理19.行为化20.多级指标结构三、简答题1. 教育评价信息的定性处理方法有哪些?(1)哲学分析方法。(2)系统分析方法。(3)逻辑分析的方法。2. 教育评价结果处理的任务是什么?答:(1)形成综合判断;(2)分析诊断问题;3. 如何进行被评价者的心理调控?答:(1)提高对评价的认识;(2)采用多种评价形态,控制评价效应;(3)保持评价者和被评价者良好的心理交往状态;(4)结果反馈方式要灵活多样。4. 使用观察法的注意事项是什么?(1)有明确的目的。(2)坚持客观性。(3)不停留在表面现象上。(4)认真作好记录 , 并科学地解释记录材料。5. 指标的特性包括哪些?(

11、1)在某一方面反映目标的本质属性;(2)是行为化了的目标;(3)通过实际观察和测定,可得出明确的结论。6. 列举教育评价信息收集的方法。(1)观察法; (2)访谈法; (3)问卷法。7.对教育评价标准的基本要求包含哪些?(1)要有先进性;(2)具有方向性;(3)具有可行性;(4)能激发协作精神。8. 制定教育评价标准的依据包含哪些?答:(1)社会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协调发展规律;(2)党和国家的教育政策和法规;(3)教育学、心理学知识。9. 确定权重的原则有哪些?(1)客观性原则;(2)导向性原则;(3)可测性原则。10. 设计指标体系的程序包括哪些?(1)分解目标,提出初拟指标;(2)归

12、类合并,进行筛选;11. 设计指标体系的原则是什么?(1)可测性原则;(2)体系内指标的相互独立性原则;(3)指标体系的整体完备性原则;(4)指标的可比性原则;(5)简易性原则。12.(1)通过心理调控,可以使教育评价的准备更加合理充分。(2)通过心理调控,可以保证教育评价活动的实施得以顺利进行,更好地完成各环节的任务。(3)通过心理调控可以使评价的功能得以全面发挥,圆满实现评价的目的13.(1)角色心理 (2)心理定势 (3)新奇感 (4)时尚效应14.(1)评价者素质能力的调节和控制。 (2)管理上的调节和控制。15.(1)过低自我评价。 (2)模糊自我评价。 (3)过高自我评价。四、结合实际论述1. 结合实例论述调控评价心理的意义。答:(1)通过心理调控,可以使教育评价的准备更加合理充分。(2)通过心理调控,可以保证教育评价活动的实施得以顺利进行,更好地完成各环节的任务。(3)通过心理调控可以使评价的功能得以全面发挥,圆满实现评价的目的以上小点各5分,结合案例论述12分2.3答案略。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