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7930830 上传时间:2024-01-0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1.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四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小学四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小学四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小学四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小学四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四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小学四年级上册)授课教师: 班 级: 学 校: 四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筹划(-第一学期)一、指引思想为了适应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人格,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根据学生成长过程的需要,在学校的全教育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心理方面的协助和服务,以达到充足发挥学生潜能、增进形成中学生心理健康和个性积极发展的目的,让每一位学生在活动中理解自我、悦纳自我、调控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在教育活动中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处。二、基本原则我校在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为了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与实效性,必须坚持如下基本原则: 、针对性原

2、则。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实行教育; 2、全面性原则。面对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结识,使心理素质逐渐得到提高;3、差别性原则。关注个别差别,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她们的心理健康水平;4、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足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与针对性相结合;面向全体与关注个别差别相结合,尊重、理解与真诚同感相结合,避免和发展相结合。5、保密性原则。对求助学生的所有资料和信息决不应作为社交闲谈的话题,要进行保密。三、目的与任务1.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足开发她

3、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使学生不断对的结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对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予以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使她们尽快挣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适应21世纪日趋剧烈的国际竞争需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全面推动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积极性,协助学生树立浮现心理行为问题时的求助意识,增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减少和避免对她们心理健康的多种不利影响;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抱负、有道理、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四、重要内容根据我校实际状况:普及心理健

4、康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理解简朴的心理调节措施,结识心理异常现象,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学会学习,学会交流,适应升学择业、生活、社会等。重要内容涉及:协助学生适应中学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规定,培养对的的学习观念,发展其学习能力,改善学习措施,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把握升学选择的方向;理解自己,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逐渐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抵制自己的冲动行为;加强自我结识,客观地评价自己,积极与同窗、教师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逐渐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多种变化,培养对挫折的耐受能力。五、德育渗入虽然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渗入的重要途径,但德育不能“喧宾夺主”,削弱甚至替代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心理健康

5、教育有着自己特定的目的、内容和措施等,其重要任务还是在于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要切忌“德育化”倾向,避免将心理健康教育变成直接的道德教学,失去间接德育渗入的优势。同步,也不能把某些心理问题“道德化”,只有理清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明确各自的目的和任务,才干保证德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有效实行,凸显德育渗入的效果。第一课 我的个性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指引学生通过她人的反馈和评价增进对自我的理解。过程与措施:培养学生的观测力和蔼于发现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协助学生理解每个人均有自己的个性。教学重难点:学生客观的理解自己、接纳自己、肯定自己。教学过程:一、准

6、备活动:我的个性教师阐明:每个人均有自己的个性,而个性决定每个人的做事方式,让我们先试着理解自己的个性。、教师请同窗翻开学生用书第1、2页。2、教师逐个解释、阐明书上各形容词的含义。3、引导学生在学生用书上找出符合自己个性的形容词,并将相应的圆圈涂上不同的颜色;如果没有适合自己的,可以再空白的圆圈中填写。4、教师阐明接下来的活动方式:(1)请学生在班上找到一位平时与自己交往较多的同窗,担任自己的“见证人”。(2)互换学生用书,让“见证人”根据对“我”的理解,试着对自己填写和选择的内容进行客观的评价。(3)“见证人”如果觉得自己的确具有某种个性,就在书上的选项旁画“”,“见证人”对不认同的个性不

7、做标记。(4)互相说一说对彼此的见解。5、学生开始活动。6、引导学生思考:别人眼中的“我”和自己眼中的“我”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哪些不同的地方?教师小结:结识自我有诸多途径,自我评价和她人反馈都能让我们对自己的个性特点理解的更深刻。二、发展活动:不同的我和你教师阐明:世界上没有完全相似的两个人,面对同样的问题时,我妈也许会出于不同的因素而选择不同的答案。1、教师阐明活动进行方式:(1)教师将先后提出2个问题,并各提供3个选择答案。(2)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答案的序号,站到相应的小组周边。2、教师提出第一种问题,学生选择答案并站到与答案序号相应的小组桌旁。、教师请学生观测并思考:()仔细看看,有哪些人

8、目前与你站在一起。(2)在刚刚的回答中,你和同组人的答案都同样吗?为什么每个人的选择都不同样呢?4、教师阐明:我们再用此外一种题目来试试看,会不会还跟同样的人选择同一种答案。、教师提出第二个问题,学生再次选择。6、教师请学生记住自己的选择,并站到与答案序号相似的小组桌旁。、全班交流:(1)刚刚构成小组的同窗都同样吗?(2)你为什么选择这个答案?()答案相似时,因素也会相似吗?教师小结:在刚刚的活动中,你与否能从两次选择的不同的人员构成中,体会出每个人想法、个性等方面的的差别是很大的。三、综合活动:教师总结:1、每个人均有自己的个性特性,理解自己的个性特性很重要。2、不同的个性会影响我们对事情的

9、见解和解决事情的态度,但不影响我们对彼此的尊重与接纳。3、别人对我们的见解可以作为完善自己的参照,好朋友真诚的建议,我们应当乐于接纳。四、活动评价: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学生用书第4页的评估表,规定学生根据活动状况进行个别评估和团队评估,在自己觉得较符合的标记上涂颜色。板书设计:第一课 我的个性活泼勇敢或冲动,你我各性格不同。善良热情多互动,和睦相处乐融融。第二课 个性影响大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协助学生理解每个人均有与众不同的个性,并理解自己的个性特性。过程与措施:协助学生形成意愿,并培养积极完善自己的个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测力和蔼于发现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坦然面对自身存在的局限性

10、、弱点,发展各项优势,弥补个性劣势。教学过程:一、准备活动: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教师阐明:教师今天要先给人们讲个故事,但愿人们认真听,并回答教师下面所提出的问题。1.教师讲述渔夫和金鱼的故事。2.教师请学生自由发言:()在这个故事中,你最喜欢的是谁?最不喜欢的是谁?为什么?(2)这些角色在故事中做了什么?她们为什么会这样做?3.请学生将学生用书翻至第6页,把故事中每个角色的个性特性(或对她们的见解),填在相应的圆圈中。4.学生在全班自由分享。5.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1)最后,故事的成果如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局?(2)每个角色的个性对故事成果有无影响?影响在哪里?()自己与否也有由较强德格县

11、特性带来的快乐或不快乐的经历?教师小结:故事也可以折射出真实的人生。在平常生活中,个性也深深影响着每个人的言谈举止、学习工作,决定着诸多事情都的成果。二、发展活动:个性知多少教师阐明:有的人常体现的很自信,有的人却总是不太喜欢自己,其实每个人的个性特性中均有令自己满意和不满意的部分,你能发现它们并客观地看待她们吗?1.请学生将学生用书翻至第7页,阅读活动引导语并看图。2请学生从书后附件(一)中选择“我最满意的个性”“我最想改善的个性”,分别为3-个,贴在第页相应位置上。.学生思考书上的两个问题,并填写答案。4.请学生在小组中分享并讨论:(1)自己最满意的个性有哪些?它带给自己(生活上)什么样的

12、影响?(2)自己最想改善的个性是什么?为什么?但愿如何改善?5.师生共同讨论:如何改善自己个性上的局限性?教师小结:良好的个性会带给你快乐的心情、众多的朋友、学习的进步;不良的个性特性容易让你感觉时时、事事不如意。三、综合活动:请学生分享本课学习的感受。2.教师简朴简介每个人的个性特性都不相似,但均有长处和局限性。3.教师总结:发挥自己个性上的长处,改善自己个性上的局限性,可以让你对自己更满意,同窗也更乐意向你学习、和你做朋友。四、活动评价: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学生用书第8页的评估表,规定学生根据活动状况进行个别评估和团队评估,在自己觉得较符合的标记上涂颜色。板书设计:第二课 个性影响大风趣害羞或

13、善良,小小个性影响大。童话故事寓意广,扬长避短更辉煌。第三课 学习路上我和你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协助学生理解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产生学习困难的因。过程与措施:协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品尝解决困难的快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指引学生以正面的自我鼓励来增进学习信心,寻找克服困难的措施。教学重难点:指引学生以正面的自我鼓励来增进学习信心,寻找克服困难的措施。教学过程:一、准备活动:遭遇困难教师阐明: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这时,一方面要做到的就是正视困难,迎接挑战。1.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曾经遇到的也许有哪些。2.请学生打开学生用书第1、18页,将学习过程中自己遇到的困难或感到很苦恼的某些

14、事情简朴填写在空白的图形中。3.填写后,请学生在全班交流,分享个人所写的内容。教师小结:有人说“学习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遭遇困难时正常的,阐明你在努力地学习,但愿自己获得更好的成绩。二、发展活动:困难面对面教师阐明:当困难来临时,如何去面对它时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核心,目前就让我们一起来找找措施吧。请学生将学生用书翻至第9页,填写目前最想克服的三个困难。2教师请学生思考:导致这些困难的因素是什么?3.学生在全班自由分享。4.教师请学生思考:面对这些困难,你目前有什么更好的克服措施吗?请学生填写学生用书第19页第二栏。5.学生分享自己的措施。教师让学生继续填写书上的栏位,回答第三个问题:当你

15、试着用这些措施解决的时候,也许会有什么成果?7.学生与身边同窗两两一组讨论、分享。三、综合活动:1.教师引导学生看看自己在这节课上所完毕的任务,想想自己有什么收获。2.教师总结:面对困难,理解产生困难的因素,谋求恰当的解决措施,再督促自己认真执行,你的学习困扰便会越来越少,学习进步就会成为现实。.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今天学到的措施,反思自己目前的学习状态,做好准备,迎接新的开始。四、活动评价: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学生用书第20页的评估表,规定学生根据活动状况进行个别评估和团队评估,在自己觉得较符合的标记上涂颜色。板书设计:第三课学习路上我和你学习路上我和你,遇到困难互鼓励。互相协助故意义,努力克服工迈进。第四课伸出援手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学会关注她人的困难与需要。过程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