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转变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7929751 上传时间:2023-03-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下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转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课标下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转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课标下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转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新课标下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转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新课标下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转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标下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转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下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转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标下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转变哈尔滨市南岗区第13中学语文教师赵慧如果问学生,最不重视的高考课程是什么,恐怕大多数人会回答:“语文课。”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承载着传递祖国优秀传统文化重任的语文课,似乎成了鸡肋,学之无趣,弃之又似乎不可,毕竟高考还占着150分。语文,落到这样尴尬的境地,我们做语文老师的,难道仅仅去怪罪社会上读书风气之不振,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吗?课改进行这么多年了,我们必须思考一下,在继承传统教学好的方法的基础上,应该如何与时俱进,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语文课变得真正被学生所喜爱。 首先,我们应该注意在课堂上,注意对学生进行美感的渗透。语文教材选入的文章大多文质兼美,几乎都是中外

2、文学史上的经典名篇,这些佳作构成了一个绚丽多彩的世界。可以说,中学语文教材囊括了深厚宽广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美育因素得天独厚,美感情调洋溢其中。然而很多学生却并不喜欢语文课。语文课堂上,往往见不到学生们因受到文学艺术的感染,而充满陶醉及探究的神情,取而代之的是昏昏欲睡,是百无聊赖。是什么让语文课堂失去了它应有的强大吸引力?我觉得,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的教师没有注意发掘文章的美感因素,一味纠结于句读的讲解,却忽略了美感的渗透。苏联教育家列节夫曾说:“语文应该让孩子们在美的空间遨游。”可见,我们应该让语文课充分实现审美教育功能。因此,运用正确有效的做法,充分发挥语文教材自身富有的美育效能,加强

3、对学生的美感教育,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起来,就成为为当今语文教学急需探究的课题。那么,如何在语文课中进行美感渗透呢?一、引导学生贴近人物,让他们和作品中的人物感受到同样的爱恨,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情感的结晶。以“情”塑造的人物,都是有血有肉的,能够让读者感受到艺术魅力的。教师应以 “情”为切入,深入剖析作品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感受作者以深切的情感所塑造出的人物所具有的形象美,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痛作者之所痛,恨作者之所恨,爱作者之所爱的同化境界。这样学生才能把情感移进人物的内心去,与作品中的人物一同去爱,一同去恨,产生共鸣。正如古人所言:“披之以情,以情悟文”。比如

4、沈从文的边城,故事情节其实非常的简单,习惯了猎奇的学生初读可能觉得平淡无味。教学时我们应抓住文中对人物心理细节的描写,进行深入的剖析,用作品中真挚深厚的感情打动学生,让他们在包含感情的细节描写中,体会人情美和人性美。应该让他们体会到,好的文学作品,未必一定要表面上波谲云诡,有时候冲淡自然的外表下,也涌动着情感的滚滚洪流。而人性的美,其实比什么都重要。再如祝福,我们当然应通过分析祥林嫂的悲剧,让学生对其产生深刻的同情,并对她所生活的“吃人的社会”有所了解。但是如果学生觉得这个故事离我们的生活太遥远了,那就不可能真正明白祥林嫂悲剧的意义之所在。祥林嫂不是一个简单意义上的被侮辱被损害的弱者,她对美好

5、生活的向往和努力,她的勤劳与质朴,是她身上最闪光的东西,只有体会到了这些,学生才能理解:“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而人性中的冷漠与自私,又岂是那个社会所独有的?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避免这样的悲剧,不也是我们语文课所应承担的责任? 二、引导学生领会作品的布局谋篇,感受作品的建筑形式美。 一个个简单的字词,一句句平凡的句子,它们是如何构成整体,达到和谐统一、搭配相宜、生动流畅之美感的呢?领会掌握这一点,不仅对阅读有帮助,而且对写作构思,文章的安排有借鉴作用。正如营造一座大厦,如何总体构架,如何安排层次,如何布置装饰,形成建筑形式的新颖、独特的美感。如果我们把握了文章组织材料的脉络、方法

6、,那么会有“涉足斯文也,则有心旷神怡,其喜洋洋者矣”的感觉。如,分析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风雪”的作用,即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草灰蛇线,伏脉千里”的艺术构思,从而使他们产生探究的兴趣,而进一步的学习,自然会让他们对名著有叹服的心理,会有扩展阅读的欲望。又如,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一诗,即可引导学生体会其建筑形式的美。 三、引导学生根据作品的语言,充分想象作品的意境,使学生在美的欣赏中得到熏陶。 康德曾说过:“想象力是创造性的。”艺术之美往往隐藏在艺术形象所给人留下的深广、多层的审美空间里和生动逼真的意境中。因此应开辟学生审美想象的通道,即通过作者用来描写艺术形象的语言启发学生展开审美想象,使学生在

7、美欣赏、想象中得到熏陶。如,教学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如果我们纠缠于字词的翻译,学生当然就会觉得枯燥乏味,甚至不知所云。老师应引导学生想象,在一个美好的春天的晚上,一片盛开的灼灼桃林里,花香袅袅,微风习习。正当盛年的诗仙李白,和他一样神采飞扬的兄弟们,把酒放歌。文思泉涌时,挥毫泼墨,援笔而就,这是怎样的文采风流!而李白仅仅用一百二十几个字,就给我们描绘了这样美好的画面,这篇短文能让明代著名画家仇英化文为图,这就是文学的美!只有体会了这种美,学生才能进一步去体会作者“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的感慨,才能明白他们为什么要“秉烛夜游”才会明白“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所蕴含的的深沉感触。教学

8、春江花月夜这样的诗文,更应该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让他们体会诗文所展现的空灵美好的艺术境界,从而使心灵在美的享受中得到熏陶。 总之,利用美感进行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操,不仅使文章形象鲜明,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治情操,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目的。我们一定要切记,高中语文课堂,不能仅仅满足于句读的分析、古文的翻译,更不能让诗歌曲高和寡,这里应是美感渗透的舞台,思想碰撞的乐土,文化传承的圣地,而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做那个点燃美的火炬的人!另外,我们还要注意课堂上引导的方法,不能大包大揽,全部由老师一言堂,要注意问题的设置。我常常想怎样才算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教师怎样既

9、起到引导的作用,又不限制学生的思路;如何在让学生的才华放射光芒的同时,又能适当展现自身的魅力,使得学生信其师,敬其师。一堂好课,其实可以相当朴实,它可以没有花架子,但是一定要充实、生动、有效果。语文教材里的课文,往往是传统名篇,老师们都讲过很多遍。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大家烂熟于胸,几乎说没什么可创新的了。那么,课堂效果的好坏,看起来更多的取决于学生的反应。观摩过很多公开课,有的课堂上,学生会积极地争着表达自己的见解,且表述有理有据,经常出现几句妙语,让听者会心而笑。这样的课堂,让几乎习惯了学生在课堂上闷声不语的我们,会产生由衷的感慨:人家的学生为什么素质这么高!其实,不是“人家的学生素质高

10、”,成功的课堂一定离不开授课教师正确的引导。教师应该学会合理的设置问题,巧妙的引导学生对课文产生阅读兴趣,进而积极进行思考,最终通过师生、生生互动,逐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那么,教师应该如何设置问题呢? 首先,预习问题要明确。我们经常会在讲完一课之后,随口说“回去预习下一课”,但不说预习什么。待到讲的时候,发现学生满脸茫然,浑不知课文内容。于是教师大怒,批评学生连文章都不读。但实际上不是学生不能读,无目标的读,感知能力稍差的学生是很难有深刻印象的。以经典课文项链为例。教学项链前,我设置的问题是:阅读课文,按小说情节发展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要素,给文章划分层次并归纳大意,归纳时,要围绕“项

11、链”一词,在“项链”前面加一个动词。这样的预习作业就是明确的,而且是学生容易自主完成的,能起到辅助学生熟悉课文的作用。其次,问题的设置要环环相扣。对于熟悉的课文,老师们设置的重点、难点大体是相似的,所问的问题也基本大同小异。但如果我们本着经验主义,不好好理清思路,想到哪儿问到哪儿,就有可能使学生感到混乱、乏味。还是以项链为例。在明确了学习任务后,提出第一个问题,小说题目“项链”的作用是什么。进行了课前预习的学生马上会回答出“线索”,老师就可归纳:线索串联情节。然后自然过渡到第二个问题“小说的情节是什么”。从而带着学生理清了文章的结构内容,并落实了预习内容。当学生已经领会到了,是玛蒂尔德的性格导

12、致了项链的丢失,教师就应适时总结“性格决定命运,性格推动情节发展”,自然地把问题研究引向对情节、细节的分析,然后追问下一个问题“项链是假的,文中有无暗示”。又如,教学扬州慢,可这样设计主要问题:1.作者的情感从序言的那句能看出来。2.作者在词中描写了哪些意向,这些意向是如何表现黍离之悲的。大问题不多,但是体现了“缘景明情”的单元要点,让学生懂得去挖掘景物背后作者情感的抒发,以及所运用的方法。这比讲一句分析一句,颠来倒去更有整体感,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最后,问题的提法要清晰明确。我们都知道要引发学生思考,但学生的回答往往不能令我们满意。这时候我们可能就会抱怨学生“笨,听不懂题”,或者认为他们

13、听课不专注。但如果我们反思的话,就有可能发现,这也许是我们设置的问题不清楚,指向性不明确导致的。我在第一次讲扬州慢的时候时候,问的是“扬州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现在是怎样的景象?”这个问题就比较含糊,结果学生并没有去关注意象,反而去分析南宋时期战争的背景。经过反思我将问题进行了调整,改为明确指出“作者通过哪些意象,描绘了现在扬州的景象”,学生自然就抓住了意象去分析理解。可见,问题设置精心,学生跟的就紧,就乐于思考,乐于表达。我们很多老师有着及其强大的感染力,这种感染力是从语气、教态、教学手段等多个角度体现出来的;有的老师有深厚的文学功底,文采从他们不经意的一句评语就流淌出来,让人赞叹;有的老师有极强的课堂驾驭能力,不管学生怎样表现,他们都能游刃有余。但是,教师一定要牢记:教师是课堂的导演,我们一定要有强大的掌控能力,但是真正的主角是学生。问题的设计,就是我们这些“导演”手中的“剧本”,只有将“剧本”设置好了,学生才会成为“巨星”,让他们闪闪发光,才是课堂的最大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