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安全知识试卷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7928695 上传时间:2024-01-2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领导干部安全知识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领导干部安全知识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领导干部安全知识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领导干部安全知识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领导干部安全知识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领导干部安全知识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领导干部安全知识试卷(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层领导干部安全知识试卷一、填空题(每空一分,共25分)1、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党和国家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了“ ”的安全生产方针。2、2014年全国“安全月”的活动主题是: 、 。3、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身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事件称为 。4、一般事故隐患是指 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5、安全检查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 、 、 的重要手段。6、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 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 。7、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即安全生产,指的是不发生 、 、 。8、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从业人员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提出 、

2、强令冒险作业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9、依据劳动法规定,禁止用人单位安排未成年工从事 、 、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10、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 。11、消防系统提出了“四懂四会”,其中“四懂”包括: ,懂得预防火灾的措施,懂得扑救火灾的方法, 。12、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是,减少和控制 ,减少和控制 ,尽量避免生产过程中由于事故所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环境污染以及其他损失。13、我国实行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事故调查处理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四不放过”原则是指: 、责任人未处理

3、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 。14、安全生产费用按照“ ”的原则进行管理。15、生产经营单位选用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必须具备“三证”和“一标志”。 “三证”和“一标志”分别是指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 和安全标志。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 )。 A、警示标示 B、危险辨识标志 C、安全警示标志 D、应急处理标志牌2、依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企业对重大危险源现场处置方案,至少每( )个月应组织一次演练。A、12 B、6 C、3 D、13、某企业员工甲驾驶汽车上班途中,因车速过快与同向行驶的一

4、辆大货车追尾,造成甲某身亡。甲某家属提出了工伤认定申请。下列关于认定结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认定为工伤 B、视同工伤 C、比照工伤 D、不予认定工伤4、某企业在安全文化建设中,提出“三不伤害”原则,建立相应的机制以促使“三不伤害”原则落实到每个岗位,做到“个人自扫门前雪,还管他人瓦上霜”,取得较好效果。这主要发挥了企业安全文化功能中的( )。A、辐射功能B、引导功能C、榜样功能D、同化功能5、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当载明( )、防止职业危害的事项,以及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工伤、社会保险的事项。A、加强劳动保护 B、有关从业人员的劳动安全C、减少环

5、境污染 D、生产事故伤亡责任划分6、在应急管理过程中,加大建筑物安全距离、减少危险物品存放量、设置防护墙等措施,属于应急管理( )阶段所做的工作。A、预防B、准备C、响应D、恢复7、安全色(GB28932008)将禁止、指令、警告、提示用不同的颜色表示。其中代表警告的颜色是( )。A、红色B、黄色C、蓝色D、绿色8、通过事故调查分析,对事故的性质和责任要有明确结论。其中,对认定为责任事故的,要按照责任大小和承担责任的不同分别认定为主要责任者、直接责任者、( )。A、间接责任者B、技术责任者C、领导责任者D、监督责任者9、在作业人员声明没有安全带、有高处坠落危险的情况下,某工地项目负责人要求其在

6、25M高作业面跨过防护栏杆作业。在作业中,作业人员失稳坠落死亡。在事故责任认定时,该项目负责人应承担的责任是( )。A、直接责任B、主要责任C、次要责任D、监督责任10、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 )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责任的有关部门报告。A、0.5B、1C、2D、3 11、生产经营单位最基本的安全管理制度是( )。A、“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B、“安全第一,预防为主”C、“安全发展” D、“安全生产责任制”12、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职责

7、不包括( )A、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B、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C、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D、安全生产,人人有责13、根据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人员的配备应满足的要求中,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从业人员超过( )人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配备专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A、200 B、300 C、400 D、50014、生产经营单位保护从业人员安全与健康的重要手段是( )。A、安全生产管理 B、建立、健全安全规章制度 C、建立安全生产体系 D、健全安全生产法规15、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受到刑事处罚或者撤职处分的,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

8、受处分之日起,( )年内不得担任任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A、1 B、2 C、4 D、51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建设项目“安全三同时”的是( )A、同时设计 B、同时竣工 C、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D、同时施工17、劳动防护用品按预防职业病的用途划分,不包括( )。A、防辐射用品 B、防触电用品 C、防噪声用品 D、防尘用品18、目前我国工业生产中最严重的职业危害是( )。A、尘肺 B、致癌性 C、变态反应性 D、中毒性脑病19、减少事故现场人员伤亡扩大的关键是( )。A、警报和紧急公告 B、警戒与治安 C、医疗与卫生 D、人群疏散20、重视和保护从业人员的( ),是贯彻安全生产法的主线。A

9、、检举权 B、控告权 C、生命权 D、健康权三、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本质安全具体包括的内容是( )A、预防 B、措施 C、失误 D、方针 E、故障2、1996年12月3日,公安部、原劳动部、国家统计局联合颁布的关于重新印发火灾统计管理规定的通知(公通字199682号),将火灾事故分为( )。A、小火灾 B、大火灾 C、特大火灾 D、重大火灾 E、一般火灾3、道路交通事故中轻微事故包括( )A、一次造成轻伤12人 B、财产损失机动车事故不足1000元C、非机动车事故不足200元的事故 D、一次造成重伤12人 E、财产损失不足3万元的事故4、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措施包括( )A、

10、隔离 B、避难与救援 C、设置薄弱环节 D、个体防护 E、预防5、安全生产投入主要用于( )方面。A、建设安全和卫生技术措施工程,如防火防爆工程、通风除尘工程等B、增设和更新安全设备、器材、装备、仪器、仪表等以及这些安全设备的日常维护C、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D、按照国家标准为职工配备劳动保护用品和设施E、其他有关预防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费用,如用于制定及落实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对企业职工安全培训的明确要求是什么?2、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应如何做好抢救工作?五、简述题(10分)1、结合工作实际

11、,简述您的岗位安全职责。再谈一谈进一步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想法和建议。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2、强化红线意识、促进安全发展3、生产安全事故4、危害和整改5、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防止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改善劳动条件6、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 临界量的单元7、工伤事故 职业病 设备和财产损失8、批评、控告或者拒绝违章指挥9、矿山井下 有毒有害10、不承担赔偿责任11、懂得岗位火灾的危险性 懂得逃生的方法12、危害 事故13、事故原因未查明不放过 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14、企业提取、政府监管、确保需要、规范使用15、安全鉴定证二、单项选择题1、C 2、B 3、A 4、A

12、 5、B 6、A 7、B 8、C 9、B 10、B 11、D 12、D 13、B 14、B 15、D 16、B 17、B 18、A 19、D 20、C三、多项选择题1、CE 2、CDE 3、ABC 4、ABCD 5、ABDE四、简答题1、答: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殊工种人员一律严格考核,按国家有关规定持职业资格证书上岗;职工必须全部经过培训合格后上岗。凡存在不经培训上岗、无证上岗的企业,依法停产整顿。2、答:生产安全事故的抢救要及时、得当、有效。 一、按照应急救援预案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 二、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 三、严禁救护过程中的违章指挥和冒险作业。五、简述题领导干部安全知识复习提纲1、2014年全国“安全月”的活动主题是:“强化红线意识、促进安全发展”。2、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是,减少和控制危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