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五)细胞膜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7926691 上传时间:2023-08-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业(五)细胞膜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作业(五)细胞膜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作业(五)细胞膜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作业(五)细胞膜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作业(五)细胞膜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作业(五)细胞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业(五)细胞膜(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万卷作业(五)考试时间:90分钟 考试范围: 细胞膜姓名:_班级:_考号:_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15江苏高考真题)下图为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之间识别、黏着后,白细胞迁移并穿过血管壁进入炎症组织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内皮细胞识别结合白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使白细胞黏着B. 白细胞在血管内黏着、迁移需要消耗 ATPC. 黏着、迁移过程中白细胞需进行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 白细胞利用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穿过血管壁进入炎症组织真核细胞具有一些能显著增大膜面积、有利于酶的附着以提高代谢效率的结构。下列不属于此类结构

2、的是()A神经细胞的树突 B线粒体的嵴 C甲状腺细胞的内质网 D叶绿体的基粒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肌细胞的细胞膜上有协助葡萄糖跨膜运输的载体B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结构C线粒体外膜比内膜膜面积大D核膜上的核孔可以让蛋白质和RNA自由进出科学家在研究线粒体组分时,首先将其放在低渗溶液中获得涨破的外膜,经离心后将外膜与内膜包裹的基质分开。再分别用超声波、尿素处理线粒体内膜,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研究发现含F0F1颗粒的内膜小泡能合成ATP,含F0颗粒内膜小泡不能合成ATP。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尿素+含F0颗粒内膜小泡F1颗粒F0F1颗粒基质内膜破裂位置内膜嵴超

3、声波含F0F1颗粒内膜小泡A线粒体放入低渗溶液中,外膜涨破的原理是渗透作用B该过程能体现线粒体膜的结构特点,线粒体膜可参与构成生物膜系统C线粒体基质中可能含有的化学成分有水、ATP、核苷酸、氨基酸、葡萄糖等D线粒体内膜上F1颗粒的功能可能是催化ATP的合成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线粒体内膜的表面积大于外膜 B.内质网可为多种酶提供附着位点C.细胞膜内外两侧的蛋白质种类相同 D.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可进行能量转换(2015安徽三模)类似于细胞分泌蛋白形成过程中的囊泡可以将“货物”准确运输到目的地并被靶膜识别如图表示囊泡膜与靶膜的识别原理及融合过程,其中GTP具有与ATP

4、相似的生理功能,VSNARE(V)和TSNARE( T)分别是囊泡膜和靶膜上的蛋白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囊泡膜与靶膜的融合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B高尔基体膜可以形成囊泡,细胞膜则不可以CV与T的特异性结合,保证了囊泡对货物的准确运输D囊泡对货物的准确运输需要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右图为生物膜简明结构模式图,a、b表示两种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该图表示细胞膜局部,则膜两侧还应分布着多糖B若b表示抗体,则该膜为核糖体膜局部C若该图表示内质网膜局部,则b可能是性激素D若a表示ADP,b表示ATP,则该膜可能为蓝藻叶绿体的类囊体右图为细胞膜结构及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示意图,据图分析,说法正确的

5、是Ac可代表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 B能与斐林试剂发生紫色反应C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固定不动的 D可能与人和高等动物的体液调节有关下图表示生物膜的结构模式图,其中a和b为物质运输的两方式,下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图示为肝细胞膜,则二氧化碳的扩散方向是B细胞间的识别和细胞的癌变与都有密切的关系C适当提高温度将加快和的流动速度Db过程不需要ATP,a过程不能体现膜的选择透过性细胞膜外表面的糖被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功能。下列各种生理功能的完成,与其有密切关系的是 ( )胃黏膜上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呼吸道上皮细胞的润滑作用 主动运输使细胞与周围环境分开 卵细胞膜表面对同物种精子的识别

6、对O2的运输A B C D下列说法中,与生物膜发现史不一致的是A.欧文顿在实验基础上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B.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面积为红细胞表面积的倍。他们由此推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C.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提出所有的生物膜都是由脂质蛋白质脂质三层结构构成的D.科学家用不同的荧光染料分别标记人细胞和鼠细胞,并将标记后的两种细胞进行融合,证明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下图中甲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乙为图甲细胞膜的磷脂分子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A图甲中的是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7、B图乙分子可识别“自己”和“非己”的成分C图甲中与细胞的选择吸收有关,可作为气味分子的受体并完成信息的传递D将图乙平展在水面上,a部分与水面接触最可能构成生物膜的一组元素是()AC H O N BC H OCC H O P DC H O N P细胞膜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对细胞有害的物质有可能进入细胞膜 B.细胞膜对膜两侧物质的进出具有选择性ABCD C.细胞膜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D.载体蛋白是镶嵌在细胞膜内外表面的蛋白质生物膜上的蛋白质称为膜蛋白。下列有关膜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A.部分膜蛋白具有催化作用 B膜蛋白在细胞膜内外两侧对称分布C

8、.载体的种类决定细胞主动运输物质的种类D.膜蛋白的种类和含量决定了生物膜功能的复杂程度如图是某细胞在进行某生命活动前后几种生物膜面积的变化图,在此变化过程中最可能合成A.抗体 B.雄性激素C.呼吸酶 D.DNA合成酶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B.分泌蛋白的修饰加工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共同完成C.合成固醇类激素的分泌细胞的内质网一般不发达D. 动物细胞间的黏着性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下表列出某动物肝细胞和胰腺分泌细胞的膜结构相对含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质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线粒体核内膜其他粗面滑面外膜内膜甲2351677320.2少量乙56

9、01104170.7少量A细胞甲为肝细胞 B细胞甲呼吸强度大于细胞乙C细胞乙合成的分泌蛋白多于细胞甲D同一个体不同细胞的膜结构含量不同取决于基因的不同下图表示某生物膜结构,图中A、B、C、D、E、F表示某些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的运输方式。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电镜下观察该结构,会出现清晰的亮暗亮的三层结构 B若该结构是人体心肌细胞膜,b和c过程运输的气体分别是O2 、CO2 C若该结构是突触前膜,可通过d方式释放神经递质 D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组成的结构厚度变小,说明其具有选择透过性下列几种概念关系中,正确的是()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 )下图甲是细胞膜模式图,图乙表示

10、由几种生物膜参与的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1)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 最丰富,该膜功能的复杂性与 _ 密切相关。 (2)图甲中l、2、3、4代表物质进出细胞的几种方式,其中 (有没有)一种可表示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过程, (填数字)过程能表示碘离子进入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3)图乙中出现的细胞器有 。 (4)图乙所示生理过程 (消耗不消耗)能量。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_ 的特点。(5)若用蛋白酶处理细胞膜的表面,则该细胞对某种小分子物质的吸收随即停止,可见该物质的运输方式是 _ 。(6)细胞对外来物质有识别作用,主要依赖于细胞膜上的 _ ;图示过程体现了细胞中各种生物膜在功能上的关系

11、是 _ 。下图表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部分组成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溶酶体起于乙(细胞器名称)。溶酶体含有多种 酶。(2)为了研究某分泌蛋白的合成,向细胞中注射3H标记的亮氨酸,放射性依次出现在核糖体甲乙及分泌物中。若3H标记的氨基酸缩合产生了3H2O,那么水中的O可能自于氨基酸的 (填写基团)。(3)甲中物质运输到细胞外的过程中一共穿过_层磷脂双分子层,能够大大增加细胞内膜面积的细胞器是_.(4)囊泡与细胞膜融合过程反映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特点。该细胞分泌出的蛋白质在人体内被运输到靶细胞时,与靶细胞膜上的(化学本质是 )结合,引起靶细胞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此过程体现了

12、细胞膜具有的功能。(每空1分,10分)科学家研究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过程中,进行了下列实验。(1)19世纪末,欧文顿通过对植物细胞末的通透性进行实验,发现凡是 的物质都比较容易通过细胞膜。所以他得出结论: 。(2)1959年,罗伯特森在 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 三层结构。(3)1970年,科学家将鼠细胞和人细胞在CO2培养箱中培养一段时间,用_处理,获取实验用的单个细胞。将两种细胞在37下混合培养,在培养液中加入灭活的病毒诱导融合,形成融合细胞。将连接了荧光染料的抗体与融合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培养,抗体与融合细胞的膜蛋白(抗原)特异性结合,其目的是_膜蛋白,以便于显微镜观察。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融合细胞表面荧光的颜色和_。开始时,鼠的细胞为绿色,人的细胞为红色,两种颜色不混合;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红绿荧光交替分布的“嵌合体”。统计嵌合体比例,结果如图所示。实验表明,细胞膜结构具有_。假如分别在15、20和26的培养温度下重复上述实验,请将实验结果用与上图类似的柱状图表示:(4)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生物膜 模型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