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人教版第一轮复习课时作业x光电效应波粒二象性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7926203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1.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物理人教版第一轮复习课时作业x光电效应波粒二象性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物理人教版第一轮复习课时作业x光电效应波粒二象性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物理人教版第一轮复习课时作业x光电效应波粒二象性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考物理人教版第一轮复习课时作业x光电效应波粒二象性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考物理人教版第一轮复习课时作业x光电效应波粒二象性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人教版第一轮复习课时作业x光电效应波粒二象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人教版第一轮复习课时作业x光电效应波粒二象性(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课时光电效应波粒二象性基本技能练1 .如图1所示,当弧光灯发出的光经一狭缝后,在锌板上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同时与锌板相连的验电器铝箔有张角,则该实验()图1A.只能证明光具有波动性B只能证明光具有粒子性C.只能证明光能够发生衍射D证明光具有波粒二象性解析弧光灯发出的光经一狭缝后,在锌板上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这是光的衍射,证明了光具有波动性,验电器铝箔有张角,说明锌板发生了光电效应,则证明了光具有粒子性,所以该实验证明了光具有波粒二象性,D正确。答案D2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单色光照射某种金属表面,有光电子逸出,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取决于入射光的()A.频率B.强度C.照射时间D.光子数目解析

2、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k=hLW0可知,Ek只与频率v有关,故选项B、C、D错,选项A正确。答案A3 .(多选)产生光电效应时,关于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于同种金属,Ek与照射光的强度无关B.对于同种金属,Ek与照射光的波长成反比C.对于同种金属,Ek与光照射的时间成正比D.对于同种金属,Ek与照射光的频率成线性关系E.对于不同种金属,若照射光频率不变,Ek与金属的逸出功成线性关系解析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k=hLW0。可得:Ek与照射光的强度和照射时间无关,与照射光的频率成线性关系,与波长不成反比,所以A、D正确,B、C错误;对于不同种金属,金属的逸出功

3、Wo不同,若照射光频率不变,Ek与W0成线性关系,所以E正确。答案ADE4 .频率为v的光照射某金属时,产生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km。改为频率为2V的光照射同一金属,所产生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h为普朗克常量)()A.Ekmh0.2EkmC.Ekm+hD.Ekm+2hV解析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得:Ekm=hLW若入射光频率变为2%则Ekm=h2VW)=2hV(hVEkm)=hv+Ekm,故选Co答案C5 .(多选)如图2所示,电路中所有元件完好,但光照射到光电管上,灵敏电流计中没有电流通过,其原因可能是()图2A.入射光太弱B入射光波长太长C.光照时间短D电源正、负极接反解析入射光波长太

4、长,入射光的频率低于截止频率时,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故选项B正确;电路中电源反接,对光电管加了反向电压,若该电压超过了遏止电压,也没有光电流产生,故选项D正确。答案BD6 (多选)如图3所示是用光照射某种金属时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频率的变化图线(直线与横轴的交点坐标,与纵轴交点坐标。由图可知图3A.该金属的截止频率为X1014HzB.该金属的截止频率为X1014HzC.该图线的斜率表示普朗克常量D.该金属的逸出功为解析由光电效应方程Ek=hvW0可知,图中横轴的截距为该金属的截止频率,选项A正确、B错误;图线的斜率表示普朗克常量h,C正确;该金属的逸出功W0=h笆=义10-34XX1

5、0力=或W0=hlEk=义10-34XX1014J=,选项D错答案AC7.(多选)下表列出了几种不同物体在某种速度下的德布罗意波的波长和频率为1MHz的无线电波的波长,由表中数据可知质量/kg速度/(ms1)波长/m弹子球2X102X102X1030电子(100eV)X1031X106X1010无线电波(1MHz)X108X102A.要检测弹子球的波动性几乎不可能B.无线电波通常情况下表现出波动性C.电子照射到金属晶体(大小约为1010m)上能观察到波动性D.只有可见光才有波动性解析弹子球的波长相对太小,所以检测其波动性几乎不可能,A正确;无线电波波长较长,所以通常表现为波动性,B正确;电子波

6、长与金属晶体尺度差不多,所以能利用金属晶体观察电子的波动性,C正确;由物质波理论知,D错误答案ABC8.在光电效应实验中,某金属截止频率相应的波长为九,该金属的逸出功为o若用波长为XK劝的单色光做该实验,则其遏止电压为。已知电子的电荷量、真空中的光速和普朗克常量分别为e、c和h。解析由波长、频率、波速的关系知,该金属的极限频率为但,故该金属的逸出功为h0=。设遏止电压为Uc,则eUc=,解得Uc=b答案(写为也可)9如图4所示电路可研究光电效应的规律。图中标有A和K的为光电管,其中K为阴极,A为阳极。理想电流计可检测通过光电管的电流,理想电压表用来指示光电管两端的电压。现接通电源,用光子能量为

7、的光照射阴极K,电流计中有示数,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缓慢向右滑动,电流计的读数逐渐减小,当滑至某一位置时电流计的读数恰好为零,读出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现保持滑片P位置不变,光电管阴极材料的逸出功为,若增大入射光的强度,电流计的读数(填“为零”或“不为零”)。图4解析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得:Ek=hLW,Ek=Ue=6eV,解得逸出功W=6eV=,若增大入射光的强度,电流计的读数仍为零。答案为零能力提高练10.(多选)利用金属晶格(大小约100m)作为障碍物观察电子的衍射图样,方法是让电子通过电场加速后,让电子束照射到金属晶格上,从而得到电子的衍射图样。已知电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e,初速度

8、为0,加速电压为U,普朗克常量为h,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实验说明了电子具有波动性B.实验中电子束的德布罗意波的波长为仁C.加速电压U越大,电子的衍射现象越明显D若用相同动能的质子替代电子,衍射现象将更加明显解析能得到电子的衍射图样,说明电子具有波动性,A正确;由德布罗意波的波长公式入=及动量p=,可得入=,B正确;由甘可知,加速电压越大,电子的波长越小,衍射现象就越不明显,C错误;用相同动能的质子替代电子,质子的波长变小,衍射现象与电子相比不明显,故D错误。答案AB11 小明用金属铷为阴极的光电管,观测光电效应现象,实验装置示意如图5甲所示。已知普朗克常量h=X1034Js0图5(1

9、) 图甲中电极A为光电管的(填“阴极”或“阳极”);(2)实验中测得锄的遏止电压Uc与入射光频率丫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锄的截止频率yHz,逸出功W0=J;(3)如果实验中入射光的频率-X1014Hz,则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J。解析(1)由光电管的结构知,A为阳极。(2)Uc-v图象中横轴的截距表示截止频率巴逸出功W0=hw。(3)由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Ek=hLW0,可求结果。答案(1)阳极(2)X1014X1019(3)X101912 .用不同频率的光照射某金属产生光电效应,测量金属的遏止电压Uc与入射光频率V,得到Uc-v图象如图6所示,根据图象求出该金属的截止频率LHz,

10、普朗克常量h=JSo(已知电子电荷量e=x1019C)图6解析由题图线可知yx1014Hz,又eUc=hLW0,所以Uc=L。结合图线可得k=V/Hz,h=Js=义1034Js。答案X1014X103413 .(1)研究光电效应的电路如图7所示。用频率相同、强度不同的光分别照射密封真空管的钠极板(阴极K),钠极板发射出的光电子被阳极A吸收,在电路中形成光电流。下列光电流I与A、K之间的电压UAK的关系图象中,正确的是()图7(2)钠金属中的电子吸收光子的能量,从金属表面逸出,这就是光电子,光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的过程中,其动量的大小(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原因是。(3)已知氢原子处

11、在第一、第二激发态的能级分别为和,金属钠的截止频率为X1014HZ,普朗克常量h=Xl0-34Js,请通过计算判断,氢原子从第二激发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过程中发出的光照射金属钠板,能否发生光电效应。解析(1)设遏止电压为Uka,由光电效应规律知eUKA,=mv2=hLwo,因都是频率相同的光照射钠极板,即小W0均相同,故强光和弱光的遏止电压相同;当Uak=0时,强光的光电流应大于弱光的光电流。所以C对。(2)因为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的过程中受到金属表面层中力的阻碍作用,所以其动量会减小。(3)氢原子放出的光子能量E=E3E2,代入数据得E=。金属钠的逸出功W0=h,代入数据得Wd=。因为EW0,所以不能发生光电效应。答案(1)C(2)减小光电子受到金属表面层中力的阻碍作用(或需要克服逸出功)(3)见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