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工程基坑(槽)和管沟边坡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7924171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方工程基坑(槽)和管沟边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土方工程基坑(槽)和管沟边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土方工程基坑(槽)和管沟边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土方工程基坑(槽)和管沟边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土方工程基坑(槽)和管沟边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土方工程基坑(槽)和管沟边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方工程基坑(槽)和管沟边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土方工程基坑(槽)和管沟边坡一、安全防护规定1、基坑(槽)无边的垂直挖深。在无地下水或地下水低于基坑(槽)沟底而且土质均匀时,立壁不加支撑的垂直挖深应不宜超过下表基坑(槽)立壁垂直挖深规定土的类别深度(m)密实、中密的砂土和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砂土)硬塑、可塑的粉土及粉质粘土硬塑、可塑的粘土和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粘性土)坚硬的粘土1.001.251.502.002、基坑(槽)沟边坡的放坡。土壤的坡度,就是土壤在自然静止的情况下,其高度与宽度之比。当地质情况良好、土质均匀、地下水位低于基坑(槽)沟底面标高、挖方深度在5m以内时,不加支撑的边坡的最陡坡度应符合下表开挖基坑(槽

2、)的支撑形式土的类别边坡坡度(高:宽)坡顶无荷载坡顶有静载坡顶有动载中密的砂土中密的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砂土)硬塑的轻亚粘土中密的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粘性土)硬塑的粉质粘土地、粘土老黄土软土(经井点降水后)1:1.001:0.751:0.671:0.501:0.331:0.101:1.001:1.251:1.001:0.751:0.671:0.501:0.25-1:1.501:1.251:1.001:0.751:0.671:0.33-3、村坑(槽)沟无放坡的土壁支撑。开挖基坑(槽)沟时,如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允许,可优先考虑直壁开挖或放坡;但在建筑物稠密地区施工,无放坡条件,则根据土质情况把土壁进行

3、支撑,以保证施工中的安全。其支撑方式如下表。开挖基坑(槽)的形式支撑名称适用范围支撑简图支撑方法间断式水平支撑干土或天然湿度的粘土类土,且挖土深度在2m以内两侧挡土板水平放置,用撑木加木楔顶紧,挖一层土,支顶一层断续式水平支撑挖掘湿度小的粘性土,且挖土深度小于3m时挡土板水平放置,中间留出间隔,然后两侧同进对称立上竖方木,再用工具式横撑上下顶紧连续式水平支撑挖掘较潮湿的或散粒的土,且挖土深度小于5m时挡土板水平放置,相互靠紧,不留间隔,然后两侧同时对称立上竖方木,上下各顶一根撑木,端头加木楔顶紧连续式垂直支撑挖掘松散的或湿度很高的土(挖土深度不限)挡土板垂直放置,然后每侧上下各水平放置方木一根

4、,用撑木顶紧,再用木楔顶紧锚拉支撑开挖较大的基坑或使用较大型的机械挖土,且不能安装横撑时挡土板水平顶在柱桩的内侧,柱桩一端打入土中,另一端用拉杆与远处锚桩拉紧,挡土板内侧回填斜柱支撑开挖较大基坑或使用较大型的机械挖土,而不能采用锚拉支撑时挡土板1水平钉在柱桩的内侧,柱桩外侧由斜撑支牢,斜撑的底端只顶在撑桩上,然后在挡土板内侧回填土。短柱横隔支撑开挖宽度大的基坑,当部分地段下部放坡不足时打入小短木桩,一半露出地面,一半打入地下,地上部分背面钉上横板,在背面填土临时挡土墙支撑开挖宽度大的基坑,当部分地段下部放坡不足时坡角用砖、石叠砌或用草袋装土叠砌,使其保持稳定表中图注:1水平挡土板;2垂直挡土板

5、;3竖方木;4横方木;5撑木;6工具式横撑;7木楔;8柱桩;9锚桩;10拉杆;11斜撑;12撑桩;13回填土;14装土草袋二、土方施工中的安全防护要点1、 土方开挖前要做好排水处理,防止地表水、施工用水和生活废水浸入施工现场或冲刷边坡。下大雨时,应暂停土方施工。2、 挖土方应从上而下逐层挖掘,两人操作间距应大于2m。严禁采用掏挖的操作方法。3、 开挖坑(槽)沟深度超过1.5m时,应根据土质和深度情况,按规定放坡或加可靠支撑,并设置人员上下坡道或爬梯。开挖深度超过2m,必须在边沿设立两道护身栏杆。在危险处,夜间应设红色标志灯。4、 挖土时要随时注意土壁变动的情况,如发现有裂纹或部分塌落现象,要及

6、时进行支撑或改缓放坡,并注意支撑的稳固和边坡的变化。夜间挖土方时,施工现场应有足够的照明。5、 坑(槽)沟边1m以内不得堆土,堆料、停置机具。坑(槽)沟边与建筑物、构筑物的距离不得小于1.5m,特殊情况时,必须采取有效技术措施,并上报上级安全技术部门审查同意后方准施工。人工挖大孔径及扩底桩必须经北京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核发人工挖、扩桩孔施工许可证方可施工。施工前,必须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由于本工程基础和主体结构的放线方法不同,将根据本工程的实际,分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分别编制测量方案。1、利用业主提供的坐标点(建筑物)计算出建筑物的轴线控制线,人为设置控制网,采用经纬仪,经过计算及复核该点来控制建

7、筑物的尺寸。2、土0.00以下采用坐标计算法,先根据总平面设计、确定各轴线的控制线,利用经纬仪定出各轴线及控制轴线。3、结构施工采用外控法,为控制轴线,主要用来复合控制轴线的精度。4、根据各施工段内的控制点采用在每个施工段内引测控制点,使用经纬仪进行引测。5、测量各轴线开间时,要始终从控制轴线一端开始,允许偏差平均分配到各开间内,确保每层轴线闭合。6、水准测量:根据规划规定的水准点,使用水准仪,采用复核法把水准点引至施工现场并在施工现场建立水准标高控制点,计算建筑物+50cm线,并引测到室内墙体上,均利用皮数杆传递标高,确保每层标高准确,严格控制建筑物的总高度。7、工程放线:根据投测的控制轴线

8、使用钢卷尺放墙柱,放好的线用红油漆做出标记,引出柱、墙的边线和控制线。8、点的布设:绝对标高42.7米为依据引测本工程,并设永久性标志。观测方法:观测视线长度不超过50米,前后视距要用钢尺丈量,尽量相等。前、后视观测用同一根水准尺。前视各点观测完毕以后,必须再次后视水准点,先后两次后视读数之差,不应超过1毫米。水准点及临时水准点环线闭合差为1毫米(n为测站数)。成果整理每次观测结束后,应检查记录计算是否正确,精度是否合格,再进行平差,然后将历次各观测点的高程列入成果表中,作为技术资料收集完整。6、 ,并按规定制定防坠人落物、防坍塌、防人员窒息等安全防护措施,并指定专人负责实施。7、 人工挖大孔径,现场施工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井下作业人员连续工作时间不宜超过4小时,应勤轮换井下作业人员。井下人员工作时,井上配合人员不得擅离职守。孔口边1m范围内不得有杂物,堆土应离孔口边1.5m以外。井孔上下应可靠的通话联络。8、 多桩开挖时,应采用间隔挖孔方法,以减少水的渗透和防止土体滑移。9、 已扩底的桩,要尽快浇灌桩身混凝土;不能很快浇灌的桩,应暂不扩底,以防扩大后塌方。10、参加挖孔的作业人员,事先必须检查身体,凡患精神病、心脏病、癫痫病及聋哑人等不能参加施工。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