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走进的工作报告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7923769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三走进的工作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关于三走进的工作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关于三走进的工作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关于三走进的工作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关于三走进的工作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三走进的工作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三走进的工作报告(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三走进的工作报告 白潭镇202X年三走遍三走进活动工作 总 结 中共白潭镇委员会 白潭镇人民政府 02X年,白潭镇党委、政府按照县委统一部署,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进“三走遍三走进”活动向纵深开展,有力地服务了全镇各项工作,切实改变政府干部工作作风,努力打造亲民型、服务型、效能型政府。 一、健全组织机构,突出工作重点,夯实工作责任,着力构建活动顺利开展保障体系 科学谋划,精心组织,是确保活动有序有效开展的保障。一是健全组织,制定计划。我镇及时召开了党政班子联席会议,研究部署“三走遍三走进”活动开展的具体工作,成立了“三走遍三走进”工作领导组,负责对全镇“三走遍三走进”工作的组织、指导和督查。

2、制定了“三走遍三走进”工作实施意见,明确了任务和要求。镇党政班子成员带头制定计划,计划对走访单位、走访路线、走访内容、走访达到的目标等内容提出明确要求,保证工作目标落到实处。二是围绕中心工作,开展“三走遍三走进”活动。活动开展以来,领导组结合我镇工作实际,要求党员干部紧紧围绕手足口病和甲型1n1流感防控、社会维稳、三夏秋收秸秆禁烧、11工程新农村建设、新农保、新农合等中心工作,深入村庄农户走访,走进企业单位座谈,把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和帮助企业单位破解科学发展难题作为活动开展的首要任务,确保了活动的有序开展,保障了各项中心工作有效推进。三是落实工作责任,保证工作实效。按照县委县、政府和我镇签订的各

3、项工作目标责任书,要求全体党政班子成员结合活动联系工作点实际和农业包村干部立足村情,针对当前中心工作签订了目标责任书。镇“三走遍三走进”工作领导组办公室采取定期检查、定点检查、随机抽查和走访座谈等多种形式,对“三走遍三走进”工作情况进行督促落实,全镇上下形成了“你追我赶比发展,上下联动谋发展,齐心协力大发展”的工作局面。截至目前,我镇党政班子成员走访农户1420户,帮助困难群众解决问题71件,提供致富信息37多条,调节邻里纠纷28件,避 1免集访、越级访4件,有力地推动了全镇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二、充分发挥“三走遍三走进”活动载体的实际效能作用,实现了镇域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中心工作成绩斐然 在

4、“三走遍三走进”活动开展过程中,全镇广大党员干部立足镇村实际,结合中心工作特点,按照工作目标要求,听取群众意愿建议,推动了各项工作健康蓬勃发展,实现了我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经济总量不断增加,综合实力明显攀升 22X年,全镇国民生产总产值完成7.9亿元,增长10%。其中第一产业3.4亿元,增长11%,第 二、三产业4.5亿元,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38万元,增长3.5%;完成税收0万元,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64元,比去年增长37元。 (二)加大农业结构调整,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显著 紧紧围绕“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工作目标,农业产业规

5、模化、集约化、经营水平显著提高,农民得到了实惠,收入增加明显。一是棚菜生产长足发展。发挥前期蔬菜生产获丰增收优势,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进程。陈家村00亩第五代日光温室示范园区40个标准棚承包农户业已投产运营,使全镇高效蔬菜生产园区容量扩充至80亩,露地蔬菜种植面积达1.亩,大棚发展到43个。二是加快畜牧业发展。新建了6个百头以上生猪养殖小区,新发展家生猪规模养殖户。全年生猪存栏万余头,出栏7.3万余头,肉牛存栏2546头,出栏658头,肉、种鸭饲养量9万余只,养殖户人均增收90余元。三是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新栽植树木1.5万株,强化管护措施,确保了新栽树木成活率和保存率达到98

6、%以上。四是加强农民工的针对性技术培训。完成培训农民工180人,实现新增劳动力转移就业500余人,增加群众收入3000多万元。五是粮食增产增收。粮食总产量达46万吨,其中夏粮总产达到了408万公斤,同比增产40万公斤,实现连年夺丰。六是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实现助农增收。粮食直补、粮种补贴等惠农资金做到足额发放。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全年新打机井78眼,新改建桥涵座,做到了旱可灌、涝能排,为明年农业增产、农民增提供了基础保障。 (三)坚持科学发展,着力实施“11”工程,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 2蔬菜产业壮大成林。新建小岗300亩巨型棚蔬菜生产园区的建设,新增保护地蔬菜种植面积达1

7、20亩,助推全镇保护地蔬菜种植面积达26亩,露地蔬菜种植面积达2万余亩,亩均收益800余元,全镇形成了以小岗巨型棚园区和陈家日光温室园区为中心,以东部翟岗、河嘴巨型棚园区和西部后营双层拱棚园区为两翼,辐射带动全镇的棚菜生产格局。畜牧养殖业健康发展。以顺发牧业为龙头,新建规模养殖场6个,新发展百头以上生猪规模养殖户56家;进一步加强对村民生态文明教育,村容村貌整治,有力推进生态文明镇村的创建工作。加强林业生态建设。明晰林权,新植树木6.7万株,健全了管护队伍,落实了管护责任,强化管护措施,确保了新栽树木成活率和保存率。粮食生产连创新高。粮食总产达5.2万吨,其中,夏粮总产3.7万吨,同比增产.万

8、吨,连续两年单产超过千斤以上;加强技术培训,搞好劳务输送。完成培训农民工500余人,实现新增劳动力转移就业120余人,增加群众收入3多万元。 (四)创新思想,大力招商,工业企业稳中有进 坚持保增长与转变发展方式紧密结合,紧紧盯住工业强镇不放松,紧盯大集团,对接大企业,集中力量招引大项目。一是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势头强劲。全镇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6500万元。总投资.2亿元的宝昌鞋业项目,一期工程投资3200万元业已生产达效,我镇输送合格工人500人。镇域陈家白马面业投资500万元完成了改扩建项目,梦爱思食品有限公司总投资1000万元的休闲食品加工项目,目前正在技改。河南新丰原输变电工程有限公司投资

9、320万元的新丰力源金属构件加工厂,4月底入驻园区开工建设。二是民营经济势头发展态势迅猛。全镇民营企业总数已达34家,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大的规模民营工业企业7家;我镇形成了电力安装、面粉加工、门窗加工、建材建筑、畜牧养殖五大产业格局。新丰源等7个规模企业累计投资3.5亿元,有力地支撑了全镇经济大局。 (五)搭载平安建设载体,夯实信访稳定和治安防范工作重点,全面推进社会维稳工作,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镇党委、政府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按照“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硬任务,是第一责任”的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扎实开展“三走遍三走进”活动,以平安建设为载体,突出信访稳定和社会治安

10、防范两个工作重点,全面推进社会维稳工作。一是夯实信访稳定工作。集中开展了以“排查化解矛盾纠纷、 3实现信访稳定”为内涵的“百日大会战”活动,全年共排查出土地、宅基等矛盾纠纷62起,成功化解6起,化解率达83,把影响我镇社会稳定的信访稳定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没有发生一起非访、重访案件,并以4月2日全县信访稳定工作现场会在我镇的成功召开为契机,进一步健全完善信访稳定工作长效机制,坚持群众工作区负责制和党政联席会议汇报制度,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区、难事不出镇”,促进了我镇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二是强化社会治安防范。成立了夏季和冬季严打攻势指挥部,集中开展了打击两抢一盗活动。同

11、时,加大治安巡逻投入,镇专职巡防大队新配臵了20辆警用巡逻摩托车,使巡逻警摩总量扩充到40辆,配合镇派出所加强了白天和夜晚治安巡逻,推进了平安白潭建设工作进程。今年,我镇两抢案件1起,盗窃案件起,现已破获5起,同比下降50%,全镇无重大刑事案件发生。 三是加大科技防范,推进平安互助网络建设。全镇32个行政村都安装了平安互助大喇叭,被群众亲切称为“10”。今年,在全省平安建设调查中,我镇群众安全感指数为81%,位居全市乡镇第一。 三、开展“三走遍三走进”活动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通过深入开展“三走遍三走进”活动,虽然推动我镇各项工作健康蓬勃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2、:(1)个别党员干部开展活动有走形式现象,只是到村内简单的走过场,调查研究不深入,不细致,帮助村委及群众解决问题缺乏广度、深度。(2)干部的有干部因为政治学习不深入,对群众的帮扶高效产业致富指导缺乏正确的政策引导,存在政策理论宏观性不广,理论性不强。 下一步打算: 、继续坚持现有的活动开展措施和制度,进一步加强监督和督查力度,确保活动开展的时效性; 2、进一步加强对广大党员干部政策理论学习,切实指导活动稳步有序开展,增强活动开展的功效性。 内容总结(1)关于三走进的工作报告 白潭镇02年三走遍三走进活动工作 总 结 中共白潭镇委员会 白潭镇人民政府 202X年,白潭镇党委、政府按照县委统一部署,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进“三走遍三走进”活动向纵深开展,有力地服务了全镇各项工作,切实改变政府干部工作作风,努力打造亲民型、服务型、效能型政府()制定了“三走遍三走进”工作实施意见,明确了任务和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