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试题参考word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7922720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试题参考word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试题参考word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试题参考word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试题参考word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试题参考word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试题参考word》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试题参考word(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语文考生注意: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请将正确答案按要求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第I卷(选择题,共31分)一、(10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扒窃(p) 取缔(t) 迥乎不同(jing) B嗤笑(ch) 呵责(h) 寻章摘句(zi) C窥伺(c) 迸射(bng) 顶礼膜拜(m) D瘠薄(j) 推崇(chng) 风雪载途(zi)2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坦荡如坻 (磨刀石) 巧言令色 (命令) B无边无垠 (界限,边际) 秀颀 (高) C揠苗助长 (拔) 涸辙的鱼 (水

2、干;枯竭) D旁逸斜出(逃跑) 大责难谢(辞去)3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该书配合教学,选材新颖,_多样,深浅适度,内容丰富: 该剧将邀请中美著名演员组成强劲阵容,务求有上乘精品_。投放资金的外国公司,必须_其和约中的投放现金总值。依法保障劳动者合法_,28个省市颁发最低工资标准。 A题材 出现 申明 权益 B体裁 展现 申明 权利 C、体裁 展现 声明 权益 D题材 出现 声明 权利 4、选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同学们在考场上能甭保持一颗平常心,是正常发挥水平的关键。 B谁也不会甭认珠江不是向东流的。 C、我虽然和他只有一面之缘,但从他那里学到了许多东西包

3、括他的学识和人品。 D有关部门严肃处理了某些加油站擅自哄抬汽油价格。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组是( ) / A、这种自内障冷冻摘除器,具有制冷、解冻迅速、操作方便、安全性能高等特点。 B、“还愣着干嘛?”妈妈大声训斥我,“还不快去把房问收抬收拾,等会儿老师来了,看你怎么办” C、自然之美是一切艺术美的源头活水,正如古人所云“天地有大美而无言。” D、中国足球的球迷们现在真的感到很迷惘,面对这片绿茵场,不知道是继续呐喊助威呢,还是干脆掉头而去?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69题城市给了我们什么在过去的一二百年里,世界最大的变化之一就是人们的居住场所、生活方式和谋生手

4、段发生了改变,越来越多的人从农村走向了城市。1900年,城市人口占全世界人口不足10%,了2000年城市人口已占全世界人口的46%。城市展示了它特有的魅力。 城市的魅力在于它的发达的社会文化。城市作为人类生活聚落形态,伴随着文明的演进而发展。正是地域赋予了城市文化基本的底色,形成城市文化最初的积淀。城市文化是人类进化到城市生活阶段的产物,是人类在城市中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城市的人格化表现,是人类生活的空间化表述。它是城市人群生存状况、行为方式、精神特征及城市风貌的总体形态,是城市的灵魂,是文明的标志,是属于这个城市人群的完整的价值体系。 城市文化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主流文化,它弘扬历

5、史、融汇时尚,塑造特色,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在农村,文化是单一的和同质的,可交流性不强。每一代人都在传承上一代的东西,没有新鲜的刺激,就不会创造。城市文化来自四面八方。传统和现代,本国和外国,精英和世俗,都在此交流流通,给人以影响、以启迪、以教育、以知识。 城市的魅力还在于它的巨大的经济效益。因为城市是工商业的中心,城市拥有现代化的公路、铁路、航空、水路等在内的交通运输设施和先进的运输工具,往往处于交通枢纽或交叉道上,有充足的客源、货源。城市有现代化的通讯设施、电讯网络和传输工具,每时每刻都在交换大量信息。城市的现代交通和工商业中心相结合,使之成为商品、物质、人才、劳动、资金、信息等转换地,大大

6、节约了人力物力财力,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益。 城市的魅力又在于它巨大的社会效益。城市学校多,教育发达,人才辈出,与国内外科技信息交流活动频繁,城市经济发展对科技的需求量大,这些都推动城市科技进步。科学技术的进步除了推动生产和经济的增长以外,还给社会生活带来巨大变化,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 人类创造了城市。城市给人类提供了无尽的财富和创造力。然而随着现代工业和大都市的出现,人类被环境污染、交通堵塞、工作压力等所困扰。城市已不是“人类诗意的栖息地”。实际上,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甚至欧美发达国家的城市都已经百病缠身了。 生态环境恶化使很多城市患上了“肺气肿”。1984年,臭名昭著的“洛杉矶烟雾

7、”杀死了一只正准备参加第23届奥运会开幕式的秃鹰。 _10年前,北京人对曼谷上下班高峰时汽车的时均行速只有10-20公里感到不可思议。10年后的今天,北京的司机相互联系时使用频率最高的话是:“哥们儿,堵在哪儿了?” 城市生活的快节奏使人们的日常生活都“快餐化”了,人们的神经始终都很紧张。有人说,目前大城市的白领是前半生在用健康换金钱,后半生是用金钱换健康。城市聚集了大量的资源,是我们物质财富和精神资源的集散地,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使得,但与城市繁荣共存的一些问题城市病的症状也越来越凸现在人们面前。城市发展的出路何在,未来人类和城市将走向何方?我们会找到一个与大自然和谐统一的美好家园吗?6、下列对

8、“城市的魅力”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发达的社会文化让城市彰显魅力。 B巨大的经济效益让城市富有魅力。 C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陋大的社会效益,是城市奠有魅力的一火原因。D城市的魅力在于它有超过农村的巨大人口。 7、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没有创新、不融汇时尚、不弘扬历史是农村文化呈单一性的原因。 B文化的包容、人才的流通使城市文化呈现出开放的特点。 C城市的现代化的交通、通讯的优势与工商业中心的结合提高了城市的经济效益。D城市教育的发达、科技交流活动的频繁促进了社会文明的进步。8、根据上下文的语言特点,在文章第段的横线上填写一个句子,不恰当的是( ) A城市人口密集使城市交通

9、堵塞。 B交通堵塞使许多城市患上“肠梗阻”。C交通堵塞是许多城市面临的共同难题。 D北京和曼谷一样都交通堵塞。9、城市化已成为世界潮流,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加速。请围绕“中国城市化中应重视的问题”,对下面材料进行探究,提炼出的观点不正确的一项是( ) 国内一些地方政府在经营城市时,一味强调的是要“做大做强”,要争做“国际大都市”、 “区域中心城市”。 中国古代筑城设市,能周密规划,因地制宜,不拘一格,各具特色。 发达目家对城市化建设有科学的、理性的认识,但这是他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而获得的。 我国许多城市都是历史文化名城,同务院先后公布了99座历史名城。到2008年底,我 国共有世界文化和自然遗

10、产三十余处,这些文化和自然遗产都是和城市发展相连的。 A政府须注重城市的科学规划。 B城市发展中既要继承民族传统,也要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 C经营城市也优先发展经济,其他问题都是次要的。 D处理好城市发展中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问题。三、(9分,每小题3分) 阅渎下列文言文,回答1012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夫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

11、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自鱼我所欲也)10、选出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故不为苟得也 故患有所不避也 B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蹴尔而与之 C呼尔而与之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D所欲有甚

12、于生者 万钟于我何加焉l l、选出对选文首段划分层次正确的一项是( ) A / B C / D / 12、选出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B故患有所不辟也。 C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D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第卷(非选择题,共89分)四、(13分)13把第I卷文言文阅渎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每小题2分)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_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_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一句中的“长烟”、“落日”、“孤城”三个冷色调的词语,化用了唐代诗人王维使至塞上中诗句“_,_”以及唐代诗人王之涣凉州词中诗句“一片孤城万仞山”,描写出傍晚时分边塞雄浑、壮阔的景象,渲染了一种_的气氛。(3分)全词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_15填空(4分)(选作两题)沁园春雪中写景与议论之间过渡的句子是_,_。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用典故,委婉地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的句子 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