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垂钓教案1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7920369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儿垂钓教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儿垂钓教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儿垂钓教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儿垂钓教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儿垂钓教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儿垂钓教学设计南通市小海小学 吴燕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2、理解古诗意思,感受乡村儿童天真淳朴的形象,体会纯真的童心和朴素的美感。教学准备:课件,古诗所见每位学生一份。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释题。1、同学们都学过哪些古诗呀?能吟出来吗?2、简介诗人:在唐朝呀,有一位诗人胡令能,他虽然没有李白杜甫有名,但是他也很不简单。他可是半路改行,据说他原来是个修补锅碗盆缸的工匠,人称“胡钉铰”。虽然他家境贫寒,但是他聪明、勤奋、好学,善于吟诗。3、释题。过渡:他的诗中有一首最有名,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小儿垂钓。一起读读诗题。“小儿”指什么?“垂钓”是什么意思?(

2、垂杆钓鱼) (“垂”理解丝线的一头向下可以说成是垂下来的线。)4、诗中也有两个词的意思与“小儿”和“垂钓”的意思差不多,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找一找。(课件 :范读)找到了吗?指名说。二、初读知大意1、我们自己也来读一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将诗句读通顺,如果有不理解的词儿打上问号。2、课件 出示诗(巡视)生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3、诗读正确了,有没有读懂呢,老师来考考你们,一起来做一道填空题课件出示填空:用诗中的词语填空人物: 小儿的模样: 垂钓时的姿态: 垂钓时的环境: 4、过渡:你们能把这道题做对了,说明你们已经理解诗的大意,还有什么不理解的词吗?强调: (1)“借问”?(向人打听)怎样的问

3、称得上是“借问”?(有礼貌)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很多诗里都有“借问”,你知道哪首诗里有吗?指名吟出整首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人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不应人”就是什么意思?(不应答别人)5、配乐读。词语理解了,那我们就能把诗讲习得更有味道。拿起书,(配乐)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三、找趣。1、过渡:老师在朗读这首诗的时候产生了疑问:以钓鱼为题材的文章诗篇数不胜数,这首小儿垂钓也很容易懂,可是为什么能在文学史上流传千古,在这么多诗歌中脱颖而出呢?于是我就反复读呀读,终于找到了答案,那就是“趣”。(板书)2、同学们觉得哪些词很有趣,把它圈出来,想想趣在何处。师巡视指导。3

4、、反馈:读完了吗?圈画了哪些词句?你觉得哪些个词有趣?师评价:真有趣。嗯,挺有趣的,真逗! 你想象的真有趣。4、看图: 多有趣的画面啊,让我们亲眼看一看这幅小儿垂钓图。课件:听歌赏图。5、读。看了画面是不是觉得这首诗更有趣了?你能读出这种趣吗?指名读。四、演趣1、过渡:一个头发乱蓬蓬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他斜着身子坐在草丛中,绿草掩映着他小小的身体,他坐了很久,哎!没钓到一条鱼。他透过清澈的河水看到一群小鱼慢慢游过来了,眼看就要上钩了。课件:视频2、这时远处有个人路过这里,发现了这个钓鱼的男孩,于是向他问路。路人可能问些什么?他会怎样的问?指名。像他这样轻轻地说可以么?从哪些个字知道不可以?(

5、遥)那你就来大声问一问。3、表演:(1)请你来做做这位路人,把路人要问的话说出来。小孩子又是怎么回答路人的?请你来演一演这位蓬头稚子。学生表演师上台:我来问问你,你为什么不应声?这个动作代表什么意思?看你钓鱼这么认真,路人不会怪你的,下去吧。(2)招手他是这样的,你有不同的表演吗? 你这个手势什么意思?谢谢你,你在享受钓鱼的乐趣时,还不忘帮助别人,真是机灵又可爱!握握手!下去吧4、对比:一个“招手”,有的这么表演,有的这么表演,你觉得哪种理解得好?诗中用“招手”而不是“摆手”,说明小孩子并没有完全拒绝应答,只是请路人再靠近一些,他会轻声回答的。你觉得这个孩子怎么样?(可爱,钓鱼专心致志,乐于帮

6、助别人)难怪胡令能要把他写到诗里。5、小儿垂钓这首诗,短短四行,却让我们深深的品味到了质朴的童趣。老师也很想来吟一吟这首诗,好吗?师范读,乐吟诗是感情丰富的表现,是自我陶醉的体现。自己也试着吟诵这首诗。谁愿意来试试?(老师给你配上音乐)掌声,吟诗见功底呀!(竖拇指)一起来吟这首诗,能不看屏幕吗?音乐一起来(手势指挥)总结:整首诗短短28个字,写出了稚子的外貌,姿态环境,动作。给我们事来无尽的想象,展现了这么多有趣的画面,体味到了小儿垂钓时的种种乐趣。这就是诗的魅力。这就是诗被称为“中华瑰宝”的原因。 五、拓展。过渡:刚才我们通过抓词语,想画面,品意境的方法学习了小儿垂钓。今天老师带来了另一首写儿童的诗,(出示所见)指名读。要求:前后六人为一组,用学习小儿垂钓的方法合作学习这首诗。1、你抓住了哪些词?2、通过这个词你想到了哪些画面?3、你从这首诗里读出了什么?六、作业设计:诗歌学完了,老师还想给大家留两个作业。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一个完成吧。出示:作业(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一个完成): 1、展开想象,把小儿垂钓改写成一个有趣的故事。 2、画出你想象中的小儿垂钓图,再和书本上的插图比较比较。 2008.5.6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