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LPE电缆绝缘性能参数测量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7919903 上传时间:2022-07-1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8.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LPE电缆绝缘性能参数测量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XLPE电缆绝缘性能参数测量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XLPE电缆绝缘性能参数测量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XLPE电缆绝缘性能参数测量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XLPE电缆绝缘性能参数测量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LPE电缆绝缘性能参数测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LPE电缆绝缘性能参数测量(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LPE电缆绝缘性能参数测量【摘要】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简称XLPE电缆),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将聚乙烯进行交联而成,性能优良、工艺简单、安装方便、载流量大、耐热性好,目前在配电网、输电线中应用广泛并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油纸绝缘电缆,于是我们针对交联聚乙烯的绝缘性能的测量进行了论述。【关键词】交联聚乙烯电线电缆绝缘性能参数测量方法0.引言近20年来,大量引进的66220kV级和国产的66220kV级的XLPE电缆已广泛应用于城网送电系统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今运行的66kV及以上高压的XLPE电缆,有些已逐渐进入电缆及其附件预期寿命“中年期”电缆系统在实际使用状况下,能够继续长时期可靠工作或因绝

2、缘老化加速而缩减使用寿命是运行管理部门十分关注的问题。1. XLPE电力电缆劣化机理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由线芯、半导体屏蔽层、XLPE绝缘、铠甲、护套等结构组成,在实际运行中,XLPE绝缘会由于老化造成绝缘性能劣化。XLPE电力电缆劣化机理包括:热劣化:电缆运行温度超过材料允许温度时,材料发生氧化分解等化学反应,从而使电缆绝缘电阻和耐压性能下降;电气劣化:绝缘内部气隙、绝缘和屏蔽层之间的空隙部位的电晕放电、屏蔽层上的尖状突起等引发局部放电,并产生电树枝,引起耐电强度下降;水树枝劣化:有机材料在长时间受水浸渍将吸潮,在强电场作用下水分将呈树枝状侵蚀电缆,生成水树枝;化学性劣化:有机材料溶胀、溶

3、解、龟裂、化学树枝状裂化。这些电缆的劣化都可以通过检测直流泄漏电流和交流电压下的tg和局部放电来判断其绝缘状况2. 绝缘性能测量2.1绝缘电阻测量测量电力电缆的主绝缘电阻可以检查电缆绝缘是否老化、受潮,以及耐压试验中暴露出来的绝缘缺陷。根据不同的机理,可以得出不同的诊断方法。2.1.1停电诊断方法我国规程规定的停电诊断方法有:(1)测量电缆主绝缘绝缘电阻对0.6/1kV电缆用1000V绝缘电阻表;0.6/lkV以上电缆用2500V绝缘电阻表;其中6kV及以上电缆也可用5000V绝缘电阻表。对重要电缆,其试验周期为1年;对一般电缆,3.6/6kV及以上者为3年,3.6/6kV以下都为5年,要求值

4、自行规定。(2)测量电缆外户套绝缘电阻这个项目只适用三芯电缆的外护套。对单芯电缆,由于其金属层(电缆金属套和金属屏蔽的总称)采用交叉互联接地方法,所以应按交叉互联系统试验方法进行试验,即除对外护套进行直流耐压试验外,如在交叉互联大段内发生故障,则应对该大段进行试验。如在交叉互联系统内直接接地的接头发生故障时,则与该接头连接的相邻两个大段都应进行试验。对三芯电缆外护套进行测试时,采用500V绝缘电阻表,当每千米的绝缘电阻低于0.5MQ时,应采用下述方法判断外护套是否进水。当外护套或内衬层破损进水后,用绝缘电阻表测量时,每千米绝缘电阻值低于0.5MQ时,用万用表的“正”、“负”表笔轮换测量销装层对

5、地或销装层对铜屏蔽的绝缘电阻,此时在测量回路内由于形成的原电池与万用表内干电池相串联,当极性组合使电压相加时,测得的电阻值较小;反之,测得的电阻值较大。因此上述两次测得的绝缘电阻值相差较大时,表明已形成原电池,就可判断外护套和内衬层已破损进水。外护套破损不一定要立即检修,但内衬层破损进水后,水分直接与电缆芯接触并可能会腐蚀铜屏蔽层,一般应尽快检修。对重要电缆,试验周期为1年;一般电缆,3.6/6kV及以上者为3年,3.6/6kV以下者为5年。要求值为每千米绝缘电阻值不应低于0.5MQ。(3)测量电缆内衬层绝缘电阻。测量方法、周期及要求值同(2)(4)测量铜屏蔽层电阻和导体电阻比。在电缆投运前、

6、重作终端或接头后、内衬层破损进水后,应测量钢屏蔽电阻和导体电阻比其测量方法是:1)用双臂电桥测量在相同温度下的铜屏蔽和导体的直流电阻。2)当前者与后者之比与投运前相比增加时,表明钢屏蔽层的直流电阻增大,铜屏蔽层有可能被腐蚀;当该比值与投运前相比减少时,表明附件中的导体连接点的接触电阻有增大的可能。2.1.2在线诊断方法在国外(主要是日本),交联聚乙烯电缆在线诊断方法主要有直流法、工频法、低频法及复合判断法等四大类。目前国外仍处于研究阶段,国内处于起步阶段。由于国内的研究是以上述方法为基础的,主要介绍直流叠加法。其基本原理如图1所示。利用在接地的电压互感器的中性点处加进一低压直流电源(常用50V

7、):即将此直流电压叠加在电缆绝缘原已施加的交流相电压上,从而测量通过电缆绝缘层的微弱的直流电流(一般为nA级以上)或其绝缘电阻。图1直流叠加法测量原理图试验证明:用直流叠加法测得的绝缘电阻与停电后加直流高压时的测试结果很相近。直流叠加法在国内已有应用,但因积累数据及经验还不多,尚无判断标准,目前日本利用直流叠加法测出绝缘电阻的判据,但判断时要了解被试电缆的长度、材料及原始数据等。2.2介质损耗测量电缆与架空线相比受气候的影响小,安全可靠,隐藏耐用,是绝缘结构比较简单的传输线之一。介质的功率损耗与介质损耗角正切tan6成正比,tan6是绝缘品质的重要指标,因此测量tan6值是判断电气设备和电缆绝

8、缘状况的一种较灵敏和有效的方法,特别对受潮、老化等分布性缺陷较为有效。同轴电缆和高速数字通讯电缆的芯线电容,是影响电缆传输性能的重要参数,将同轴电缆单位长度电容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可以保证电缆传输阻抗的均匀。tan6和c测量使用的是DELTA22000测试仪,其基本电路基于西林电桥。西林电桥电路如图2所示图2西林电桥电路它由四个桥臂组成,臂1为试样用Cx和Rx的并联等值电路表示;臂2为标准电容C;臂3和臂4为装在电桥本体内的操作调节部分,包括可调电阻R,可调N3电容C及与其并联的固定电阻R。外加的交流电源接在电桥的对角线CD上,在44另一对角线AB上接入平衡指示仪表G,G一般为振动式检流计。根

9、据电桥平衡原理有:ZxZ=ZZ(1)式中Zx,Z,Z,Z分别为电桥的臂1、臂2、臂3亠.4N3.N34和臂4的阻抗。贝吐an6为:tanocoli4G(oCxRx当tan60.1时,试样电容可近似按下式计算,其误差一般不大于1%。a=A3因此,当电桥桥臂电阻R,R和电容C,C已知时,就可以求得试样电容Cx34N4和tanO。为了避免外界电场对电桥各部分产生的杂散电容对电桥的干扰,必须对电桥本体进行屏蔽,如图1中的虚线所示。由试样和标准电容连到电桥本体的引线也要使用屏蔽导线。没有屏蔽时,由高压引线到AB间的杂散电容分别与Cx及C并联,将N会影响电桥平衡。加上屏蔽后,上述杂散电容变为高压对地电容,

10、与整个电桥并联,就不会影响电桥平衡了。加上屏蔽后,屏蔽与低压臂3、臂4间也会有杂散电容存在,如要进一步提高测量准确度,必须消除它们的影响,但在一般情况下,由于低压臂的阻抗及其压降都很低,这些杂散电容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实际接线图为:宀压电源mi引接线事一氐准电寻器4F林电桥空一毎接线盒6皑缆徉品丁T滋地线名Y压醐电装議今一虽阻的同轴电缆图3成品电缆介质损耗测试接线图对电缆的预处理i7a5631异体2HWX半导电屏蔽层的绝缘s卡护环斗有绝缘屛蔽层的绝缘缘屏蔽层外的铜带(测轼极)石一电缄木体/T杲护环扌绝緣屏蔽层之间的距离图4成品电缆介质损耗测试终端断面预处理示意图影响tgO测量值的因素有三种:一是

11、保护环制作所选用的材料;二是保护环与绝缘屏蔽层之间距离(或间隙);三是所施加的测试电压的大小。(1)从实验数据可知,采用自粘型铜带保护电极的试验数据最小,铜丝缠绕保护电极的试验数据最大。从测量原理和被测绝缘材料介电特性分析,测量的介质损耗角正切数据越小越好,越精确。因为这时表面泄漏电流很小,对测量值的影响已可忽略不计了。所以用自粘型铜带作为保护电极材料为最佳。(2)当保护间隙较小时,可以把边缘电容和对地电容纳入保护电极对不保护电极的电容中,消除了它们对测量电容的影响,并使测量电极下的电场趋近均匀电场,所以试验数据影响和变化不大;当保护间隙增加后,保护电极的功能逐渐消失,所以试验数据逐渐增大,最

12、终当保护间隙大到一定值后,不具备保护功能,所以试验数据变化不大。(3)在同一间隙下,电压增加时,介质损耗角正切数据也增加,这主要原因是在高电压下,电缆端部的边缘效应较明显,所以反映到介质损耗测量数据较大,同时还发现无论是在高电压下,还在低电压,随保护间隙的增大,介质损耗测量数据也增大。2.3介电常数测量设固体介质圆片样品的厚度为t、直径为d,面积为S.当电极问为空气介质时(图la)测得电容量为C,放入介质时(图lb)电容量为C。0X图5实验装置示意图C是电极以空气为介质、极板面积等于介质圆片面积S而计算出的电容量,0即c-史按图l连接好线路,调节固体测量电极上、下极板的间距,使间距为交联聚乙烯

13、样品厚度的1.3倍左右,并从电极的标尺上读出该间距D。将被测样品放入两极板间的中心,再用电桥测出电极中有介质时的电容量Cx(C可参考前面方法测量)。X由=-x可算得其介电常数值。0聚乙烯为对称性的中性分子,其介电常数较低,为2.3左右且在很大的温度、频率范围内几乎不变。与密度呈线性关系。2.4耐压试验交联聚乙烯电缆的检测方法主要有直流耐压检测和交流耐压检测两种。其中,对于直流耐压检测,1990年奥地利Kruger首次提到塑料电力电缆经过直流耐压试验之后,投入运行后不久即发生绝缘击穿现象。1由于直流耐压试验自身存在的局限性,不能满足电气耐压试验的需要。我们阐述交流耐压试验的常用方法。241超低频

14、(0.1HZ)交流耐压试验随着变流设备的进步,超低频交流电的获得变得容易。与50Hz交流电压相比,在拥有良好好的等效性的同时,0.1Hz能降低对试验设备容量的要求。从理论上而言,可使其容量减少到50Hz时的1/500(于结构原因,实际下降50100倍)。这有效降低了对于设备的要求。首先,将50Hz电源通过整流和滤波变成所需直流电压,通过逆变电路变成1kHz电压;再由0.1Hz正弦振荡器作调幅处理,使其原IkHz电压等幅波变成0.1Hz的变化调幅波。这个调制电压通过两个高压变压器和电压倍增电路产生正的和负的按0.1Hz正弦波变化的高电压。用压敏电阻器VDR1和VDR2进行解调,从而使负载上输出0

15、.1Hz高压正弦电压波形,其原理如图62所示。试验研究表明,0.1Hz电压对水树的监测十分有效,而水树的产生和发展是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最主要的老化方式。3目前,该方法主要应用于中低压电缆的试验。由于电压等级偏低,不能用于66kV及以上高压电缆试验。4242振荡式交流耐压试验振荡电压试验是用直流电源给电缆充电,然后通过一个放电球隙给一组串联电阻和电抗放电,得到一个阻尼振荡电压。图2是高频振荡波试验的接线图,直流电源对充电器C,充电,达到预定值后使球隙放电,试验电压通过C1和电感线圈、试品电缆Cx。形成振荡放电回路,试品电缆Cx上的电压最大值为:Ux=U1X2C1/(Cl+Cx)Ux可以最大可达2倍的U1。从国外最新的研究报告中看到,振荡波试验对人工模拟的机械损伤和水树枝类型的故障发现效果尚可,而对针板型故障不是很有效果,作为一个试验手段并不理想。电阻1Qp电源冋路电阻00LTD球隙电應图7高频振荡波试验线路图6CIGREWG21.0指出,此种方法优于直流耐压试验,但仍不如工频试验有效。这种方法由于放电次数多、所需时间较长,一般不为中压电缆所采用,适用于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52.4.3谐振式交流耐压试验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