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总结(整理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7919637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95.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理学总结(整理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药理学总结(整理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药理学总结(整理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药理学总结(整理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药理学总结(整理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药理学总结(整理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理学总结(整理版)(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药理学重点By WGD&XZY第一章药物作用的基本原理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1、药物: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的物质。特点:安全、有效、质量可控2.食物:安全,不一定有效。3.毒物:有效,但不安全。但三者之间无绝对界限,药物与毒物仅存在用量的差异。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药动学: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等体内过程第二章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一药效学药物作用:严格地说是指药物与机体细胞间的初始作用或原发作用,是动因,是分子反应机制药物效应:也称药理效应,是药物作用的结果,实际上是机体器官原有功能水平 或形态的改变药物作用的类型1 .根据

2、用药目的可分为:对因治疗:针对病因所进行的治疗。(治本)如:用抗生素消除体内致病菌。 对症治疗:改善症状所进行的治疗。(治标)如:用阿司匹林的解热作用。2 .按药物作用的部位来分局部作用:指药物在吸收入血以前对其所接触组织的直接作用如局麻药对感觉神经的麻醉作用,滴眼药水的扩瞳作用,口服硫酸镁的导泻作用 及某些外用药的作用全身作用:指药物吸收进入血循环后引起全身多种器官系统的反应,又称为吸收作用3、按药物的作用产生的先后来分原发作用:又称直接作用,是指药物对机体最先产生的作用, 如洋地黄直接 加强心肌收缩力的作用继发作用:又称间接作用,是由直接作用所引起,如:洋地黄强心后使心输 出量T 一肾血流

3、量T 一尿量T ,有利于消除心性水月中。洋地黄的利尿作用就为问 接作用。药物的基本作用:1 .调节功能:使机体原有机能活动T称为兴奋;使机体原有机能活动;称为抑制2 .抗病原体及抗月中瘤3 .补充不足:补充机体代谢所需的激素、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药物作用的选择性:药物效应的专一性称为选择性。 选择性决定药物引起机体 产生效应的范围。特点:选择性是相对的,与剂量有关。如咖啡因在小剂量时主要兴奋大脑皮层,剂量加大可兴奋延脑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选择性高的药物针对性强,作用单纯;选择性低的药物作用广泛,针对 性差,副作用多。剂量:药物每天所的用量。是决定血药浓度和药物效应的主要因素。在一定范围内,

4、药物的剂量与其在血液中的浓度(血药浓度)的高低和药理效应 的强弱成正比。无效量一最小有效量一常用量一极量一最小中毒量一中毒量一最小致死量一致死量量效曲线1 .量反应:药理效应的强弱可用连续增减的数量来表示。如心率、血压、血糖浓 度、尿量、平滑肌的舒缩等(或用最大反应的百分率表示)。2 .质反应:有些药理效应只能以阴性或阳性表示。故又称全或无反应。如死亡、 睡眠、惊厥、麻醉等,必需使用多个动物或多个实验标本以阳性率表示。效能:指药物可产生的最大效应,在量效曲线上指曲线的最高点,也就是药理 效应的极限。效价:指的是产生一定效应时药物所需剂量。效能与强度的区别:强度高的药用量小,效能高的药效应强。一

5、般说来,效能高 比强度高更有实际意义。3 .量效变化速度:常用直线化后的斜率表示。斜率较陡,提示药效较剧烈;斜率 较平坦,提示药效较温和。量效曲线的对称点在50%处,此处斜率最大,对于剂量变化的反应最灵敏,称之ED5Q可以代表药物的效价强度。量效曲线反应以下规律药物必须达到一定剂量才能产生效应;在一定范围内,效应随剂量增加而增加;效应的增加有一定极限,此极限称为药物的最大效应或效能, 超过此极限,剂 量再增加,效应不再增加;阈剂量与最大效应间的差距反映曲线坡度。4 .质反应量效曲线半数有效量:引起50%阳性反应(质反应)或50%最大效应(量反应)的剂 量或浓度。分别用半数有效剂量(EDo )及

6、半数有效浓度(EGo )表示。如果效应指标为中毒或死亡则改为半数中毒剂量 (TDo )、半数中毒浓度(TGo ) 或半数致死剂量(LD5o )及半数致死浓度(LC5o )表示。5 .药物安全性的指标 治疗指数(TI) : LD5o /ED 50的比值称为治疗指数,是药物安全性的指标。 (2)安全指数(SI):对于治疗效应和致死效应量效曲线不平行(或曲线斜率交平坦)的药物,可用安全指数,即 LD/ED99来评价药物的安全性。 (3)安全范围:较好的药物安全性指标是 ED5LD5之间的距离,称为安全范 围,其值越大药物越安全。构效关系:药物化学结构与药理活性或毒性之间的关系。意义:深入认识药物作用

7、; 定向设计药物结构;研制开发新药 药物的不良反应:药物所产生的不利于机体的作用统称。 副作用:指药物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是与治疗作 用同时发生的药物固有的作用。副作用可给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一般较轻微, 多为可以自行恢复的功能性变化,但难以避免。特点:可知性:是药物固有的药理作用,可预知 ;可变性:随着治疗目的 不同而改变可逆性:停药后多可以自行恢复。毒性反应:主要指用药剂量过大或时间过长以及个体敏感性过高时所发生的 机体损害性反应急性毒性:服用剂量过大,立即发生 ;慢性毒性:长期服用蓄积后逐渐 发生 变态反应:是少数过敏体质的病人受某些药物刺激后发生的病理性免疫反应,

8、也称为过敏反应。特点:反应性质与药物原有效应无关,用药理拮抗药解救无效;反应严重度差异很大,可能只有一种症状,也可能多种症状同时出 现;与剂量无关(青霉素的例子);过敏反应不易预知。 后遗效应: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最低有效浓度(阈浓度)以下时残存 的药理效应。如:服用巴比妥类引起的“宿醉现象”;大剂量吠塞米(速尿)、链霉素引起 永久性耳聋。 继发反应:指药物发挥治疗作用后产生的不良后果,又称治疗矛盾。如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后继发的葡萄球菌性肠炎。 特异质反应:是一类药理遗传异常所致的反应,与个体生化机制异常或基因 缺陷有关。少数特异体质病人对某些药物极敏感或极不敏感,反应性质也可能与 常人不同

9、,但多与药物固有药理作用基本一致。如:先天性血浆胆碱酯酶缺乏的人对骨骼肌松驰药司可林特别敏感。先天性G6-P网乏者服用磺胺及伯氨唾咻后可发生溶血。药物的“三致作用”:致癌一一导致月中瘤发生;致畸胎一一影响胚胎的正 常发育致突变一一使DNA分子中的碱基对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基因 突变).药物依赖性躯体依赖性也称生理依赖性:是由于反复用药造成的身体适应状态, 一旦中断 用药,可出现强烈的戒断症状。精神依赖性也称心理依赖性:是指用药后产生愉快满足的感觉,使用药者存在 精神上要周期性或连续用药的欲望以达到舒适感。停药反应:指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的加剧,又称回跃反应如:长期服用可乐定降血压,停药次日血压将剧

10、烈回升。药物作用的受体机制:受体:是存在于细胞膜上、或胞浆内或细胞核内的具有特殊功能的大分子蛋白 质,它们能选择性地识别和结合配体,并通过中介的信息转导与放大系统触发生 理反应或药理效应。受点:受体分子中与配体的结合位点称为受点。配体:是指能与受体匹配结合的内源性递质、 激素、自体活性物质或结构特异 的药物。受体特点:特异性:只能与化学结构特异的配体结合;饱和性:说明受体有限;可逆性:解离成受体和原药;敏感性:药物易与之结合,小量即 引起明显效应。药物与受体结合: 1.亲和力和内在活性亲和力:药物与受体结合的能力内在活性:药物与受体结合后能进一步引起生物效应的能力 2.激动药:与受体有较强亲和

11、力,又有较强内在活性的药物称为 受体的激动 药,或者说有内在活性的配体称为激动药。 3.拮抗药:与受体有较强亲和力,但无内在活性,即本身不引起生理效应, 却能阻断激动药与受体结合的药物称为 受体的拮抗药或阻滞药,或者说无内在活 性的配体称为拮抗药。竞争性拮抗药:可与激动药竞争相同受体,阻断激动药与受体结合,其与受 体结合是可逆的。激动药通过增加剂量和拮抗药竞争结合部位, 最终能使量效曲 线的最大效应达到原来的高度。非竞争性拮抗药:与受体的结合较牢固,它能引起受体构型的改变,从而干 扰激动药与受体的正常结合,增加激动药的剂量不能使量效曲线达到单独使用时 的最大效应。 4.部分激动药:有较强的亲和

12、力,但内在活性较弱,当其单独作用时呈现较 弱的激动作用,而当另有激动药存在时,则呈对抗其他激动药作用,这种药物称 为受体的部分激动药受体储备:药物只需占领小部分受体即可产生最大效应, 未被占领的受体称为储 备受体,储备受体与非储备受体之间并无质的差异受体调节: 1.衰减性调节:指长期使用激动剂后受体的数量减少,又称向下调节。 2.上增性调节:指长期使用拮抗剂后受体的数目增加,又称向上调节。第三章药物的体内变化一一药动学1 .药动学的概念、内容药物代谢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在机体内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简称药动学。药动学主要研究药物的吸收、分布、转化、排泄的规律及影响因素,以及上 述变化随时间变化的动力

13、学(或速率)过程。2 .药物转运的方式、特点、影响脂溶扩散的因素一、被动转运 脂溶扩散:不耗能,顺浓度差,不需载体,无竞争性与饱和性 膜孔扩散:特点同脂溶扩散二、载体转运 主动转运:逆浓度差,耗能,需载体,有竞争和饱和性易化扩散:顺浓度差,不耗能,需载体,有竞争和饱和性影响脂溶扩散的因素:a、膜面积和膜两侧的浓度差、药物的脂溶性,脂溶性高,易吸收 药物的解离度,解离度低,易吸收、药物的pKa及药物所在环境的pH3 .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a与血浆蛋白结合率 原型高的药,作用强,快;结合型高的药,作用弱, 维持时间长b细胞膜屏障 脂溶性高,小分子血脑屏障 胎盘屏障c体液的pH值 弱酸性药,在细胞外液

14、浓度较高;弱碱性药,在细胞内液浓度较高d其他:再分布;局部器官的血流量(心脏脑其它);药物与某些组织器官的亲和力(碘一一甲状腺)4 .药物代谢的主要部位,代谢的结果,影响代谢的因素,药酶诱导剂或抑制剂主要部位一一肝,其次是肠、肾、肺等代谢结果一一主要是灭活,使药物的水溶性、极性增高;小部分是活化。影响因素一一药酶诱导剂增强药酶活性的药物eg:安眠药使药物作用下 降药酶抑制剂减弱药酶活性的药物eg:氯霉素、西咪替丁 使药 物作用上升5 .药物排泄的部位,影响肾排泄的作用药位一一肾脏(胆汁,其它)影响因素一一a肾功能b尿液的pH c药物间的竞争抑制6 .稳态血药浓度的概念,经过几个Ti/2达到稳态

15、血药浓度?加快达到稳态血药浓 度应采取什么措施?药物的吸收与消除速度相等,血药浓度稳定在一定范围内,称稳态血药浓度每隔一个Ti/2,衡量用药一次,经过4-6个Ti/2体内药量可达稳态血药浓度首剂加倍,再每隔一个/2,衡量用药一次,可迅速达到稳态血药浓度7 .半衰期的概念、意义、主要影响因素血浆半衰期: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意义:反映药物消除速度,决定给药的间隔时间一次用药,经过4-6个半衰期,体内药物消除95%右影响因素:肝肾功能8 .生物利用度的概念、意义概念:是指血管外给药时,药物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相对数量意义:1.从制剂方面而言,剂量和剂型相同的药物,如果厂家地制剂工艺不 同,甚至同一药厂生产的同一制剂的药物,仅因批号不同,都可以因药物的晶型、 颗粒大小或其他物理特性,以及药物的生产质量控制等发生改变,从而使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发生明显的改变,导致时间-药物浓度曲线的改变2. 从机体方面而言,剂量、剂型甚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