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钢常见缺陷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7916129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轧钢常见缺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轧钢常见缺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轧钢常见缺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轧钢常见缺陷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轧钢常见缺陷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轧钢常见缺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轧钢常见缺陷(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轧钢常见缺陷1、型钢常见缺陷缺陷名称缺陷特征产生原因结疤型钢外表上的疤状金属薄块。其大小、深浅不等,外形极不规则,常呈指甲状、鱼鳞状、块状、舌头状无规律地分布在钢材外表上,结疤下常有非金属夹杂物。由于钢坯未清理,使原有的结疤轧后仍残留在钢材外表上。外表夹杂暴露在钢材外表上的非金属物质称为外表夹杂,一般呈点状、块状和条状分布,其颜色有暗红、淡黄、灰白等,机械的粘结在型钢外表上,夹杂脱落后出现一定深度的凹坑,其大小、形状无一定规律。 (1)钢坯带来的外表非金属夹杂物。(2)在加热或轧制过程中,偶然有非金属夹杂物(如加热炉的耐火材料及炉渣等),附在钢坯外表上,轧制时被压入钢材,冷却经矫直后局部脱落

2、。分层此缺陷在型钢的锯切断面上呈黑线或黑带状,严重的别离成两层或多层,分层处伴随有夹杂物。(1)主要是由于镇静钢的缩孔或沸腾钢的气囊未切净。(2)钢坯的皮下气泡,严重疏松,在轧制时未压合,严重的夹杂物也会造成分层。(3)钢坯的化学成份偏析严重,当轧制较薄规格时,也可能形成分层。气泡(凸包型钢外表呈现的一种无规律分布的圆形凸起称为凸包,凸起局部的外缘比拟圆滑,凸包破裂后成鸡爪形裂口或舌形结疤,叫气泡。多产生于型钢的角部及腿尖。钢坯有皮下气泡,轧制时未焊合。裂纹顺轧制方向出现在型钢外表上的线形开裂,一般呈直线形,有时呈Y形,多为通长出现,有时局部出现。(1)钢坯有裂缝或皮下气泡、非金属夹杂物,经轧

3、制破裂暴露。(2)加热温度不均匀,温度过低,轧件在轧制时各部延伸与宽展不一致。(3)加热速度过快、炉尾温度过高或轧制后冷却不当,易形成裂纹,此种情况多发生在高碳钢和低合金钢上。尺寸超差尺寸不合、规格不合尺寸超差是指型钢截面几何尺寸不符标准规定要求的统称。这类缺陷名目繁多,大部以产生部位以及其超差程度加以命名。例工、槽、角钢的腿长、腿短、腰厚、腰薄及一腿长,一腿短。 (1)对工字钢成品孔腿长往往表现在开口腿上,主要由于腰部压下量不够,角钢和槽钢成品孔压下量的大小,直接影响腿长和腿短。(2)切深孔切人太深,造成腿长无法消除。(3)轧辊不水平或有轴向串动,以及800咬入不正,成品孔夹板上偏等都会造成

4、一腿长,一腿短等。(4)腰的厚、薄主要是成品孔及成品前孔压下量不合理所造成。划伤刮伤、擦伤、划痕一般呈直线或弧形的沟槽,其深度不等,通长可见沟底,长度自几毫米到几米,连续或断续地分布于钢材的局部或全长,多为单条,有时出现多条。(1)导卫板安装不当,对轧件压力过大,将轧件外表划伤。(2)导卫板加工不良,口边不圆滑,或磨损严重,粘有氧化铁皮,将轧件外表划伤。(3)孔型侧壁磨损严重,当轧件接触时产生弧形划伤。(4)钢材在运输过程中与外表粗糙的辊道、盖板、移钢机、活动挡板等接触划伤。缺肉型钢其一侧面沿轧制方向全长或周期性的缺少金属称缺肉,缺陷处没有成品孔轧槽的热轧印迹,色暗、外表较粗糙。(1)孔型设计

5、不良,轧辊车削不正确及轧机调整不当,使轧件进入成品孔时由于金属量缺乏,造成孔型充填不满。(2)轧槽错牙或入口导板安装不当,造成轧件*一面缺少金属,再轧时孔型充填不满。(3)前、后孔磨损程度不一样。(4)圆轧件弯、扭造成进孔不正。(5)对于工、槽钢,困钢坯不清理,往往出现结疤掉到闭口腿内,在轧制过程中便会出现周期性的腿尖缺肉。 耳子在型钢外表上与L型开口处相对应的地方,出现顺轧制方向延伸的凸起局部称为耳子。有单边的,也有双边的,有时耳子产生在型钢的全长,也有局部或断续的,方、圆钢产生较多。(1)轧机调整不当或孔型磨损严重,使成品前孔来料过大或成品孔压下量过大,产生过充满,多产生双边耳子。(2)进

6、入成品孔前因事故造成温度过低,进入成品孔时延伸降低,宽展过大,多产生双边耳子。(3)成品孔入口夹板向孔型一侧安偏或松动。金属挤人孔型一侧辊缝里,产生单面耳子。(4)成品入口夹板间隙过大或松动,进钢不稳,易产生双面断续耳子。扭转型钢绕其轴线扭成螺旋状称为扭转(1)卫板安装不良,使轧件出孔时受到力偶的作用产生扭转。(2)两侧延伸不一致,主要是压下不均或辊子有轴向串动。(3)方、圆钢由于入口夹板安装不正确,使钢料进孔不正,造成延伸不一致。(4)轧辊安装不正确,上、下轧辊轴线不在同一垂直平面内,即上、下辊成水平投影穿插,使轧件扭转。(5)矫直机调整不当。弯曲弯头型钢沿垂直或水平方向呈现不平直的现象称为

7、弯曲,一般为镰刀形或波浪形,仅只头部的弯曲叫弯头。(1)轧机调整不当,轧辊倾斜或跳动,上、下辊径差大,造成速度差大。(2)出口卫板安装不正确,卫板梁过低或过高。(3)轧件温度不均匀,使金属延伸不一致。(4)冷床拉钢小车不同步或滑轨不光滑。(5)运输辊道速度过快,容易把钢材头部撞弯。(6)矫直温度过高,冷却后容易产生弯曲。(7)成品捆扎长短不齐较大。在运输中装卸不当。(8)堆垛时不按规定进展。(9)锯片用的太老,也容易产生弯头。形状不正型钢断面几何形状歪斜不正,这类缺陷对不同品种各异,名称繁多。如工槽钢的内并外斜,弯腰挠度,角钢顶角大、小腿不平等。(1)矫直辊孔型设计不合理。(2)矫直机调整操作

8、不当。(3)矫直辊磨损严重。(4)轧辊磨损或成品孔出口卫板安装不良。2、重轨常见缺陷缺陷名称缺陷特征产生原因结疤在钢轨的头、腰底部等处局部粘附的金属蒲片状疤皮为重轨结疤,外形轮廓不规则,有闭合和不闭合的,有生根和不生根的,结疤下面常有肉眼可见的非金属夹杂物。由于钢坯未清理,钢坯原有的结疤经热轧变形后残留在钢勒外表上。裂纹在钢轨外表上呈现的与轧制方向一致的直线形缝隙叫裂纹,长短不一,多出现在轨头。裂纹通常较深,缝底尖细,有氧化铁皮和非金属夹杂物(1)钢坯原有的裂纹经热轧变形后,演变在钢轨外表上。(2)加热工艺不台理,即温度过高或加热速度过快,造成热应力,形成裂纹。(3)轧制过程中冷却不当,即因事

9、故浇水时间过长或孔型冷却水开得太大,低温轧制易形成裂纹。外表夹杂暴露在钢轨外表上的非金属物质称为外表夹杂。一般呈点状、块状和条状,其大小、深浅无规律,颜色有暗红、淡黄、灰白等。钢坯有夹杂。分层轨腰断面中心线附近显露的金属别离层叫分层。常呈现黑线或黑带,内有大量非金属夹杂物。(1)主要因钢坯缩孔局部未切净。(2)钢坯中心聚集大量的非金属夹杂物,在轧制中不能使金属焊合。开裂钢坯在轧制中,自动裂开称开裂。工业轨尤为多见。(1)由于钢锭中心部位集中大量气体和非囊属夹杂物所致。(2)由于钢内裂或穿孔所致。过烧因钢坯加热不当,钢轨外表出现的横向粗糙裂口叫过烧。裂口多出现在轨头和轨底侧边,金相观察裂口处金属

10、晶粒粗大。(1)主要是由于加热温度过高或在高温区停留时间太长。(2)加热操作不当或炉内氧化性气氛过强。耳子在钢轨的外外表上沿长度方向出现一条金属凸起称耳子,多出现在轨头中央开口处及轨底边端等部位。(1)轧机操作调整不当或成品前孔磨损严重,造成成品孔压下量过大。(2)钢坯温度低,造成轧制过程中的宽展大。(3)入口导板安装偏斜、松动,轧件进孔不正。轧痕凸、凹、压印在钢轨外表出现的各种不连续的伤痕叫轧痕。各种轧痕都存在热加工的痕迹、般呈周期性出现,有时无规律分布。(1)由于轧槽掉肉,使轧件外表呈现周期性的凸包。(2)孔型内粘结铁皮,结疤等,使轧件产生周期性的口坑,又称缺肉。(3)在轧制过程中,氧化铁

11、皮压入轧件外表,冷却或矫直后脱落。形成无规律的压痕。(4)孔型磨损严重,也能产生外表轧痕。折叠沿钢轨的轧制方向出现的长条形金属重叠缺陷叫折叠。折叠呈直线状,也有呈锯齿状。多出现在钢轨头部、底部边沿等处,沿钢轨全长或局局部布。(1)主要是由于成品孔前*一道次出现耳子,再轧后形成折叠。(2)由于轧辊车削不良,锁口过宽。(3)帽形孔压下量过大,底部宽度过大,进轨形切深孔形成耳子,再轧时形成折叠。(4)轨形切深孔压下量过大轨底侧压过大,使轧件出现耳子。再轧时形成折叠。(5)有时由于孔型严重磨损将轧件外表啃伤后再轧时形成折选。(6)导卫板安装不当有棱角或粘有铁皮使轧件划伤,再轧后形成折叠。扭转钢轨上*局

12、部相对另一局部,沿长度方向绕其轴线旋转定角度称扭转,严重时象麻花扭转分全长和局部扭转两种。(1)卫板安装不良,使钢轨产生力偶,形成扭转。(2)轧件温度不均或压下量不均,造成各部延伸不一致。(3)矫直机调整不当,钢轨受力偶作用。(4)在冷却台架上翻钢时因温度较高也会出现扭转。弯曲钢轨沿垂直或水平方向呈现不平直的现象叫弯曲,一般呈镰刀形或波浪形,仅在端部的弯曲又叫弯头。(1)由于重轨的头、腰、底面积相差较大,使轧制、冷却等工序操作易产生弯曲。(2)矫直机操作调整不良或矫直温度过高。(3)成品孔出口卫板过低,锯齿磨损太老,垫板太低,在辊道运送速度过快时,碰撞档板等都容易产生弯头。尺寸超差规格不合钢轨

13、断面几何尺寸不符合标准规定,统称尺寸超差。其中:钢轨头部超过正偏差的叫头大,超过负偏差的叫头小。轨腰厚度超过正偏差的叫腰厚超过负偏差的叫腰薄。轨底宽度超过正偏差的叫底宽,超过负偏差的叫底小。轨腰高度超过正偏差的叫腹高,超过负偏差的叫腹低。轨的高度超过正偏差的叫轨高,超过负偏差的叫轨低。断面不与其垂直轴线对称的叫不对称(又叫偏称)。(1)头太、头小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轧制温度和轴瓦的磨损及轧机部件的松动等造成。2)腰厚、腰薄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如按孔型设计头部压下量为7770.3=6.7mm;腰部压下量为16一14.51.5mm,如果六孔压下量加大l.5mm,则头部尺寸为75.5mm压下量由6.7mm

14、减少到5.2mm,腰部压下量由1.5mm减少到0,自然头部对腰部有拉伸加之腰部无压下而宽展,所以腰变薄,反之腰部变厚。(3)底大主要是由成品孔腰厚,上腿长引起及六孔开口腿磨损严重等。(4)底小主要是帽形孔未能将腿部宽展到足够的长度,或由腰薄引起。(5)轨高、轨低主要是由于轧件的温度高、低,成品前孔轨头局部或成品孔轨头局部磨损情况引起。(6)腹高、腹低主要是导卫板安装不良,孔型严重磨损造成。矫裂矫断、压断钢轨在冷状态矫直、压直过程中,产生的直线形或折线形的裂纹。其裂口棱角锋利,呈银亮色,严重时劈裂成碎断。(1)因辊式或立式矫直机调整操作不当,将钢轨矫断。(2)钢质不好,如局部夹杂、偏析,在矫直过

15、程中被矫(压)裂(断)。3、线材常见缺陷缺陷名称缺陷特征产生原因耳子盘条外表沿轧制方向的条状凸起称为耳子,有单边耳子,也有双边耳子。在高速线材轧机(连轧)生产中,最终产品头尾两端很难防止耳子的产生。1)轧槽导卫安装不正及放偏过钢,使轧件产生耳子。(2)轧制温度的波动或局部不均匀,影响轧件的宽展量,产生耳子。(3)坯料的缺陷,如缩孔、偏析、分层、外来夹杂物,影响轧件的正常变形,形成耳子。折叠盘条外表沿轧制方向平直或弯曲的细线,在横断面上与外表呈小角度交角状的缺陷多为折叠。折叠两侧伴有脱碳层或局部脱碳层,折缝中间常存在氧化铁夹杂。(1)前道次的耳子及其他纵向凸起物折倒轧入本体所造成。再轧形成折叠。(2)导卫板安装不当,有棱角或粘有铁皮使轧件产生划痕,再轧形成折叠。裂纹盘条外表沿轧制方向有平直或弯曲、折曲的细线,这种缺陷多为裂纹。由于钢坯上的缺陷经轧制后形成的裂纹常判有氧化圆点、脱碳现象,裂纹中间常存在氧化亚铁。由于轧后控冷不当形成的裂纹无脱碳现象伴生,裂缝中一般无氧化亚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