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央重点农业扶持项目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7915713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65.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中央重点农业扶持项目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0年中央重点农业扶持项目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0年中央重点农业扶持项目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0年中央重点农业扶持项目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0年中央重点农业扶持项目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中央重点农业扶持项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中央重点农业扶持项目(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产品加工技术集成基地和精深加工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20年中央重点农业扶持项目根据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印发2020 年乡村产业工作要 点部署要求,2020 年,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发布农产品加 工业 100 强企业。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和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在农畜产 品优势区,建立标准化原料基地,打造“第一车间”“原料车间”和 “粮食车间”;提升加工深度,引导龙头企业建设农产品加工技术集 成基地和精深加工示范基地,增加精深加工产品种类和产品附加值, 推动加工企业由小变大、加工程度由初变深、加工产品由粗变精。一、把握目标要求围绕粮油、果蔬茶、畜产品和水产品等农产品加工重点

2、领域,依 托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及具有较强研究基础的科研机构,有 效整合全国农产品加工科技资源,通过中央投资引导与调动发挥市场 主体作用相结合,建设农产品加工技术集成科研基地,开展共性关键 技术工程化研究和核心装备创制,形成集成度高、系统化强、能应用、 可复制的农产品加工工程化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应用示范平台,提升农 产品加工集成创新与熟化应用的科研能力,满足农产品加工业共性关 键技术需求。“十三五”期间,在农产品初加工、主食加工、精深加 工和副产物综合利用等方面,支持建设 36 个技术集成科研基地,购 置研发装备与仪器,建设污水处理、废弃物处理、废气处理、噪声处 理、通风及制冷装置、自动控

3、制、在线监测等相关配套设施,完善技 术集成试验研究条件。通过努力,大幅提升农产品加工集成创新能力, 技术装备取得较大突破,加工过程节能减排成效明显,技术服务能力 显著提升,为建设技术先进、竞争有力、服务高效的农产品加工技术 创新体系夯实基础。二、明确基本原则坚持国家战略,需求导向。根据国家战略需求,针对行业突出问 题,结合市场需求实际,统筹谋划、合理布局、准确定位,分品种、 分领域、分区域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技术集成科研基地,切实解决共 性关键技术装备难题。坚持自主研发,技术集成。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利用自主知 识产权核心技术和科研成果,大力开展自主研发,应用智能制造、绿 色制造、互联网等现代

4、技术,开展技术工程化研究和装备创制,推进 技术集成与融合创新。坚持联合合作,协同创新。本着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原则,推 进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等单位建立“产学研推用”合作机制, 积极开展协同创新和科研成果示范推广应用,实现多部门、多主体互 利共赢。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体。强化政府在科研基地建设方面的引导 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各类主体作用,鼓励以企业为主的各类经营主体、 社会资本,参与或独立建设技术集成科研基地,构建完善的农产品加 工技术创新体系。三、突出重点任务针对产后损失严重、综合利用率低、物耗能耗高、自动化程度低、 风味与营养成份损失大等问题,建立由原料处理、加工制造、加工后 处理等功能

5、模块组成的柔性加工技术研究试验平台,开展农产品加工 自主研发设备性能测试与改进、选型设备适应与改进、进口设备吸收 转化、工程化工艺完善与优化、工艺路线自动控制系统改进,以及生 产环节的节能减排、节本降耗、产品质量控制等技术集成研究与应用。(一)粮油加工领域。开展脱壳和分级、生物发酵等杂粮加工技 术集成,太阳能干燥等谷物干燥与储藏技术集成,高效发酵、乙醇废 水资源化利用等木薯加工技术集成,传统面制、米制、豆制品加工技 术集成,质构改性、功能性成份提取等谷物副产物加工技术集成。(二)果蔬茶加工领域。开展果蔬保鲜技术集成,果蔬高效节能 干制技术集成,果蔬制汁和非热杀菌技术集成,蔬菜低盐腌制、果酒 发

6、酵、食用菌功能成分高效提取等技术集成,热带棕榈、柑橘、茶叶 等加工及综合利用技术集成。(三)畜产品加工领域。开展胴体智能化分级分割技术、专用乳 粉制备技术、发酵乳制备技术、蜂产品高效加工技术、骨血功能成分 高效分离与衍生化制备技术、绿色高压脉冲快速腌蛋技术等技术集 成。(四)水产品加工领域。开展冰温保鲜加工技术、预冷及高效节 能冷冻加工技术集成,加工副产物定向可控酶解、固液态自动连续发 酵、高效分离纯化、亚临界提取、微胶囊化、脱苦、脱色等技术集成, 褐藻、红藻加工高效综合利用技术集成,贝类非热加工、即食产品、 蛋白饮料产品开发、蛋白组织化、调味品品质升级等技术集成。四、加强项目建设严格按照建设

7、程序,加强项目全过程监管,确保实现预期目标。(一)基本条件。建设单位须具备较强的人才队伍和科研基础, 拥有自主研发并与建设内容紧密相关的实验室科研成果,具备开展相 应农产品加工技术集成场所和配套的科研设备、仪器,要落实土地、 规划、环评、节能等前置条件。(二)申报审批。在项目申报前,项目建设单位要与农业部农产 品加工局就项目建设内容、投资规模、材料要求等事宜进行沟通,并 委托相关工程咨询单位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邀请行业专家论 证,经省级农业主管部门或部直属单位基本建设管理部门初审后报我 部审批。可研报告批复后,项目建设单位委托相关勘察设计单位编制 初步设计与概算。(三)资金筹措。农业部直属

8、单位和原部属高校承担的项目全部 由中央预算内投资解决,地方单位承担的项目由中央预算内投资与地 方投资共同解决,东部地区中央与地方投资比例不低于1:0.2,其余 地区不低于 1:0.1,地方投资由各级地方财政或项目建设单位筹措。(四)过程监管。初步设计与概算批复后,方可开工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要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和有关规定,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实 行全过程管理。遵守基本建设财务制度,严格执行法人负责制、招投 标制、监理制、合同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项目公开招标或政府采购。 项目竣工后,省级农业主管部门或部直属事业单位管理部门要及时组 织项目验收。项目验收后,建设单位按程序及时办理国有资产移交手 续,

9、发挥投资效益。(五)信息报送。省级农业主管部门督促项目建设单位。五、强化组织保障(一)加强组织指导。农业部负责组织相关专家对农业主管部门、 建设单位项目管理人员开展建设规划、前期工作、项目功能定位等专 业知识培训。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会同发展计划司组织开展项目申报 和审批、建设管理、技术指导、监督检查、绩效考核等工作,制定农 产品加工技术集成科研基地管理办法,并具体负责项目管理的沟通联 络。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负责组建农产品加工技术集成科研基地专家 组,承担项目方向、建设内容与功能定位谋划,协助工程咨询单位开 展立项评审、监督检查、绩效考核等任务,对科研基地建设工作给予 指导和服务。省级农产品加工

10、业管理部门和农业部直属单位负责或指 导项目建设单位开展项目前期工作、建设管理、监督检查及竣工验收 等工作。各省级农产品加工业管理部门可根据本地区行业发展实际, 组织开展省级农产品加工技术集成科研基地建设。(二)注重运行管理。项目建设单位要加强基地建成后的运行管 理,积极争取行业科技项目、重大设施运行费项目等,进行资源整合、 信息共享、联合攻关、技术创新。充分发挥基地公共性作用,主动承 担农业部布置的公益科研、技术对接、人才培养等任务,采取无偿服 务与有偿服务相结合的方式,积极推进科研成果示范推广和转化,为 行业发展服务。通过建立协同创新、联合合作机制,实现“产学研推 用”有效衔接,促进跨行业、

11、跨部门、跨区域单位之间合作共赢,确 保项目建成后高效运行。(三)开展绩效考核。按照农业部投资项目绩效考核年度工作要 求、技术集成科研基地管理办法和项目建设单位仪器设备共享方案, 从前期工作管理、实施管理、运行管理、建设效果、开放共享等方面 开展绩效考核,建立“红牌”出局制,对于运行良好、绩效显著的单 位给予表彰,加大支持力度;对于重建轻管、运行不畅、设施设备闲 置、绩效不佳、无重大成果产出的项目单位责令整改,整改不到位的 实施问责。农业部已批复立项的农产品加工技术集成科研基地,请于当年7 月 3 日和下年 1 月 3 日前,报送科研基地建设的半年和全年总结,总 结材料包括投资安排及到位情况、项

12、目实施进展情况、监管措施、项 目效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有关建议等内容。【主要用途】 发改委立项,申请土地,银行贷款,申请国家补 助资金等【关 键 词】农产品加工技术集成基地和精深加工示范基地项目 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交付方式】特快专递、E-mail【交付时间】5-7 个工作日【报告格式】Word格式;PDF格式【报告价格】 此报告为委托项目报告,具体价格根据具体的要 求协商,欢迎来电咨询。【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农产品加工技术集成基地和精深加工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 报告编制大纲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总论1.2 可研报告编制原则及依据1.3 项目基本情况1.4 建设工期1

13、.5 建设条件1.6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1.7 结论和建议第二章 项目背景、必要性2.1 项目政策背景2.2 项目行业背景2.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4 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2.5 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结论第三章 市场分析及预测3.1 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3.2我国农产品加工技术集成基地和精深加工示范基地发展现状 分析3.3项目SW0T分析3.4 市场分析结论第四章 项目建设地址及建设条件4.1 场址现状4.2 场址条件4.3 建设条件4.4 项目选址4.5 结论第五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5.1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5.2 建设目标和任务第六章 工程建设方案6.1 设计原则指导思想6.2

14、基本原则6.3 项目建设内容6.4 核心工程设计方案第七章 总图运输和公用与辅助工程7.1 总图运输7.2 土建工程设计方案7.3 公用与辅助工程设计方案第八章 节能8.1 节能设计的指导思想8.2 节能设计的基本原则8.3 编制依据8.4 能源构成及能耗计算8.5 节能措施综述8.6 结论及建议第九章 环境影响9.1 环境保护的目的与依据9.2 建设地址及环境现状9.3 项目建设和运营对环境的影响及治理措施9.4 环境影响分析第十章 劳动安全及卫生10.1 安全管理10.2 安全制度10.3 其它安全措施第十一章 消防评价11.1 设计依据11.2 防范措施11.3 消防管理11.4 消防设

15、施及措施11.5 消防措施的预期效果第十二章 项目组织管理12.1 组织体系12.2 管理模式12.3 人员的来源和培训12.4 质量控制第十三章 工程进度管理13.1 建设阶段13.2 建设期管理13.3 加快建设的措施与建议第十四章 招标方案14.1 编制依据14.2 招标方案14.3 招标应遵循的原则 第十五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5.1 投资估算编制依据15.2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5.3 预备费15.4 总投资估算第十六章 财务分析16.1 评价概述16.2 编制原则16.3 项目年营业收入估算16.4 运营期年成本估算16.5 税费16.6 利润与利润分配16.7 盈亏平衡分析16.8 财务评价结论第十七章 效益分析17.1 经济效益17.2 社会效益17.3 生态效益第十八章 项目风险分析18.1 主要风险因素18.2 项目风险的分析评估18.3 风险防范对策第十九章 结论与建议19.1 结论19.2 建议一、财务附表 附表一: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表 附表二:流动资金估算表 附表三: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表 附表四: 固定资产折旧估算表 附表五: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附表六: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附表七:财务现金流量表服务流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