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锂电池行业深度地报告材料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7915396 上传时间:2024-01-29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锂电池行业深度地报告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最新锂电池行业深度地报告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最新锂电池行业深度地报告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最新锂电池行业深度地报告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最新锂电池行业深度地报告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锂电池行业深度地报告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锂电池行业深度地报告材料(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最新锂电池行业深度报告导语兴业证券在最近的一篇动力电池深度报告里提到,相较有限的压缩原材料成本,电池企 业通过扩大产能实现规模效应降成本更为切实可行。这也是国企业近期集中堆砌释放产 能的关键因素之一。i、全球趋势不可逆转合纵连横龙头结盟根据兴业证券之前的全球电动汽车深度报告分析,电动车全球化已不可逆转,两大趋势 需要高度重视,其一是继北汽与国轩携手深度合作之后,上汽与时代成立合资公司,标 志着动力电池行业将从春秋时代百家争鸣快速进入后战国时代,逐渐形成强强联合、寡 头割据的新格局;其二是继江淮大众合资之后,北汽与戴姆勒合资启动奔驰电动车国产化 计划,此举将推动海外(尤其是欧洲)传统车

2、企加紧电动汽车在华布局,合资与自主的较 量将在电动车领域再次上演,国核心零部件供应商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当前时点,市场对动力电池价格下降及销售放量存在较大的担忧,兴业证券维持短期不 悲观,长期依然乐观的态度,理由是:今年电池环节进入行业快速洗牌期,短期来看成 本下降尚未被市场完全预期,通过采取全产业链分摊降本压力以及规模化生产等 “增效” 措施,中游环节盈利能力将好于市场预期 中期看,随着国产三元高比能电池渗透率不断 提升,未来几年电池有望复制“摩尔定律”,成本快速下降 ;长期来看,在未来高镍与 NCA时代,技术领先、成本与规模优势突出的龙头将脱颖而出。一切爆发都有片刻的宁静,一切进步都有冗长

3、的回声。兴业证券试图通过对动力电池降本潜在途径进行全方位梳理,描绘未来电池降本增效的发展轨迹。三重途径全面降成本:改进工艺,降低材料成本扩大规模效应与提升良率,降低生产成本其他:梯次利用与模块化设计降低生命周期成本双重途径提升比能量:物理方法:采用大容量电芯&提升PACK成组效率化学方法:应用高镍正极材料与硅碳负极回顾过去十年,动力电池价格经历大幅的下降,日韩电池龙头价格已从2010年的600-800美元/KWh降至目前150-200美元/kWh,国龙头厂商在2016年底也降至 300美元/kWh左右,目前已进入到 200-250 美元/kWh 。三元路线仍是最佳选择,目前锂电池基本体系已经较

4、为成熟,几大主流方向三元路线、 磷酸铁锂、锰酸锂与钛酸锂已经确定,各条路线可以改进的方向与存在的缺陷都较为明 确。三元路线的优势在于极限比能量密度高,单体可达350wh/kg,其他无一例外达不到要求,因此三元将是未来几年主流乘用车商业化应用的首选,但其也有明显缺陷,如 安全性的相对不足以及材料成本较贵(钻)。磷酸铁锂由于安全性优势,近几年被广泛应 用于客车领域,劣势则是其改进空间不大,比能量较低。锰酸锂的优势在于成本,劣势 是比能量已达极限,因此只能用于特定应用领域的专用车型。钛酸锂优势在于能够实现快充(5min充满),但成本达到其他路线的数倍,因此只能应用于续航里程相对不敏感的客车等领域。2

5、、降成本势在必行看龙头各显神通短期与中期两方面因素驱动下,动力电池降成本刻不容缓:短期:补贴退坡敦促全产业链降成本,动力电池环节首当其冲,率先实现成本下降的企业将在下一轮退坡中占得先机中期:实现“油电平价”需电池价格降至 1元W 以下,目前国1.6元W 左右价格 仍有较大下降空间。2020年长期规划明确,龙头企业全力降本:日本、美国与中国均提出到2020年实现电池性能的大幅提升与成本的大幅下降,中国目标为1元/WH;产业界龙头目标更为激进,特斯拉、通用与大众纷纷宣布降成本计划,2020年目标最低低至93美元/KWH 。2.1、短期因素:补贴退坡敦促电池降本补贴退坡敦促全产业降成本,动力电池首当

6、其冲。2016年12月30日,新版补贴政策正式落地,乘用车、专用车补贴退坡 20%,客车退坡30%-50%。此外国补与地方补贴 配比普遍由此前1:1下调至1:0.5,整体补贴退坡幅度较大。补贴下调使得动力电池环 节首先受到冲击,一季度销售价格下滑明显,对毛利率造成一定冲击,电池企业短期压缩成本的意愿十分强烈。此外,新一轮补贴退坡将在2019年到来,率先实现降成本的电池企业将在一年半后的再次退坡中占得先机。2.2、长期因素:实现“油电平价”仍需大幅降本根据测算,动力电池价格在100美元/KWh附近时,电动汽车与燃油车的竞争焦点就将 转变为其他制造成本方面,即实现油电平价,进而电动汽车才能脱离补贴

7、与燃油车竞争。 目前日韩电池龙头价格已从10年前的1000美元/KWh以上降至250-300美元/kWh, 距离这一目标越来越近,但进一步降本的难度变得更大。2.3、政策目标:中国计划2020年电池成本降至1元/Wh结合各国颁布的动力电池技术路线来看,到 2020年将实现电池性能的大幅提升与成本 大幅下降。各国拟定的系统比能量目标值普遍集中在 200-250kg/wh 之间,中国颁布 的促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到 2020年电池单体比能量超过300Wh/kg ,系统比能量达到260Wh/kg ,成本降至1元/Wh以下,大致相当于150 美元/kwh。日本在100美元/kwh,美国要

8、90-125 美元/kwh,欧洲是120美元/kwh, 与油电平价目标的100美元/WH均十分接近,亦即各国政策要求到 2020年左右电动 汽车要实现和燃油车相近的性价比水平。2.4、产业目标:国际巨头全力降本从产业界角度来看,各家巨头不遗余力专注降本。特斯拉提出其超级工厂投产将使得电池成本降低35%,从一开始的“成本低于190美元/千瓦时”直降至“不足125美元/ 千瓦时”。大众计划将其电池采购成本由 2016年的180美元/KWH压缩48%至2020 年的93美元/KWH,其中制造与模组成本压缩一半,材料成本压缩 40%。3、降成本路径之一:产能释放突破瓶颈,材料成本有望下降近几年动力电池

9、激增需求推动上游原材料价格暴涨,而长期来看,绝大部分原材料并不 稀缺,当原材料价格恢复理性后,下游能够削减一定的成本。而即便原材料价格依旧保 持坚挺,部分高价材料占电池成本比重也在逐渐变小,预计不会对整体降成本造成太大 影响。同时,动力电池行业的生产模式与商业模式依然可以继续优化,商业成本仍有一 定的下降空间。未来动力电池产业商业成本将从三方面着手下降:原材料成本端:价格相对动力电池需求弹性较大的碳酸锂、氢氧化锂等锂盐供需达到再 平衡后价格将步入长期下降通道;钻盐尽管未来存在供给缺口,但预计涨价带来的影响有 限。工艺改进与规模经济:动力电池产量进一步提升,规模效应与良率提升,同时整车端爆款车型

10、出现带来单车电池研发、设计(如BMS)等成本下降;其他路径:梯次利用、模块化设计与纵向一体化。3.1、锂盐供给端逐渐释放,价格将步入长期下降通道目前正极材料成本占到电芯25%-30%,而正极材料主要由碳酸锂和各种对应的前驱体 材料构成,高镍NCM(NCM811)与NCA正极则多由氢氧化锂替代碳酸锂。前驱体中, 钻价对于NCM材料的价格影响较大。锂盐占电池价格比例在4.5%-8.5%之间,钻盐在3%以。锂盐方面,选取各条电池主流 技术路线的主流车型,对于氢氧化锂/碳酸锂成本占电池价格比例进行测算,结果在4.5%-8.5%之间,NCM与NCA路线锂盐占比较高,NCA路线达到8.44%,而磷酸铁 锂

11、与锰酸锂占比较低。钻盐方面,NCM111路线所含钻元素比例最大,按目前 40万元 /吨钻价测算,占电池售价比例为2.84%,其余路线钻含量皆达不到这一水平,因此判 断钻盐占电池价格比例在 3%以,目前量产的主流 NCM523与NCM622占比在1.5% 左右。锂盐:碳酸锂等待产能释放,氢氧化锂持续吃紧预计碳酸锂未来几年将保持供需平衡,长期来看价格处于高位回落通道中。氢氧化锂直 到2020年仍将维持紧缺状态,2020年以后可能存在供应过剩风险,产能释放速度取 决于原料供应,特别是锂辉石的供应量。氢氧化锂产能紧缺将成为制约高能量密度电池 成本下降的主要因素。氢氧化锂可通过碳酸锂转产得到,代价在2万

12、元/吨的水平,因此与碳酸锂价差将保持相应的平衡态势。锂盐价格对于电池成本影响有限。假设未来碳酸锂 /氢氧化锂价格下跌20%,电池价格 将下降0.9%-1.7%,下降幅度较为有限。而即便需求端超预期增长,导致锂盐价格保持 坚挺,由于其占电池成本比重较小,预计不会给降成本造成太大障碍。钻盐:供给面临缺口,涨价或将持续但影响有限供需缺口将使钻价维持高位。钻盐供应缺口 2017年持续扩大:2017年缺口将达到4300 吨的量,预计将持续至2019年。目前3C电子产品依然是钻下游最重要的领域,3C电 子出货量若下降则对钻价造成较大压力。整体来看,供需缺口将使钻价在未来几年维持 在咼位水平。预计钻价上涨对

13、三元电池影响有限。虽然目前高镍三元材料市场份额逐步提高,但绝大部分厂商已进入从532向622转移的阶段,未来过渡到811后,单位用钻量将明显减 少。根据前述测算,高镍NCM811路线中钻盐占售价比不到1%,因此未来高镍三元 时代到来后,钻价上涨将不会对降成本起到太大影响。3.2、规模效应带来成本进一步下降兴业证券认为相较有限的压缩原材料成本,通过扩大产能实现规模效应降成本更为切实 可行,这也是国企业近期集中堆砌释放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规模效应不仅包括电芯环 节产能利用率与良率提升带来的电芯成本下降,也包括整车端单车出货提升带来的研发投入、设计成本以及PACK和BMS等环节下降。电芯规模化生产与

14、良率提升经对比分析,电池售价与良率几乎呈线性关系,随着良率提升,电池价格直线下降。目 前我国自动化程度较好的高端产能良率在 90%,劳动密集型的低端产能良率在80%, 随着行业逐渐淘汰低端过剩产能与高端产能良率进一步提升,未来成本会有小幅下降空间,大约对应良率每提升1%,成本同幅度下降1%左右,提升至95%对应5%成本降 幅空间。电池售价与产能利用率(下称Ut)的关系分为几个阶段,产能利用率小于 20%时,电池 价格随着Ut提升快速下降,而之后相对平缓,Ut在50%时对应价格在350美元/KWH, 90%对应330美元/KWH。考虑到15/16年Ut已经达到相对的高点,这一块未来的空 间比较有

15、限。兴业证券认为不必过度担忧产能过剩导致Ut下降,原因在于未来几年的产业高景气度使得Ut保持在50%以上问题不大,而50%-100%区间售价相对于Ut的 敏感性已经不强。322爆款车型实现PACK与BMS定制成本摊薄电池组中的PACK与BMS环节需根据不同车型需要进行针对性研发,具备较强的定制 化属性,难以像电芯环节一样通过规模化量产来实现成本下降。要降低PACK与BMS环节的成本,切实可行的路径是打造爆款车型,从而摊薄附加在每辆车的研发与定制成 本。Model3成为爆款是特斯拉降低单车成本实现盈利的先决条件。以特斯拉Model3为例,由于Model3电池组选用高比能量的NCA正极材料,并采用

16、20700单体电芯,整体散 热性能较差,其安全性能需要在 PACK与BMS环节加以保障。为此,特斯拉采用尖端 BMS技术,自主研发单体电荷平衡系统,并通过严格的锂电池检测实验检测每一颗单 体电芯的一致性,在PACK环节采用复杂的多级串并联工艺并使用更为昂贵的液体冷凝 系统达到实时的温度监控,而这部分昂贵的前期研发与设计成本已经反映在特斯拉财报 的亏损中。Model3能够以3.5万美元的平民价格发售,其核心原因在于 40万级别的 订单量大大摊薄电池组的定制化成本,从而实现电池成本的迅速下降。3.3、其他路径:梯次利用、模块化设计与纵向一体化现有的动力电池行业的商业模式依然有很多值得优化之处,比如在即将到来的退役电池潮中,退役电池合理的梯次利用将大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