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对厦门建设离岸金融市场的借鉴分析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7914905 上传时间:2023-03-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加坡对厦门建设离岸金融市场的借鉴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加坡对厦门建设离岸金融市场的借鉴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加坡对厦门建设离岸金融市场的借鉴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新加坡对厦门建设离岸金融市场的借鉴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新加坡对厦门建设离岸金融市场的借鉴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加坡对厦门建设离岸金融市场的借鉴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加坡对厦门建设离岸金融市场的借鉴分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加坡对厦门建设离岸金融市场的借鉴分析摘要:2006年两会期间,“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发展正式纳入 “十一五”规划中。作为经济特区,厦门经济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随着我国汇率制度的发展以及海峡两岸经济交往的加强、政治关系的改善,厦门极有可能成为大量外汇的集散地,并逐步具备形成离岸金融中心的条件。本文通过新加坡和厦门异同的对比,借鉴新加坡成功的经验,为厦门建设有自身特色的离岸金融中心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发展之路。关键字: 新加坡 离岸金融市场 厦门 海峡西岸经济区Abstract:Keywords: Singapore Offshore Finance Market Xiamen West C

2、oast Economic Zone一、 离岸金融市场(一)离岸金融市场的定义和特征。传统定义:国际间一般把货币发行国境外该货币交易所形成的市场,称为境外市场(external market),也称离岸市场(offshore market),即在一国管辖范围之外的市场,因为离岸金融中心是与国内金融市场完全分开的,可以自由筹措资金,进行外汇交易,实行自由利率,无需缴纳存款准备金。现今,经过多年演变,离岸金融市场的定义更加广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它指离岸金融活动发生的金融市场,是为非居民提供国际货币借贷、结算、投资和资本流动等金融业务和服务而不受所在国金融法规或税制管辖的一种国际金融市场。

3、按这一定义,它包括世界上所有主要的金融市场,具有交易主体非居民性、交易货币境外性、利率体系独特性、融资规模庞大性、交易业务便利性。离岸金融市场是一种无形市场,从广义来看,它只存在于某一城市或地区而不在于一个固定的交易场所,由所在地的金融机构与金融资产的国际性交易而成.(二)离岸金融市场的类型。离岸金融市场是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的产物,作为一种国际金融制度创新,它给世界上许多国家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和便利,有的甚至成为该国金融业腾飞的起点,并带动该国经济的发展与飞跃。从20世纪50年代产生至今,纽约、伦敦、卢森堡、瑞士、列支敦士登、摩洛哥、奎因西岛、新加坡、香港、东京、菲律宾、百慕大、巴哈马、巴林、

4、巴拿马、开曼群岛等相继成为著名离岸金融市场。这些离岸中心大致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就是以伦敦为代表的伦敦型离岸金融中心。其特点:经营的货币是境外货币,市场的参与者可以经营离岸金融业务,又可以经营自由市场业务。在管理上没有什么限制,经营离岸业务不必向金融当局申请批淮。第二类是以纽约为代表的纽约型离岸金融中心,经营离岸业务的本国银行和外国银行必须向金融当局申请。经营离岸金融业务拥有免交存款准备金及存款保险金的优惠,享有利息预扣税和地方税的豁免权。离岸业务所经营的货币可以是境外货币,也可以是本国货币,但离岸业务和传统业务必须分别设立账户。第三类是避税型离岸金融中心,一般设在风景优美的海岛和港口,政局稳

5、定,税收优惠,没有金融管制。(三)离岸金融市场VS新加坡VS厦门。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金融业的全面对外开放也是其中之一,而发展中国的离岸金融业务和金融市场是中国金融国际化的客观要求,构建中国自己的国际金融中心及离岸金融市场,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目前,依靠自身的各个优势,上海的洋山保税区、天津的东疆保税区、深圳的福田保税区等欲建离岸金融中心的呼声越来越高涨。厦门作为海西经济区的枢纽,建立自身特色的离岸金融中心也是必要的,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1、 厦门对台交往的需要:由于与祖国大陆迟迟不能实现三通、岛内政治纷争不断、经济持续低迷,台湾资金外流严重。两岸金融交往虽然有所放

6、松,但因台湾方面的阻挠,还未实现真正的三通,在厦门建立离岸金融中心有助于吸收台湾的外流资金,为承接台湾的产业转移服务。 2、 吸引台资的需要:厦门与台湾一衣带水,是祖国大陆对台交往的窗口。改革开放以来,厦门市累计吸引外资、台资项目6000多个,实际利用外资142亿美元。事实上,由于台湾当局的管制,大量要来大陆投资的资金或绕道他国或无法成行。如果厦门建立离岸金融中心,台湾在本土的企业可在厦门的金融机构设立离岸金融账户,从而可以从技术上解决台湾本岛资金直接进入厦门的问题。 3、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需要:2004年初,福建省提出了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2006两会期间,海峡西岸经济区正式被

7、列入“十一五”规划中,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而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经济特区和中心城市,厦门要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过程中发挥聚集、辐射的作用,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成,并在海峡两岸经济合作和对接中发挥重要作用,除了需要在产业结构升级、探索创新发展模式、创新体制机制方面处于领跑地位外,也需要创建并发挥在金融领域的优势。厦门既然有建设离岸金融中心的必要性,那如何建设便是我们课题研究的重中之重。在亚洲的离岸金融的蓬勃发展中,新加坡离岸金融中心的发展在亚洲可以是一个成功的案例。新加坡根据自身特点,制定了符合本国国情的金融发展之路,它成功有其必然性和机遇。新加坡与厦门有何异同,新加坡的经验是否适用于厦门,

8、哪些该借鉴,哪些该摒弃或创新,这都将是本文讨论的主要内容。二、 新加坡离金融市场的发展20 世纪 60年代,西方跨国公司投资重点向东南亚转移,美国银行为了消除美国政府限制资金外流紧缩措施的影响,策划在亚太地区设立离岸金融中心。新加坡政府审时度势,积极发展国际银行业。1968年10月1日,新加坡政府允许美洲银行新加坡分行在银行内部设立一个亚洲货币经营单位(Asian Currency Unit,简称ACU),以欧洲货币市场同样的方式接受非居民的外国货币存款,为非居民提供外汇交易以及资金借贷等各项业务。这标志着新加坡离岸金融市场的诞生。新加坡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大致经历以下三个阶段:(一)初 始 阶

9、段:1968-1975年。在此阶段,亚洲美元市场产生并逐步发展。亚洲美元市场是新加坡政府当局精心策划、以人为方式推动的离岸金融中心,其发展提升了新加坡的国际地位,对新加坡的国际收支改善济增长具有重要的贡献。亚洲美元市场资金主要来自亚太地区的跨国公司、各国的中央银行和政府机构以及银行同业间的存款。为了建立亚洲美元市场,吸引银行加人ACU的经营,新坡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财政奖励措施。除了财政上的奖励措施外,1968年新加坡政府还取消了亚洲美元市场的外汇管制。此外,在亚洲美元市场上操作的ACU,原本必须对存款保持20%的流动准备,自1972年开始,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为了赶上欧洲美元市场,同时为了奖励较小

10、的国际操作者,尤其是欧洲银行到新加坡经营,取消了20%的流动准备。在这些奖励措施下,亚洲美元市场得以茁壮成长。到1975年,新加坡境内从事ACU的金融机构增加到66家,存款总额高达125.97亿美元,年均递增85.5%,相当于1975年新加坡国民生产总值的2.5倍。同期,亚洲美元债券开始兴起,1972年还首次涉足国际银团贷款,以分散离岸资金流向的风险。至此,新加坡逐步形成了一个以经营美元为主,兼营马克、英镑、加元、法郎、日元等10多种硬通货的高效的国际货币和资本市场。(二) 发 展 阶段:19761997年。新加坡政府在这一时期加快了金融改革步伐,1976年6月放宽外汇管制,与东盟各国自由通汇

11、,允许东盟各国在其境内发行证券,并给予更多的税务优惠;1977年ACU的利得税从40%下调到10%;1978年6月1日全面开放外汇市场,取消外汇管制,以吸引外资银行到新加坡设立ACU,从事离岸金融业务;1981年,允许ACU通过货币互换安排获得新加坡元;1984年,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SIMEX)成立,这是亚洲第一家金融期货交易所,成立之初,SIMEX推出了亚洲第一个欧洲美元存款利率期货和欧洲日元期权交易;1990年6月,外国人持有新加坡本地银行股权限制由20%提高到40%;19 92年8月放宽离岸银行的新元贷款额度限制,其上限由原来的5000万新元提高到7000万新元。这些措施刺激了新加坡

12、离岸金融业务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末,作为亚洲美元交易中心的新加坡,其外资银行的资产已占银行业总资产比重的80%,亚洲货币单位增加到100多家。亚洲美元债券比前一阶段更有起色,累计发行361笔,金额20.54亿美元。外汇交易也突飞猛进,1998年外汇业务营业额达1390亿新元,仅次于伦敦、纽约、东京,成为世界第四大外汇交易中心。此外,新加坡政府还推出了离岸保险业务,1992年该项收人达到11亿新元(折合6.82亿美元),占新加坡保险业总值的10%.(三) 转 型 阶段:1998年至今。新加坡金融业突飞猛进的发展带动了该国整体经济的发展,金融服务业的产值、容纳的劳动力及其增幅成为新加坡经济腾空

13、而起的主要动力。新加坡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取得的发展成果,促使东南亚其他国家推出更加优惠的政策,竞相向发展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努力。然而结果却由于过度借贷和非居民投机本国市场,引发了席卷东南亚的金融危机。由于新加坡把境外金融市场与国内金融市场严格加以区分,因此,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并未对新加坡经济金融带来致命打击。然而,在克服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纷纷选择了更为开放、更为自由的金融改革政策,从而影响到新加坡离岸金融的进一步拓展。为应对上述挑战,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制定了详尽的政策规划,1999年5月17日,公布了10多年来最彻底的银行业改革计划:取消外资

14、在本地银行不可拥有40%以上股权的上限,银行股双轨制被废除;放宽符合资格离岸银行的新元贷款额上限,由原来的3亿新元,提高到10亿新元,使掉期交易的资金流动性大大提高,从而促进债券市场的发展;2000年1月起,外资机构为新加坡投资者处理的最低交易额从原先的500万新元下调至50万新元;从2000年1月可自行决定佣金水平;鼓励外国证券进人新加坡,积极吸引外国公司到新加坡发行股票、债券及其他证券,并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上市,同时,积极开发和发展新的金融衍生产品,提高新加坡资本市场对东南亚及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力度。这些改革措施使新加坡金融体系从一个强调管制、注重风险防范的市场,演变成以信息披露为本、鼓励

15、金融创新的金融中心,新加坡的离岸金融市场也从分离型市场向一体型市场过渡转型。三、 新加坡与厦门的对比。(一)自然条件1、资源状况新加坡和厦门同为海岛城市,两者都气候宜人,风景优美,无大的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是一个难得的天然良港和旅游城市。但是他们都有面积小、物产资源匮乏,经济腹地狭小的特点。新加坡经济的发展无法建立在丰富资源基础上,所以它必须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走一条符合新加坡的发展之路,这也是新加坡大力发展离岸金融的必然性,其过程是相当艰辛的。厦门虽然自然条件欠缺,但是作为中国东南对外交流的重要口岸,又处于海西经济区的枢纽,周边被资源丰富的福州、漳州、泉州等城市围绕,加上国家对厦门经济特区的

16、支持,厦门的后备条件充分,比起新加坡是具有明显优势的。2、区位优势新加坡所处的地理位置是世界的十字路口之一。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最南端,扼守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航运重要通道马六甲海峡出入口,北与马来西亚相邻,南与印尼相望。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使之成为世界海洋交通要道,以及亚洲、欧洲和太平洋的重要航空中心,也因此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主要的商业、运输、通讯、旅游中心。在时区上可以衔接北美洲和欧洲市场的交易,又可以填补其他亚洲市场清淡的时间,从而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可连续供应金融服务的国际金融市场。在伦敦、苏黎世金融市场收市后,纽约、芝加哥正好开始,而他们收市后,东京、新加坡和香港又相继开市,真正形成了全天候交易。厦门地理位置优越,历史上就是我国东南沿海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厦门扼台湾海峡之要冲,深水岸线长,厦门港有开阔的腹地,海空港口优良、通讯、交通基础设施完备,海、陆、空交通方便,是太平洋两岸许多国际航线的必经之处,是通往台湾和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