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复习要点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7913975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观经济学复习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微观经济学复习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微观经济学复习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微观经济学复习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微观经济学复习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观经济学复习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观经济学复习要点(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微观经济学概述一、研究对象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体经济单位如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单个市场等,其核心是价格分析。微观经济学对单个经济单位的考察是,是在三个逐步深入的层次上进展的:第一, 分析单个消费者最优消费决策与单个生产者最优生产决策的经济行为;第二, 分析单个市场的价格决定问题单个市场中所有消费者与所有生产者最优经济行为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均衡价格第三, 分析所有单个市场的价格的同时决定,是经济社会中全部市场上的全部消费者与全部生产者最优经济行为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最终结果。二、微观经济学的一个根本假设:从事社会经济活动的都是“理性人。三、对微观经济学的鸟瞰高鸿业?西经?19-21

2、页:随便看看 补充阅读:a、平狄克?微观经济学?3-17页:绪论局部 b、高鸿业?西方经济学?1-15页:引论局部第二章 供需根本原理一、供应、需求及其相互作用1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置的该商品的数量。需求函数是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与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补充阅读:高鸿业?西方经济学?22-24页2一种商品的供应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供应函数是表示一种商品的供应量与影响该供应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补充阅读:高鸿业?西方经济学?25-26页3影响需求的因素包括:

3、商品自身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预期等。影响供应的因素包括:商品自身的价格、生产本钱、生产的技术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等。4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与市场供应量相等时的价格。需求曲线与供应曲线的移动都会是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发生改变。需求量供应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供应数量的变动;需求供应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供应数量的变动。 补充阅读:a、高鸿业?西方经济学?33-36页; b、平狄克?微观经济学?24-31页二、弹

4、性弹性概念在经济学中得到广泛应用,一般来说,只要两个经济变量之间存在着函数关系,我们就可以用弹性来表示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化的反映的敏感程度。一需求的价格弹性E d = 1、弧弹性:需求的价格弧弹性的计算可以有三种情况:涨价时、降价时、中点公式。注意掌握中点公式计算弧弹性:E d = 补充阅读:高鸿业?西方经济学?40-42页2、点弹性1E 2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意义高鸿业?西方经济学?42-46页3、需求的价格弹性与厂商的销售收入:对于E d 1的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提高价格会减少厂商的销售收入。对于E d 1的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提高价格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降

5、低价格会减少厂商的销售收入。对于E d =1的单位需求弹性的商品,降低或提高价格对厂商的收入没有影响。4、影响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因素1商品的可替代性,可替代程度越大即该商品的可替代品越多E d越大。2商品用途的广泛性,用途越广泛,需求的价格弹性可能就越大。这是因为如果一种商品具有多种用途,当它的价格较高时,消费者只购置较少的数量用于最重要的用途上。当它的价格逐步下降时,消费者购置的量也增加的越来越快,将该商品越来越多的用于其它各种用途上。3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4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例,消费者在某商品上的消费支出在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例越大,该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可能

6、越大;反之,那么越小。5所考察的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补充阅读:平狄克?微观经济学?37-44页-短期弹性与长期弹性二其它常用的弹性:供应的价格弹性、需求的穿插价格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详见高鸿业?西方经济学?50-56页+平狄克?微观经济学?31-35页三运用供求曲线的一些事例:易腐商品的售卖、价格开放、最高限价与最低限价、关于农产品的支持价格详见高鸿业?西方经济学?56-60页+平狄克?微观经济学?52-55页 补充阅读:高鸿业?西方经济学?60-67页-蛛网模型第三章 生产者、消费者与竞争性市场第一节 市场的需求面消费者行为理论一、效用论概述 1、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评价,即

7、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2、基数效用与序数效用:西方经济学家先后提出了基数效用与序数效用的概念,并在此根底上形成了分析消费者行为的两种方法,即基数效用论者的边际效用分析方法与序数效用论者的无差异曲线分析法。3、基数效用论与边际效用分析法概述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边际效用是递减的。2关于货币的边际效用:基数效用论者认为,货币与商品一样也具有效用。对一个消费者来说,随着货币收入量的不断增加,货币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但是,在分析消费者行为时,基数效用

8、论者又通常假设货币的边际效用是不变的。根据基数效用论者的解释,在一般情况下,消费者的收入是给定的,而且,单位商品的价格只占消费者总货币收入量中的很小局部。所以,当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购置量发生很小的变化时,所支出的货币的边际效用的变化是非常小的,可以忽略不计。3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消费者应选择最优的商品组合,使得自己花费在各种商品上的最后一元钱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且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P1X12X2 =注释:P1,P2., 分别为n种商品的既定价格,为不变的货币的边际效用,X1,X2.,分别表示n种商品的数量4基数效用论中关于需求曲线的推导基数效用论者认为,商品的需求价格取决于商品的边

9、际效用。具体地说,如果某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边际效用越大,那么消费者为购置这一单位的该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就越高,反之那么相反。由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作用,随着消费者对某一种商品消费量的连续增加,该商品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相应地,消费者为购置这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即需求价格也是越来越低的。这意味着,建立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上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进一步地,联系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进展分析。考虑消费者购置一种商品的情况,上述的消费者均衡条件可以写为: 。它表示:消费者对任何一种商品的最优购置量应该是使最后一元钱购置该商品所带来的边际效用与所付出的这一元钱的货币的边际效用相等。

10、该式还意味着:由于对于任何一种商品来说,随着需求量的不断增加,边际效用是递减的。为了保证 的均衡,在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变的前提下,商品的需求价格P必然同比例于的递减而递减。二、序数效用论者的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1、消费者偏好的四个假定1偏好的完备性:消费者总是可以比拟与排列所给出的不同商品组合。2偏好的可传递性:这意味着如果消费者在商品组合A与B中更偏好A,在B与C中更偏好B,那么消费者在A与C中更偏好A。3偏好的非饱与性:商品被假定为是令人愉悦的,这样消费者总是偏好任何一种商品多一点而不是少一点。我们暂且不考虑如“空气污染等坏东西4边际替代率递减: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即沿着无差异曲线

11、,边际替代率是递减的。这意味着,消费者通常偏好一个平衡的市场篮子而不是只有一种商品、没有其它商品的市场篮子。2、无差异曲线 X1,X21为了简化分析,我们假设消费者只消费两种商品。一条无差异曲线代表了能给消费者带来一样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2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的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被称为商品的边际替代率。3无差异曲线上某一点的边际替代率就是无差异曲线在该点的斜率的绝对值。4无差异曲线的特殊形状一定要会画图完全替代品 完全互补品 注释:a、习题中出现了一些画特殊商品的无差异曲线的题目,比方当两种商品都是厌恶品时,无差异

12、曲线的形状是凹向原点的;无差异曲线还可能向上倾斜,还可能平行于某一数轴,这些特殊情况要给予充分重视,根据不同情况画出无差异曲线b、在分析消费者偏好时我们还可以这样处理厌恶品,我们从研究的意义上重新定义产品,这样消费者的偏好就表现为偏好较少的厌恶品。比方我们不讨论对空气污染的偏好,而是讨论对清洁空气的偏好,这可以用污染的减少程度来度量。3、预算线 P1X12X2 为了简化分析,我们假设消费者只消费两种商品。预算线表示在消费者的收入与商品的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够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4、消费者的选择1消费者的最优购置行为必须满足两个条件:最优的商品购置组合必须是消费者最偏好的

13、商品组合;最优的商品购置组合必须位于给定的预算线上。2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条件:12 = -X2/X1= P12即最优选择位于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的切点上。3角解点详见平狄克?微观经济学?84-86页补充阅读:平狄克?微观经济学?86-89页-显示偏好4总结:a、至此,我们介绍了基数效用论者如何运用边际效用分析法研究消费者行为,也介绍了序数效用论者如何运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研究消费者行为,虽然它们各自运用的是不同的方法分析,但两者得出的消费者的均衡条件实质上是一样的,下面的推导将说明这一点:由于在保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种商品的数量所带来的效用增加量与相应减少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所带来的效

14、用减少量必定是相等的,即:1X1 2X2=0 12 = -X2/X1= 1/ 2= P12 1/ P1= 22=为货币的边际效用b、但得出上述均衡条件并不能使人一劳永逸。我们可以通过着眼于两种商品的价格之比来获得各人的,但我们却无法知道各种商品的购置量,因为每个人的无差异曲线的形态是不一样的。补充阅读:平狄克?微观经济学?93-98页三、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 1、个人需求 1价格变化与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价格变化:价格-消费曲线个人需求曲线详见高鸿业?西经?94-96页的推导过程由价格-消费曲线可以推导出个人需求曲线,并且我们可以看出需求曲线有两个重要特征:a、当沿着需求曲线移动时,消费者可获得的效用水平会发生变化,产品价格越低,效用水平越高;b、需求曲线上及每一价格水平相对应的商品需求量都是可以给消费者带来最大效用的均衡数量。收入变化:收入-消费曲线恩格尔曲线详见高鸿业?西经?96-98页的推导过程2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的含义:一种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变动的总效应可以被分为两个局部,其中由于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的变动,进而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