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签章系统》介绍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7912690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签章系统》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电子签章系统》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电子签章系统》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电子签章系统》介绍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电子签章系统》介绍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子签章系统》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签章系统》介绍(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子签章系统介绍信证,顾名思义就是信用的证据,它是一个人或集体在复杂的社会活动中(包括政治、 经济、军事、法律、行政、文化艺术和平民生活等)的重要信誉凭证。早在四、五千年前, 我们的祖先发明的印章(即实物印章,也称为物理印章),作为信证就在中国出现了,并建立 起了一整套完善的基于印章的政务与商务安全体系。到现代社会,从文件的发放、单位证明 到支票、各种证件、商务合同等等,我们的一切政务、商务活动的安全性都建立在了印章系 统上。由于印章特别是公章在我国应用十分广泛,它是代表一个国家、政党、团体、单位及 每一个公民合法权益的具有法律效力的重要凭证。所以,直到今天,它仍然是我们一直所能 普遍接受和信

2、任的社会诚信表现形式。理想的印章系统是只有政府授权才可以生产制作,并由政府严格控制其发放,任何人不 可以仿造。因而,在人们的眼中,只要看到带有法定印章的文件、单位证明、支票、各种证 件、商务合同等,就会绝对相信其真实性。正是由于印章在我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 法律、行政、文化艺术和平民生活等各个领域中广泛使用,并起着举足轻重的凭证作用。因 此,早在建国初期,我国政府就把生产制作印章的刻字企业纳入到了特种行业进行管理,规 定开办生产制作印章的刻字企业刻制公章,都必须经过公安机关严格审查批准。 1999 年 10 月 31 日,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国家行政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印章管理的

3、规定 (国发199925 号)文件(以下简称规定),将国家行政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 的行政公章和其他专用印章纳入到了该规定的管理范畴;2000年 3 月 18日,中华人民共 和国公安部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印章治安管理信息系统)GA 241.1 241.82000,并已于2000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2004年1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 安部发布(公治办200440 号)文件,规定:“凡冠以单位名称的专用印章均属公章”,“应依 据规定及公安部三局1991 年关于企业单位刻制公章问题的批复”,纳入到公章管理范 围。这对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国家行政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

4、体印章的管理工作,起 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受印章行业发展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的影响,近年来, 一些不法之徒为了破坏他人的诚信,千方百计地伪造他人的印章,进行经济领域的诈骗等违 法犯罪活动,以谋取不当利益。据有关资料统计, 1997 年上海市公安局经保总队侦破各类经 济诈骗案件153起,涉案总值人民币30. 05亿元,所有案件均涉及伪造印章问题。又如:1999 年 10 月,重庆市公安局破获一起特大诈骗案件,犯罪嫌疑人银一(女,重庆银杉电子有限公 司董事长)与银行工作人员和存款单位人员串通,采取盗刻存款单位存款预留印鉴的办法, 将存款单位存款以支票方式骗走,先后诈骗8家单位的存款达人

5、民币1. 19亿元。再如:2004 年 3月,某台资企业招聘一个岗位时吸引了 20 多位求职者,人事经理当场发现 3 张假文凭, 在面试时表现不错的另外 4 人却是假学历,结果该岗位暂时空缺。为了制约这些不法之徒, 印章制作者们开发了一种又一种的“防伪印章”,如:美国原子防伪印章、日本渗透防伪印章、 光电激光机械雕刻防伪印章、光敏防伪印章、指纹防伪印章、翻斗防伪印章,甚至是特 殊材料制作的防伪印章等等。由于这些防伪技术,基本上都是采用材料防伪(俗称物理印章 防伪),属于共性化防伪,其致命弱点在于,一旦被人仿冒,则全线失守。因而,上述所有的 “防伪印章”都已经被这些不法之徒一一破解了。而随着网络

6、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已逐步被人们所接受,并在得 到不断普及。特别是电子商务代表着未来贸易方式的发展方向,其应用和推广将给社会和经 济带来极大的效益,电子商务将成为全球经济的最大增长点之一,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现代电 子交易手段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发达国家已纷纷制定政策,发展中国家正在加紧制定总 体发展战略,大力促进电子商务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应用,力争在新一轮国际分工中占领 制高点,赢得新的竞争优势。据统计, 1994 年全球电子商务销售额为 12 亿美元,1997 年达 到 26亿美元,增长了一倍多,1998 年销售额达 500亿美元,比1997年增长近 20 倍,而 20

7、00 年全球电子商务的交易额达到 3770 亿美元。另据联合国贸发会议2002 年电子商务和发展报 告显示,2002 年世界电子商务的交易额达到 6153亿美元,比 2001年增长了 73.1%。瑞士 信贷银行发表的一份报告显示,世界电子贸易从 2000年开始,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而 2003年全球通过互联网进行的贸易总额达到 1.24万亿美元,未来10年1/3的全球国际贸易 将以网络贸易的形式来完成。根据权威机构估计,2003 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为 600亿美元, 2005年更达到7400亿元人民币,网上购物用户数量达到 2300万户。由此可见,电子商务有 着巨大的市场与无限的商业机遇

8、,孕含着现实的和潜在的丰厚商业利润。特别是近几年来, 电子商务的务实性更加突出,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应用电子商务解决业务中的实际问题,更 大地降低成本,更快地捕捉市场,大大地促进了非接触经济的发展,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我 们仍处于起步阶段,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对外贸易往来和经济发展,这里面重要的原因就是 电子贸易中的交易安全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交易环境不能和国际接轨。互联网初始阶段用户 之间互相信任、可以进行自由开放信息交换的君子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社会上能找到的 所有欺诈行为,在互联网上已经应有尽有,在这样的环境里,开放性成了互联网的一把双刃 剑。如果不及时规划实施安全策略的技术,不消除形形色色的

9、安全隐患,任凭灾难发作,网 络系统的信誉就可能陷入危机,更谈不上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国际贸易的电子商务化已经 形成新的经济壁垒,不能迅速地和国际大环境接轨,就会被排除在世界经济之外。怎么办, 必须全面解决网络安全问题。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全国的企业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网上 办公和网上交易已成为燎原之势。但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的安全性仍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特别是电 子商务,其安全性更令人担忧。因为在常规业务中,交易双方现场交易,可以确认购买双方 的身份,利用商场开具的发票和客户现场支付商品费用,无须担心发生纠纷和无凭证可依。 而通过网上进行电子商务交易时,由于交易双方并不在现场交

10、易,因而无法确认双方的合法 身份,同时交易信息是交易双方的商业秘密,在网上传输时也必须保证安全性,防止信息被 窃取,双方的交易非现场交易,一旦发生纠纷,必须能够提供仲裁。所以,在电子商务中, 必须从技术上保证在交易过程中能够实现身份认证、安全传输、不可否认性、数据完整性。 然而,在采用数字证书(即CA证书)认证体系之前,交易安全一直未能真正得到解决。我国 政府敏锐地意识到电子商务对经济增长的巨大推动作用,于1996 年 2月推动成立中国国际电 子商务中心;1997年,国务院电子信息系统推广办公室联合 8个部委建立了中国电子数据交 换技术委员会,电子商务开始在我国启动;2000 年 6 月,经国

11、务院批准,在各部门的大力支 持下,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在北京正式成立,架起了国内外电子商务发展的桥梁。 2004 年 3 月 24 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 签名法(草案)。会议认为,为了适应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发展的需要,保障电子商务交易 安全,维护有关各方的合法权益,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是十分必要的。 2004 年 4 月 2 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首次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草 案),草案规定电子签名与文本签名(即:传统手写签名和加盖实物印章)具有同等法律效 力,并设立电子认证服务市场准入制度。 2004 年 6月

12、21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 再次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草案),明确规定政府对电子认证机构施行行政 许可制度,并进一步完善了有关责任条款。 2004 年8 月28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 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并由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第18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已于 2005年4月1日起正式施行,并在第十 四条中明确规定“可靠的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或者盖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从而在法律上 保证了电子签名的合法性和有效性。特别是世界上目前已有 60多个国家与国际组织制定了有 关电子签名的立法。这一系列措施,必将有力地推动包括我

13、国在内的全球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的发展。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我们同济大学基础软件工程中心 MIS 研究所、上海同印软件科技有 限公司的科研人员研制开发出了这套安全电子签章系统。那么,什么是电子签名呢?中 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第二条给出了明确定义:“本法所称电子签名,是指数据电文中以 电子形式所含、所附用于识别签名人身份并表明签名人认可其中内容的数据。本法所称数据 电文,是指以电子、光学、磁或者类似手段生成、发送、接收或者储存的信息”。通俗点说, 电子签名也称为“数字签名”,它是指用符号及代码组成的电子密码进行“签名”来代替手写 签名或盖章,它采用规范化的程序和科学化的方法,用于鉴定签名人的身份以

14、及对一项数据 电文内容信息的认可。我们这套安全电子签章系统共分为三大部份,即:电子签章制作 部份、电子签章加密部份和电子签章网络管理部份。其中,该安全电子签章系统的电子 签章制作部份,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国家行政机关和企业事业 单位社会团体印章管理的规定(国发199925 号)文件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发布的中 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印章治安管理信息系统)GA 241.1241.82000有关 要求,采用目前国内流行的印章制作软件进行原始签章的制作(即:生成各种签章图像.BMP 文件),并应用 Microsoft Photoshop 等图形处理软件,对生成的各种签

15、章图像进行相关处理, 得到直观的、符合相关要求的签章图像。然后使用安全电子签章系统的电子签章加密部 份,对已生成的各种签章图像进行相关的加密处理,从而形成我们需要的加密电子签章,并将 其嵌入到 Microsoft Word 和 Excel 及永中 Office 下,同时也可以嵌入到其它相关应用系统 中(如OA办公自动化系统、电子商务合同管理系统、税务网上申报系统、工商电子营业执照 系统、工商网上年审系统、劳动与社会保障机构下的社会保险(养老、医疗、工伤、生育、 失业“五保”)网上申报系统等)。最后使用安全电子签章系统的电子签章网络管理部份, 对已制作的电子签章进行相应的管理。在安全电子签章系统

16、中 , 电子签章加密部份是本 系统的核心部份,它是以电子印章和电子签名为主要表现形式,PKI/CA证书技术为基础,由 数字证书(即 CA 证书)、电子签章、删除签章、文件完整性验证以及身份认证、查看数字证 书、查看签章情况、锁定文档、打印文档份数控制等功能组成的安全电子签章系统,从而 将原来在纸面上使用的实物印章和手写签名转化成可以在电子环境下使用的电子印章和电子 签名,使得原来的实物印章和手写签名延伸到了电子系统中来。由于该安全电子签章系统 技术采用了加密传输和数字签名,且其真实可靠,安全防伪,并完全符合信证四要素,即: 机密性(Confidentialty)、完整性(Integrity)、身份识别(Identification)和认证 (Authentication)、非否认性(Non-Repudiation),因而有效地解决了电子文件的签字盖章问 题。电子签章是伴随着信息化建设而出现的高新技术,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电子文件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