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员工7个职业习惯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7911223 上传时间:2024-01-2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2.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秀员工7个职业习惯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优秀员工7个职业习惯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优秀员工7个职业习惯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优秀员工7个职业习惯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优秀员工7个职业习惯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秀员工7个职业习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秀员工7个职业习惯(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优秀员工 7个职业习惯优秀员工之所以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是因为他们得益于一套高效能的工作习惯,正是依 赖于这些高效能的习惯路径,他们在正确的道路上越走越顺,也越走越宽。本书教你如何在 工作中养成办事高效的习惯,其内涵包括:以正确的工作态度,忠诚敬业的职业精神为特征 的观念习惯;以有效的团队合作、自律服从、坚决执行的职场纪律为特征的职业素养;以注 重效能、自主创新为特征的工作方法;以压力调节、身心健康为特征的职场辅助策略。 在职场中不管做任何事,都要把自己的心态回归到零:把自己放空,抱着学习的态度,将每 一次都视为是一个新的开始,是一次新的经验,不要计较一时的待遇得失。一旦做好心理建 设,拥有

2、健康的心态之后,不论做任何事都能心甘情愿、全力以赴,当机会来临时才能及时 把握住。千万不要觉得工作像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结果做得心不甘情不愿,心存怨愤 第 1 节:职业长青 (1)、,一 、前言7 个习惯助你职业长青 人一旦做了某种选择,就好比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惯性的力量会使这一选择不断自我 强化,并让你不能轻易走出去,生活中的这种现象就被称为路径依赖。现代铁路两条铁轨之间的标准距离是四英尺又八点五英寸,为什么采用这个标准呢?原 来,早期的铁路是由建电车的人所设计的,而四英尺又八点五英寸正是电车所用的轮距标准。那么,电车的标准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最先造电车的人以前是造马车的,所以电车的标

3、准是沿用马车的轮距标准。马车又为什么要用这个轮距标准呢?英国马路辙迹的宽度是四英尺又八点五英寸,所 以,如果马车用其他轮距,它的轮子很快会在英国的老路上撞坏。这些辙迹又是从何而来的呢?从古罗马人那里来的。因为整个欧洲,包括英国的长途老 路都是由罗马人为他的军队所铺设的,而四英尺又八点五英寸正是罗马战车的宽度。任何其 他轮宽的战车在这些路上行驶的话,轮子的寿命都不会很长。那么,罗马人为什么以四英尺又八点五英寸为战车的轮距宽度呢?原因很简单,这是牵 引一辆战车的两匹马屁股的宽度。马屁股的影响还不止于此。美国航天飞机燃料箱两旁设有两个火箭推进器,由于推进器造好之后要用火车运送,路 上又要通过一些隧道

4、,而这些隧道的宽度只比火车轨道宽一点,因此火箭助推器的宽度便是 由铁轨的宽度所决定的。由此我们可以说,两千年前的两匹马屁股的宽度决定了美国航天飞机火箭助推器的宽度。这个推论当然有些夸张了,不过,它的确揭示了一条影响深远的定律-路径依赖理论。第一个使路径依赖”理论声名远播的是道格拉斯诺思,由于用路径依赖”理论成功地 阐释了经济制度的演进,道格拉斯诺思于1993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诺思认为, 路径依赖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事物一旦进入某一路径,就可能对这种 路径产生依赖。这是因为,经济生活与物理世界一样,存在着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的机制。 这种机制使人们一旦选择走上某一路径,就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

5、不断的自我强化。沿着既定的路径,不管是经济、政治,还是个人的选择都可能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迅 速优化;也可能顺着原来错误的路径往下滑,甚至被锁定在某种无效率的状态下而导致停 滞。而这些选择一旦进入锁定状态,想要脱身就会变得十分困难。这里所谓的路径依赖理论大家并不陌生,实际上它不过是人们习以为常的习惯的另 一种说法。习惯是一种重复性的、通常表现为无意识的日常行为规律,它往往通过对某种行为的不 断重复而获得;它的长期积累便形成了思维和性格的固定倾向,最终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起着支配作用。人的意识分为潜、显两个层次。显意识是你处于警醒状态的知觉活动,而潜意识则在潜 伏于可感知的显意识之下,默默地发

6、挥着无形的作用。人的意识犹如海上冰山,显意识仅是 露出的冰山一角,人类行为的许多奥妙,就存在于潜意识之中。学者们的研究指出,一个人 的日常活动,90%已经通过不断地重复某个动作,在潜意识中转化为程序化的惯性。也就是 说,不等你思考,它便自动运作了。这种自动运作的力量,即是习惯的力量。毫无疑问,人就是一种习惯的动物。想想看,我们大多数的日常活动都只是习惯而已, 从几点钟起床、怎么洗澡刷牙、穿衣到读报、吃早餐、驾车上班等,一天之内上演着几百种 习惯。习惯不仅仅影响着个人生活,许多心理学家都一致认为,实际上正是习惯引导着整个社 会结构的心理机制的改变。19世纪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

7、mes)说过:习惯就像一只巨大的飞轮正是它,使得那些从事最艰苦、最乏味职业的人们没有 抛弃自己的工作;也正是它,注定了我们每一个人都只能在自己所接受的教育和最初选择的 范畴内与生活展开搏斗,并为那些自己虽然并不认同,但却别无他选的某种追求而付出最大 的努力;还是它,把不同的社会阶层清晰地区分开来”抽象地讲,就是行为积聚习惯,习惯养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一个动作,一种行为, 多次重复,就能进入人的潜意识,变成习惯性动作。人的知识积累、才能增长、极限突破等, 都是习惯性行为不断重复的结果。成功人士之所以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根本上是因为他们得益于一套高效能的工作习 惯,正是依赖于这些高效能的习惯路径

8、,他们在正确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路也越走越宽。相 反,大多数人之所以庸碌无为,也并非他们在工作中付出的努力不够,毋宁说是无意中累积 而成的低效能工作习惯抵消了他们的大部分努力。我将这三句话深深地记在心里,自己始终秉持这个原则做事。即使起初位居他人之下, 我也没有计较。但一个人的努力,别人是会看在眼里的。在后来挑选出国考察学习人员时, 我是惟一一个资历浅、级别低的办事员。这在公司里是极为少见的。 所以,在职场中不管做任何事,都要把自己的心态回归到零:把自己放空,抱着学习的 态度,将每一次都视为是一个新的开始,是一次新的经验,不要计较一时的待遇得失。一旦 做好心理建设,拥有健康的心态之后,不论做任何

9、事都能心甘情愿、全力以赴,当机会来临 时才能及时把握住。千万不要觉得工作像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结果做得心不甘情不愿, 心存怨愤。带着一种从容坦然、喜悦的感恩心情工作吧,你会获得最大的成功。选择合适的职业找出你喜爱的工作一群社会学家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组织了一个小社会,他们买下几百亩农地,开始为 实现一个理想而工作。他们拟订了一套制度,让每个人去从事他最喜爱的工作,或是从事他 拥有最佳装备的工作。他们拥有自己的牧场,自己的制砖工厂,自己的牛和家禽,还有一个 印刷厂出版了一份报纸。一位来自明尼苏达州的瑞典移民也加入了这个组织,根据他自己提出的请求,他被分配 到印刷厂工作。没过多久他却抱怨并不喜欢

10、这项工作,于是他被调到农场工作,负责驾驶一 辆拖拉机。但他对这项工作只忍耐了两天,就觉得再也受不了了。于是他又申请调职,而被 指派到牛奶厂工作。偏偏他和那些乳牛处不来。他就这样子一一尝试过每一样工作,但没有 任何一样工作是他所喜欢的。正当他要退出这个组织之际,有人突然想到,有一项工作是他 尚未尝试过的,就是在制砖工厂中的运砖工作。于是他得到一辆独轮手推车,负责把制好的 砖头从窑里运到砖场上堆成堆,一个星期的时间过去了,并没有人听到他提出任何抱怨。有 人问他是否喜欢这项工作,他很高兴地回答说:这正是我所喜欢的工作。想想看,竟然有人会喜欢推送砖头的工作。不过,这项工作倒是很适合这个瑞典人的天 性。

11、他独自一个人工作,而且这个工作不需要任何思想,对他也没有任何责任上的束缚,这 正是他所希望的。他一直担任这项工作,直到所有的砖头都被运出摆好为止,然后,他就离开了这地方。当一个人从事他所喜爱的工作时,他将发挥个人最大的效能,而且也将更为迅速、更为 容易地获得成功。当爱的情感进入一个人所从事的工作时,工作质量将立即得到改观,效率 将大为提高,而工作所引起的疲劳将相对地大量减少。姜建兵是一位计算机工程师。听说,他自小就非常喜欢摆弄机器,曾把挂钟、半导体等 家里带机器装置的东西一个一个地拆开,然后再把它们重新装好。他在大学里专攻电工学, 毕业后就职于制造计算机的一家大工厂;在技术领域勤奋耕耘,稳步前

12、进,遂得不断晋升。 这正是一个从事自己喜爱的工作,最终取得成功的绝好事例。现在,姜建兵已经担任公司管 理职务,需经常与人打交道,所花的时间要比用在计算机上的多。即便如此,他还说: 只 要我看到计算程序图像,就觉得时间飞似的过去了,常常连饭都忘了吃。 那些只用各种符 号、线条画成的图像,在门外汉来看犹如天书一般,但在他的眼里,却似乎能使他十分兴奋, 以致心情难以平静。据他说,有时从这些图像中还可以听到音乐的声音。其实,姜建兵尽管如此勤奋,但似乎在工作上也并非事事都称心如意。听说,仅就走在 时代前列的科学技术领域而言,公司间围绕技术革新所展开的竞争是异常剧烈的。只要竞争 对手一公布新产品,他便要立

13、即对此作出分析和研究,有时甚至连续好几天通宵达旦地工作。 这对身体来讲是相当劳累的,但在摆脱困境后的那种精神上的充实感,却是其他任何东西所 无法替代的。他说:连自己也这样想,归根到底还是自己太喜欢这项工作的缘故吧。一谈 到工作,姜建兵总像个快乐的小孩一样,眼睛闪耀着光芒。他感到在工作中,自己的才华得 到充分的发挥,而且通过工作对公司和社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当然,像姜建兵这样的事例毕竟是少数。现实情况却是:大多数人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虽非厌恶,但也并不特别喜爱。【自测自评】职业称职度测评您考虑过自己是否符合目前工作的岗位要求吗?许多人可能不曾想过这个问题,你现在 可以借助下面这个问卷,来了解一下

14、您的职业称职程度,您只要回答是或否就可以了。我们怎么可能跟人家比呢?人家人力、物力都超出我们一大截呢。在面临竞争时,这自然是最合理的托词啦。一个不思进取的人面对压力可不就是这样 寻找借口,这样表白的吗?习惯性地寻找借口将给人带来的严重危害,它会使人变得消极颓 废。一旦你养成了寻找借口的习惯,每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你不是积极地去想办法解决, 而是径直去发明各种各样的借口。我不行、我不可能,这种消极心态剥夺了个人成功的 机会,最终让人一事无成。优秀的员工决不会在工作中依赖任何借口,他们总是尽心尽力地把工作做到超出客户的 预期,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要求;他们总是想方设法完成上级安排的任务,替上级排忧

15、解 难;他们总是乐于配合同事的工作,对同事提出的帮助要求,从不闪烁其辞。与公司共命运比金子更宝贵的是忠诚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十分强调一个忠字,忠的本义被圣人定义为己所欲,施于人, 也就是说,忠标志的是人与人交往最基本的诚信。现代商业社会里,忠表现为公司生意 来往上的诚信,表现为员工对企业利益的忠心。忠诚是构成企业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个 企业只有精诚团结,企业与员工努力共进,才会有好的发展。换句话说,只有企业发展好了, 员工才会有更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空间,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如果一个企业的员 工缺乏忠诚度,人心涣散,犹如一盘散沙,没有凝聚力和向心力,这样的企业不可能得到长 远发展,这样的

16、员工也当然不可能获得良好的前途。在一个求新、求变的时代里,忠诚,也许这是一个不合时宜的词。当整个世界都在谈 论着变化、创新、实惠时,提倡忠诚、敬业、服从、信用之类的话题似乎显得陈旧落后。 然而,社会要获得健康发展,我们就无法回避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契约-忠诚难道真是老板 愚弄员工的工具吗?忠诚在任何国家、任何时代都是必要的。忠诚敬业并不仅仅有益于公司 和老板,最大的受益者应是员工自己。一种职业的责任感和对事业高度的忠诚感一旦养成, 会让你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人,可以被委以重任的人。这种人永远会被老板所看重,永远不 会失业。世界需要这种人,需要这种能够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在职场上,工作技能和经验是金子,比金子还珍贵的则是忠诚。有人做过调查,对各项 品德的重要性进行排序,忠诚位居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