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内科人员的工作计划标准范本(2篇).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7910018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内科人员的工作计划标准范本(2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医院内科人员的工作计划标准范本(2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医院内科人员的工作计划标准范本(2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医院内科人员的工作计划标准范本(2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医院内科人员的工作计划标准范本(2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院内科人员的工作计划标准范本(2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内科人员的工作计划标准范本(2篇).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院内科人员的工作计划标准范本一、业务收入:1、拟经济收入目标在上年度基础上上浮_%;通过开展新技术、新项目进一步扩大经济收入。2、加强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住院病人在本年度基础上增加_人次,增长率达_%,提高床位使用。3、加强门诊工作,扩大诊疗范围,门诊病人在去年基础上_人次以上,增长率达_%,进一步增加病人来源。二、临床各项医疗质量指标控制:(1)临床治愈率、好转率达_%;(2)出入院诊断符合率_%;(3)危重病例抢救成功率_%以上;(4)甲级病历95,无丙级病历;(5)院感发生率控制在_%以下;(6)抗生素使用率控制在_%以下;(7)科室平均住院日_%以上;(9)三基三严培

2、训合格率_%。三、临床专业开展1、开展缺血性脑血管病常规溶栓治疗,提高脑血管病的救治水平;2、加强与济医附院协做,以介入为核心技术,开展脑血管病早期干预治疗,提高脑血管病诊疗层次。3、开展卒中单元治疗模式,多学科治疗脑血管病,集抢救、治疗、康复一体化,进行脑血管病的无缝隙治疗,形成专业特色。4、开展脑血管病,消化道出血,中毒性疾病重症监护治疗,提高icu病房使用率,提高重危病人的救治成功率。5、扩大诊疗项目,突出门诊头痛、癫痫、帕金森病、心理障碍、卒中咨询等专科特色诊疗,进一步提高科室专业化层次,扩大病人来源。6、进一步扩大单病种的临床路径模式治疗,提高单病种管理质量。7、以医院等级评审及与济

3、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合作为契机,加强专业建设和对医护人员专业培训,进修学习先进知识和技术,提高临床专业水平。四、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及临床科研工作:1、常规开展缺血性脑血管病静脉溶栓治疗,2、开展良性眩晕手法复位治疗;3、以介入手段为核心技术,开展以下新技术项目:(1)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动脉溶栓治疗;(2)血管内碎栓和机械取栓治疗;(3)脑静脉系统血栓病溶栓治疗;(4)脑血管狭窄的诊断评估和支架血管成形治疗;(5)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栓塞治疗。(6)常规脑血管造影和其他脑血管病诊疗等。4、开展临床科研工作,鼓励年轻医生在职读研、申报科研项目及发表专业论文。五、科室管理1、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通过医

4、院等级评审工作,充分发挥科室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小组的作用,持续改进科室医疗质量,提高医疗文件科学性和内涵,确保甲级病例_%以上,严格杜绝各类缺陷。2、加强临床核心制度的落实。巩固医院等级评审工作成果,进一步加强我院临床十五项核心制度的落实,规范临床工作。3、严格控制院内感染和抗生素使用,加强临床危急值管理,规范治疗行为。4、规范三级医师查房,强化主管医生职责,深化对住院病人的管理,充分发挥二级医生临床管理作用,把好医疗质量关。5、医疗安全。加强医疗安全教育,强化医护岗位职责,规范医疗行为。主动防范医疗不良事件,最大限度降低医疗不良事件发生,力争达到无纠纷与投诉。6、加强消防安全和各种_应急预案

5、的培训及演练。六、科室培训:加强业务学习和三基三严培训,通过有计划的专题讲座学习和在实际工作督导,提高科室人员专业素质。七、_才培训计划:根据科室业务开展需求,计划每半年派_名医生去国内知名院校进修学习,重点学习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及消化系统内镜诊疗,为开展新技术奠定基础。八、科室规划:见科室学科建设_年规划;建议医院进一步发展介入技术,构建本地心、脑血管病诊疗中心。医院内科人员的工作计划标准范本(二)一、深化优质护理内涵,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一)按照优质护理服务评价细则(_版)要求,继续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推进优质护理服务。(二)加强优质护理内涵建设。认真落实临床护理实践指南、护理常规和护理技

6、术规范,责任护士要求能够正确实施治疗处置、密切观察、评估患者病情并及时与医师沟通,配合医师共同完成治疗计划,同时要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尊重关心爱护患者,增进护患信任。(三)提高专科护理水平。临床护理服务充分突出本科室特点,运用专业技术知识,对患者开展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指导进行康复锻炼,促进患者功能恢复,解决护理疑难问题,提高专科护理水平,提高护理质量。(四)完善并落实绩效考核制度,坚持客观、公平、公开原则,将责任护士护理患者的数量、质量、技术难度、风险程度、患者满意度等作为绩效考核依据,充分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五)每月进行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广泛听取患者及家属意见,不断

7、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六)每季度积极参加优质护理服务之星评选活动;努力争当优质护理服务先进科室及个人。(七)继续落实出院随访工作,对于出院患者通过电话随访等形式进行健康教育。二、实施护士岗位管理,合理利用人力资源(一)根据护理部规定分层次设岗,认真落实各层级岗位的职责范围和任职资格等。根据病人病情、护理难度和技术要求分配责任护士,体现能级对应。(二)根据本科室特点,实行科学的弹性排班制度,护士排班兼顾临床需要和护士意愿,在护理工作量大、危重患者多及关键时间段(午间、夜间、节假日)增加护理人员,体现对患者的连续、全程、人性化的护理。三、加强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安

8、全(一)响应护理部三级护理质控网络,落实人人参与质量管理,实现全员质控的目标。每月组织召开科室护理质控会议,对护理工作存在的疑难问题及护理不良事件进行讨论、分析、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二)认真_护理质量评价标准,有计划地开展质量评价活动,将质控贯穿于护理工作始终。(三)加强护理核心制度的培训及考核,督促护士有效落实,定期检查执行情况。(四)加强重点环节、重点时段、重点人群的护理质量管理,不定期按照三级医院标准要求进行自查,确保护理安全。(五)进一步规范护理文书书写,定期进行督促检查,对护理文书质量管理中存在问题与缺陷提出改进措施并有追踪和成效评价,体现持续改进过程。(六)加强对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

9、工作,落实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对患者进行跌倒/坠床、管道滑脱、压疮等风险因素评估,并采取措施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定期对护士进行安全警示教育,增强护士风险防范意识。(七)进一步加大感染控制力度,严格遵守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加强职业防护,保障护理人员安全,做好无菌物品、一次性物品、医疗垃圾的管理、使用、处理。(八)积极响应和参加护理部开展品管圈活动,将品管圈这一管理方法融汇到护理管理工作中。(九)组织开展护理人力资源调配及应急预案演练工作,提高护士应急能力,保证护理工作安全。四、加强护理人才培养,提高护理队伍整体素质(一)对N1护士实行跟班制度,重点抓好基本功的训练。(二)在全院进行普遍的一般训练

10、及全面提高的基础上,重点培训专科护理技术,要求熟练掌握急救护理技术,还要求掌握好难度大的新业务、新技术等方面的护理技术。(三)科室将采取多种渠道,为护理人员提供学习机会。(四)坚持每月在科室内举办护理知识、新业务、新技术、专业技术培训,以提升查房质量,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及实践能力。五、创新思维积极开展护理科研,推进护理专业发展加强护士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不断拓展视野,创新思维,积极撰写护理科研论文,提高论文质量。开展_项品管圈活动。六、加强人文知识学习,丰富护士业余生活七、护理质量工作指标:也希望得到全体医生和护士的大力支持与全面的配合,同心协力的完成工作,在所有科室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_年再创辉煌!第4页共4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