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现场安全技术及管理要点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7908565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现场安全技术及管理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工程现场安全技术及管理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工程现场安全技术及管理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工程现场安全技术及管理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工程现场安全技术及管理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现场安全技术及管理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现场安全技术及管理要点(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程现场安全技术及管理要点1.总则1.1.为进一步加强XXX项目部对现场安全管理的有效控制,切实解决目前工程现场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和薄弱环节,提高现场的安全管理水平,保证项目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依据国家、行业以及XX公司有关现场安全施工的标准、规程、规定、制度等制定本管理要点。1.2.本管理要点只是反映了现场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一部分工作,并不代替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全部内容,国家和XX公司现有的安全管理标准、规程、规定和办法还应严格遵守。2.现场安全管理通则2.1.施工单位在编制和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时,应当根据工程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对专业性较强的施工项目如:爆破、起重吊装、深基

2、础、地下坑池、高边坡、高层脚手架(包括整体提升架)、垂直运输设备(塔吊、升降机等)的拆装、建筑物(或构筑物)拆除以及结构复杂、危险性大的施工项目,应当编制专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有图纸、计算书和专项安全技术措施,进行专项审查和审批,并应重点加强监督检查管理。2.2.施工单位应该建立验收确认制度,对脚手架、井架、高支模、施工用电、垂直运输设备(塔吊、升降机等)、起重机和其他施工机械及各种安全防护设施,在施工现场安装后,应按规定进行检查验收。对外购的设备、设施和产品,在正式使用前,应按相关标准进行验收确认。2.3.施工单位应对参加施工的职工,根据不同工种和劳动条件发给符合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教会其

3、正确使用。2.4.从事施工作业的人员,应体检合格,并符合相应工种身体条件要求。2.5.工地在开工前应铺设整齐和足够宽度的硬化道路,不积水、不堆放构件、材料,保持经常畅通。2.6.行人、车辆等交通繁忙的交叉路口,应悬挂安全指示标牌。2.7.各种料具应按照总平面图规定的位置,按品种、分规格堆放整齐,标识明确。在施工过程中,应随完工随清理,拆除的模板、料具应码放整齐。2.8.在天然光线不足的作业场地、通道及用电设备的开关箱处,应设置足够的照明设备。2.9.工程现场应将施工作业区与生活区分开设置。2.10.工程应建立消防管理制度(包括消防预案)、动火审批制度和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办法。应按施工规模建立消

4、防组织,配备义务消防人员,并应经过专业培训和定期组织进行演习。2.11.工程现场应按照总平面图划分防火责任区,根据作业条件合理配备灭火器材。当工程施工高度超过30m时,应配备有足够扬程的消防水泵和必须保障畅通的疏散通道。2.12.各种气瓶应单独存放,库房应通风良好,各种设施符合防爆要求。在防火重点部位、场所以及禁止明火区域如需动火作业时,必须办理动火工作票,并采取可靠的隔离措施,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防止火花四溅引燃其它可燃物。在施工区域及生活区合理布置干粉式灭火机、1211灭火机、二氧化碳灭火机、沙箱、消防栓、消防水带等消防设施,并每月对消防器材进行检查,使之始终处于良好的可用状态。2.13.

5、工程应该按照作业条件,针对季节性施工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2.14.雨季施工应考虑施工作业的防雨、排水、防汛及防雷措施。傍山的施工现场做好防滑坡、塌方的工作和做好临时设施及脚手架等的防强风措施。雷雨季节到来之前,应对现场防雷装置的完好情况进行检查,防止雷击伤害。2.15.遇六级以上(含六级)强风、大雪、浓雾等恶劣气候,严禁露天起重吊装和高处作业。3.土石方施工3.1.基坑工程应贯彻先设计后施工,先支撑后开挖,边施工边监测,边施工边治理的原则。严禁坑边超载,严禁相邻基坑施工不防范相互干扰等做法。3.2.土方挖掘方法、挖掘顺序应根据支护方案和降排水要求以及土质情况进行,当采用局部或全部放

6、坡开挖时,放坡坡度应满足其稳定性要求,严禁任意改变放坡坡度或不放坡;坑(槽)沟边1m以内不得堆土、堆料,不得停放机械;雨季施工或长时间施工的边坡和坡顶应有防水设施和挡水设施,防止雨水渗向基坑。3.3.当基坑施工深度超过2米时,坑边应设置临边防护,作业人员上下应有专用梯道。当深基坑施工中形成立体交叉作业时,应合理布置人员、材料、土方运输通道,并设置防止落物伤害的防护设施。3.4.当基坑深度超过6米,又不能按照标准放坡时,可选用单支点和多支点的支护结构。支护结构的选型应考虑结构的空间效应和基坑特点,选择有利支护的结构型式。3.5.支撑安装必须按设计位置、要求进行,施工过程严禁随意变更。支撑的安装和

7、拆除顺序必须与设计工况相符合,并与土方开挖和主体工程的施工顺序相配合。分层开挖时,应先支撑后开挖;同层开挖时,应边开挖边支撑。支撑拆除前,应采取换撑措施,防止边坡卸载过快。3.6.从事石方爆破工程设计、施工的单位必须取得相关资质证书,按照批准的允许经营范围并严格遵照爆破作业的相关规定进行。4.高处作业4.1.凡超过高度2米的作业一律被称作高空作业。凡高空作业,必须按照规定设置安全网,安全网的张挂形式根据具体工程项目实际情况,在安全技术措施中明确。高处作业人员必须进行身体健康检查,不适合高空作业人员一律不得从事高空作业;高空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带,在安全设施不完善时必须挂牢安全带。4.2.高处作

8、业的安全技术措施应在施工方案中确定,并在施工前完成,最后经验收确认符合要求。在高处危险区域施工时,提前完善工作区域的安全设施,提前布置安全水平绳、安全网、速差防坠器、攀登自锁器等安全防护设施。高处作业的平台、走道、斜道等装设1.2米高的防护栏杆和18厘米高的挡脚板,或设防护立网。坝顶、屋顶等临空边沿,必须设置安全防护栏杆。4.3.遇有六级及以上大风或恶劣气候时,停止露天高处作业,在霜冻或雨雪天气进行露天高处作业时,首先对霜雪清理,采取在爬梯口加草包或麻袋片的防滑措施。5.临边和洞口防护5.1.工作边沿无维护设施或维护设施高度低于800毫米时,必须设置防护设施,如:基坑周边,尚未安装栏杆或拦板的

9、阳台及楼梯段,框架结构各层楼板尚未砌筑维护墙的周边,坡形屋顶周边以及施工升降机与建筑物通道的两侧边等都必须设置防护栏杆。归结为一句话叫做“有边必有栏”5.2.在现场所有平面上的孔与洞口上必须设有临时或永久的孔洞盖板,盖板的强度必须经过计算,满足安全要求;对较大的孔洞周边或不宜设置盖板的孔洞可用栏杆封闭,但要用可靠措施防止孔洞坠物。包括因施工工艺形成的深度在2米及以上的桩孔边、沟槽边和因安装设备、管道预留的洞口边等。墙面处的竖向洞口(如电梯井口、管道井口),应设防护栏杆或固定栅门。归结为一句话叫“有孔必有盖、或有孔必有栏”。6.攀登作业6.1.用于登高和攀登的设施应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确定,攀登用具

10、必须牢固可靠。6.2.大量人员上下的垂直交通,除采用电梯外,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设置马道,人员从马道上下,不得攀登脚手架以及任意利用升降机架体等施工设备进行攀登上下。7.交叉作业7.1.交叉施工不宜上下在同一垂直方向上作业。下层作业的位置,宜处于上层高度可能坠物半径范围以外,当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置安全防护层。无法错开的垂直交叉作业,层间用双层脚手板搭设可靠的安全隔离层,竖向用密目安全网封闭。7.2.各种拆除作业(如钢模板、脚手架等),上面拆除时下面不得同时进行清整。7.3.建筑物的出入口,升降机的上料口等人员集中处的上方,应设置防护棚。防护棚的长度不应小于防护高度的物体坠落半径的规定。当建筑外侧

11、面临街道时,除建筑立面采取密目式安全立网封闭外,尚应在临街段搭设防护棚并设置安全通道。8.脚手架8.1.施工单位必须建立脚手架使用管理制度。各种脚手架应根据建筑施工的要求选择合理的构架形式,并制定搭设、拆除作业的程序和安全技术措施,当搭设高度超过免计算要求的搭设高度时,必须按规定进行设计计算。脚手架在搭设前必须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搭设中必须遵守搭设规定,使用前必须进行验收和使用安全交底,使用中加强监督检查。8.2.对脚手板的使用要求:A.木脚手板厚度不得小于50mm,板宽宜为200300mm,两端应用镀锌钢丝扎紧。材质不得低于国家等材标准的杉木和松木,且不得使用腐朽、劈裂的木板。B.各种形式金属

12、脚手板,单块重量不宜超过0.3kN,性能应符合设计使用要求,表面应有防滑构造。C.脚手板必须按脚手架宽度铺满、铺稳,脚手板与墙面的间隙不应大于200mm,作业层脚手板的下方必须设置防护层。脚手板的两端必须同支撑杆进行牢固绑扎,防止出现探头板。8.3.脚手架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A.结构用脚手架禁止用木脚手架或竹脚手架作为支撑;砌筑用脚手架、安装用脚手架、装修用脚手架可以用木脚手架或竹脚手架,但脚手架材料钢木杆件不得混用。B.不论是采用那种脚手架形式,脚手架必须是双排以上,单排脚手架禁止使用。C.脚手架搭设必须符合规定要求。立杆、水平杆、斜撑或剪刀撑材质、直径、间距等必须符合规定要求,一般情况下,最大间距不得大于2米。D.结构、砌筑、装修、安装用脚手架的外皮架应沿全高设置纵向和横向剪刀撑,纵向剪刀撑于水平面夹角不得大于60度。E.结构、砌筑、装修、安装用双排或多排脚手架,必须及时与混凝土框架或墙体进行可靠拉结,不能进行可靠拉结时应用杆件支撑,或用钢丝绳与地面固定点拉结,防止脚手架倾倒。特别注意砌筑、装修、安装用脚手架上的堆载不得超过规定要求。F.在通道上的砌筑、装修、安装脚手架,首层水平杆的高度一般情况为2米,以方便行走。通道外可适当加强。通道上方有人作业处应采取隔离措施。G.附着升降脚手架的架体结构和附着支撑结构应进行设计计算。荷载标准值应分别按使用、升降、坠落三种状况确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