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资生堂的企业文化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7908562 上传时间:2023-12-0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日本资生堂的企业文化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日本资生堂的企业文化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日本资生堂的企业文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本资生堂的企业文化(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資生堂:企業文化一、資生堂的基本情況資生堂株式會社是日本化妝品界的領軍企業,創立於1872年,至今已有139年的歷史。明治維新後不久,福原有信在東京銀座開辦了日本第一家西式藥房,取名資生堂,除了賣藥也提供各種生活用品。1888年,資生堂成功研製出全日本的第一瓶牙膏,迅即取代了當時流行的洁牙粉;1897年創制出突破性的美顔护肤化妝水,從此開始化妝品事業。1923年,資生堂開始建立全日本的連鎖銷售網路,所有經銷商都要經過相關訓練,以確保服務品質。1927年,資生堂改組爲股份公司並上市。多年來,資生堂堅持按照自己的特長做企業,以其優秀的品牌效應不斷拓展市場,成爲銷量排名亞洲第一、全世界前五位的化妝品

2、企業。目前資生堂的産品暢銷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2007年的銷售總額約爲7200億日元。1981年資生堂開始進入中國,最初是在友誼商店、北京飯店等大型商場、飯店銷售約60個品種的化妝品、香皂、牙具等産品。自1983年開始,經過與北京麗源化妝品公司的4次技術合作,于1991年成立了資生堂麗源化妝品公司,1994年推出專爲中國消費者設計的品牌“歐珀萊”。資生堂追求在中國長遠發展,在中國時尚业變化最快的上世紀90年代,很多廠家拼命拓展銷售渠道炒作品牌時,資生堂堅持腳踏實地,把高品質、高形象、高服務作爲一貫宗旨。1998年,資生堂與中信華東集團合作成立上海卓多姿中信化妝品公司。2003年,資生堂(中

3、國)投資有限公司在上海成立,作爲資生堂的中國總部,統籌管理資生堂在中國的化妝品事業。二、資生堂的企業文化資生堂始終堅持以文化來打造企業,融合東方美學、西方科研及商業技巧,形成了引領潮流的創新精神。創始人福原有信根據易經中“萬物資生,乃順承天”之句爲企業取名“資生堂”,使其從誕生起就有不可剝離的企業文化。資生堂第二代傳人福原信三是著名攝影家,曾留學歐洲的他將當時西方前衛的美學思想和設計觀念引入資生堂,從産品到形象都發生了根本變化,使資生堂真正成爲知名的化妝品品牌。1953年起,福原信三之子福原義春作爲熟讀中國古代典籍的學者和有著多種興趣愛好的雅士,以精細愛心來經營企業,打造了企業的極致管理,使資

4、生堂成爲全球著名品牌,先後出版多元价值經營時代、文化資産的經營、我的多軌人生等數十部著作。資生堂歷代領導者繼承了家族文化傳統和創新精神,堅持以經營文化來經營企業、以經營藝術來經營産品,形成了資生堂文化的獨特基因。1921年資生堂就確立了品質本位、互惠互利、消費者、堅持、德義尊重“五大主義”,使之成爲企業的基本理念和行爲規範。品質本位主義指商品品質是企業的生命,要把品質做到最完善;互惠互利主義就是不僅僅以企業獲得利潤爲目標,消費者、合作夥伴、所有員工都應該得到實際利益,達到共贏;消費者主義就是時刻傾聽消費者的意見,按照消費者的想法去研究開發;堅持主義是指面對經濟環境的不斷變化,要在最擅長的化妝品

5、行業中不斷完善自己,做好本行;德義尊重主義是講究道德,重信譽守合約。這“五大主義”被公認爲資生堂成就百年老店的基石。資生堂十分重視通過文化向世人倡導美的理念,引導時尚潮流,提出了“資生堂的目的就是美、健康、和平”,使“美一瞬,美一生”的理念傳遍世界。1919年起讓青年藝術家無償在資生堂總店設立畫廊陳列作品,至今已有90年歷史,共承辦展覽3000多場,展示過5000多位藝術家的作品,成爲東京的文化地標。1924年創辦資生堂月報,主張“東西方文化兼收並蓄”,後改爲花椿月刊,並成立了花椿俱樂部。刊物內容豐富,包括化妝品行業最新动态,本土及海外潮流資訊、時裝和旅遊藝術,並刊載當代著名作家的作品,開展“

6、花椿公募詩”活動,對現代日本詩壇産生了很大影響。花椿還是入選全球雜誌TOP排行榜的唯一商業刊物,連同龐大的花椿俱樂部已成爲資生堂的最佳文化載體。資生堂經過上百年的經營實踐認識到企業文化對於企業經營管理的極端重要性,認爲企業文化是繼人才、物資、資金之後的第四經營財産,是創造企業獨特價值的源泉。福原義春於1999年提出了“文化資本”的概念。他認爲文化性的創造支援著經濟,文化發揮著資本的作用;資生堂通過在企業經營中融入文化活動,不僅加強了與文化的聯繫,更深化了與社會的聯繫,進而提高了公司的形象,推進了公司的發展,這個發展必將帶來新的文化积淀。1990年,資生堂成立了企業文化部,專門推進本企業的文化事

7、業。福原義春在回憶這一段經歷時說:“正如企業設有管理人員的人事部、管理資金的財務部以及從事物資運作的工廠管理部門一樣,我認爲理所當然應該設立確認、應用、積蓄企業內部文化以及管理未來文化發展方向的部門。”他還談到,這個創意引起了媒體的極大興趣,不但認爲具有先見之明,還提出今後所有企業都應該設立這樣的部門。企業文化部是一個積蓄企業文化,將其應用於企業內部經營並且管理、檢驗這個文化積蓄過程的部門,同時還是企業與藝術家和文化團體聯繫的紐帶。由此將社會上體現于藝術文化活動中的新的價值觀吸納到公司的管理之中,可以爲公司引進新的感覺、新的活力。爲了加強企業文化管理,資生堂專門建立了資生堂會館、資生堂藝術館、資生堂企業資料館,收藏和保管通過資生堂畫廊進行藝術文化支援活動中收集到的藝術品和大量宣傳品、商品包裝設計,負責管理所有的企業資料,將資生堂對美的追求作爲企業文化遺傳基因之一保留下來。設有50多人的企業文化部負責花椿月刊的編輯出版和資生堂畫廊、資生堂會館、資生堂藝術館、資生堂企業資料館的管理,並負責組織舉辦現代詩歌花椿獎、資生堂藝術贊助活動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