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纪律探讨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7908445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堂纪律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课堂纪律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课堂纪律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课堂纪律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课堂纪律探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堂纪律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纪律探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谈课堂纪律对教学的作用摘要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经常地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使他们有勤奋学习的意识。提高他们对课堂纪律重要性的认识,懂得要提高学习成绩,就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课堂纪律的道理,这是促使学生上课认真听讲的重要方面。关键词:课堂纪律 教学质量 思想工作 正面教育 循序渐进 连贯性 完整性良好的课堂纪律是保证顺利进行教学的重要条件。要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四十五分钟的效率,就必须有一个良好的课堂纪律。否则,提高教学质量就是一句空话。这里,就这方面谈一些我本人的看法。掌握特点,把工作做在前面课堂纪律的好坏,首先与学生的思想状况、学习积极性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

2、经常地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使他们有勤奋学习的意识。提高他们对课堂纪律重要性的认识,懂得要提高学习成绩,就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课堂纪律的道理,这是促使学生上课认真听讲的重要方面。一、照顾学生间的差距。在课堂上不守纪律的学生,常常是接受能力强或是听不懂课的学生。如果教师的教学忽视了这个情况,就会造成接受能力强的同学感到教师讲得太慢“吃不饱”,表现得不耐烦,不愿意听讲;而基础差的同学则感到老师讲得太快“吃不了”思想开小差。因此老师要注意学生间的差距,针对他们的实际水平,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努力解决这个矛盾,使基础好的同学吃得饱,基础差的同学逐步赶上去。二、注意教学每个环节。课堂纪律不好,往往是从某些教

3、学环节的小事情开始的。教师要预防可能发现的一些事情。比如:为了预防学生文具准备不齐,临时向学生借而影响纪律,教师就应该经常查看学生的学习用具带齐没有。为了预防上课开始时学生不能立刻安静下来,注意力不集中而影响听课,教师应该经常告诉学生,下课十分钟不宜做剧烈的运动,预备铃一响,就应该进教室坐好,准备上课所用的用具。三、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观状态可能是错综复杂的。如有的学生在家里受到父母的指责或家庭中发生了意外的事情;或在前一天晚上看了电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引起回忆以致上课时不能注意听讲。如果教师深入学生实际,做有心人,就可以及时启发教育,克服学生的主观因素所造成的消极影响。四、

4、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小学生的无意注意仍然占有一定的地位。任何新鲜事物的出现,都会引起他们的注意。比如大风把门吹开了,走道里的响声,教室周围的环境都会引起学生的注意,所以,教师除了应该考虑那些会分散学生听课的事物外,还必须加强对学生意志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认真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常常可以发现,同一个班级,同样一个学科,由于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水平不一样,课堂纪律就明显不同。即使同一位教师,由于其备课、讲课认真与否,课堂纪律也不会相同。这个事实说明,课堂纪律的好坏。与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水平关系十分密切。一、备课要认真。有时课堂纪律不好,就是由于教师没有认真备课所引起的。教师对教材内容不

5、熟,上课时经常看一眼,讲一句,妨碍了教师与学生间的联系,缺乏对班级学生的照顾,使少数同学有机可趁,而违反课堂纪律。二、讲授要得法。学生在课堂上不注意听讲,仅仅认为是学习不认真所致,这是不全面的。实际上,学生在课堂上听课情绪怎样?是检验教师讲课质量的一面镜子。“教学”顾名思义,是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这就是说,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应该让学生参加到教学中来,尽量让他们动口、动脑、动手,学生在课堂上处于紧张的学习状态,怎么会“分心”呢?三、方法要多样。一般的说,直观具体的事物,生动活泼的目标,形式新颖、色彩鲜艳的对象,最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年龄越小,这个特点越明显

6、。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方法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运用多样、形象化的教学方法,尽可能采用实物、图片,幻灯、网络等直观教学方法,那些书上看不懂、嘴里讲不清的,通过形象化教学,往往能一目了然,而且概念清晰,记得牢,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讲究方法,善于维持课堂纪律课堂纪律不好,应如何去维持呢?这也是大有讲究的。善于维持,就能收到事半功倍人效果。相反,不仅不能安定好课堂教学纪律反而使课堂纪律越来越糕。一、保证教学正常进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有的教师经常用语言维持课堂纪律,我们不反对在课堂上提醒、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但是这种千篇一律的方法往往收效不大,是不足取的。教师在讲述教材中夹杂着

7、与教学内容提无关的语言,会破坏讲述教材的连贯性和完整性,也要影响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有经验的教师,对课堂上不守纪律的学生,常常是用目光提示他们不要违反课堂纪律,或是一面讲授一面走近他们的身旁,使他们感到教师已经发现自己违反课堂纪律,或是有意将讲课的声音放低一些,采取声缓而语重的方法讲课,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甚至还可以运用突然停止讲课,引起学生注意的方法来维持课堂纪律。二、坚持表扬为主的原则。课堂教学实践表明,采取正面教育,表扬那些守纪律的同学,使违反纪律的学生受到教育,向守纪律的同学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即使课堂秩序比较乱,需要停止讲授,组织一下教学,那也应该运用正确的方法。否则,弄

8、得不好会事与愿违,适得其反。三、处理好偶发事件,有时也可能偶而发生使课堂难以进行下去的情况,象两个学生在课堂上吵架了。怎么办?在的教师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去帮助他们弄清是非,往往是时间花去不少,而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学生年幼,克制力较差,好胜心强,当他们在气头上是难以劝解好的,一般地说,碰到这种情况,教师不要就事论事,急于弄清是非,应该启发他们的自学性,告诉他们,几十位同学都在等着老师上课,谁就是受了点委屈,也不应该耽误大家上课。下课以后老师一定帮助你们弄清是非。当然,也可能是他们还不服气。这时,还应该寻求其它的办法,如采用全班朗读课文的方法,使他们的声慢慢地小下来。总之,教师要善于处理好这些偶发事件,切忌在课堂上与学生“顶牛”这样做,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造成不会好的影响,越弄越僵,使整个四十五分钟泡汤,这样的教训在实际工作中不是有的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