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专项训练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7908232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1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专项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文言文专项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文言文专项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文言文专项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文言文专项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言文专项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专项训练(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言文专项训练一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 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 之 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注:逆:违抗 不信:不诚实,不可靠。 1。解释加点词语食长 然 皆 故遂 子走2。翻译句子1天帝使我长百兽2子以我为不信3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今 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3。一词多义1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 )2故遂与之行( )3兽见 之 皆走( )4辍耕之垄上( )4。从这则寓言可概括出的成语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5。从中概括出这则

2、寓言的寓意 : 。6。请写出与这个故事意思相同或相近的成语或四字词语:二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吐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注:菱:即菱角。 仕:做官。1。解释加点词语 啖 并 或 欲 2。翻译句子北人生而不识菱者其人自护其短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前山后山,何地不有3。请为上文概括中心:三 歧路亡羊(2003年常德)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子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

3、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1用现代汉语解释加点的词语。亡一羊()既反() 奚亡之( )2解释下面的之字。杨子之邻人亡羊()又请杨子之子追之()何追者之众()亡之矣 ()奚亡之()吾不知所之 ( )3找出本文中的一个通假字。()通(),意思是( )。找出本文中的一个倒装句。(),正常语序应为4补出省略的成分。 既反,( )问:获羊乎?( )曰:亡之矣。5。翻译。(2分)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译文:6本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答: 。四自相矛盾楚人有卖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

4、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1用现代汉语解释加点的词语。誉之曰()以子之矛() 或曰( ) 何如()夫不可() 同世而立( )2判断下了说法的正误。楚人有卖盾与矛者。这是一个判断句。 【 】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之起了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 】 于物无不陷也。这是一个双重否定句。 【 】物莫能陷也和陷子之盾中的陷字,均解释为刺,刺穿。【 】3。从中概括出这则寓言的寓意 :。五 劝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注】木直中绳:木

5、材笔直,合乎墨线。輮:烤。其曲中规:木材的弯度合乎圆的标准。虽有槁暴:槁暴,太阳晒。挺:挺直。日参省乎己:每天检查反省自己。1用现代汉语解释加点的词语。学不可以已()取之于蓝() 水为之() 虽有槁暴()輮使之然() 故木受()2翻译下面的句子。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找出本文中的一个通假字:()通()意思是( )。六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竟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选自陶弘景答谢中书书)注释:欲界:佛教所谓的三界之一,这里实指人间。

6、康乐:谢灵运,袭康乐公,世称谢康乐。与:参与,即置身其中。奇:山水的奇妙。(1)下面对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古今共谈(一起谈论)B夕阳欲颓(正要落山)C五色交辉(交相辉映)D晓雾将歇(将要散尽)(2)本文虽未提到所描绘的究竟是何处之景,但我们仍可从文中景色的清丽明净看出作者所描绘的是的山水之美。作者在写景时,先写 ,后写 ,以衬 ;从时间上看,既有之景,又有之景,层次极为分明。(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中的乱鸣所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乱鸣在整个场景描写中有何作用?(4)作者对所见之景的直接评价为 换为四字短语应是(5)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有四个字与本文中沉鳞竟跃所用修辞方法相同,所描绘的景

7、观相似,那就是 七床头捉刀人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圭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注释:魏武:曹操。形陋:指形不高大,貌不威严。捉:握。(1)下面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魏武将见匈怒使使崔季硅代 B 既毕,令间谍问群响毕绝C 魏武将见匈奴使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D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2)翻译下面句子。不足雄远国 翻译:(3)曹操为什么不亲自召见匈奴使者?(4)匈奴使为什么被杀?(5)这个小故事中,作者塑造了一个什么形象的曹操?八 石崇与王恺争豪石

8、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世罕其比。恺以示崇,崇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恺既惋惜,以为疾已之宝,声色甚厉。崇曰:不足恨,今还卿。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条干绝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恺许比,甚众。恺惆然自失。(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注释:舆服:车辆、冠冕和服装。铁如意:搔背痒的工具,一端做成灵芝形或云叶形,供观赏。卿:此处为对对方的称谓。条干:枝条树干。如恺许比:同王恺那棵珊瑚树差不多相等的。惘然:失意的样子。1用现代汉语解释加点的词语。(1)并穷( )绮丽,以饰舆服( )(2)尝以( )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

9、(3)世罕其比( )2。回答下列问题(1) 文章通过一略一详两件事来写石崇与王恺争豪,请各用三个字概括。答: (2) 从哪些描写可以看出王恺的珊瑚世罕其比?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 王恺在珊瑚被击碎后,为何声色甚厉?(4) 联系后文,我们从石崇击碎珊瑚的举动中,可以看到他怎样的性格特点?(5) 文章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状? 九大抵现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注:漫浪:随随便便急:要紧1。解释加点的词。可以有得 其义自见 自晓其义 2。读书要分哪两步进行?怎样才算达到了要求呢?(请用文章原句回答)3。作者在三到中,强调了的重要,这是因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