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教育信息化指南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7908090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50.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教育信息化指南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江苏省教育信息化指南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江苏省教育信息化指南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江苏省教育信息化指南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江苏省教育信息化指南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教育信息化指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教育信息化指南(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1江苏省教育信息息化建设指南南(试行)江苏省教育厅目 录前 言 3一、建设目标4二、建设原则5三、建设内容5四、师生发展7(一)学生发展展7(二)教师发展展8五、应用服务10(一)统一认证证与门户服务务10(二)教学应用用服务11(三)管理应用用服务11(四)研训应用用服务12(五)生活应用用服务13六、数字资源13(一)建设趋势势13(二)资源类别别14(三)资源来源源15(四)建设要求求15七、基础设施16(一)校园网16(二)数据中心心17(三)终端118(四)多媒体教教室19(五)计算机教教室19(六)教师研训训室20(七)录播教室室21(八)其他数字字化环境21八、保障机制22(

2、一)组织架构构22(二)信息化领领导力建设22(三)资金投入入23(四)人员培训训23(五)制度建设设24前 言教育信息化是教教育现代化的的重要组成部部分,是全面面实施素质教教育、提高教教学质量的重重要手段,是是缩小教育差差距、促进教教育水平均衡衡发展的重大大举措,对深深化教育教学学模式改革、创创新人才培养养模式具有重重要作用。国国家中长期教教育改革和发发展规划纲要要(20100-20200年)明确确提出要加快快教育信息基基础设施建设设,强调“加加快终端设施施普及,推进进数字化校园园建设,实现现多种方式接接入互联网”。教教育信息化十十年发展规划划(20111-20200年)把数数字化校园建设列

3、列为重要工作作,在学校信信息化能力提提升行动中,明明确提出制订订中小学校、幼幼儿园和中等等职业学校数数字化校园建建设基本标准准,推动数字字化校园达标标建设。中小学数字化校校园建设顺应应信息时代的的发展要求,能能推动教育教教学模式的变变革,提高教教学的质量和和管理的效率率,为教师和和学生的全面面发展创设良良好的信息化化支撑环境,已已成为学校教教育信息化发发展的阶段性性标志。数字字化校园建设设是区域教育育信息化建设设的基础,也也是衡量区域域教育信息化化建设水平的的重要依据。江苏省教育信信息化建设指指南的制定定旨在规范和和促进数字化化校园建设,确确立数字化校园建设目目标和重点建建设内容。同同时也为国

4、家家教育行政部部门编制数字字化校园建设基基本标准做奠奠基性工作。一、建设目标数字化校园是以以信息技术为为基础,通过过对校园的基基础设施、教教学资源和教教育活动进行行数字化改造造而构建的信信息化环境。数字化校园具有资源丰富、多种应用系统集成、相关业务高度整合等特征,其宗旨是通过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优化教学、教研、管理和服务等过程,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构建学习共同体,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促进师生全面发展。数字化校园建设设要以促进学学习方式和教教育模式创新新为核心,建建设目标如下下:实现校园环境数数字化改造。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基础

5、设施(网络、终端、教室等)、资源(图书、讲义、课件等)到活动(学习、教学、研究、管理、生活等)的数字化。实现信息系统互互联互通。拓拓展现实校园园的时空维度度,实现各种种应用系统互互联互通;建建设网络应用用环境,实现现校园宽带网网络全接入、全全覆盖;促进进优质数字资资源的建设、应应用和共享,每每个班级都享享受到优质数数字资源;打打造网络学习习空间,实现现家庭与学校校、教师与教教师、教师与与学生、学生生与学生的网网络连通。实现学习方式和和教育模式创创新。促进信信息技术与教教育教学主流流业务的融合合,实现学习习方式和教育育模式的变革革和创新;支支持学校服务务与管理流程程优化与再造造,提升决策策水平与

6、管理效率;优化师生交流流方式,培养养师生信息化化生存能力,实实现师生全面面和谐发展。二、建设原则突出信息技术与与教育的全面面深度融合。教育信息化的核心理念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数字化校园建设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主流业务的深度融合,实现教育教学、教育管理和服务的信息化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坚持以教育信息息化应用创新新为核心。数数字化校园建设应应贯彻应用驱驱动的基本原原则,从学校校信息化教学学与管理应用用需求出发,整整体科学规划划,有计划地地组织实践。学学校应根据自自身的条件和和发展目标,突突出学校在教教学与管理信信息化某些方方面的应用创创新,打造特特色鲜明的数数字化校园。强

7、调教育云服务务模式的应用用与推进。数数字化校园建设应应总体规划,整整体设计,相相互协调。要要充分依托中中央、省、地地市等部署的的教育云公共共服务,提升升学校信息化化能力。三、建设内容数字化校园的系系统构架如示示意图所示,其其建设内容包包括四个方面面,分别是师师生发展、应应用服务、数数字资源和基基础设施。为为了实现数字字化校园建设与与应用的可持持续发展,还还需要相应的的保障机制。在在实际建设过过程中,要综综合考虑各个个方面的建设设内容,分阶阶段、有重点点地整体推进进。数字化校园系统统架构示意图图师生发展:师生生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的核心,也是是服务的对象象。数字化校园建设过过程中要突出出培养教师的

8、的信息技术应应用能力、信信息技术环境境下创新教学学的能力,学学生的信息技技术素养和信信息技术环境境下的学习能能力。应用服务:应用用服务是数字字化校园建设的的窗口,是实实现学校教学学、 管理、教研研、生活等教教育活动信息息化的重要保保障。应用服服务体系建议议采用“云服服务”建设模模式,支持各各种教育教学学业务信息通通畅、高速互互访和有效整整合。数字资源:数字字资源是数字字化校园建设的的重点,丰富富的数字化资资源是学校开开展信息化教教学的基础和和条件。数字字化校园建设要要加速优质教教育资源的建建设和应用,并并广泛整合外外部环境中的的各种优质资资源。基础设施:基础础设施是数字字化校园建设的的基础和外

9、显显形式,包括括校园网、终终端、数据中中心和各种数数字化环境(如如多媒体教室室、计算机教教室等),为校园园信息化应用用服务提供硬硬件支持。保障机制:保障障机制是上述述四个方面数数字化校园建设内内容顺利完成成的重要保证证,也为数字字化校园建设的的可持续发展展提供必要支支撑,包括组组织架构、信信息化领导力力建设、资金金投入、人员员培训、制度度建设等方面面。四、师生发展 数字化校校园环境为新新的教学理念念、教学模式式的产生奠定定了基础。学学与教产生革命性性变革,信息息技术与教育育教学实现深深度融合,取取决于师生在在信息化条件件下的学与教教过程中思想想与行为的发发展与变化。师师生发展的重重点是:教师师

10、全面提升信信息化教学能能力,学生全全面提升信息息化学习能力力。 本指南从学学习态度与思思想意识、学学习方式与技技能、社会责责任三个方面面对学生发展展要求进行规规定;从工作作态度与思想想意识、教学学理念方法与与技能、社会会责任三个方方面对教师发发展要求进行行规定。(一)学生发展展学习态度与思思想意识1. 具有正确的信息息意识,能够够准确评价信信息,对运用用信息技术持积积极态度;2. 具有利用信息技技术进行创新新性学习的意意识;3. 具有利用信息技技术解决学习习和生活中实实际问题的意意识。学习方式与技技能1能利用网络络获取、储存存、评价和应应用数字化学学习资源;2能利用常见见媒体终端进进行随时随地

11、地的学习、交交流和分享;3能在教师的的指导下,应应用信息技术术灵活开展自自主学习、合合作学习与探探究学习;4能提出问题题、分析问题题,并尝试应应用新技术解解决问题;5能利用多种种信息技术工具具与教师、同同学、家长、学学科专家进行行交流;6能利用信息息技术改进学学习方法,提提高学习效率率;7能正确使用用信息技术及及设备,初步步具有应对系系统中常见错错误的能力。社会责任1.能安全、合合法和负责任任地使用信息息技术,尊重重知识产权和和公民的基本本信息权利;2.能理解与信信息技术相关关的道德、文文化和社会问问题;3.掌握网络基基本礼仪,学学做合格的数数字化公民,并并能引导他人人做合格的数数字化公民。(

12、二)教师发展展工作态度与思思想意识1.能认识到信信息技术对于于教育教学改改革的重要意意义和作用;2.具有主动引引导学生利用用信息技术进行行更好的学习习与生活的意意识与态度;3.具有在教学学中开展信息息技术与课程程整合、进行行教学改革研研究的意识;4.具有关注新新技术发展并并尝试将新技技术应用于教教学的意识;5.具有利用信信息技术进行行终身学习的的意识与态度度。教学理念、方方法与技能1.能利用信息息技术获取新新的教学理念念与方法;2.能进行信息息技术环境下下的教学设计计;3.能获取、加加工和集成数数字化教学资资源,支持课课堂教学;4.能利用网络络教学平台开开展混合式教教学;5.能利用网络络参与校

13、本和和区域教研活活动;6.能利用信息息技术对教学学资源、教学学活动、教学学过程进行有有效的管理;7.能利用网络络与学生、家家长、同事、教教学管理人员员、学科专家家、行业领域域专家等进行行交流;8.能应用信息息技术开展对对学生的评价价和对教学过过程的评价;9.能正确使用用常见的信息息技术设备,具具有应对系统统中常见错误误的能力。社会责任1. 能安全、合法和和负责任地使使用信息技术术,尊重知识识产权和公民民的基本信息息权利;2. 能向学生示范并并传授与信息息技术利用有有关的法律法法规知识和伦伦理道德观念念;3. 利用信息技术帮帮助全体学生生平等地享有有更多优质教教育资源;4. 掌握网络的基本本礼仪

14、,学做做合格的数字字化公民,并并能引导他人人学做合格的的数字化公民民;5. 尊重信息社会公公民的基本权权利。五、 应用服务应用服务是基于于软件应用系系统提供的信信息化服务。数字化校园中的应用服务体系包括统一的认证与门户服务、教学应用服务、管理应用服务、教研应用服务和生活应用服务。软件应用系统的的建设主要有有两种模式,分分别是云服务务模式和自建建模式。云服服务模式即基基础设施和应应用平台的规规划、设计、开开发部署和维维护由上级部部门负责,学学校只负责应应用;自建模模式即由学校校负责规划、设设计、建设和和维护以及应应用,部署在在学校数据中中心,通过信信息交换的方方式与外部联联通。具有通用流程、高高

15、度共享需求求的系统,如如资源平台、管管理平台等,建建议采用云服服务模式:具具有本校办学学特色的软件件、高占用带带宽的平台,建建议采用自建建模式。应用用系统设计与与建设要遵循循国家和行业业相关标准,应应用系统之间间要有效集成成,实现区域域数据共享。学学校可根据本本指南对应用用服务的规定定,决定采用用云服务模式或或自建模式。(一) 统一认证与门户户服务 统一认认证与门户服服务是指支持持全局统一用用户管理与认认证,提供综综合信息集成成环境的信息息化服务,建建设要求如下下: 1.提供全局局统一的用户户管理和用户户认证服务,支支持用户安全全、便捷的应应用各种信息息服务; 2.提供单点点登录服务,支支持用户一次次登录即可在在有效期间内内访问任何已已经授权的应应用系统;3.提供综合信信息门户服务务,支持用户户个性化设置置各种信息资资源和应用服服务。(二) 教学应应用服务教学应用服务是是指支持教师师备课、教师师教学、学生生学习等各种种教学活动开开展的信息化化服务,建设设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