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习题(含答案)(DOC 7页)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7907976 上传时间:2024-01-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鉴赏习题(含答案)(DOC 7页)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古诗鉴赏习题(含答案)(DOC 7页)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古诗鉴赏习题(含答案)(DOC 7页)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古诗鉴赏习题(含答案)(DOC 7页)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古诗鉴赏习题(含答案)(DOC 7页)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诗鉴赏习题(含答案)(DOC 7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鉴赏习题(含答案)(DOC 7页)(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轮复习测试古诗鉴赏 (一)16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注!注沧州,水边;陆游晚年退居山阴鉴湖边的三山村。(1)词人的“关河梦”指的是什么 答: (2)请结合全词,赏析“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一句的佳妙。 答: (二)16阅读下面这首菩萨蛮,回答(1)(2)两道小题。(6分)菩萨蛮 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注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注似月,皓腕凝霜雪注。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注:合:应当。垆边人:酒家女。霜雪:形容女子手腕白皙。 (1)简要概

2、括:词中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江南好”(3分) 答:_ _ _ (2)客居他乡的人总是为思乡之情所苦,这首菩萨蛮却写道:“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试分析这两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分)答:_(三)16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霜天晓角 题采石蛾眉亭【南宋】 韩元吉 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 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试问谪仙何处青山外,远烟碧。 【题采石蛾眉亭】采石,即采石矾,在今安徽省当涂县附近,古代历来是防守长江的要地, 南宋时,宋、金交界的军事重地。 (1)请在下面的横线上补上恰当的内容。 (2分) 韩元吉的词风与辛弃疾很接近:雄浑、豪放。我们在高

3、中阶段曾学过辛弃疾的 _;韩元吉词“试问谪仙何处”中的“谪仙”是指唐代诗人 。 (2)这是一首即景抒情的小令,作者将夹江对峙的二梁山比作“两蛾”。请根据上下文简析“天际两蛾凝黛”中“凝”字运用的妙处。 (3分) _(3)虚实结合是这首词的特色,请就这一特色赏析“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3分) _(四)16阅读下面诗歌,完成文后两题(6分)春 山 夜 月于良史春山多胜事, 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 弄花香满衣。兴来无远近, 欲去惜芳菲。南望鸣钟处, 楼台深翠微。 诗中起提纲挈领、统率全篇作用的句子是哪两句为什么(2分)答:_ _ _前人认为“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两句最为精妙,你认为“精妙

4、”体现在何处谈谈你的理解。(4分)答:_ _ _(五)16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柳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咏柳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依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注:断肠天:指繁花似锦的春日。断肠、销魂。(1)两首咏柳诗中,李诗以柳自喻,曾诗以柳喻人(喻指社会上的某种人),请简要分析两首诗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2分)答:_(2)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李诗中“逐”字和曾诗中的“依”字在诗中的表达效果。(4分)答:_(六)1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文后问题。(6分)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 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5、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馀钟磬音。陆机在文赋中说:“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意思是“警策”句应居于关键之处,揭示主旨。这首诗中的“警策”是哪两句并说说理由。答: (七)16阅读下面的唐诗,按要求答题。(6分)王昌龄送魏二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1)请简析本诗的写景特点(3分) 答: (2)请分析“忆”字在本诗的妙用(3分) 答: (八)1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水槛遣心二首(其一)杜甫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澄江平少岸 ,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 ,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 ,此地两三家 。注此诗作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时期。轩:长廊。楹:柱子。赊:远。填空:(分)这是一首描写歌咏自然景物的诗歌,根据景物描写可以判断,诗人写的是 时令的美丽景物。作者通过这些景物描写,写出了的草堂环境;表现了诗人的心情。中间两联是写景的典范,请具体分析其艺术手法。(3分) 答: _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