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非正式群体与安全生产(最新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7907975 上传时间:2022-09-2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2.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群体、非正式群体与安全生产(最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群体、非正式群体与安全生产(最新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群体、非正式群体与安全生产(最新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群体、非正式群体与安全生产(最新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群体、非正式群体与安全生产(最新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群体、非正式群体与安全生产(最新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群体、非正式群体与安全生产(最新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群体、非正式群体与安全生产(最新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安全管理)单位:姓名:日期:编号:AQ-SN-0742安全管理Safety Management安全管理理论XXX图文设计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安全管理 | Safety Management安全管理理论群体

2、、非正式群体与安全生产(最新版)说明:安全管理是企业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综合性的系统科学。安全管理的对象是生产中一切人、物、环境的状态管理与控制,安全管理是一种动态管理。可以下载修改后或直接打印使用(使用前请详细阅读内容是否合适)。1. 群体的凝聚力与安全生产由两人以上组成并以一定方式的共同活动为基础结合起来的集合体,称为群体。亦即具有共同目标,心理上互相依附,行为上交互作用、互相影响,情感上具有集体意识和归属感的一群人。如家庭、学校、企业、单位等。这里指的是生产群体,如班组、工段、车间、厂矿等。群体的凝聚力是指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和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凝聚力大的群体,成员的向

3、心力也大,有较强的归属感,集体意识强,能密切合作,人际关系协调,愿意承担推动群体工作的责任,维护群体利益和荣誉,能发挥群体的功能。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五个方面:(1)成员的共同性,其中最主要的是共同的目标和利益。此外,安全管理 | Safety Management安全管理理论还有年龄、文化水平、兴趣、价值观等。(2) 群体的领导者与成员的关系,主要指领导者非权力性的影响力。此外,民主式领导可使群体成员之间的关系和谐,从而增强群体的凝聚力。(3) 群体与外部的联系,当群体受到外来压力时,其凝聚力会增强。(4) 成员对群体的依赖性,群体能满足成员的个人需要时,其凝聚力也会增强。在群体

4、实现其目标时,凝聚力也会增强。(5) 群体规模大小与凝聚力成反比。群体内信息沟通时凝聚力高,反之则较低。群体的凝聚力与安全生产关系,取决于群体的目标和利益与企业是否协调一致以及群体的规范水平。一般来说,群体的目标和利益与企业整体的目标和利益总是相一致的,因此,凝聚力大的群体安全生产的绩效也较好,当安全生产绩效卓越受到奖励时,又会进一步提高群体的凝聚力。心理学家沙赫特(S. Schachter)曾在严格的控制条件下,研究了群体凝聚力与生产效率的关系。实验中的自安全管理 | Safety Management安全管理理论变量是凝聚力和诱导,因变量是生产效率。四个实验组分别给予四种不同的条件,即以高

5、、低凝聚力和积极、消极诱导进行四种不同的组合,另设一对照组,观察对生产效率的影响。结论认为: 无论凝聚力高低,积极诱导都可提高生产效率,尤以高凝聚力的群体为佳。消极诱导则明显地降低生产效率,而且以高凝聚力的群体降低更为明显。 群体的规范水平极其重要。高凝聚力的群体,若其群体规范的水平很低时,则会降低生产效率。沙赫特的实验给出两点启示: 如果车间、班组的安全生产目标与企业的整体目标一致时,其安全生产目标规范水平较高,当群体凝聚力越高时,安全生产活动的成效就越好,效率也越高。反之,当车间、班组的安全生产目标与企业整体目标不一致时,其安全生产目标规范水平偏低,在群体凝聚力越高时,其安全生产活动的效果

6、亦不会良好。 企业安全生产的领导和管理人员不仅要重视企业各种群体的凝聚力,而且要重视提高企业各群体及其成员对安全生产的认识水安全管理 | Safety Management安全管理理论平,积极诱导他们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的规范水平,克服消极因素,使群体的凝聚力在保证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目标中起到积极的作用。2. 非正式群体与安全生产非正式群体一般指没有明文规定而自然形成的群体。非正式群体是以成员之间的感情和需要作为纽带自然形成的群体。例如,车间、班组中的同乡、同学形成的群体;自愿结合的临时技术革新小组等。企业中非正式群体的出现和存在,并非偶然,它是由于人们为了满足正式群体之外的某些心理上的需要而逐渐形

7、成的。例如,社交的需要、爱好兴趣的需要、归属的需要等。根据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原因,可分为下列几种类型: 情感型。以深厚的情感为基础而形成。 兴趣爱好型。以兴趣爱好相同作为基础。 利益型。以某种共同的利害关系作为基础。根据非正式群体的效应,可概括为三种类型:积极型。例如,企业内自愿组合的技术攻关小组,企业的文体团体,这种非正式群体可促进企业的安全生产活动,是一种积极安全管理 | Safety Management安全管理理论的因素。 消极型。例如,某些对企业安全生产目标或管理方式有抵触情绪的人自然形成的无形群体,这种非正式群体对于企业的正常安全生产活动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破坏型。例如,具有反社会

8、倾向的非正式群体,这种非正式群体对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目标具有危害作用。由于非正式群体是人们为满足某些心理需要而自愿结合而成的,因此各成员的认识类同,情感共鸣,行动协调,凝聚力较强。此种群体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成员的心理需要,成员对此群体有归属感,群体成员会自然涌现出“头头”。群体成员的行为受群体中自然形成的“规范”调节和制约。此种群体内的信息构通渠道畅通,传递迅速。非正式群体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对企业的安全生产活动可表现为正向的(积极的)和负向的(消极的)影响。如果正确引导,非正式群体可弥补正式群体的不足,在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目标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反之,则会干扰企业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安全管理 | S

9、afety Management安全管理理论非正式群体的积极作用在于,可使其成员获得心理需要的满足,有助于企业建立安定团结的心理气氛。能加强企业群体内的意见沟通,在协助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目标,可能起到推进作用。成员之间还可能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对成员在安全生产活动中的行为发生积极的影响。非正式群体的消极作用在于,当成员对企业出现不满情绪时,易引起非正式群体的其他成员的同情,出现不正常的心理气氛,甚至产生对企业各级领导或管理人员的抵触情绪,如传播“小道消息”、不服从生产指挥、消极怠工等,从而导致不利于安全生产的行为。因此,必须充分重视和探讨非正式群体的内在规律,遏制其消极作用,发挥其积极作用,引导

10、非正式群体为企业安全生产服务。(1) 应重视非正式群体的价值。管理人员必须认识到,非正式群体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依企业管理人员的意志为转移的,对待非正式群体采取否认、放任或压制,均不利于企业的安全生产活动,用承认它,善于协调,因势利导,才能使非正式群体有利于企业安全产目标的实现。非正式群体虽有其自身的特点,但总是部分地体安全管理 | Safety Management安全管理理论现正式群体的价值,也就是说,它对企业、群体会发挥其一定的效应。例如,“桥梁作用”,非正式群体的特点之一是,信息传递迅速,企业管理人员可通过它掌握职工中存在的思想动态,以求集思广益,及时改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企业还可通过非

11、正式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关心的特点,开展思想交流工作,以稳定情绪、提高士气。例如,非正式群体成员在生产作业中的不安全行为,受到批评后,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可利用非正式群体成员专做思想工作,可能收效较大。(2) 采取多种形式发挥非正式群体的正向效应。企业中可存在各种有形的和无形的非正式群体,应根据非正式群体的不同性质和特点,采取多种形式积极诱导。例如,在开展安全技术革新的活动中,可利用非正式群体钻研技术的积极性,自愿结合组成技术攻关小组,为实现企业急待解决的安全生产技术问题而贡献力量。在组织职工文体活动中,可定期组织爱好体育活动或文艺活动的非正式群体成员和其他职工开展文娱体育活动,以活跃企业的业余生活,

12、既可缓解生产任务紧张、单调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又可和谐企业的心理气氛、协调人际关系,对安全生产是有益的。在企业安全生产安全管理 | Safety Management安全管理理论管理制度上,可广泛征求各种类型的非正式群体的意见,这些非正式群体成员中、可能有不同层次的科技人员、不同技术层次的工人、不同年龄的工人、不同性别的工人等,以利于制度的群众性、科学性和可行性。日本企业界非常重视非正式群体的作用,甚至将其作为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有效形式,开展自由结合、自愿参加、自我选定的生产小组,对于非正式群体的正效应行为,普遍予以鼓励,甚至重奖有成效者。(3) 采取有效措施限制非正式群体的负效应。采取积极疏导,使其改变消极的规范,进而改变其消极的行为。例如企业生产中某些作业需戴安全帽,有的无形群体的工人认为这是“胆小”的行为,这就是一种无形的群体“规范”,对安全生产可产生不利的影响,安全管理人员应多做这种无形群体中有影响人物的工作,改变这种不安全的规范,树立正确的安全态度,使之与企业的安全要求一致。有的非正式群体热衷于业余“不正当”的活动(例如,赌博之类),上班时无精打睬,影响安全生产,企业管理人员应讲明危害,积极疏导,并予以禁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