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管理者必备的七项管理技能 试卷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7907058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2.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造业管理者必备的七项管理技能 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制造业管理者必备的七项管理技能 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制造业管理者必备的七项管理技能 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制造业管理者必备的七项管理技能 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制造业管理者必备的七项管理技能 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制造业管理者必备的七项管理技能 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造业管理者必备的七项管理技能 试卷(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选题正确 1.企业管理是一个: 1. A白箱系统 2. B黑箱系统 3. C灰箱系统 4. D红箱系统 正确 2.基层领导者要掌握的专业性技能是: 1. A35% 2. B50% 3. C18% 4. D37% 正确 3.管理者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对工作所进行的筹划活动的职能是: 1. A组织职能 2. B领导职能 3. C计划职能 4. D控制职能 正确 4.导致管理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1. A工作没有计划 2. B奖惩没有到位 3. C角色分配不当 4. D工作流程不熟悉 正确 5.领导的实质在于: 1. A影响 2. B指挥 3. C奖惩 4. D人事 正确 6.在大多数情况下,所有风格

2、中最无效的一种是: 1. A合作型领导风格 2. B强制型领导风格 3. C权威型领导风格 4. D民主型领导风格 正确 7.下列不属于非人因素的是: 1. A决策因素 2. B机制因素 3. C教育因素 4. D过程因素 正确 8.纠偏的“基准”是: 1. A领导能力 2. B管理平台 3. C管理技巧和管理技术 4. D企业内明确的阶段性的目标 正确 9.人最低层次的需求是: 1. A尊重需要 2. B安全保障需要 3. C生理需要 4. D自我实现需要 正确 10.根据时间上快慢的差异,激励时机可分为: 1. A超前激励与延时激励 2. B及时激励与延时激励 3. C规则激励与不规则激励

3、 4. D期前激励、期中激励和期末激励 正确 11.当代制造业主要特点是: 1. A企业管理的系统化 2. B企业的流程化管理 3. C 企业方方面面的标准化 4. D以上选项都是 正确 12.领导的本质是: 1. A 分配团队角色 2. B 计划安排进程 3. C 实施上级决策 4. D 下级真心诚意的追随 错误 13.决定领导效果的关键因素是: 1. A 业务能力 2. B 身体素质 3. C 个人品质或特征 4. D 决策能力 正确 14.人的最高层次需求是: 1. A尊重需要 2. B安全保障需要 3. C生理需要 4. D自我实现需要 正确 15.要使金钱成为一种有效的激励手段是:

4、1. A在大庭广众之下发放 2. B只要完成业务的奖励 3. C金钱不是万能的 4. D使薪金和奖金能够反映出个人的工作业绩 制造业管理者必备的七项管理技能课程意义为什么要学习本课程?(学习本课程的必要性)进入21世纪,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制造工厂,中国商品无处不在。然而中国制造业存在的普遍问题是:管理比较粗放,职能式管理为主,流程式管理欠缺,精益生产更是努力的目标。以流程为核心的制造业管理,要求企业必须重新定位管理者及对他们的素质要求,从这个角度出发,塑造二十一世纪制造型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技能。 本课程从制造型企业的管理流程谈起,近而全面揭示当今制造业管理者应当具备的基本技能,努力提升制造型企业

5、的竞争力。课程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程,您将实现以下转变了解制造型企业的特点熟悉制造型企业中的管理技能和角色课程对象谁需要学习本课程1 中国2400多万家中小企业的决策层人员,其中70以上都是制造业2 中国3000多万个体商户老板,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准备进入制造业3 社会不同阶层对企业管理背后奥秘感兴趣的人员4 课程提纲5 通过本课程,您能学到什么?6 第一讲制造型企业的特点 1企业的标准化 2企业管理的系统化 3企业的流程化管理 4企业管理的信息化 5企业管理是一个系统 第二讲管理技能与素质 1关注自己的职业锚 2管理者的技能结构 第三讲管理技能与角色(上) 1管理者的人际角色 2管理者的信息角色(

6、一) 第四讲管理技能与角色(中) 1管理者的信息角色(二) 2管理者的决策角色(一) 第五讲管理技能与角色(下) 1管理者的决策角色(二) 2管理者核心能力的培养 第六讲管理的四大基本技能(上) 1案例:主人对大花猫的管理 2如何计划 3如何组织 第七讲管理的四大基本技能(下) 1如何领导 2如何控制 第八讲员工管理技能(上) 1关注流程与组织架构和岗位变化 2组织学习和学习型组织 3管理知识员工(一) 第九讲员工管理技能(下) 1管理知识员工(二) 2构建员工的职业阶梯 3.培训是人力资源开发永恒的主题 第十讲执行技能(上) 1企业的执行能力 2执行力与制度的关系(一) 第十一讲执行技能(下

7、) 1执行力与制度的关系(二) 2破窗理论 3领导与制度的关系 4让敬业成为习惯 第十二讲有效激励技能 1为什么人需要激励 2激励的三种方法 3外在激励与内在激励的关系第一讲 制造型企业的特点2001年,日本经济产业省在其发表的白皮书中第一次提到:中国已成为“世界的工厂”,在彩电、洗衣机、冰箱、空调、微波炉、摩托车等产品中,“中国制造”均已在世界市场占有份额中名列第一。其中,世界彩电约四成在中国生产;世界上的复印机约六成在中国生产。贴牌生产(OEM)的方式,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成为境外企业的生产基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实行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相结合的外贸政策,产业结构根据比较优势逐步调整

8、,轻纺工业获得长足发展,并且完全走向了国际市场,轻重工业比例关系趋于协调。从1978年到2001年,我国工业总产值增长了24倍,年均增长率高达15.2%,其中90年代以来增长了4.8倍,年均增长17.4%。工业增长速度比GDP增速快了将近一倍。工业在国民生产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从1990年的37%提高到了2001年的44%,这表明我国工业化的步伐仍在加快。尽管我国工业化进程地区差别较大,但总体上处于工业化中期,处于重化工业化加速的阶段。制造业是我国工业的主体(工业可分为采掘业、制造业和电力煤气及水生产供应业三类),近三年来制造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占88%、增加值占78%、资产占76%、销售收入

9、占86%。中国现有2400多万家中小企业,其中70以上都是制造业;而在3000多万个体商户老板中,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准备进入制造业;社会不同阶层对企业管理背后的奥秘感兴趣的人员越来越多,而且,从21世纪初开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工厂,中国的产品到了无处不在的地步。然而中国制造业存在的普遍问题是:管理比较粗放,以职能式管理为主,流程式管理欠缺,精益生产更是努力的目标。以流程为核心的制造业管理,要求企业必须重新定位管理者及对他们的素质要求,进而从这个角度出发,塑造21世纪制造型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技能。本课程从制造业企业管理流程谈起,进而全面揭示当今制造业管理者应当具备的基本技能,努力提升制造型企业的竞

10、争力。当代制造业主要特点企业方方面面的标准化标准化是现代企业的一个特征,从企业的标准化的内容来看,首先是生产作业的标准化,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企业标准,而且各个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从流程作业标准化来看,包括通用的流程、互换性生产以及柔性生产。【案例】某企业以生产空调为主,该企业发现当年空调非常畅销,由于自己的产能不足,于是很快上马了两条分体级的生产线。到了第二年,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消费者都购买柜机了。那么,该企业已经上马的两条分体机的生产线能否很快用于生产柜机呢?如果可以的话,应该使用柔性的生产线还是刚性的生产线呢?点评:要达到柔性的生产线,必须要遵照通用的标准,而且零件的互换

11、性要求较高,在这家企业的生产线上,将工装夹具进行简单更换,就可以用分体生产线来生产柜机。经济学大师道格拉斯诺思在他的名著西方世界的兴起中写道:有效率的经济组织的出现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在当代企业中,流程的标准化方兴未艾,还有管理模式的标准化,管理模式的复制以及盈利模式的复制等也在大量进行,从麦当劳、肯德基到一些制造业,管理模式可以复制,盈利模式也可以复制,这都显示了一个最大的特征标准化,标准化已成为现代工业的特征之一。企业的标准化主要表现在: 标准化是现代企业特征 生产作业标准化 流程标准化 管理标准化企业管理的系统化从制造业来看,现在都把企业作为一个系统,这个系统与内外都有流量的交换,这个流量

12、往往是指资源,包括物资、时间、财力、人力几大流的流动。现在的企业一般都会作为一个开发系统,寻找合适的市场、最佳的配置资源,兼并重组,以尽快达到战略的预期。企业管理的系统化表现有两个方面,分别为: 非单一考虑职能问题 把企业作为一个开放系统,寻找适合市场的最佳资源配置【案例】广东的科龙被青岛的海信兼并后,海信的总经理说,“我是吃掉了一条休克鱼”。所谓“休克鱼”,是指这条“鱼”的体制是好的,只是昏过去了。海信看到了科龙的管理层出了问题,但是也认识到科龙具有品牌和自己的客户群,也有一定的核心技术,这时候海信大举进入,花费大量资金并购科龙后重新配置资源,使企业的系统更加庞大。点评:上例情况就是为了尽快

13、达到战略预期,进行兼并重组,实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寻找最佳的市场机会,这种情况在制造业中非常多,是企业管理的系统化体现。企业的流程化管理在一个非常注重职能作用的部门,各职能之间必然存在接口,随着现代制造业的发展,这样的接口会越来越不适应发展要求,就会出现扯皮、推诿的现象,或者大家都进行管理,或者大家都不管。现在,在很多企业中出现了从职能管理到流程管理的趋势,所谓流程管理,就是以某一产品或服务为核心来组织资源,从产品的源头到产品制造结束进行资源配置,从而模糊了职能的概念。生产流水线就是典型的流程管理,这种管理已经打破了职能的界限,而把职能的部门下放到了生产线上的各方面,以此来保证产品能够从进到出顺

14、利地完成,这样,企业的组织架构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原来在传统制造型企业中,层级化是非常明显的,而在现代的制造业中,层级化的组织结构慢慢趋向于扁平化的组织结构,从进到出都是围绕流程、围绕产品进行配置,组织架构层级越来越少,人员的角色也变得模糊,可能一人就担任几项工作,这是现代制造业的第三大特点。企业的流程化管理主要包括: 从职能管理到流程管理 从层级到扁平组织 从改进到精简到流程再造企业管理的信息化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就要有信息来支撑企业的发展,从而达到信息传递和信息共享的目的,从丰田公司的TPS生产模式到及时生产,如果没有信息化的支持,这种变化都不可能发生,从MRP2到ERP系统管理,再到客户关系管理(CRM),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