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导学案:2.3.4大气活动中心与季风环流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7906843 上传时间:2023-03-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导学案:2.3.4大气活动中心与季风环流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导学案:2.3.4大气活动中心与季风环流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导学案:2.3.4大气活动中心与季风环流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导学案:2.3.4大气活动中心与季风环流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导学案:2.3.4大气活动中心与季风环流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导学案:2.3.4大气活动中心与季风环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导学案:2.3.4大气活动中心与季风环流(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地理精品教学资料 2019.4高中地理 2.34大气活动中心与季风环流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导学目标】 1.理解海陆分布对大气运动的影响,掌握重要大气活动中心。 2.掌握东亚、南亚季风环流及成因。【学习重点】 气压带、风带分布与移动对气候的影响【学习难点】 季风环流的形成【基础知识梳理】一、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1)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分布的影响同纬度的大陆和海洋相比,陆地热容量 ,海洋热容量 ,相同的太阳辐射使陆地气温变化大,海洋气温变化小。 季,陆地降温快,气温比海洋低,空气收缩下沉,空气冷而重,近地面形成高气压。 季,陆地升温快,气温比海洋高,

2、空气受热膨胀上升,空气暖而轻,近地面形成气 压。对气压带影响原因同纬度夏季,大陆形成_压;冬季,大陆形成_压_南北半球北半球:纬向上的气压带被分隔成一系列的_;南半球:基本呈_分布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且相间分布;南半球海洋占绝对优势(2)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对气压中心的影响随着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高、低气压中心的实际分布也在变化:受影响气压带高、低气压中心的变化7月_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_低压(印度低压)切断,仅在大洋中存在高压区域1月北半球的_气压带被亚洲高压(_高压)切断,副极地低气压带仅保留在_上(3)2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1)季风环流形成的因素:_、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3、(2)季风:大范围地区盛行风随_有显著改变的现象。(3)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比较【基础知识梳理】小大冬夏低热低冷高海陆热力差异高低气压中心带状北亚洲副极地低蒙古西伯利亚海洋天气异常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季节东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西北寒冷干燥西南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东北低温干燥探究点一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探究材料】打开世界地图,沿着北纬30纬线查看,我们就会发现,非洲北部是一望无际的沙漠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撒哈拉大沙漠;西亚的阿拉伯半岛上是面积辽阔的阿拉伯大沙漠;北美大陆上有著名的亚利桑那大沙漠;唯独中国这片土地上,在北纬30穿过的地区,大山大川广布、物产人文荟萃,是一个风景如画的“超级大绿洲”!

4、1北纬30穿过的地区大多是沙漠。为什么只有我们中国是一个风景如画的“超级大绿洲”呢?2英国首都伦敦受哪个风带控制而常年多雾?3在我国寒冷干燥的冬季,我们却时常看到电视直播中意大利足球甲级联赛的球员在泥泞的草地上奔跑,为什么同在北半球冬季,会出现不同的天气状况?【探究答案】1北纬30附近,一般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候干旱,大多形成沙漠。而我国因海陆热力差异显著形成季风环流,气候湿润,形成风景如画的“超级大绿洲”。2北半球的西风带。3因为意大利冬季受西风带影响,西风将大西洋水汽大量输送到意大利,形成该国连绵阴雨的天气。【要点突破】大气活动中心与季风环流(一)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同

5、纬度的大陆和海洋相比,陆地热容量小,海洋热容量大,相同的太阳辐射使陆地气温变化大,海洋气温变化小。冬季,陆地降温快,气温比海洋低,空气收缩下沉,空气冷而重,近地面形成高气压。夏季,陆地升温快,气温比海洋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空气暖而轻,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见下表)夏季冬季原因气温气压气温气压陆地高低低高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洋低高高低由此看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气压带有重大影响,会影响到海陆气压的分布,从而破坏了气压带、风带的带状分布,如右图所示:(二)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季风:大范围地区盛行风随季节有显著改变的现象,称为季风。亚洲地区地处最大的大陆欧亚大陆,且濒临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

6、陆热力差异最明显,故其季风环流最显著。1.季风的形成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1月份在北纬600附近,由于亚欧大陆冷却快,形成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又称亚洲高压),副极地低气压带被亚洲高压切断,使副极地低气压带只能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北太平洋上的低气压中心(阿留申低压)和北大西洋上的低压中心(冰岛低压)。这时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等影响,大气由亚洲高压吹向阿留申低压和赤道低压,在东亚季风区表现为西北季风,在南亚季风区表现为东北季风,7月份,在北纬300附近,由于亚欧大陆受热快,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印度低压(又称亚洲低压)最为突出,使分布在此处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印度低压切断,使副热带高

7、压只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北太平洋上的高压中心(夏威夷高压)和北大西洋上的高压中心(亚速尔高压),这时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及地转偏向力影响,大气由北太平洋的高压中心吹向亚洲大陆,在东亚季风区表现为东南季风。对于南亚地区来说,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北移,位于赤道以南的东南信风跨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形成西南季风。小结:季风成因主要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此外还有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知识补充】锋面雨带推移与我国的旱涝灾害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主要受夏季风的影响,旱涝灾情的产生由夏季风的进退所决定。夏季风的进退主要由锋面雨带的推移来体现。夏半年,随着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的季节性北移和加强

8、,从海洋上来的暖湿气流随之逐渐北进,而北方来的冷空气势力逐渐减弱,冷暖气流在“副高”北侧交锋形成锋面雨带。“副高”的强弱影响锋面雨带的位置和进退,进而影响我国的降水与旱涝。正常情况下,每年45月,雨带位于华南地区;67月,雨带到达江淮地区;78月,雨带移至华北、东北;9月开始南撤到长江流域;10月回撤到华南,之后撤出我国大陆。当夏季“副高”位置持续偏南时,雨带长时间滞留在江淮地区,易造成江淮地区洪涝灾害,而北方地区则会发生干旱;当“副高”季节性北跃时间提前,位置较常年偏北时,北方地区易出现洪涝灾害,南方则易出现干旱。 5月 6月 7、8月 9月【当堂检测】1读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

9、)此图为_(1或7)月气压分布状况。(2)A气压中心的名称是_,形成原因是_,被切断的气压带是 。 (3)受A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C处盛行_风,D处盛行_风。(4)夏季,D处盛行_风,形成原因是_。(5)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有 和 。2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此图表示的是_月季风图。E的风向为_风,F的风向为_风。(2)A、B、C三地中,气压最低的是_。(3)盛行E季风时,我国东部地区的气候特点是_。(4)在成因上,F季风与E季风的最大区别是_。【课堂小结】将你在本节课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与疑问写下来,让我们一起分享和解决吧!收获:疑问:【课后自测】读世界部分地区图,图中阴影为地面季风的地理分布

10、区,完成12题。1关于图中、两地季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地1月盛行西北季风,7月盛行东南季风B地冬季风成因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无关C地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易产生洪涝灾害D地冬季风势力强于夏季风,地夏季风强于冬季风2当地盛行西北季风时()A地高温多雨 B地寒冷干燥C地形成高压中心 D为1月份左右3.下图所示季节,上海和孟买的盛行风向分别为()A东南季风、西北季风 B东南季风、西南季风C东北季风、东南季风 D西北季风、东北季风4下图是“沿60N的1月份气温分布曲线和气压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在a、b、c三个区域中,属于大陆的是_,判断理由是_。(2)c区域出现低温的原因是_。

11、(3)此时,e地区气压中心的名称是_,d地区气压中心的名称是_,受其影响,此时印度半岛盛行_季风,进入一年中的_季。(4)此时我国盛行风的风向是_,其性质是_。(5)图中两条曲线具有怎样的相关性?参考答案【当堂检测】1.(1)1月(2)亚洲高压冬季大陆降温比海洋快副极地低气压带(3)西北东北(4)西南夏季,随着气压带、风带的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后,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右偏转成西南风(5)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2.答案:(1)7东南西南(2)B(3)高温多雨(4)F季风主要受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影响,E季风是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课后自测】第1题,C 地

12、为东亚季风,地为南亚季风,地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易产生干旱灾害。第2题,D 地盛行西北季风时,说明此时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向南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北风,应为1月份左右,此时北半球为冬季,但地位于热带,不会寒冷。第3题 3B由图中气压带、风带北移可知此时为北半球夏季,上海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孟买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的风向分别为东南风和西南风。第4题(1)a、c1月份为北半球冬季,北半球同纬度气温大陆低于海洋(2)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1月份受极地大陆气团控制,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气温低(3)阿留申低压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东北旱(4)偏北风(西北风)寒冷干燥(5)气温高的地区气压低,气温低的地区气压高,二者呈负相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