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重点知识总结精华篇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7906712 上传时间:2022-07-29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1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剂学重点知识总结精华篇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药剂学重点知识总结精华篇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药剂学重点知识总结精华篇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药剂学重点知识总结精华篇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药剂学重点知识总结精华篇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药剂学重点知识总结精华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剂学重点知识总结精华篇(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绪论一、概念:药剂学:是研究药物的处方设计、基本理论、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制剂:将药物制成适合临床需要并符合一定质量标准的制剂。药物制剂的特点:处方成熟、工艺规范、制剂稳定、疗效确切、质量标准可行。方剂:按医生处方为某一患者调制的,并明确指明用法和用量的药剂称为方剂。调剂学:研究方剂调制技术、理论和应用的科学。二、药剂学的分支学科:物理药学:是应用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手段研究药剂学中各种剂型性质的科学。生物药剂学:研究药物、剂型和生理因素与药效间的科学。药物动力学:研究药物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的经时过程。三、药物剂型:适合于患者需要的给药方式。重要性: 1、剂型可改变

2、药物的作用性质 2、剂型能调节药物的作用速度 3、改变剂型可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 4、某些剂型有靶向作用 5、剂型可直接影响药效第二章 药物制剂的基础理论第一节药物溶解度和溶解速度一、影响溶解度因素: 1、药物的极性和晶格引力 2、溶剂的极性 3、温度 4、药物的晶形 5、粒子大小 6、加入第三种物质二、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 1、制成可溶性盐 2、引入亲水基团 3、加入助溶剂:形成可溶性络合物 4、使用混合溶剂:潜溶剂(与水分子形成氢键) 5、加入增溶剂:表面活性剂(1)、同系物 C链长,增溶大(2)、分子量大,增溶小(3)、加入顺序(4)用量、配比第二节流变学简介流变学:研究物体变形和

3、流动的科技交流科学。牛顿液体:一般为低分子的纯液体或稀溶液,在一定温度下,牛顿液体的粘度是一个常数,它只是温度的函数,粘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少。非牛顿液体:1、塑性流动:有致流值 2、假塑性流动:无致流值 3、胀性流动:曲线通过原点 4、触变流动:触变性,有滞后现象第三节粉体学推荐精选一、粉体学:研究具有各种形状的粒子集合体的性质的科学。二、粒子径测定方法: 1、光学显微镜法 2、筛分法 3、库尔特计数法 4、沉降法 5、比表面积法三、比表面积的测定:1、吸附法(BET法) 2、透过法 3、折射法四、粉体的流动性:用休止角、流出速度和内磨擦系数衡量。 1、休止角:越小流动性越好,阴非吐温 2060

4、4080 4、表面活性剂的刺激性:十二烷基硫酸钠产生损害,5、吐温类小。五、表面活性剂应用:增溶、乳化剂、润湿剂、助悬剂、起泡剂和消泡剂、去污剂、消毒剂或杀菌剂。第五节药用高分子推荐精选一、高分子的结构:基本结构:重复单元;链结构、聚集态结构。二、高分子的应用性能: 1、相对分子质量大 2、溶胀与溶解(无限溶胀) 3、溶胶和凝胶:凝胶:触变性、弹性、粘性 4、玻璃化转变:玻璃态与高弹态之间的转变。玻璃化温度 Tg:发生该转变的温度。 5、粘流温度:粘流态:近似于液体的状态,通常是材料的加工状态。粘流温度:这一温度的转变,是热溶材料的最低加工温度。三、常用高分子材料:(一)、淀粉类:1、淀粉:不

5、溶水,水中分散,60-70溶胀,作稀释剂、粘合剂、崩解剂。 2、预胶化淀粉:水中分散,溶胀,片剂、胶囊剂的填充剂、崩解剂。 3、羧甲基淀粉钠 CMSNa ,水中分散,溶胀,体积增加 300倍。作崩解剂(二)、纤维素及其衍生物: 1、微晶纤维素 MCC:白色多孔易流动,2、吸 2-3倍 3、水而 4、膨胀。片剂优良的辅料,填充剂、崩解剂、干燥粘合剂,吸收剂 2、纤维素酯类衍生物:醋酸纤维素 CA:作缓释剂包衣材料或混合压片作阻滞剂。不溶解不溶胀醋酸纤维素酞酸酯 CAP: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肠溶包衣材料。 3、纤维素醚类衍生物:羧甲基纤维素钠 CMC-Na :易溶水,作粘合剂,增稠,助悬,片剂的

6、崩解剂。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 CC-Na :易溶水,良好的流动性和吸水溶胀性,作片剂崩解剂。 甲基纤维素钠 MC :良好水溶性,冷水中溶胀并溶解,作粘合剂,助悬剂和增稠剂。羟丙基纤维素 HPC:一般用 L-HPC,水中不溶,吸水溶胀,优良片剂崩解。羟丙甲纤维素 HPMC:冷水中易溶,低粘度:粘合剂、助悬。高粘度:骨架片填充及阻滞剂乙基纤维素 EC:不溶水,缓释剂的包衣及阻滞剂。 4、纤维素醚的酯衍生物:羟丙甲纤维素酞酸 HPMCP,醋酸羟丙甲纤维素琥珀酸酯 HPMCAS:肠溶包衣材料。推荐精选(三)、其他天然高分子材料: 1、明胶:酸法 A型,2、碱法 B型冷水中溶胀,3、 40加快溶胀及溶解。

7、作片剂粘合剂,包衣片隔离衣,与甘油制成的凝胶作栓剂水溶性基质。 4、壳多糖及脱乙酰壳多糖:作缓释剂的阻滞剂,5、脱乙酰壳多糖可制成控释药膜。(四)、丙烯酸类高分子: 1、卡波末:水中分散,2、低浓度增粘、助悬,3、凝胶是软膏剂基质, 4、缓释剂的阻滞剂。 5、丙烯酸树脂:包衣材料,6、阻滞剂,7、药膜材料。(五)、乙烯类高分子: 1、聚乙烯醇 PVA:水溶性好,2、水溶性膜材,3、增粘、辅助乳化、润湿等。 4、聚维酮为 PVP:溶水和乙醇,5、醇液作片剂粘合剂,6、适对水和热敏感的药物。交联聚维酮 CPVP:水中溶胀,优良崩解剂。 7、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EVA:水不 8、溶,9、控释制剂膜

8、材。(六)、其他合成高分子材料: 1、聚乙二醇 PEG:溶水和大多极性溶剂,2、 600以下液态作注射剂的溶剂,3、半固体作软膏剂、栓剂等基质,作片剂增塑剂、致孔剂、打光剂、粘合剂、润滑剂等。 4、聚乳酸 PLA:可降解的埋植 5、剂材料。第六节药物制剂的稳定性一、概述:药物制剂稳定性:是指药物制剂从制备到使用期间保持稳定的程度。二、制剂中药物的化学降解途径:水解和氧化三、影响因素及稳定化方法:(一)、制剂因素: 1、PH值 2、广义酸碱催化 3、溶剂 4、离子强度 5、表面活性剂 6、处方中辅料(二)、环境因素: 1、温度 2、湿度和水分 3、光线 4、空气中的氧 5、金属离子 6、包装材料

9、(三)、药物制剂稳定化的其他方法: 1、改进药物剂型或生产工艺:(1)、制成固体剂型(2)、制成微囊或包合物(3)、采用直接压片或包衣工艺 2、制成难溶性盐四、固体药物制剂稳定性: 1、特点:降解反应类型多,2、物理化学, 推荐精选3、速度一般较慢,4、表里不 5、一, 6、不 7、均匀。 8、药物晶型与稳定的关系:氨苄青霉素钠 C型最好。 9、固体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如硬酯酸镁不 10、作乙酰水杨酸片剂的润滑剂。 11、固体药物的降解中的平衡现象:平衡后温度与降解速度不 12、用 Arrhenius,用 Van t Hoff 方程五、药物稳定性试验方法: 1、影响因素试验:适于原料药考察,一

10、批。 5mm疏松10mm高温、高湿、强光试验 2、加速试验:原料药与药物制剂:三批预测药物稳定性,为申报临床研究和申报生产提供资料 3、长期试验:原料药与药物制剂:三批制定药物的稳定性提供依据。 6个月数据用于新药申报临床研究, 12个月申报生产。前三个主用于新药申报 4、经典恒温法:对药物水溶液的预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5、简便法:特别对固体药物的稳定性试验更方便。第三章 药物制剂新技术第一节 包合技术一、包合技术:指一种分子被包合嵌于另一种分子的空穴结构内,形成包合物的技术。主分子客分子能否稳形成及是否稳定:取决于主、客分子的立体结构和二者极性。 包合物的稳定性:取决于两组分间的范德化力。是物理过程,不是化学过程。二、包合材料:(一)、环糊精 CD:-CD水中溶解度最小,毒性很低。(二)、环糊精衍生物: 1、水溶性环糊精衍生物:甲基、羟丙基、葡萄糖衍生物。 G-CD常用,使难溶性药物溶解度增大,促进药物吸收,还作注射剂包合材料。 2、疏水性环糊精衍物物:乙基-CD,降低水溶性药物的溶解性,达到缓释作用。三、包合作用的特点: 1、药物与环糊精组成的包合作用:通常是单分子包合物,2、摩尔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