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 度第一学期化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7906220 上传时间:2022-09-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 度第一学期化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 度第一学期化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 度第一学期化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 度第一学期化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测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 度第一学期化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测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 度第一学期化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 度第一学期化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测(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惠城区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九年级化学试题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80分钟。2.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 Mg-24K-39 Cl-35.5 Ca-40 Fe-56 Zn-65 I-127 Ag-108 Cu-63.5第一部分非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蜡烛融化B汽油挥发C钢铁生锈D品红扩散2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烟火”的是( )A B C D3吸烟有害健康。烟气中含有的一种有毒气体是( )AO2BN2CCODCO24 “天然气可压缩储存在钢瓶中”

2、的原因是( )A分子的体积很小B分子不断运动C分子间有间隔 D分子由原子构成5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B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C不慎将燃着的酒精灯碰倒,立即用湿布盖灭D厨房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6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B熄灭酒精灯C滴加液体D闻气体气味7菠菜是一种富含铁的蔬菜,这里的“铁”指的是( )A原子B离子C分子D元素8对于SO2和MnO2两种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都是气体 B都含有氧元素C都含有氧分子 D都是混合物9青铜是一种常见合金,其主要成分是铜、镍。下图为铜元素和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3、( )A镍的元素符号为Ni B铜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9C镍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8 D铜的相对原子质量比镍的相对原子质量小10取一定量的Al、Fe放入Cu(NO3)2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有关滤渣中的成分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有Fe B.一定有Cu(NO3)2C.一定有Al D.一定没有Fe(NO3)211右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表示硫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甲是SO2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此反应中反应物都是化合物 D反应中,甲、乙、丙三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212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硬水经过吸附

4、、过滤可变成软水B净化水程度最高的方法是蒸馏C活性炭可除去水中的异味D为爱护水资源,既要节约用水,又要防止水污染13右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B燃烧匙中盛放过量的红磷C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空气中氮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约为51D燃烧结束后不能立刻打开弹簧夹14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BCD足量的碳在盛有氧气的密闭集气瓶内燃烧电解水镁在氧气中燃烧向两份浓度、质量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锌粉、镁粉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二、填空题(本大题5小题,共20分)15(4分)请用氧气、汞、金刚石、干冰四种物质的化学式填空:(1)供给生物呼

5、吸的是。(2)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3)常用于制玻璃刀的是。(4)温度计中常用的测温物质是。16(3分)写出下列符号中“2”表示的意义。(1)2N_;(2)2K+_。(3)H2O_。17(3分)在“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1)D中的x=。(2)四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填序号)。(3)由于A和B两种粒子的相同,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18(5分)现有下面两个实验,请回答问题。实验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B甲烷在空气中燃烧(1)实验A中加少量水的作用是_。该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2)由实验B探究甲烷中是否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6、还需补充的实验是_。19(5分)为了验证探究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两个实验。(1)实验1的目的是_。其化学方程式是_。(2)实验2中,为了达到实验目的,溶液甲可以是_或_(写两种物质)。三、(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5分)20(7分)工业上常用氨气(NH3)制取硝酸(HNO3)的工业流程为: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 +5O2 =4NO +6H2O; 2NO +O2 =2NO2; 3NO2+X =2HNO3 + NO(1) 上述反应涉及的物质NH3、NO、NO2和HNO3中,氮元素化合价最高的是_(写化学式)。 (2) 反应中X的化学式是_。(3) 从微观角度解释NO和

7、NO2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4) 制取硝酸过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21(8分)下面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未标出)。已知A、B、X为氧化物,B、N是黑色固体,X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M、N为单质,B与A,B与N反应的生成物相同,除生成X外,气体X还都生成一种红色物质(未列出)。请根据它们间的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1) X的化学式为_,N的化学式为_。(2)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是:气体X气体X A+B:_; B+N:;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属于 。(3)从上述变化可以看出A和N都具有相同的一条化学性质是。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23分)22(1

8、2分)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仪器或装置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仪器的名称_。(2) 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操作时,可将仪器 (填序号)组合,加入药品前,应首先_。反应完毕后,应,再_。(3)若用金属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操作时,可将仪器_(填序号)组合,采用该组合操作,收集气体的方法名称是_,可采用用该方法收集氢气的理由是_。23.(11分)化学实验课上,老师布置任务: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某同学设计了下列探究实验,请你协助填写相关内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 论实验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

9、条。有少量气泡产生,木条不复燃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但是反应慢。实验取5 mL 5% 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加入0.2g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木条。;。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实验将实验完成后试管里的固体物质过滤、洗涤、烘干、称量。固体物质为g。实验结论: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1)设计实验和实验的目的是。(2)有同学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补充设计了以下实验:取5 mL 5% 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实验得到的固体物质,伸入带火星木条,现象是木条复燃。补充该实验的目的是。(3)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下面关于催化

10、剂的叙述正确的是(填代码)。A. 二氧化锰可以作所有反应的催化剂 B.没有催化剂,化学反应也能发生C.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 D.使用催化剂可增加生成物的产量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14分)碘低钠盐配料表:氯化钠含量:(6080)g/100g氯化钾含量:(2035)g/100g碘元素含量含在碘酸钾(KIO3)中:(1833)mg/kg24(6分)某加碘低钠盐的标签部分说明如图所示。(1)碘酸钾(KIO3)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碘酸钾(KIO3)中各元素质量比为_。(2)碘酸钾(KIO3)碘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3)若该低钠盐中碘元素含量为25mg/kg,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成年人每天摄入碘的量

11、为0.15mg,若其中90%来源于食盐,则每天食用该碘盐的质量是_g。25(8分)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生铁中碳的含量在2.0%4.3%之间,钢中碳的含量在0.03%2%之间。现欲测定某铁合金样品中铁的含量,实验操作及相关数据如图所示。(1)生成氢气的质量是_g。(2)计算该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3)该铁合金样品属于_(填“生铁”或“钢”),因为_。惠城区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九年级化学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C2D3C4C5A 6B7D8B9D10A 11C 12A13C 14D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二、填空题(本大题5小题,共20分)15.(4分)(1)O2(2)CO2(3)

12、C (4)Hg16.(3分)(1)2个氮原子(2)2个钾离子(3)1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17.(3分)(1)8 (2)BC (3)最外层电子数18.(5分)防止生成的四氧化三铁将集气瓶炸裂(1分);3Fe+2O2点燃Fe3O4(2分)反应后将烧杯翻转,向其中加入澄清的石灰水(2分)(回答合理即可给分)。19.(5分)(1)验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Cu+2AgNO3=2Ag+Cu(NO3)2 (2)稀盐酸、CuSO4溶液、FeSO4溶液(回答合理即可给分)三、(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5分)20. (7分)HNO3(1分);H2O(2分);(3)两种物质的分子结构不同(2分);(4)NO(2分)21(8分)(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毎空1分。)(1)CO2,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