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三个儿子 (4)_人教新课标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7905348 上传时间:2024-01-0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2.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三个儿子 (4)_人教新课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三个儿子 (4)_人教新课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三个儿子 (4)_人教新课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三个儿子 (4)_人教新课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三个儿子 (4)_人教新课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三个儿子 (4)_人教新课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三个儿子 (4)_人教新课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个儿子?教学设计“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 ,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 ,“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 ,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 ,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 ,何至于此?等等 ,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 ,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 ,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 ,“先生之根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 ,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

2、 ,首见于?礼记?曲礼? ,有“从于先生 ,不越礼而与人言 ,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 ,与教师、老师之意根本一致。教学目标:“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 ,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 ,“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 ,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 ,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 ,何至于此?等等 ,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 ,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

3、之意 ,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 ,“先生之根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 ,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 ,首见于?礼记?曲礼? ,有“从于先生 ,不越礼而与人言 ,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 ,与教师、老师之意根本一致。1.会认6生字 ,会写9个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 ,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 ,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根底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根底知识抓起,

4、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成效。 教学重难点:欣赏课文 ,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 谈话导入 ,初读课文。师:出示小水桶瞧 ,这是什么?它可以用来做什么?生:装水对 ,在没有自来水的从前 ,人们都要用它去打水。有三个妈妈提着水桶去打水 ,在井边聊起了家常 ,她们在聊些什么呢?师:是啊 ,字写得好的同学一定是善于观察别人写字的孩子。让我们齐读课题。师:对 ,三个妈妈聊起了自已的儿子 ,你们想去认

5、识认识这三个儿子吗?想那让我们快快走进故事中去吧。请同学们自由大声的朗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将不认识的字圈出来 ,开动你的小脑筋 ,想方法去它。二、认读生字 ,熟悉课文。师:出示水桶生字卡片你们瞧 ,老师今天带来了好多小水桶 ,有趣吗?想不想拎回去一个?想要知道 ,课文里边的生字都藏在这些小水桶里边 ,现在来考考咱们班的小朋友。 师:同学们可真了不起 ,生字学得真棒 ,如果把这些生字藏到词语中去你们还会认得清、读得准吗?同桌读拍手读。好 ,老师现在想开起一列小火车来读读老师手中的词语。开小火车读词语师:孩子们 ,生字读准了 ,读起课文来一定会更流利 ,更好听。信吗?三、分析课文

6、 请大家大声的快速地读读1-7段,完成以下任务:1.用“画出三个妈妈是怎么夸自己儿子的句子。2.把自己当成是课文中的妈妈 ,去读一读妈妈说的话。体会一下三位妈妈说话时语气一样吗?1、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 ,谁也比不过他。板书:一有力气1这位妈妈夸她儿子既 又 。那你能用“既 又 说话吗?2是啊!你真是既聪明又能干!课文中的妈妈说她儿子引既聪明又有力气 ,这时候她想: 。那该怎么读呢?3指导朗读。自豪地说、神气地说2、又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 ,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板书:二好嗓子1你读出了什么?2指导朗读。两个妈妈都为自己的儿子感到骄傲。正快乐的时候 ,她们发

7、现第三个妈妈在一旁沉默不语 ,什么也没说 ,便问:“你怎么不说说你的儿子呀?教师重复引号里的问题这位妈妈觉得儿子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所以语气应该是很平淡的。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位妈妈的话。是啊 ,孩子们 ,当我们在说很多人在做不同事情的时候 ,可以向课文中这样 ,用一个 ,一个 ,另一个来表示你能照着课文的句子说一说这样的话吗?我们来试着说一说吧。选一句说一说。a下课啦!学校的操场可真热闹!一个 ,一个 ,另一个 。b森林里的小鸟儿可真快活!一只 ,一只 ,另一只 。d这些猴子真淘气 ,一只 ,一只 ,另一只 。1、创设气氛 ,进入情境 ,引出重点句.三个妈妈各自讲好了自己的儿子 ,打了水 ,拎

8、着水桶回家去了 ,老爷爷跟在她们后边慢慢地走着。妈妈们手上的是怎样的一桶水呀?2、引读重点句段: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 ,三个妈妈走走停停 ,胳膊都痛了 ,腰也酸了。3、分层朗读1指导学生朗读。你感受到什么?水重 你可以用课文中哪个词语来形容水很重?沉甸甸 ,还能感受妈妈们很累。 你是从哪里感受出来的?交流:直晃荡 ,走走停停 ,腰也酸了 ,胳膊也痛了动作。2是呀 ,真是太累了 ,此时此刻妈妈们多么希望教师引说过渡十一:是呀 ,相信书里的妈妈也有这样的想法。这时候 ,迎面跑来了三个孩子 ,他们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快速地自由地读一读课文的第9-13自然段 ,把孩子们在做什么的话用画下来。指名答

9、复 ,相机指导朗读。1一个孩子在做什么呢?生答跟头翻得怎么样?真好看2一个又在做什么呢?生答:唱着歌唱的怎样?生答3第三个孩子是怎么做的?指名答复这孩子做了哪几个动作?生答:课件出示:跑、接、提、走指名读 ,全班齐读。过渡语十二:你觉得哪个孩子的做法更好?为什么呢?我们来把三个孩子的做法比一比吧 ,再来读一读这三个孩子的话。生齐读。过渡语十三:过渡语十四:孩子们 ,你们说的可真棒 ,观察的真仔细 ,是啊 ,课文中有一位老爷爷 ,一直跟在三个妈妈的后面 ,他把三个儿子的表现可是看的清清楚楚的 ,他是怎么说的呢?指名答 ,出示老爷爷的话。过渡语十五: 明明是三个儿子 ,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了一个儿子?他只看到了哪个儿子?这是为什么呢?生答。板书孝敬父母同学们 ,你们说的可真好 ,其实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其实 ,孝敬父母只是拎一桶水这么简单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得到 ,比方说:孝敬父母就是爸爸妈妈下班回到家里的时候 ,给他们端上热茶?是爸爸妈妈在忙碌了一整天的时候 ,向他们说一声?四、 课外拓展 ,情感升华说到这里 ,老师想起了一首好听的歌 ,名字叫?感恩的心?播放音乐同学们 ,让我们在这美妙的歌声中 ,回忆爸爸妈妈们曾经为我们的付出 ,给我们的关爱 ,看看大家在这颗空白的心形卡片上写下你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几句话 ,几句心里话 ,今天回去送给爸爸、妈妈。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